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叩开亿万中国市场之门?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在国际市场大获成功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若仍然僵硬地套用国际市场的做法,也往往失败
  
  中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市场,中国新兴消费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特点的消费群体,中国文化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尽管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对于父母的忠诚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行为一部分也来自亲情的压力和舆论的力量。但是,这种情况也正在逐渐改变,以下三方面就是很好的例证:
  首先,中国人开始崇尚国外魔鬼般的个人主义。版面精致的服装杂志,国外流行的学习项目,人潮涌动的夜总会,盗版DVD,国外的商业气息浓重的节日(如圣诞节和情人节),典型西方管理风格的公司,以及美国进口车。这些个人主义,或者往往被称做自我主义,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狂热追求。在新世纪,对长辈无条件的服从成为过去式。
  (另一方面—— 中国从来都没有真正的个人主义。真正能够放弃社会的认可,追求自己的梦想,真正能够为了权利和自由而生活的人实在太少了。)
  第二,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这对于新一代的自我主义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年轻人是家族中物质生活的保证,也是提高社会地位的途径之一。新一代,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享受着国王般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我”让步。
  (另一方面—— 一旦他们长大,情况就大不一样。进入大学,面对的是六人一室的寝室生活;进入公司,面对的是指手画脚的苛刻老板;嫁为人妇,面对的是更挑剔的婆婆;这一切都使刚刚萌芽的个人主义慢慢地被扼杀。)
  第三,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开始打破常规。人们对世界的视野突然开阔起来。与他们的父母相比,年轻一代拥有更多的财富。他们有钱去任何地方,巴黎、罗马、拉斯维加斯,这些是他们的父辈做梦都不敢想的。享受“新一代的刺激”的胃口已经被吊起来了。他们不允许任何东西成为他们美梦成真的绊脚石。
  (另一方面—— 他们的翅膀还没有完全长硬,他们某种程度上还是难以挣脱家庭的束缚。大多数中国的所谓“雅皮士”可以自己承担买房的费用。同时,由于平均的结婚年龄有偏晚的趋势,那种“同一屋檐下”的想法已经越来越不流行了。除非先订婚,否则年轻人通常是没有勇气向家里提出搬出去住的想法的。所以宾馆按小时收费的现象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好的洞察力可以大大促进销售。只要追求实用主义的中国商界领导们能够充分实行消费者驱动的策略,他们就必定会对国际竞争者构成强大的威胁。
  *作者系智威汤逊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附文:
  新书推荐
  《公司政治局》
  杨云高 著,上海三联书店
  价格:38元
  当今,公司治理不可避免地成为关键词,本书选择2004~2007年发生的公司案例,来展现中国公司自身的变革与转型。
  
  《牛奶可乐经济学》
  罗伯特•弗兰克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价格:39.8元
  经济学家弗兰克另辟蹊径,提取日常生活中100多个事例,教会您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