透过天地万象探寻人性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gu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开掘
  王:你2016年出版的新诗集《疼痛》,从内容到形式,从书的装帧设计到诗集的内容,都给读者以鲜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冲击:一种现代性和先锋性油然而生,伴随着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在人生的这个阶段集中书写疼痛?是经历了人生坎坷后,对疼痛有了切身体验和深刻认识,还是你的诗学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或者是时代的变幻、现实的生活对你的写作产生了影响?这是一次主动选择的重要改变吗?是什么促使了这次重要的转变?
  赵:《疼痛》出版后,有评论家和同行认为这是我的变法之作,和我年轻时候的诗风有很大变化。一位评论家说我“以一个完全陌生的诗人形象重新站立在读者面前”,说得有些夸张,但这确实是很多读者的看法。我还是原来的我,只是写诗时改变了原来的一些习惯。我年轻时写诗追求构思的奇特、形式的完整、语言的精美,诗作吟咏的对象大多为我观察到的外在天地,写我对世界对人生的实在感受,每写一首诗,都要力求清晰地表达一种观点,完成一个构思。而这几年写的诗,更多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我精神世界的一种梳理。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动荡复杂的时事,我追溯以往,来路曲折,并非一目了然。这本诗集中的作品,不求讲明白什么道理,只是通过各种意象片断地袒示自己的心路历程,也许不是明晰的表达,却是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开掘,我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如果说,我年轻时写诗是对外开放,现在的诗更多的是向内,向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所在。每一首诗的孕育和诞生,都有不一样的过程,有灵光乍现瞬间完成,也有煎熬数年几经打磨。一首诗的完成,也许源于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念头,也许源于一个表情、一个事件、一场梦,但是一定还有更深远幽邃的源头,那就是自己人生和精神成长的经历。
  王:学者杨志学在评论诗集《疼痛》时有这样的观点:这部诗集标志着诗人由以往注重描绘自然、社会的外部世界的表达方式,进入了一个关注人本身的内部主体世界的写作状态。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认为你的诗写出了四个痛:“心灵之痛,人生之痛,岁月之痛,语言之痛。”你对他们的评价有什么看法?
  赵:《疼痛》出版后,已经有了十几篇评论。评论家注意这本诗集,并且有不少给我启发的评论和观点。有好几位评论家的观点和杨志学不谋而合,譬如褚水敖先生发表在《文艺报》上的评论《把生命放在诗里》,杨炼发在《人民日报》上的《大巧若拙,人生原诗》,吴欢章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评论《心灵自白——一个真实诗人的形象》,李成先生发表在《文汇报》的评论《生命在疼痛中省思》,李天靖先生发表在《文学报》上的评论《也成为一道光》,还有季振邦、缪克构、张定浩、龚静、胡晓军等人的评论,几乎都有这样的观点。这本诗集的风格和我以前的作品确实有变化,但内在的意识还是一脉相承的,用诗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这样的对话,以前也有,但《疼痛》基本上都是心灵的图画和声音,是对自己心路历程的回溯和反思,对自己灵魂的一种解剖。诗风因此而发生的变化,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评论家眼中,这种变化也许是显而易见的。唐晓渡是一位概括能力非常强的评论家,他总结的这四个痛,也引起我的思考。诗中出现“痛”的意象,并非仅是生理之痛,更多来自精神层面,源自生命流逝的沧桑,也发自对世道曲折的感慨。“岁月之痛,语言之痛”,是评论家的妙语,对诗的意境是一种独特的提示。
  王:诗人杨炼认为,赵丽宏诗集《疼痛》的出现“再次证明,诗须臾不会离开真正的诗人,只会冶炼他挣脱虚丽浮华之词,裸出带血的灵魂”。真正的诗歌是挣脱虚丽浮华之词,真正的诗人应该是裸出带血的灵魂,你认为这是诗歌的境界吗?这是你的追求吗?
