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人生记忆中始终保留着一个珍贵的场景:上海万航渡路上的一栋石库门房子里,老虎天窗的一束阳光下,坐在太师椅上的一位老人,手拿一台老式的徕卡相机,正对着小板凳上的一个女孩解说着什么……这个祖孙同乐的生活情景,正是我孩提时听爷爷传授摄影知识的那个瞬间。
爷爷说:“你只需掌握相机的光圈速度,用光构图你已经在画画中体会了,我就不用教了。”当年,正在痴迷地学着书法绘画的我,无意中被打开了又一扇心灵的窗户。翻开家庭相册,每一张泛黄的旧照片都在为我讲述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无论是一百多年前太爷爷的儒雅俊朗,还是年轻时的奶奶穿着旗袍的花样年华,爷爷把这个家族的时光和岁月都留在了一帧帧珍贵的胶片里。孩子的感觉是最真实的,童年玩具堆里的那个万花筒呈现的是万千变化的童话色彩,在后来的人生路上,相机镜头帮助我看到的是更加多变的人生百态和世间万物。
谁都不会在年轻时候有先见之明,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然而,在人生大半辈子过去后,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回头看时,生命的軌迹变得越来越清晰,原来,这一路,我一直追随着我的所爱。当年,为了这份爱,我鬼使神差地在职考大学,进新闻系学摄影,又义无反顾地选择出国深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留学日本,是我实现摄影理想的一种行动,但是,这种努力会有怎样的结果,我能否在困顿和寂寞中守住这个梦想,一切都是未知的。读书、打工、拍照,忍受一切磨难,当留学期满回国时,我带回的是一叠摄影作品和奖状,留学的成果帮助我开始了回国后事业的起飞。
真正让我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是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走进《上海电视》杂志担任摄影记者。这份工作似乎让我的生活有了一份着落,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一种久违的希望和发挥自己能量的满足感。从事专业摄影,这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我人生的一种必然?我常常在问自己。
无论是杂志还是报纸,做媒体的摄影“娱记”,需要学会和各路明星打交道,需要娴熟的技艺把握拍摄,需要精确地用光塑造人物。无论新闻还是舞台,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APEC的焰火、阿依达的盛况、野斑马的绚烂……很难想象,还有哪一种职业能让我如此淋漓尽致地获得内心的满足,接受挑战,大步向前。摄影,本没有严格的定律和格言,它完全在个人的感觉里,在自己的意念中。当我举起相机的时候,面对生活中的人和物,那些鲜明、奇异、生动的特点有时会像闪电一样引起心灵的震动,其实,摄影享受的就是这种直觉和快感。
2009年夏天,我在上海新天地举办了第四次个人摄影展——《城市的岁月》。当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锁定在宏观的城市变化中时,慢慢消失的城市生活中的细节却越来越引起我的兴趣,当我以敬畏之心“仰望”这些历史的符号密码时,我似乎看到了时空交错中的前世今生,辉煌与衰落。摄影师的内心变化完全可以在作品中表露出来,这时候的我,少了张扬,多了张力,少了表面的唯美,多了内在的含蓄,内心通过简洁干净的寻常之“物”,自然持久地寻求着人性的回归。那次摄影展后,我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达自己。一年后,我的同名散文集《城市的岁月》正式出版。虽然,这只是一本自己初写的散文书,但它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的精神升华,文字是心灵的呼吸,图像是生命的轨迹,一本书,让我实现了一次小小的人生跨越,也让我开始了生命的文化之旅。
这几年,我更多地参加文化类的活动,有沙龙的,有读书的,同时,把海派文化中的旗袍元素融入我的摄影创作中,在完成大学六年摄影讲学后,我又开始尝试起个人风格的艺术讲座。我想通过讲座这样的形式,表述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传递一种生命的正能量和价值观。一直以为,选择了摄影,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摄影就是我生命的全部。随着阅历和资历的增长,我的内心有着更多的愿望希望得到满足,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希望去探索。互联网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多人习惯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播美,这也无形中帮助我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微博、微信、订阅号,个人可以在自媒体中玩出新花样,建立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对我来说,无论摄影还是文学,音乐还是美术,“爱”和“美”是永恒的主题,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文学艺术的创作具有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因为创造的过程就是对美的体验和享用,它应该是人的生命中最美好的一种行动,我把它称之为“美的行走”。
