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回顾并分析了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大数据和智能化测绘新时代的多源遥感影像精准快速智能处理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全新的摄影测量遥感主要由摄影测量和遥感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而形成,致力于研究解决同步探测被摄目标的几何位置、物理属性、语义信息和时序变化关系的理论方法及技术问题,其理论基础和支撑学科包括摄影测量、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等,将突破目前摄影测量
【机 构】
: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03010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20CFA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并分析了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大数据和智能化测绘新时代的多源遥感影像精准快速智能处理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全新的摄影测量遥感主要由摄影测量和遥感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而形成,致力于研究解决同步探测被摄目标的几何位置、物理属性、语义信息和时序变化关系的理论方法及技术问题,其理论基础和支撑学科包括摄影测量、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等,将突破目前摄影测量侧重几何处理、遥感侧重语义信息提取反演的相对独立现状和串行技术路线,通过几何模型与光谱辐射反射信息的深度
其他文献
针对县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量化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优化问题,该文以德清县为例,选择物种多样性、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评估模型和方法对其2010年和2018年的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德清县林地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优于草地。2010—2018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够有效评估地区自然资源的资本价值
面向人工智能2.0时代,在分析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迈向智能2.0时代的驱动力,并提出了建设测绘地理信息2.0时代的重点任务。在基础理论方面,提出需在时空大数据孪生环境、时空信息知识图谱、真三维深度神经网络、时空大数据动态预测推理等理论方面展开攻关;在关键技术方面,强调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和自主无人系统五大智能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进行融合的方法;
遥感影像精准解译是遥感应用落地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监督学习方法凭借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在遥感影像智能解译领域较传统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方法的成功严重依赖于大规模、高质量的标注数据,而遥感影像解译对象独特的时空异质性特点使得构建一个完备的人工标注数据库成本极高,这一矛盾严重制约了以监督学习为基础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在大区域、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如何破解遥感影像精准解译"最
摘 要:传统运动养生术是我国中老年人为祛病延年,健康长寿而创造出来并普遍采用的健身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现代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健身方法的要求进行调查,同时对养生术的普及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表明有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环境污染,缺乏养生,家庭不和等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并对产生这种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可以促使中老年人更好地运用养生术进行
作为地球系统中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关键区域,冰冻圈的关键过程研究备受关注。同时,地球系统多尺度关键过程监测研究的必然趋势是从数字化测绘走向智能化测绘。本文针对冰川融化与海平面上升、极地冰盖稳定性及底部结构、南北极海冰变化与极端气候、冻土退化与地质灾害,以及地球系统下的宜居城市地下空间等5方面总结了智能化观测和智能化处理在地球系统关键过程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而展望了地球系统关键区域和关键过程的智能化
如今,城市建设已经步入数字城市发展阶段,开始向着智慧城市迈进。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城市空间下的各种数据在获取方式、方法及来源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数据体量越来越大,领域部门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变得愈发困难。从长远发展来看,数据孤岛问题不会轻易消失,如何解决数字城市发展当中的数据融合、共享及集成,是数字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