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创型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自然会面临来自媒体的关注,如何利用媒体达到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公关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
在这个围观时代,企业正在变得赤裸、透明,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出击,企业自己选择如何包装、如何借助媒体的平台像外界传递有利于企业的信息。而媒体是把双刃剑,耍得转,可以通过它为企业树立正面形象,否则,反而会让自己受伤,以下四点却是创业型企业容易闯入的媒体公关的误区。
误区一:防火防盗防记者
或许由于中国人天性相对内敛,不少创业者往往不希望与外界分享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对媒体持着敬而远之的心理。这种心态可以这样理解:取得成功的创业者,要么担心成功秘诀被对手发现、模仿,要么干脆是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己赚到了钱;而如果一旦是公司发生“丑闻”,更是对找上门来的媒体退避三舍。然而,长远来看,这种封闭的态度并不可取。
X公司是某地区知名零售企业,经过近十年的打拼,不仅在该地区站稳脚跟,而且将业务扩展至外省,这时,风投也闻风而至。然而去年5月,该公司内部却泄露出两名创始人因意见不合将要分道扬镳的消息。媒体自然纷纷找上门来追踪分家的情况。
创始人A在震惊之余,对所有媒体采取了“封锁消息+拖延时间”的做法。这一招暂时奏效。但是,创始人B将分家的始末详细透露给媒体,当然,是以一种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可想而知,当这样的报道第二天发表之后,A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地步。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媒体敬而远之或者封锁消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把记者拒之门外,相当于给了对方天马行空的机会。越是遇到“负面”的新闻,企业越不能退缩。与其让记者们从其他渠道获得素材,不如主动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当然传递的信息必须真实可信、传递的途径和时机要得当。
误区二:
误打误撞病急乱投医
“是时候提高一下自己公司的知名度了。”张志明在北京创业一年半,凭借前期的技术和市场积累,该公司甚至开始进军外地市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问题:在许多二级城市,政府优惠政策、市场机会以及人才资源都很好,但对于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要获得青睐并非易事。这个问题也正困扰着众多的创业公司、团队。
不可否认,如今网络充当了相当重要的传播渠道,然而,在许多受众心目中,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仍然保留着相当的权威地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平面媒体进行宣传?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最常接触到的平面媒体大致有这样几类:行业媒体、大众媒体、经管类媒体和“党报”。
大众媒体大多被冠以某某都市报、某某晚报等名称,在国内的每一个城市几乎都能找到好几份这样的报纸,但通常真正影响力大的只有其中的头一二名。都市报影响的读者数量大、影响范围广,当需要在一个新的地区打开局面时,都市报是不错的选择。财经管理媒体主要针对的是相对高端的人群,报道对象以企业、企业人物为主。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内还出现了专注于创业型企业和风险投资领域的媒体,它们有可能成为创业团队学习融资方法、接触融资对象的桥梁。最后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类型是“党报”,它们有着相对更加一致的名称:某某日报。作为各地政府机关必订的报纸,日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不少日报都实行市场化的运作,因此,创业企业如果想要提升自己在地区政府面前的形象,日报是个不错的选择。
误区三:
记者不是普通人
在选定要对哪家报纸或杂志“下手”之后,还要找到合适的记者来操作报道。时下,公众对记者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代表两个极端:一是本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观念,对记者敬而远之;二是受“无冕之王”之说的影响,认为记者是一群带有神秘色彩的人。
事实上,上述观点都有失偏颇。大部分记者在和企业接触时,会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客观。但也不否认,目前在国内的记者队伍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而真正具备专业素质的记者,会习惯地带着质疑的精神,对企业刨根问底,甚至触及企业的一些伤疤。
