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在于其创新性和应用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来说,实践教学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实践教学 校企联合 产学研 双师型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在很多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比如,未开设数据挖掘及数据仓库技术、CRM的原理与实施等信息化技术课程,而这些课程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深刻体现着现代管理思想。正是这些课程的设立及相应的社会实践和上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产学研”脱节,联合教学能力弱
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主要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这些学校并没有与相关企业充分地交流和沟通,进而没有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导致该专业教学培养的恶性循环:一方面,由于学校不能提供实习基地,致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增强,因此在就业时面临困境;另一方面,弱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了企业对信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不信任。
3.教与学严重分离,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信管专业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严重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授课方式单一。教师教学很少或没有安排实验,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所学不能及时融合到实践中去。教与学的严重分离、单一的授课方式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并不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首先,在很多院校,相当多的教师并不是来自于信息技术专业,因此可以想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想让教师对学生提供很好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其次,部分教师知识严重老化,而现代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致使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对学生指导不足。再次,有些专业教师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难以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设置完备的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大模块:背景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原理知识模块和技术知识模块。其中,技术知识模块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即要侧重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设置体现现代化管理思想的课程外,还要加强计算机课程设置,不仅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应开设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计算机课程。
2.加强校企联合,搞好实践实习基地建设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校内实训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验内容只是模拟,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企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学校应积极联系企业,并尽可能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真正地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向生产第一线,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打造“双师型”教师
高校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增强动手能力。所以,信管专业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兼具工程师和分析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4.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大力提倡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小结
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社会认知度不高、借鉴经验很少的情况下建设一个新的学科专业需要艰苦的、长期的努力。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信管专业有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如何使其课程体系与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延寿.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6(8).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
[3]赵峰,许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作者单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关键词:实践教学 校企联合 产学研 双师型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在很多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比如,未开设数据挖掘及数据仓库技术、CRM的原理与实施等信息化技术课程,而这些课程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深刻体现着现代管理思想。正是这些课程的设立及相应的社会实践和上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产学研”脱节,联合教学能力弱
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主要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这些学校并没有与相关企业充分地交流和沟通,进而没有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导致该专业教学培养的恶性循环:一方面,由于学校不能提供实习基地,致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增强,因此在就业时面临困境;另一方面,弱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了企业对信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不信任。
3.教与学严重分离,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信管专业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严重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授课方式单一。教师教学很少或没有安排实验,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所学不能及时融合到实践中去。教与学的严重分离、单一的授课方式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并不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首先,在很多院校,相当多的教师并不是来自于信息技术专业,因此可以想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想让教师对学生提供很好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其次,部分教师知识严重老化,而现代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致使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对学生指导不足。再次,有些专业教师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难以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设置完备的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大模块:背景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原理知识模块和技术知识模块。其中,技术知识模块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即要侧重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设置体现现代化管理思想的课程外,还要加强计算机课程设置,不仅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应开设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计算机课程。
2.加强校企联合,搞好实践实习基地建设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校内实训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验内容只是模拟,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企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学校应积极联系企业,并尽可能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真正地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向生产第一线,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打造“双师型”教师
高校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增强动手能力。所以,信管专业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兼具工程师和分析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4.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大力提倡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小结
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社会认知度不高、借鉴经验很少的情况下建设一个新的学科专业需要艰苦的、长期的努力。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信管专业有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如何使其课程体系与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延寿.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6(8).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
[3]赵峰,许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作者单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