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煎炸作为一种常用的烹饪手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超市购买的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3种植物油进行煎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3种植物油中的酸值均逐渐增大,极性组分也随之增大,且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植物油;煎炸;品质;极性组分;酸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风味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煎炸食品由于香脆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食用植物油中的组分在高温煎炸下会发生劣变,如热氧化、热聚合、热氧化聚合、热裂解和水解等反应,产生了比甘油三酸酯极性较大的一些成分。极性组分是含有酮基、羟基、过氧化氢基和羟基的热氧化产物和热聚合产物、热氧化聚合产物、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酯的水解产物等的总称。食用油中极性物质的含量可作为衡量油脂品质的一个指标。研究表明,极性物质会导致动物生长停滞、肝脏肿大、肝功能和生育功能发生障碍,还有可能致癌。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是衡量油脂品质的重要标志。酸价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果酸价过高,则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所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规定了极性组分含量≤27%,酸价(KOH)≤5 mg/g。
本试验采用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3种植物油进行煎炸5 d,冷却后取一定数量的油脂测定其酸价及极性组分的含量,研究3种油脂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且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评定,为日常生活煎炸用油的食品安全控制提供了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从当地超市购买的多份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
1.2 仪器
EOPC食用油极性组分制备型快速柱层析系统:博纳艾杰尔;QUINTIX224-1CN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RV10旋转蒸发仪:德国艾卡;VC50真空干燥箱:Salvis;FD260干燥箱:德国宾得;T5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梅特勒托尔多。
1.3 试剂
乙醚;石油醚,沸程30~60 ℃;异丙醇;食用油极性组分快速分离制备色谱柱:内填装20 g粒径为40~60 ?m的无定形活化硅胶;EOPC专用柱irregular40~60 ?m,60A,20 g,EOPC20。
1.4 试剂配制
(1)非极性组分洗脱液。石油醚∶乙醚为87∶13,870 mL石油醚加入乙醚130 mL,充分混匀,用时现配。
(2)乙醚-异丙醇溶液。取乙醚与异丙醇1∶1混合,临用现配。
1.5 试验方法
1.5.1 油脂的煎炸
取多份油脂放入锅中加热,然后将鸡排等样品分别放入锅中煎炸2 h,空炸1 h,连续煎炸5 d,取样100 g左右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样品分析,取样后不再新添加油脂。
1.5.2 极性组分检测[1]
(1)除杂。未经过煎炸的油脂为液态、澄清、无沉淀的油脂无需进行除杂;经过煎炸的油脂颜色变深,液态、澄清、有少量的沉淀物,需要用滤纸尽快过滤不溶性杂质,取过滤后的澄清油脂为样品进行检测。
(2)非极性组分分离。将500 mL平底烧瓶放入(103±2) ℃的恒温烘箱内干燥1 h后取出,在玻璃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取一支食用油极性组分快速分离制备色谱柱接入流动系统,冲洗10 min,使色谱柱充分被润洗,去除气泡及杂质。取1 g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5 mL非极性组分洗脱液将样品充分溶解,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全部上清液后,匀速从制备色谱柱上端注入,然后再用3 mL非极性组分洗脱液洗涤残留的样品,用同一注射器注入色谱柱内,用非极性组分洗脱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25 mL/min,洗脱
11 min,将洗脱液完全收集到500 mL平底烧瓶中,置于水浴温度为60 ℃的旋转蒸发仪中,在负压0.2 MPa下蒸发至尽干,然后将烧瓶置于40 ℃,负压0.1 MPa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30 min,在玻璃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1.5.3 酸价的检测[2]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9—2016)第二法冷溶剂电位滴定法,称取20 g油脂于称样杯中加入50 mL异丙醇-乙醚(1∶1)混合液,连接搅拌器插入DGi113-SC电极,用0.1 mol/L的氫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应所引起的“pH突跃”为依据,判定滴定终点,以最陡突跃点作为滴定终点,计算中和1 g化学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大豆油[3]、花生油、葵花籽油进行煎炸试验,这3种煎炸油脂的理化指标在变化趋势上都是相似的。从煎炸过程中看,3种油脂的颜色明显逐渐变深,这可能是由于油脂中的脂类分子不断地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脂肪酸,同时油脂中的氢过氧化物的生成也增多,再加上煎炸制过程中食物残渣及焦粒的存在,最终导致油脂酸价、极性组分和聚合物含量都有所上升[4],聚合物的存在使油黏性增加,颜色也变深,且生成麻、涩、苦、酸等异味,影响油脂的风味及品质。