名人说丹孃
谭盾(作曲家):
丹孃的摄影像她的文字,而她的书更像她人:质朴中渗出优雅,既人情又人文。她的摄影艺术如同一杯清幽的绿茶,余味深长,回味无穷。这是为什么我喜爱她的书。
简庆福(摄影家):
摄影与文字的对话,思想与灵魂的交融,丹孃的散文让我们在她的艺术瞬间里领略历史的永恒。
赵丽宏(作家):
丹孃是职业摄影家,摄影是她的工作,摄影也使她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曾经在一些众人聚集的场合看到过她,她背着相机,沉静地站在人群外面观察,举起相机拍摄时却显露出敏捷和干练,她谋职在影视杂志和电视台,常常为一些文艺明星拍照,听说不少经常上镜的人物都欣赏她为他们拍的照片。在影视演员的照片中,有演出的剧照,也有生活中抓拍的,许多面孔我们都熟悉,但他们的神态和表情,却使人感到新鲜,这就是摄影家善于发现和捕捉的结果。我想,这也是丹孃真诚的态度回报。
林路(摄影理论家):
一直以为丹孃专攻人像摄影,擅长于人与人的心灵对话。然而看到她的建筑结构摄影,还是让人眼睛一亮。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丹孃通过她的镜头,以个性化视觉语言,将心灵的节奏外化为奇妙的光影形色,构成了一组新的乐章。
建筑的节奏旋律在她的镜头中变化多姿,既有非常现代的简洁构成,也有传统繁复的人文色彩。女性视角的细腻严谨,在建筑的每一个转折点上巧妙地透露出来,同时又常常通过有意识地打破平衡的创意,使画面更具有现代意味。
其实建筑摄影的难度就在于镜头的取舍,建筑师已经将巧夺天工的技艺展现在宏大的空间,优秀的摄影师不应该将其依样还原,而是需要独到的发现眼光,来一次再创造的过程。摄影家在镜头中最终所讲述的,是自己对建筑的全新解读,而非简单地重复。丹孃的建筑摄影,确实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因此自然呈现出不同凡响的格局,甚至有时候她还通过极简化的魅力,将司空见惯的建筑空间转换成抽象的视觉造型,比如一个楼梯的转角,一片对角线的建筑俯视,都会让人在惊讶之余,感受到摄影家的创造能力,在有限的空间里一点一点释放。
读丹孃的建筑结构摄影,居然读出了一点禅宗的意味,不信你面对作品静静凝视几秒钟,一定相信我的感受绝非空穴来风。优秀的建筑摄影是需要足够的想象力来营造的,包括摄影家的想象力和观众的想象力。这样,心灵节奏借助建筑的旋律外化,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爷爷说:“你只需掌握相机的光圈速度,用光构图你已经在画画中体会了,我就不用教了。”当年,正在痴迷地学着书法绘画的我,无意中被打开了又一扇心灵的窗户。翻开家庭相册,每一张泛黄的旧照片都在为我讲述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无论是一百多年前太爷爷的儒雅俊朗,还是年轻时的奶奶穿着旗袍的花样年华,爷爷把这个家族的时光和岁月都留在了一帧帧珍贵的胶片里。孩子的感觉是最真实的,童年玩具堆里的那个万花筒呈现的是万千变化的童话色彩,在后来的人生路上,相机镜头帮助我看到的是更加多变的人生百态和世间万物。
谁都不会在年轻时候有先见之明,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然而,在人生大半辈子过去后,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回头看时,生命的軌迹变得越来越清晰,原来,这一路,我一直追随着我的所爱。当年,为了这份爱,我鬼使神差地在职考大学,进新闻系学摄影,又义无反顾地选择出国深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留学日本,是我实现摄影理想的一种行动,但是,这种努力会有怎样的结果,我能否在困顿和寂寞中守住这个梦想,一切都是未知的。读书、打工、拍照,忍受一切磨难,当留学期满回国时,我带回的是一叠摄影作品和奖状,留学的成果帮助我开始了回国后事业的起飞。
真正让我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是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走进《上海电视》杂志担任摄影记者。这份工作似乎让我的生活有了一份着落,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一种久违的希望和发挥自己能量的满足感。从事专业摄影,这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我人生的一种必然?我常常在问自己。
无论是杂志还是报纸,做媒体的摄影“娱记”,需要学会和各路明星打交道,需要娴熟的技艺把握拍摄,需要精确地用光塑造人物。无论新闻还是舞台,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APEC的焰火、阿依达的盛况、野斑马的绚烂……很难想象,还有哪一种职业能让我如此淋漓尽致地获得内心的满足,接受挑战,大步向前。摄影,本没有严格的定律和格言,它完全在个人的感觉里,在自己的意念中。当我举起相机的时候,面对生活中的人和物,那些鲜明、奇异、生动的特点有时会像闪电一样引起心灵的震动,其实,摄影享受的就是这种直觉和快感。
