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期间行持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分为观察组(持续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项临床数据并计算出统计学分析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FEV1Ⅱ级、出院1个月SGRO总分、出院1个月症状分、出院1个月活动分、出院1个月BPOG指数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期间行持续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护理;呼吸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07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常见[1],可预防,可治疗,发病率随着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呈现为逐年升高趋势,死亡率高,主要临床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可加大患者社会经济负担,属于肺功能恶化慢性持续性过程,诱因复杂,反复发作率较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2]。本组选取40例患者且深入分析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期间行持续护理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观察组患者年龄45岁-69岁,中位年龄57.1岁,男女比10:10;对照组患者年龄44岁-70岁,中位年龄56.5岁,男女比12: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组时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按照院内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积极防治原发病,给予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及康复护理,给予患者一般心理疏导等。观察组(26例;持续护理):(1)基础护理。给予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措施实施并给予卧床休息患者实施积极抗炎治疗,在患者每晚入睡前,给予患者实施松弛训练,提升患者睡眠质量。(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并告知患者禁止吸烟,给予患者疾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知识讲解,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护理,改变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及营养结构,给予患者氧疗知识宣教并促使患者提升对呼吸康复的了解程度。(3)呼吸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长期呼吸康复运动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学习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可利用吹笛子、喇叭等方法增加患者肺活量、转无效咳嗽为有效咳嗽,促进患者有效排痰,协助长期卧床患者定期进行深呼吸、体位变换及翻身拍背等,促进患者呼吸畅通。(4)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指导患者放松呼吸肌,促使患者达到呼吸康复目的。(5)饮食护理。叮嘱患者进食清淡饮食,禁食辛辣食物、烟酒茶,多进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食物来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提升。(6)出院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出院后利用家庭氧疗来缓解患者病情,缓解期内,将氧浓度调节至25%,将氧流量调节至每分钟1.0L,给予患者实施持续给氧处理。
1.3效果评定[3] 临床治愈:肺气肿症状及体征消失、肺部炎症X线表现为消失、呼吸道感染控制良好;好转:肺气肿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肺部炎症X线表现为明显改善、肺功能复查结果好转;无效:肺气肿症状及体征、肺部炎症X线表现、肺功能复查结果均不符合以上标准。护理总有效率=100.00%无效率。SGRO总分、BROG指数分别利用呼吸疾病问卷、呼吸困难指数统计。
1.4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结果
经过临床分析,明显观察组患者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啊较为明显(P<0.05),组间数据包括: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FEV1 II级、出院1个月SGRO总分、出院1个月症状分、出院1个月活动分、出院1个月BROG指数。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进行准确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感染是主要诱发因素,另外,烟草可增加氧自由基产生并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可对抗蛋白酶系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并可对患者肺弹力纤维起到破坏作用,可形成肺气肿,临床研究证实,诱发本病的因素还包括工业废气、室内空气污染等[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内容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决定,从患者临床症状上看,可促使患者呼吸功能获得明显改善[5]。持续性护理是临床上新提出的护理措施,强调时间上持之以恒以及手段上多样全面,护理期间,需要对发病高危因素进行有效避免并注意避免急性加重诱发因素,需要叮嘱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进行运动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严禁患者吸烟,无论在疾病发展的任何阶段,均需要减少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吸入,可促使患者气道及肺部异常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另外在持续性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需要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通过凉水洗鼻来促使患者耐寒能力增加,贯彻一些简单的呼吸康复动作并监督忠者执行,利用腹式呼吸来促使患者肺活量增加、减少患者疾病發作,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肺气肿,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肺源性心脏病。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期间行持续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明显改善患者FEV1 II级,可明显降低患者SGRO总分、BROG指数,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葛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3):107-108.
[2] 吕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0).
[3] 何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护理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156-157.
[4] 于腾平.综合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与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8):261-261.
[5]刘培,徐海英.护理干预在多索茶碱持续泵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0).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护理;呼吸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07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常见[1],可预防,可治疗,发病率随着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呈现为逐年升高趋势,死亡率高,主要临床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可加大患者社会经济负担,属于肺功能恶化慢性持续性过程,诱因复杂,反复发作率较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2]。本组选取40例患者且深入分析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期间行持续护理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观察组患者年龄45岁-69岁,中位年龄57.1岁,男女比10:10;对照组患者年龄44岁-70岁,中位年龄56.5岁,男女比12: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组时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按照院内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积极防治原发病,给予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及康复护理,给予患者一般心理疏导等。观察组(26例;持续护理):(1)基础护理。给予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措施实施并给予卧床休息患者实施积极抗炎治疗,在患者每晚入睡前,给予患者实施松弛训练,提升患者睡眠质量。(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并告知患者禁止吸烟,给予患者疾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知识讲解,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护理,改变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及营养结构,给予患者氧疗知识宣教并促使患者提升对呼吸康复的了解程度。(3)呼吸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长期呼吸康复运动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学习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可利用吹笛子、喇叭等方法增加患者肺活量、转无效咳嗽为有效咳嗽,促进患者有效排痰,协助长期卧床患者定期进行深呼吸、体位变换及翻身拍背等,促进患者呼吸畅通。(4)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指导患者放松呼吸肌,促使患者达到呼吸康复目的。(5)饮食护理。叮嘱患者进食清淡饮食,禁食辛辣食物、烟酒茶,多进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食物来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提升。(6)出院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出院后利用家庭氧疗来缓解患者病情,缓解期内,将氧浓度调节至25%,将氧流量调节至每分钟1.0L,给予患者实施持续给氧处理。
1.3效果评定[3] 临床治愈:肺气肿症状及体征消失、肺部炎症X线表现为消失、呼吸道感染控制良好;好转:肺气肿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肺部炎症X线表现为明显改善、肺功能复查结果好转;无效:肺气肿症状及体征、肺部炎症X线表现、肺功能复查结果均不符合以上标准。护理总有效率=100.00%无效率。SGRO总分、BROG指数分别利用呼吸疾病问卷、呼吸困难指数统计。
1.4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结果
经过临床分析,明显观察组患者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啊较为明显(P<0.05),组间数据包括: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FEV1 II级、出院1个月SGRO总分、出院1个月症状分、出院1个月活动分、出院1个月BROG指数。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进行准确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感染是主要诱发因素,另外,烟草可增加氧自由基产生并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可对抗蛋白酶系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并可对患者肺弹力纤维起到破坏作用,可形成肺气肿,临床研究证实,诱发本病的因素还包括工业废气、室内空气污染等[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内容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决定,从患者临床症状上看,可促使患者呼吸功能获得明显改善[5]。持续性护理是临床上新提出的护理措施,强调时间上持之以恒以及手段上多样全面,护理期间,需要对发病高危因素进行有效避免并注意避免急性加重诱发因素,需要叮嘱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进行运动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严禁患者吸烟,无论在疾病发展的任何阶段,均需要减少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吸入,可促使患者气道及肺部异常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另外在持续性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需要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通过凉水洗鼻来促使患者耐寒能力增加,贯彻一些简单的呼吸康复动作并监督忠者执行,利用腹式呼吸来促使患者肺活量增加、减少患者疾病發作,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肺气肿,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肺源性心脏病。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期间行持续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明显改善患者FEV1 II级,可明显降低患者SGRO总分、BROG指数,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葛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3):107-108.
[2] 吕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0).
[3] 何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护理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156-157.
[4] 于腾平.综合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与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8):261-261.
[5]刘培,徐海英.护理干预在多索茶碱持续泵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