由表1、表2和表3可知,3种植物油的酸值均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可能由于煎炸过程中,油脂发生了水解作用,产生了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再加上煎炸油中食物残渣和焦粒增加的影响,使得游离脂肪酸生成的速度加快。而油脂在煎炸过程中同时也会发生氧化过程,油脂与氧气反应生成氢过氧化物等,在高温下裂变产生游离脂肪酸,从而会导致油脂酸价的升高,但3种食用油酸价明显小于国家制定的煎炸油煎炸过程中的酸价标准5 mg/g,说明3种煎炸油品质比较稳定。
同时,3种植物油的极性组分随煎炸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高温煎炸过程中,油脂发生氧化聚合、裂解、水解等系列反应,产生了多种极性组分。由表1、表2和表3可知,3种植物油最初的极性组分含量不高,煎炸油的PC值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煎炸时间第5 d时,有部分食用油已经超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中规定煎炸过程中食物油极性组分含量≤27%的限值。
3 结论与讨论
油脂在使用和贮存阶段,因水分、温度、氧气等因素使油脂发生氧化和酸败,特别是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储存和使用阶段更容易发生油脂氧化。油脂在加热时,随着油脂的翻滚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愈大,油脂氧化就愈大。而脂肪在发生水解、氧化、热聚合作用下,还会生成挥发性物质,如醛、酮、羟基酸、二羟酸、环氧化物和其他的化合物,有试验已证明上述物质对动物是有毒的[5]。
随着煎炸油煎炸时间的增加,使用的时间越长,油脂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就丧失越多,有害物质积累也越多,食品安全风险会更高。因此,煎炸食用油的品质直接影响煎炸食物的安全,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食用植物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本文通过对多种植物的油煎炸过程的研究,为不同油脂煎炸品质变化提供了参考[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 5009.202—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9—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章海风,周晓燕,李辉,等.3种食用油在油条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比较[J].食品科学,2013,34(22):160-164.
[4]冯国霞,黄健花,王兴国,等.大豆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J].中国油脂,2014,39(9):40-43.
[5]李荣启,于学军,郜顺成,等.油脂加工中产生的极性成分及其影响[J].中国油脂,2000(2):59-63.
关键词:植物油;煎炸;品质;极性组分;酸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风味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煎炸食品由于香脆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食用植物油中的组分在高温煎炸下会发生劣变,如热氧化、热聚合、热氧化聚合、热裂解和水解等反应,产生了比甘油三酸酯极性较大的一些成分。极性组分是含有酮基、羟基、过氧化氢基和羟基的热氧化产物和热聚合产物、热氧化聚合产物、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酯的水解产物等的总称。食用油中极性物质的含量可作为衡量油脂品质的一个指标。研究表明,极性物质会导致动物生长停滞、肝脏肿大、肝功能和生育功能发生障碍,还有可能致癌。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是衡量油脂品质的重要标志。酸价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果酸价过高,则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所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规定了极性组分含量≤27%,酸价(KOH)≤5 mg/g。
本试验采用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3种植物油进行煎炸5 d,冷却后取一定数量的油脂测定其酸价及极性组分的含量,研究3种油脂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且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评定,为日常生活煎炸用油的食品安全控制提供了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从当地超市购买的多份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
1.2 仪器
EOPC食用油极性组分制备型快速柱层析系统:博纳艾杰尔;QUINTIX224-1CN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RV10旋转蒸发仪:德国艾卡;VC50真空干燥箱:Salvis;FD260干燥箱:德国宾得;T5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梅特勒托尔多。
1.3 试剂
乙醚;石油醚,沸程30~60 ℃;异丙醇;食用油极性组分快速分离制备色谱柱:内填装20 g粒径为40~60 ?m的无定形活化硅胶;EOPC专用柱irregular40~60 ?m,60A,20 g,EOPC20。
1.4 试剂配制
(1)非极性组分洗脱液。石油醚∶乙醚为87∶13,870 mL石油醚加入乙醚130 mL,充分混匀,用时现配。