  赵:楊炼读了《疼痛》之后,从国外寄来了他的评论。他评论中的那些话,让我感动,也使我心有共鸣。他在评论中这样说:“我们这一代的短短人生,已见证了数度生死沧桑。谁亲历过那些,不曾伤痕累累?但又有几人甘愿直面自己的伤痕,甚或撕裂假装的愈合,读懂深处暗红淤积的血迹?”“当代中文诗不缺小聪明,唯缺真诚的‘笨拙’——大巧若拙。真人生这首‘原诗’,拼的不是辞藻,而是人生深度和厚度。一种‘无声胜有声’‘功夫在诗外’,严厉裁判着我们写下的每个词句。”这是知音的评语。最近即将在塞尔维亚出版的《疼痛》塞语译本,已将杨炼的这篇评论翻译成塞尔维亚语作为序文。
  王:疼痛是人最直接的生理反应和心理体验,身体的创伤、心灵的创伤都会让人感觉疼痛。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遭遇疼痛,生命是在遭遇疼痛的过程中成长的。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疼痛的方式是不同的,童年时代,对疼痛的表达是最直接的,长大成人后,会掩饰自己的疼痛,特别是内心的疼痛。你已经是成熟而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将诗集命名为《疼痛》,是一种坦诚,也是一种勇敢,更是思想的重新出发,我痛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赵:在写这本诗集时,我并没有想过以“疼痛”作为书名,最后整理编辑时,对书名斟酌再三,“疼痛”似乎可以对集子中的诗作做一个情绪和思绪上的概括。疼痛,尽管不新鲜,也没有什么独特,但对这本诗集而言,对我这些年写诗的心绪而言,这两个字恰如其分。
  诗人应该是思想者
  王:《疼痛》是从疼痛的角度,深入观察自我和内心,探究自我生命的状态。强烈的痛苦也是一个人生命力的反应,在疼痛中思索,人在麻木和混沌中是不可能思索的。你为何疼痛?是自我坚守的代价?是与不合理的现实的对峙?是对污水横流的不容忍?是对清流被污染,善良被摧残,是非被颠倒,弱者被欺凌的疼痛?疼痛是诗人思索的情感动力和心理动因。
  赵:其实,你提这些问题,已经对何为“疼痛”做了一些解读和猜测。所有的想法都在我的诗中,有的已经明白道出,有的或许隐藏在文字中,隐藏在意象里,甚至隐藏在诗句的阴影和回声中。不同的读者,可以读出不同的情绪和意境。从评论家们的解读中,我已经感觉到,这使我欣慰。
  王:写于1982年的《痛苦是基石》,是你刚出港的文学之舟的压舱之作吧?三十四年后依然让你印象深刻,将它收入《疼痛》诗集,它是你书写疼痛的起点?你还记得三十四年前写《痛苦是基石》的缘起吗?那时你是否已经认识到痛苦才是本质,痛苦是人生的基石?   赵:每一首诗的构思和写作,都有起因,也许是生活中的一段际遇,也许是思考很久的问题有了一点眉目,也许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困惑,也许就是心灵一颤,是灵光乍现。写作《痛苦是基石》的年代,是思想活跃却也颇多纠结的年代,一些人实现抱负的时候,更多的人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甚至头破血流,而人群中爱情的喜剧和悲剧永远在同时上演,后者往往给人更深刻的印象。诗人应该是思想者,对人性对人生有自己的思考。这首诗,当然是有感而发,当时写在笔记本上,是一个草稿,没有收入诗集。诗集《疼痛》的作品序列,以新作为先,诗集中只有这首是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旧作,排在了最后。评论家称之为“压舱石”,也引起我会心一笑。
