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发电企业逐渐引入了更多新型技术,其中建立完善给水系统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机组自动化控制水平。在针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时,需要根据其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对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提高生产负荷的稳定性,保证各项运行参数的科学性,从根本上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本文结合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运行要求,对其优化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控制;系统优化
与亚临界机组相比,超临界机组选择用直流锅炉,生产运行时不会产生气泡,且其作为一个多输入、多输出控制对象,一般选择用并行前馈小偏差调整控制策略,可以更好满足锅炉运行响应快、惯性小特点。而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来说,其控制难点为给水控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保证系统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可以稳定保持给水流量满足锅炉生产最低给水流量要求,且在锅炉进入直流运行方式时,燃水比合理。
一、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分析
对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可以结合其各阶段运行特点,分析各被控对象间联系,从技术角度采取控制措施,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运行优化。例如机组湿态与低负荷阶段积水调节、水煤解耦控制、给水主辅阀控制切换等异常情况的分析,以及处理方法,基于实际生产要求,对不符合设计工况的给水温度、焓值扰动对给煤指令的调整,保证各工况下给水系统功能的完善性,提高系统运行自动化效果,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
二、给水控制系统优化实例分析
1.工程概述
以某间发电厂超超临界塔式直流机组为例,系统配置直流锅炉,型式为1000MW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采用全钢结构,平衡通风,与单炉膛单切圆燃烧方式,全悬吊结构塔式锅炉[1]。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每台机组设置两台5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
2.系统作业流程
该机组给水系统控制设备为两台5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并搭配设置了启动系统、前置泵、主给水管路电动门组,以及65%主给水旁路调节阀组。锅炉生产运行时,由启动系统确定启动流量与启动压力,使得工质流经水冷壁降温,同时分离器为湿态运行,可以起到汽水分离效果,对合格工质进行回收,同时将饱和蒸汽提供给过热器。并且系统锅炉在运行状态下无法进行排污,对水品质要求比较高,应在锅炉点火前,检查给水、炉水品质是否满足生产要求。这样就可以体现出启动系统功能,可以作为锅炉排污通道,及时将不合格的炉水排出。
随着锅炉运行负荷的增大,锅炉蒸发受热面会逐渐进入到直流运行阶段,受给水泵压影响,依次通过加热、蒸发、过热各受热面,确保可一次性有效转为过热蒸汽[2]。启动系统将全部提出作业,进入热备用状态,保证在转湿态时可以及时进入作业状态。同时,分离器为干态运行形式,可以将其作为过热系统的中间联箱。
图1 给水系统作业流程图
3.系统优化
3.1小汽机转速控制
机组处于正常作业状态时,可以通过对小汽机转速的调整来控制给水流量。驱动给水泵小汽机汽源包括冷再蒸汽、辅助蒸汽、主机四段抽汽等,以汽源外切换方式运行,冷再蒸汽通过切换阀降压处理后,与辅助蒸汽一同进入小汽机,且通过小机调门对进气量进行控制,来调整小汽机转速。对于小汽机原厂设计进行分析,其切换阀与小机调门选择用简单顺序阀方式,当小机调门开组后,再开启切换阀,共同来对小机转速进行控制。就实际生产效率来看,此种方式并不利机组FCB功能的实现,主机一旦出现甩负荷或者跳闸等问题会快速切断四抽汽源,导致小机进气压力降低,而影响系统供水。在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可以对顺序阀方式进行调整,选择用PID快速跟踪、变增益控制等方法处理甩负荷或者汽轮机跳闸问题,确保机组FCB工况下,小机转速可以平稳运行。
3.2给水变化速度优化
锅炉主控BM形成给水指令函数后有二阶惯性环节,需要设置惯性时间,导致BM指令变化时,给水变化速度会小于煤量变化速度,保证变负荷时分离器出口温度与主蒸汽温度变化保持平稳。但是如果给水变化存在惯性时间,则会对间负荷响应速度产生影响。为保证负荷相应速度满足生产要求,需要缩短变化惯性时间,提高给水变化速度,在分离器出口温度波动幅度与负荷变化速度间确定有效平衡点。
3.3超溫快速加水优化
对于该系统来说,当分离器出口最高温度达到TMAX2值后,便进行快速加水,但是因为部分特殊工况下分离器出口温度上升速度快,温度达到TMAX2值后进行快速加水可能会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这样针对此工序运行特点,可以就分离器出口超温快速加水条件进行调整,设置出口温度超过TMAX1值且上升速率较快时,提前触发快速加水条件[3]。一般情况下如果新设置条件被触发,基本上均伴有温度超过TMAX2值现象,但是因为提前进行快速给水,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避免因分离器温度过高而出现锅炉跳闸问题。
3.4积水焓值控制优化
为避免系统给水时重点控制分离器出口焓值,而造成变负荷速度降低,可以增加给水焓值控制的智能死区。对死区设置进行智能化处理,使其可以根据负荷加减不同方向,来设置对应的死区,使得加负荷时可以加水,而不会出现减水;减负荷时可以有效减水,不会出现加水。同时可以根据分离器温度地域TMAX1值程度处理死区,即温度比较高时,减水死区减小,避免分离区出口温度超出限值。
结束语:
对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可以保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减少运行问题的发生。在进行优化分析时,需要结合系统作业流程与特点,确定优化技术方向,从不同环节着手,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建平,祝建飞,姚峻,沈建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分析及其优化[J].华东电力,2012,06:1075-1078.