(2)乙醚-异丙醇溶液。取乙醚与异丙醇1∶1混合,临用现配。
1.5 试验方法
1.5.1 油脂的煎炸
取多份油脂放入锅中加热,然后将鸡排等样品分别放入锅中煎炸2 h,空炸1 h,连续煎炸5 d,取样100 g左右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样品分析,取样后不再新添加油脂。
1.5.2 极性组分检测[1]
(1)除杂。未经过煎炸的油脂为液态、澄清、无沉淀的油脂无需进行除杂;经过煎炸的油脂颜色变深,液态、澄清、有少量的沉淀物,需要用滤纸尽快过滤不溶性杂质,取过滤后的澄清油脂为样品进行检测。
(2)非极性组分分离。将500 mL平底烧瓶放入(103±2) ℃的恒温烘箱内干燥1 h后取出,在玻璃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取一支食用油极性组分快速分离制备色谱柱接入流动系统,冲洗10 min,使色谱柱充分被润洗,去除气泡及杂质。取1 g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5 mL非极性组分洗脱液将样品充分溶解,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全部上清液后,匀速从制备色谱柱上端注入,然后再用3 mL非极性组分洗脱液洗涤残留的样品,用同一注射器注入色谱柱内,用非极性组分洗脱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25 mL/min,洗脱
11 min,将洗脱液完全收集到500 mL平底烧瓶中,置于水浴温度为60 ℃的旋转蒸发仪中,在负压0.2 MPa下蒸发至尽干,然后将烧瓶置于40 ℃,负压0.1 MPa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30 min,在玻璃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1.5.3 酸价的检测[2]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9—2016)第二法冷溶剂电位滴定法,称取20 g油脂于称样杯中加入50 mL异丙醇-乙醚(1∶1)混合液,连接搅拌器插入DGi113-SC电极,用0.1 mol/L的氫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应所引起的“pH突跃”为依据,判定滴定终点,以最陡突跃点作为滴定终点,计算中和1 g化学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大豆油[3]、花生油、葵花籽油进行煎炸试验,这3种煎炸油脂的理化指标在变化趋势上都是相似的。从煎炸过程中看,3种油脂的颜色明显逐渐变深,这可能是由于油脂中的脂类分子不断地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脂肪酸,同时油脂中的氢过氧化物的生成也增多,再加上煎炸制过程中食物残渣及焦粒的存在,最终导致油脂酸价、极性组分和聚合物含量都有所上升[4],聚合物的存在使油黏性增加,颜色也变深,且生成麻、涩、苦、酸等异味,影响油脂的风味及品质。
由表1、表2和表3可知,3种植物油的酸值均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可能由于煎炸过程中,油脂发生了水解作用,产生了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再加上煎炸油中食物残渣和焦粒增加的影响,使得游离脂肪酸生成的速度加快。而油脂在煎炸过程中同时也会发生氧化过程,油脂与氧气反应生成氢过氧化物等,在高温下裂变产生游离脂肪酸,从而会导致油脂酸价的升高,但3种食用油酸价明显小于国家制定的煎炸油煎炸过程中的酸价标准5 mg/g,说明3种煎炸油品质比较稳定。
同时,3种植物油的极性组分随煎炸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高温煎炸过程中,油脂发生氧化聚合、裂解、水解等系列反应,产生了多种极性组分。由表1、表2和表3可知,3种植物油最初的极性组分含量不高,煎炸油的PC值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煎炸时间第5 d时,有部分食用油已经超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中规定煎炸过程中食物油极性组分含量≤27%的限值。
3 结论与讨论
油脂在使用和贮存阶段,因水分、温度、氧气等因素使油脂发生氧化和酸败,特别是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储存和使用阶段更容易发生油脂氧化。油脂在加热时,随着油脂的翻滚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愈大,油脂氧化就愈大。而脂肪在发生水解、氧化、热聚合作用下,还会生成挥发性物质,如醛、酮、羟基酸、二羟酸、环氧化物和其他的化合物,有试验已证明上述物质对动物是有毒的[5]。
随着煎炸油煎炸时间的增加,使用的时间越长,油脂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就丧失越多,有害物质积累也越多,食品安全风险会更高。因此,煎炸食用油的品质直接影响煎炸食物的安全,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食用植物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本文通过对多种植物的油煎炸过程的研究,为不同油脂煎炸品质变化提供了参考[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 5009.202—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9—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章海风,周晓燕,李辉,等.3种食用油在油条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比较[J].食品科学,2013,34(22):160-164.
[4]冯国霞,黄健花,王兴国,等.大豆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J].中国油脂,2014,39(9):40-43.
[5]李荣启,于学军,郜顺成,等.油脂加工中产生的极性成分及其影响[J].中国油脂,2000(2):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