  王:正是因为认识到痛苦是基石,才能坦然面对人生之路的高低曲折。你曾经将对文学的追求和创作比作困苦之中的“救命稻草”。《灵魂出窍》中, 灵魂与肉身的分离是一种自我的审视。《访问梦境的故人》询问梦究竟是什么,是人生的另一条轨道,是生命的另一个舞台,你以梦境打开生命的另一个维度,回首童年,思索生死,思念父亲,没有不安和惊恐,而是淡定而从容;没有禁忌和退缩,而是让思绪流动到生命的不同层面。诗和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赵:《疼痛》中有好几首诗写到梦,展现了梦境。我是一个多梦的人,从小就喜欢做梦,常常有非常奇特的梦境。有时候现实的生活会在梦境中以异常的方式延续,有时候会在梦中走进天方夜谭般的奇境。梦境一般醒来就会模糊,如果一醒来就赶紧写几个字记下来,梦境便围绕着这几个字留存在记忆中。有时写作思路不畅,睡梦中会继续构想。如《重叠》这首诗,就是梦中所得,混沌的梦境中,有一个清晰的声音,一句一句在我耳畔吟诵回萦,吟毕梦醒,我用笔记下了还能记起的这些诗句。逝去的亲人,有时会走进我的梦境,《访问梦境的故人》是写梦境中遇见故人,有我对生和死的思索。《迷路》是写在梦中遇到去世多年的父亲,是对一场奇异梦境的回顾,梦中有梦,梦醒之后,依然在梦中,所有一切,都围绕着对父亲的思念。梦入诗境,当然是几个偶然的特例,可遇不可求。写诗不能靠做梦,但是诗的灵感如果在梦中降临,那也无法拒绝。
  王:收入五十余首新诗的《疼痛》,近日有了美国Better Link出版社推出的英译版,这是你基于人生深度和厚度之上的抒写,是你对自己生命的开掘,是你诗歌路径的重要突围。如果说《沧桑之城》将目光凝望上海,那么《疼痛》则是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这意味着一种自信、成熟和勇气,你对这部诗集满意吗?
  赵:《疼痛》的英译本已经出版。最近还有两个语种的译本已完成翻译,一是保加利亚文,一是塞尔维亚文,两种译本近日将在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出版,还有西班牙语和法语的翻译也在进行中。我没有想到这本诗集会在国际上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这也是我被翻译成外语最多的一部作品。几位不同语种的翻译者,都是有影响的外国诗人和学者,他们欣赏这本诗集,才有了翻译的念头和动力。被翻译成外语的《疼痛》会在不同国度的读者心中引发出什么样的回声,我一时还无法了解。
  王:这是中国当代诗人走出去,与世界诗坛交流的生动注解。真正的诗人拥有年轻的诗心,充满重新出发的动力,又有洞察世态人心的眼光。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成熟?历经四十多年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你如何保持旺盛的创作状态?是什么让你的诗歌创作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诗歌创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以贯之的追求?
  赵:我没有想过什么是诗人的成熟。真正的诗人也许一生都纯真如孩童,不知成熟为何物。我最初的诗作,是写在“插队落户”的岁月中,那时我还不到二十岁。那些在飘摇昏暗的油灯下写的诗行,现在读,还能带我进入当时的情境,油灯下身影孤独,窗外寒风呼啸,然而心中却有诗意荡漾,有梦想之翼拍动。诗歌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诗歌之于我,恰如那盏在黑暗中燃烧着的小油灯,伴我度过长夜,为我驱散孤独。人人心中都会有一盏灯,尽管人世间的风向来去不定,时起时伏,只要你心里还存着爱,存着对未来的希冀,这灯就不会熄灭。和诗歌结缘,是我的幸运。我写诗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并非说明我对诗歌的热爱在消退。诗是激情的产物,诗的激情确实更多和青春相连,诗人的特征常常是年轻。然而这种年轻应该是精神的,而非生理的。只要精神不老,诗心便不会衰亡。
  经典是时代的情感、智慧和良心
  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哪一种艺术形式让你特别青睐?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对我们的心灵和创作有着怎样的意义?