Y公司是一家创业三年的企业,从事的是乡村信息化方面的业务,由于该公司最近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同时引起了当地一家最大的都市报的关注,记者登门采访。在接受采访时,该公司的两名创始人无意中提起,他们还有过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在记者的追问之下发现,就连Y公司后来取得的成功,一开始也是“无心插柳”发现的新市场。最后刊登出来的文章中,记者对Y公司的业务、先进的技术着墨不多,更多的是关于他们艰难创业、凭借执著和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原来记者利用Y公司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故事,在报道中制造了充分的冲突,使该报道更具可读性和可信度。
曾任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卡莉·费奥里娜是个公认很懂得处理媒体关系的管理者,她曾在自传《勇敢抉择》中提及,采访时坐在你对面的记者,他(她)在记者的身份之外,首先也是一个普通人,和你我并无太大不同。因此,对于缺乏媒体经验的创业企业而言,比较可行的建议是:充分的尊重、适度的坦诚。
误区四:
“搞定”媒体需要花大价钱
如何“搞定”媒体?途径不外乎两种:花钱和不花钱。如果你的创业团队刚刚拿了一笔投资,那么花钱去打广告、发软文,自然不在话下。然而,这里要探讨的是如何不花钱而达到包装宣传的目的。J公司是一家成立年头不短的企业,其主营业务是企业级的软件服务,由于战略调整,迫切需要发力于西南市场,在该地区突破提升自己的形象。该公司也不是完全没有媒体公关的经验,于是对新市场地区的某市级报展开攻势。然而,对方的回应总是“没有合适的新闻由头”、“你们的产品太专业,读者难以理解和感兴趣”。
而一部貌似毫无关联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却带来了转机。该片热映之时,当地某家媒体策划了一个选题,调查当地各行业的女性升职故事。J公司的公关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想起,自己公司曾有多名前台小姐升职担任行政、销售等职务,于是立即和报社记者进行充分沟通。报社记者得到线索后立即前往采访。结果是,大篇幅的“IT前台升职记”故事加上光鲜亮丽的图片,虽然文章中没有提及一句关于J公司的产品,却向公众展示了J公司充满活力、关爱员工的一面。
“一分钱都没花。”J公司的公关人员对这次操作十分得意。事后总结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找准媒体的步调和节奏是关键。要做到这点,就要及时了解媒体的最新选题计划、它们关注的方向,并找出企业能和这些方向、计划结合的地方。巧妙地把企业的宣传需求,和媒体的选题计划融为一体。
在这个围观时代,企业正在变得赤裸、透明,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出击,企业自己选择如何包装、如何借助媒体的平台像外界传递有利于企业的信息。而媒体是把双刃剑,耍得转,可以通过它为企业树立正面形象,否则,反而会让自己受伤,以下四点却是创业型企业容易闯入的媒体公关的误区。
误区一:防火防盗防记者
或许由于中国人天性相对内敛,不少创业者往往不希望与外界分享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对媒体持着敬而远之的心理。这种心态可以这样理解:取得成功的创业者,要么担心成功秘诀被对手发现、模仿,要么干脆是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己赚到了钱;而如果一旦是公司发生“丑闻”,更是对找上门来的媒体退避三舍。然而,长远来看,这种封闭的态度并不可取。
X公司是某地区知名零售企业,经过近十年的打拼,不仅在该地区站稳脚跟,而且将业务扩展至外省,这时,风投也闻风而至。然而去年5月,该公司内部却泄露出两名创始人因意见不合将要分道扬镳的消息。媒体自然纷纷找上门来追踪分家的情况。
创始人A在震惊之余,对所有媒体采取了“封锁消息+拖延时间”的做法。这一招暂时奏效。但是,创始人B将分家的始末详细透露给媒体,当然,是以一种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可想而知,当这样的报道第二天发表之后,A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地步。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媒体敬而远之或者封锁消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把记者拒之门外,相当于给了对方天马行空的机会。越是遇到“负面”的新闻,企业越不能退缩。与其让记者们从其他渠道获得素材,不如主动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当然传递的信息必须真实可信、传递的途径和时机要得当。
误区二:
误打误撞病急乱投医
“是时候提高一下自己公司的知名度了。”张志明在北京创业一年半,凭借前期的技术和市场积累,该公司甚至开始进军外地市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问题:在许多二级城市,政府优惠政策、市场机会以及人才资源都很好,但对于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要获得青睐并非易事。这个问题也正困扰着众多的创业公司、团队。
