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四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例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形态改变及免疫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无明显诱因阴道出血。镜下组织学特点为黏膜及黏膜下间质内见弥散状、乳头状及腺管状分布肿瘤细胞,瘤细胞呈上皮样、梭形、圆形、浆细胞形、瘤巨细胞形及不规则形。肿瘤细胞核较大,深染,异型明显,可见核偏位及核仁,有病理性核分裂象,并有极少量色素沉着。瘤细胞表达HMB-45、Melan-A、S-100和SOX-10。

结论

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形态多样,镜下呈弥散状、乳头状及腺管状排列,浸润性生长。易误诊、漏诊,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该病预后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对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且确诊为EPC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绝经后老年女性。2例患者超声表现为囊实性团块。病理检查均表现为界限清楚、有厚的纤维包膜所包围的囊性病灶,囊内以纤细的乳头状结构为主,中央为缺乏肌上皮的纤细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阳性。乳头轴心
妊娠用药登记是药品上市后进行妊娠期用药风险评估的常用手段。作者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基于药学服务的妊娠用药登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妊娠期药物咨询门诊为支点的妊娠用药登记,由药师团队同质化管理,按咨询问诊、药学指导、定期随访的信息化流程实施。药学人员在咨询门诊及随访工作中通过咨询者自主报告、药学人员问询和病例采样三大数据源建立咨询者药历;设计并构建信息筛选系统,将咨询药历按特定药物的妊娠
目的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对我国县级医院眼科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以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我国东、中、西部9家县级医院眼科的2019年数据,应用基于马氏距离权系数的改进DS证据理论方法开展医疗服务能力评价,并与经典证据理论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我国县域眼科服务能力区域性发展不均衡,部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医院在医疗服务量相关的多项指标评价上总体领先,东部地区医院住院手术量、
专家介绍  胡运韬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外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外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视力残疾人康复协会视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擅长眼部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眼底病、眼外伤、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周三、周四上午(特需门诊)专家介绍  司山成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擅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