  趙:中国作家必定和中国的文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传统的力量和影响会融化在血液里,渗透在骨骼中。尽管有过荒唐的时代曾经试图割断这种关联,我们这一代作家,曾经身处这个荒唐时代,和前辈作家相比,我们对传统的了解和传承是缺失的,可以说是贫血的。当代的很多作家,写作的灵感源头在西方。好在中华文化的强大传统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消灭的,这是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现在大家都在补课。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我喜欢唐诗宋词,也喜欢先秦散文,古人在文学创作中展现的才华和智慧,后人难以超越。人类的哲学命题,在两千多年前差不多都已被中国的哲人们提出来,并做了极为精粹深邃的诠释,古人谈哲学,如写诗,这是汉字的魅力,更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能用汉字写作,我深感幸运,也为之骄傲。
  王:你获得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诗人吉狄马加获得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以中国诗人的形象见证了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的交流和互动。在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国当代诗人和作家,你有着四十多年的写作与阅读的丰厚积累,你在写作中还有什么困惑吗?对于你来说,目前写作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对自己的创作有什么样的期待?你经常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赵:写作中的困惑也许每天都在产生。写作的过程,常常就是解惑的过程,不管能否真正解开困惑,思考和表达,不断呈现,就是一个写作者应对挑战的方式。在一个物欲横流、追新求异的时代,我希望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永不媚俗。
  王:“新诗百年”已成为近两年诗坛关注的热词,梳理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在郭沫若、冰心、胡适、徐志摩等早期的新诗创作中,呈现着自由、民主、平等及个性解放等现代观念,唤醒着青年一代现代意识的觉醒。此后,闻一多、何其芳、卞之琳等开始强调“诗歌自身的建设”,主张新诗不能仅仅是白话,还应该遵照艺术规律,具有艺术之美和个性之美。抗日战争开始后,艾青、穆旦等在唤醒民众抗日,凝聚民族精神的同时,不忘新诗诗艺的探索。1949年后,郭小川等积极向上的抒情主义一度占据主流……你从他们身上汲取过精神和诗艺的滋养吗?思索过诗人对自己诗歌语言的寻找,诗歌创作和时代风云的关系这些问题吗?
  赵:新诗百年,风云变幻,走过曲折的长路,这也是文学评论家的话题。每个时代的优秀诗人都值得尊重,我也曾从他们的文字中汲取营养,也获得教训。百年以来,不少诗人曾风云一时,却逐渐被人淡忘,有些诗人曾被批判嘲讽,却重回当代人的阅读视野并地位日升。其中有政治对文艺干扰的原因,也有各种各样媚俗的结果,很多人自以为清醒,却迷失在追风趋时的喧闹之中。而那些真正的诗人,即便孤独,曾经被忽略被嘲笑,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一个现代诗歌写作者的经历中,都可以发现此类轨迹,包括我们这一代人。
  王:你认为现在文学对生活还有影响力吗?你希望文学对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力?
  赵:文学当然对生活有着影响力。文学家不必高估自己的影响,也不必妄自菲薄、自怜自哀。脚踏实地地生活,真心诚意地表达,不媚俗,也不掩藏个性,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是收获一定不会缺席。每个时代的文学经典,都是那个时代情感、智慧和良心的结晶。
其他文献
四  虽然天妒英才,纳兰性德年仅而立,但他的创作却已初具大家气象。其散文古朴,骈文华瞻,书法端秀,其词更是不必多说了,如同北宋的柳永,他生时已是有井水处皆歌纳兰词。他的诗呢?古体之作冲淡高远,近体之作风华秀逸。现在众生津津乐道他的爱情词,而且拥有一批年轻的“纳迷”,他的友情词也俘虏了不少懂得和看重友情的受众。同时,他的爱情诗与友情诗也同样出色,只是诗名为词名所掩而已。除此之外,我之所以称美他已初具
期刊
我对诗歌一直心存敬畏,对诗人带有一种自然的好感。不仅仅因为在二十余年前我自己曾是一名狂热的诗歌爱好者,更在于我对诗歌的看法与态度。在我看来,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是对写作者才智情思最高标准的考量。诗歌语言在一切语言中是最经济节约而又最动人心魄的,它能抵达人性最隐蔽之所在。正如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晚期代表人物塔索所言: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和诗人。  但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
