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意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在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探究 天空 意境
一、平等对话,活跃探究氛围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在教学中,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
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见《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的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
这个过程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精力集中的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提问、思考、讨论,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者,成为疑难的思考者、研究讨论者,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海洋,以“敢探未探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陶行知语)的胆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
基于以上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常用语应当是:“想读吗?”“想怎么读?”“想说什么?”“想表演吗?”“想知道吗?”“自己试试看。”“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谁来帮帮我?谢谢!”等等,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想当“老师”的愿望。如在教授古诗、古文时,大部分内容都要由学生做“导师”。
首先,放手让学生对照注释、译文自学,尝试解决重点字、词、句的意思,对有疑难的字句做上记号。
其次,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帮助学习,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
第三,教师质疑,教师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老师则当“旁听生”。在学生讲疑答难的时候,教师会惊喜地发现学生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教师的想象。
同时,也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朱永新《我的教育思想》),探究才能成为现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不再像一般教学活动那样,把没有争议的定论教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的精神,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置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如教学《向命运挑战》时,教师谈话激趣导入:大家都知道张海迪,从小学起就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但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作品,成为一代楷模。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像张海迪一样向命运挑战的英雄人物。(出示课题)他的事迹更使人惊叹,甚至使人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的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读题目后,自然很想知道文章写的是谁?挑战什么?怎样挑战的?
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读到写小女孩美丽的外貌:“那金黄色的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
有学生问:文章写小女孩那样可怜,这儿为什么要写她这么美丽呢?教学《小抄写员》时,学生读到叙利奥第一次挨父亲骂后的内心:“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学生会问:叙利奥为什么受了责备而“心里却很欢喜”?,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场”,其思维得到了训练,探究能力得到了加强。
三、质疑问难,搭建探究平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索,有思索才会进一步探究,然后才会有所得。另一方面,“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
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问。”(肯尼思.比胡弗语)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我们可先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需要,认真诵读或默读,在阅读感知、思考领悟中圈点勾划,旁批侧注。翻字典,查资料,扫除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再由他们自己提出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带有任务观点,比较肤浅,不着边际,甚至在课堂上招致同学的唏嘘声,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要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火花闪现的瞬间,使它燃起智慧之火炬,久而久之,学生便具有善于质疑的能力,能提出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学习《林海》一课,“亲切与舒服”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学生问:为什么这篇文章要写三次?它们有什么不同?《凡卡》中,学生读了饭卡写的信封“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问:信封这样写,爷爷能收到信来接他回乡下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问题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四、表达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评价探究结果,具有共享学习成果,激励后继学习的意义。由于学生在探究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他们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探究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小品,举行书中人物化妆演会;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以写学习的体会;善于辞令的同学可进行辩论,以展示思想。在探究学习《猴王出世》一课时,小品剧组演员令人捧腹的“伸头缩颈”“抓耳挠腮”“抢盆夺碗”等滑稽表演,把石猴欣喜若狂的心情和“顽劣”的“猴性”,活生生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不仅让表演者过了一把演员瘾,还让其他同学在笑中了解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把握了文章的内涵。在展示探究成果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和能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能落到实处。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天空,让他们用“探究”这一支点去“撬起”整个知识王国吧!
关键词:探究 天空 意境
一、平等对话,活跃探究氛围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在教学中,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
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见《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的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
这个过程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精力集中的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提问、思考、讨论,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者,成为疑难的思考者、研究讨论者,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海洋,以“敢探未探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陶行知语)的胆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
基于以上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常用语应当是:“想读吗?”“想怎么读?”“想说什么?”“想表演吗?”“想知道吗?”“自己试试看。”“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谁来帮帮我?谢谢!”等等,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想当“老师”的愿望。如在教授古诗、古文时,大部分内容都要由学生做“导师”。
首先,放手让学生对照注释、译文自学,尝试解决重点字、词、句的意思,对有疑难的字句做上记号。
其次,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帮助学习,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
第三,教师质疑,教师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老师则当“旁听生”。在学生讲疑答难的时候,教师会惊喜地发现学生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教师的想象。
同时,也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朱永新《我的教育思想》),探究才能成为现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不再像一般教学活动那样,把没有争议的定论教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的精神,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置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如教学《向命运挑战》时,教师谈话激趣导入:大家都知道张海迪,从小学起就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但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作品,成为一代楷模。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像张海迪一样向命运挑战的英雄人物。(出示课题)他的事迹更使人惊叹,甚至使人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的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读题目后,自然很想知道文章写的是谁?挑战什么?怎样挑战的?
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读到写小女孩美丽的外貌:“那金黄色的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
有学生问:文章写小女孩那样可怜,这儿为什么要写她这么美丽呢?教学《小抄写员》时,学生读到叙利奥第一次挨父亲骂后的内心:“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学生会问:叙利奥为什么受了责备而“心里却很欢喜”?,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场”,其思维得到了训练,探究能力得到了加强。
三、质疑问难,搭建探究平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索,有思索才会进一步探究,然后才会有所得。另一方面,“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
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问。”(肯尼思.比胡弗语)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我们可先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需要,认真诵读或默读,在阅读感知、思考领悟中圈点勾划,旁批侧注。翻字典,查资料,扫除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再由他们自己提出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带有任务观点,比较肤浅,不着边际,甚至在课堂上招致同学的唏嘘声,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要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火花闪现的瞬间,使它燃起智慧之火炬,久而久之,学生便具有善于质疑的能力,能提出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学习《林海》一课,“亲切与舒服”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学生问:为什么这篇文章要写三次?它们有什么不同?《凡卡》中,学生读了饭卡写的信封“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问:信封这样写,爷爷能收到信来接他回乡下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问题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四、表达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评价探究结果,具有共享学习成果,激励后继学习的意义。由于学生在探究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他们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探究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小品,举行书中人物化妆演会;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以写学习的体会;善于辞令的同学可进行辩论,以展示思想。在探究学习《猴王出世》一课时,小品剧组演员令人捧腹的“伸头缩颈”“抓耳挠腮”“抢盆夺碗”等滑稽表演,把石猴欣喜若狂的心情和“顽劣”的“猴性”,活生生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不仅让表演者过了一把演员瘾,还让其他同学在笑中了解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把握了文章的内涵。在展示探究成果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和能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能落到实处。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天空,让他们用“探究”这一支点去“撬起”整个知识王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