2009年夏天,我在上海新天地举办了第四次个人摄影展——《城市的岁月》。当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锁定在宏观的城市变化中时,慢慢消失的城市生活中的细节却越来越引起我的兴趣,当我以敬畏之心“仰望”这些历史的符号密码时,我似乎看到了时空交错中的前世今生,辉煌与衰落。摄影师的内心变化完全可以在作品中表露出来,这时候的我,少了张扬,多了张力,少了表面的唯美,多了内在的含蓄,内心通过简洁干净的寻常之“物”,自然持久地寻求着人性的回归。那次摄影展后,我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达自己。一年后,我的同名散文集《城市的岁月》正式出版。虽然,这只是一本自己初写的散文书,但它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的精神升华,文字是心灵的呼吸,图像是生命的轨迹,一本书,让我实现了一次小小的人生跨越,也让我开始了生命的文化之旅。
这几年,我更多地参加文化类的活动,有沙龙的,有读书的,同时,把海派文化中的旗袍元素融入我的摄影创作中,在完成大学六年摄影讲学后,我又开始尝试起个人风格的艺术讲座。我想通过讲座这样的形式,表述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传递一种生命的正能量和价值观。一直以为,选择了摄影,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摄影就是我生命的全部。随着阅历和资历的增长,我的内心有着更多的愿望希望得到满足,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希望去探索。互联网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多人习惯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播美,这也无形中帮助我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微博、微信、订阅号,个人可以在自媒体中玩出新花样,建立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对我来说,无论摄影还是文学,音乐还是美术,“爱”和“美”是永恒的主题,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文学艺术的创作具有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因为创造的过程就是对美的体验和享用,它应该是人的生命中最美好的一种行动,我把它称之为“美的行走”。
名人说丹孃
谭盾(作曲家):
丹孃的摄影像她的文字,而她的书更像她人:质朴中渗出优雅,既人情又人文。她的摄影艺术如同一杯清幽的绿茶,余味深长,回味无穷。这是为什么我喜爱她的书。
简庆福(摄影家):
摄影与文字的对话,思想与灵魂的交融,丹孃的散文让我们在她的艺术瞬间里领略历史的永恒。
赵丽宏(作家):
丹孃是职业摄影家,摄影是她的工作,摄影也使她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曾经在一些众人聚集的场合看到过她,她背着相机,沉静地站在人群外面观察,举起相机拍摄时却显露出敏捷和干练,她谋职在影视杂志和电视台,常常为一些文艺明星拍照,听说不少经常上镜的人物都欣赏她为他们拍的照片。在影视演员的照片中,有演出的剧照,也有生活中抓拍的,许多面孔我们都熟悉,但他们的神态和表情,却使人感到新鲜,这就是摄影家善于发现和捕捉的结果。我想,这也是丹孃真诚的态度回报。
林路(摄影理论家):
一直以为丹孃专攻人像摄影,擅长于人与人的心灵对话。然而看到她的建筑结构摄影,还是让人眼睛一亮。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丹孃通过她的镜头,以个性化视觉语言,将心灵的节奏外化为奇妙的光影形色,构成了一组新的乐章。
建筑的节奏旋律在她的镜头中变化多姿,既有非常现代的简洁构成,也有传统繁复的人文色彩。女性视角的细腻严谨,在建筑的每一个转折点上巧妙地透露出来,同时又常常通过有意识地打破平衡的创意,使画面更具有现代意味。
其实建筑摄影的难度就在于镜头的取舍,建筑师已经将巧夺天工的技艺展现在宏大的空间,优秀的摄影师不应该将其依样还原,而是需要独到的发现眼光,来一次再创造的过程。摄影家在镜头中最终所讲述的,是自己对建筑的全新解读,而非简单地重复。丹孃的建筑摄影,确实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因此自然呈现出不同凡响的格局,甚至有时候她还通过极简化的魅力,将司空见惯的建筑空间转换成抽象的视觉造型,比如一个楼梯的转角,一片对角线的建筑俯视,都会让人在惊讶之余,感受到摄影家的创造能力,在有限的空间里一点一点释放。
读丹孃的建筑结构摄影,居然读出了一点禅宗的意味,不信你面对作品静静凝视几秒钟,一定相信我的感受绝非空穴来风。优秀的建筑摄影是需要足够的想象力来营造的,包括摄影家的想象力和观众的想象力。这样,心灵节奏借助建筑的旋律外化,才会成为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