不可否认,如今网络充当了相当重要的传播渠道,然而,在许多受众心目中,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仍然保留着相当的权威地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平面媒体进行宣传?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最常接触到的平面媒体大致有这样几类:行业媒体、大众媒体、经管类媒体和“党报”。
大众媒体大多被冠以某某都市报、某某晚报等名称,在国内的每一个城市几乎都能找到好几份这样的报纸,但通常真正影响力大的只有其中的头一二名。都市报影响的读者数量大、影响范围广,当需要在一个新的地区打开局面时,都市报是不错的选择。财经管理媒体主要针对的是相对高端的人群,报道对象以企业、企业人物为主。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内还出现了专注于创业型企业和风险投资领域的媒体,它们有可能成为创业团队学习融资方法、接触融资对象的桥梁。最后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类型是“党报”,它们有着相对更加一致的名称:某某日报。作为各地政府机关必订的报纸,日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不少日报都实行市场化的运作,因此,创业企业如果想要提升自己在地区政府面前的形象,日报是个不错的选择。
误区三:
记者不是普通人
在选定要对哪家报纸或杂志“下手”之后,还要找到合适的记者来操作报道。时下,公众对记者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代表两个极端:一是本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观念,对记者敬而远之;二是受“无冕之王”之说的影响,认为记者是一群带有神秘色彩的人。
事实上,上述观点都有失偏颇。大部分记者在和企业接触时,会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客观。但也不否认,目前在国内的记者队伍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而真正具备专业素质的记者,会习惯地带着质疑的精神,对企业刨根问底,甚至触及企业的一些伤疤。
Y公司是一家创业三年的企业,从事的是乡村信息化方面的业务,由于该公司最近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同时引起了当地一家最大的都市报的关注,记者登门采访。在接受采访时,该公司的两名创始人无意中提起,他们还有过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在记者的追问之下发现,就连Y公司后来取得的成功,一开始也是“无心插柳”发现的新市场。最后刊登出来的文章中,记者对Y公司的业务、先进的技术着墨不多,更多的是关于他们艰难创业、凭借执著和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原来记者利用Y公司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故事,在报道中制造了充分的冲突,使该报道更具可读性和可信度。
曾任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卡莉·费奥里娜是个公认很懂得处理媒体关系的管理者,她曾在自传《勇敢抉择》中提及,采访时坐在你对面的记者,他(她)在记者的身份之外,首先也是一个普通人,和你我并无太大不同。因此,对于缺乏媒体经验的创业企业而言,比较可行的建议是:充分的尊重、适度的坦诚。
误区四:
“搞定”媒体需要花大价钱
如何“搞定”媒体?途径不外乎两种:花钱和不花钱。如果你的创业团队刚刚拿了一笔投资,那么花钱去打广告、发软文,自然不在话下。然而,这里要探讨的是如何不花钱而达到包装宣传的目的。J公司是一家成立年头不短的企业,其主营业务是企业级的软件服务,由于战略调整,迫切需要发力于西南市场,在该地区突破提升自己的形象。该公司也不是完全没有媒体公关的经验,于是对新市场地区的某市级报展开攻势。然而,对方的回应总是“没有合适的新闻由头”、“你们的产品太专业,读者难以理解和感兴趣”。
而一部貌似毫无关联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却带来了转机。该片热映之时,当地某家媒体策划了一个选题,调查当地各行业的女性升职故事。J公司的公关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想起,自己公司曾有多名前台小姐升职担任行政、销售等职务,于是立即和报社记者进行充分沟通。报社记者得到线索后立即前往采访。结果是,大篇幅的“IT前台升职记”故事加上光鲜亮丽的图片,虽然文章中没有提及一句关于J公司的产品,却向公众展示了J公司充满活力、关爱员工的一面。
“一分钱都没花。”J公司的公关人员对这次操作十分得意。事后总结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找准媒体的步调和节奏是关键。要做到这点,就要及时了解媒体的最新选题计划、它们关注的方向,并找出企业能和这些方向、计划结合的地方。巧妙地把企业的宣传需求,和媒体的选题计划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