期刊
摘 要:“90后”作家冯祉艾的近作《李麻子的爱情》《遇见》和《月光下的人》是三篇颇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这三则小说体现了冯祉艾在爱情题材、叙事手法和语言等方面的探索与努力,她的小说已风格初成,期待冯祉艾在未来创作出更多成熟的作品。  关键词:冯祉艾 爱情题材 小说技巧 尝试  冯祉艾的每篇小说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麻子的爱情》记录了李麻子的短暂恋爱史,《遇见》写的是打工仔猴子拯救洗浴城小姐的失败故
期刊
摘 要:相对于古代文学研究而言,近代文学研究者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史料的浩瀚无边。对于近代文学与史学研究来说,最重要的史料是报刊。如果要做原创性研究,也要对其他未经开发的史料有一种发现的眼光。为此,除了善用数据库,还需要阅读各种近代的图书目录,或直接进入图书馆的书库。史料的搜集与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论文是否具有原创性。  关键词:近代文学 史料 原创性 研究思路  
期刊
摘 要:在“城市化”向纵深发展的21世纪,作家们站在繁华都市回望乡土的同时,也会对乡土进行理性审视和书写。对乡土眷恋和怀想与城市向往和焦虑的矛盾,也会一直在作家的内心酝酿情绪。但这情绪并不是简单的对峙,这是作家在跨越世纪这个特殊阶段所具备的一种无法避免的心理体验。鬼鱼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创作视野,拓展了乡村文学的发展空间,也揭示了在城市化背景下构建合理、合法、行之有效的城乡对话机制和身份认同机制的必要
期刊
王红旗: 2017年,是你文学创作的一个丰收年。你的中短篇小说集《蝴蝶飞过的村庄》入选何向阳主编的“中国文学新力量海外华人女作家文库”,散文集《蓝色乡愁》入选江岚主编的“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文丛”,再加上近几年你的新作品在国内重要文学刊物上的陆续发表,获得越来越多的评论家的关注,并且你的散文集《远方有诗意》获得国内外多种奖项,都显示出你对海外华人女性生存经验与文本构成的独特思考。总体来看,你创作最
期刊
摘 要:陈人杰以其细腻、温婉的江南风格打量神秘、奇妙的西藏历史、文化,书写西藏文化对他的心灵、情感甚至人生所产生的陶冶、净化,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全方面观照西藏的山川草木、人文历史、自然风貌和个人情感的深度变化,书写了诗人对西藏的不了解、不适应到全心投入、迷恋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陈人杰 西藏书写 文化思考 生命净化 超越 纯净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与西藏有关的诗也总是充满独特的魅
期刊
摘 要: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由旧学转型为新学的过程,经历了批判、解构、亵渎,也经历了无知和全民狂欢。现在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消解和解构能否成为一种价值?历史的经验是,没有明确价值指向的学术研究不是正常的、健康的学术研究。走出困惑,以建构代替解构,以建设的心态面对未来。  关键词:学术转型 经学 西学 新学  三、经学价值系统的解构与新建  前文说到,20世纪初的一代文化名人、大师,是首当攻击经
期刊
际滦是晋北人,认识他的朋友都说,际滦是个豪爽的人。  每次见面,际滦兄说起话来,总会咯咯地笑,边说边笑,边笑边说;喝起酒来,爽利痛快,酒量好,酒风也好,喝到恰当时,面赤耳热,总会吼上两嗓子,忘情忘我。际滦是性情中人,喜怒形于色,怪不得有人说,际滦真是个搞艺术的坯子。  20世纪80年代初,际滦兄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吴冠中、张仃、刘巨德、钟蜀珩等先生,毕业后一边干出版
期刊
我和湖南文人的交往  今天我要讲的是“我眼中的沈从文与黄永玉”,为什么讲他们两个?大家都知道沈从文是黄永玉的表叔,都是凤凰人。而这两个人很大的特点,没念什么书,沈从文是小学毕业,黄永玉是初中都没毕业。恰恰这样两个人成了凤凰的代表性人物,值得我们从这样的前辈里面阅读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我跟湖南文人的缘分是很深的。我写过《沈从文图传》《沈从文与丁玲》,沈从文和丁玲都是湖南人,我前几天到哈尔滨的龙江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