[2] 明飞.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 丁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控制;系统优化
与亚临界机组相比,超临界机组选择用直流锅炉,生产运行时不会产生气泡,且其作为一个多输入、多输出控制对象,一般选择用并行前馈小偏差调整控制策略,可以更好满足锅炉运行响应快、惯性小特点。而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来说,其控制难点为给水控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保证系统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可以稳定保持给水流量满足锅炉生产最低给水流量要求,且在锅炉进入直流运行方式时,燃水比合理。
一、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分析
对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可以结合其各阶段运行特点,分析各被控对象间联系,从技术角度采取控制措施,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运行优化。例如机组湿态与低负荷阶段积水调节、水煤解耦控制、给水主辅阀控制切换等异常情况的分析,以及处理方法,基于实际生产要求,对不符合设计工况的给水温度、焓值扰动对给煤指令的调整,保证各工况下给水系统功能的完善性,提高系统运行自动化效果,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
二、给水控制系统优化实例分析
1.工程概述
以某间发电厂超超临界塔式直流机组为例,系统配置直流锅炉,型式为1000MW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采用全钢结构,平衡通风,与单炉膛单切圆燃烧方式,全悬吊结构塔式锅炉[1]。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每台机组设置两台5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
2.系统作业流程
该机组给水系统控制设备为两台5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并搭配设置了启动系统、前置泵、主给水管路电动门组,以及65%主给水旁路调节阀组。锅炉生产运行时,由启动系统确定启动流量与启动压力,使得工质流经水冷壁降温,同时分离器为湿态运行,可以起到汽水分离效果,对合格工质进行回收,同时将饱和蒸汽提供给过热器。并且系统锅炉在运行状态下无法进行排污,对水品质要求比较高,应在锅炉点火前,检查给水、炉水品质是否满足生产要求。这样就可以体现出启动系统功能,可以作为锅炉排污通道,及时将不合格的炉水排出。
随着锅炉运行负荷的增大,锅炉蒸发受热面会逐渐进入到直流运行阶段,受给水泵压影响,依次通过加热、蒸发、过热各受热面,确保可一次性有效转为过热蒸汽[2]。启动系统将全部提出作业,进入热备用状态,保证在转湿态时可以及时进入作业状态。同时,分离器为干态运行形式,可以将其作为过热系统的中间联箱。
图1 给水系统作业流程图
3.系统优化
3.1小汽机转速控制
机组处于正常作业状态时,可以通过对小汽机转速的调整来控制给水流量。驱动给水泵小汽机汽源包括冷再蒸汽、辅助蒸汽、主机四段抽汽等,以汽源外切换方式运行,冷再蒸汽通过切换阀降压处理后,与辅助蒸汽一同进入小汽机,且通过小机调门对进气量进行控制,来调整小汽机转速。对于小汽机原厂设计进行分析,其切换阀与小机调门选择用简单顺序阀方式,当小机调门开组后,再开启切换阀,共同来对小机转速进行控制。就实际生产效率来看,此种方式并不利机组FCB功能的实现,主机一旦出现甩负荷或者跳闸等问题会快速切断四抽汽源,导致小机进气压力降低,而影响系统供水。在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可以对顺序阀方式进行调整,选择用PID快速跟踪、变增益控制等方法处理甩负荷或者汽轮机跳闸问题,确保机组FCB工况下,小机转速可以平稳运行。
3.2给水变化速度优化
锅炉主控BM形成给水指令函数后有二阶惯性环节,需要设置惯性时间,导致BM指令变化时,给水变化速度会小于煤量变化速度,保证变负荷时分离器出口温度与主蒸汽温度变化保持平稳。但是如果给水变化存在惯性时间,则会对间负荷响应速度产生影响。为保证负荷相应速度满足生产要求,需要缩短变化惯性时间,提高给水变化速度,在分离器出口温度波动幅度与负荷变化速度间确定有效平衡点。
3.3超溫快速加水优化
对于该系统来说,当分离器出口最高温度达到TMAX2值后,便进行快速加水,但是因为部分特殊工况下分离器出口温度上升速度快,温度达到TMAX2值后进行快速加水可能会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这样针对此工序运行特点,可以就分离器出口超温快速加水条件进行调整,设置出口温度超过TMAX1值且上升速率较快时,提前触发快速加水条件[3]。一般情况下如果新设置条件被触发,基本上均伴有温度超过TMAX2值现象,但是因为提前进行快速给水,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避免因分离器温度过高而出现锅炉跳闸问题。
3.4积水焓值控制优化
为避免系统给水时重点控制分离器出口焓值,而造成变负荷速度降低,可以增加给水焓值控制的智能死区。对死区设置进行智能化处理,使其可以根据负荷加减不同方向,来设置对应的死区,使得加负荷时可以加水,而不会出现减水;减负荷时可以有效减水,不会出现加水。同时可以根据分离器温度地域TMAX1值程度处理死区,即温度比较高时,减水死区减小,避免分离区出口温度超出限值。
结束语:
对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可以保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减少运行问题的发生。在进行优化分析时,需要结合系统作业流程与特点,确定优化技术方向,从不同环节着手,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建平,祝建飞,姚峻,沈建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分析及其优化[J].华东电力,2012,06:1075-1078.
[2] 明飞.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 丁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