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职高专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h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首先介绍了微课的发展过程和背景,然后通过研究高职高专在教学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微课的应用是如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丰富了教学手段,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幅提升。
  关键词:微课 高职高专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32-02
  1 微课的定义
  微课全称为微课程,最早出现是1933年,由美国North Ern Lowa大学的Leror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 s课程。Mcgrw教授将60 s课程分成3个部分,即问题的引入,问题的解释和实例讲解。马上被其他学科应用。1995年英国的Naapier大学的T.P.Kee教授提出的1 min演讲。Kee则是让学生在1 min的时间内进行演说,要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精练的语言,他认为这样的演说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2008年之后,美国学者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课程的设计思路,共有5个部分,分别为: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梳理,为核心概念提供10~15 s的介绍或总结,录制1~3 min的音频或视频,设计指导学生探究的课后任务,以及将教学视频及课程任务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微课程就是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上海师大的黎加厚教授给出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在10 min左右,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的制作主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评价依据,绝不能只把制作的精美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微课程的用户就是学生,课程要突出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高职高专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必不可少,但是现行的教学方式中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
  2.1 课程内容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
  高职高专的学生首先是大学生,他们来自中国各个省市,经济条件不同,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来讲,计算机已经成为家庭必需品,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相当高,个别爱好计算机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性能更是了如指掌。然而,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开篇都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知识,虽然课程数不多却毫无意义。但是,是否就应该干脆删减掉这部分的内容呢,当然不行。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对计算机不陌生,但是仍然有个别的学生从未使用过计算机,所以,计算机教材中关于硬件和软件的讲授不可缺少。
  2.2 课时压缩的困境
  如今,高职高专的学生强调专业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大纲调整背景下,各学校基础课程的课时被一再压缩。压缩并不代表课程地位下降,也不代表教学要求降低,那么,教授基础学科的教师们就面临了很大的困境:如何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讲完课,讲好课。
  2.3 教学方式单一
  高职高专中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这就要求高职高专的教师要因材施教,用多种教学手法传授知识。在多次教学改革之后,讲授法仍然是多数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学生面前讲解,教师容易掌握学生情况,也便于及时解决问题。但讲授法只适用于有学习自制力的学生。一些教师反应,即便使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参与度低还是无法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3 如何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
  微课可以完美解决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每学期开始,教师都将微课放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学习计划的安排。对自己容易掌握的甚至已经掌握的,不需要再次学习。甚至可以根据情况不参与该次内容讲解的课堂,只要完成教师每次布置的网络习题即可。这样,学生多出的时间就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掌握得不好的课程。真正满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全面人才为目的的高等职业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要求。
  一般情况下,每一次的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部分。看起来,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练习就好了,非常完美。但实施上,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很少学生会拿出时间预习和复习,因此,课上的时间非常宝贵,学生稍不配合,课程就没法完成。便出现了教师每次上课都像在赛跑,不停地赶进度。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微课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整个课程分为课前和课中两个部分,而课前是最重要的,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观看教学视频,掌握教学要点,完成课程练习。完成的学生才能够参与课堂。这样,因为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该次课的重点,教师只需要对难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回复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又轻松效率又高。而且,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高掌握程度,完全不需要再进行课下复习。学生的平时成绩就可视为学科成绩的组成部分,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微课可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学手段之一。微课的基础是微视频,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观看视频的过程。视频较课堂有很大的优点。首先,它是随时随地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来观看视频。其次,视频是多姿多彩的。精美的视频动画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同于每次都是一个老师的传统教学,视频每次都可以是完全不同风格的。最后,视频是可以暂停和无限次重复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好,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差。这样一来,学习进度就有所不同。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不好意思打断老师去搞清楚上一个问题,那么,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可能是完全听不懂的。微视频可根据自己情况,暂停或者反复观看,直到完全弄明白。
  4 结语
  微课是一种非常先进和实用的教学手段,它使教学变得轻松、有趣、高效。目前,微课只是应用于教学中。在未来,可以大胆设想,微课程将完全取代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真正让学习无处不在。當然,每一次的微课虽然时间短,然而却需要教师前期大量的时间准备。同时,要提高微课质量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微课的制作水平。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作聪,曲明鑫.微课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2):101-103.
  [2] 祁博.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24):82-85.
  [3] 李胜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8.
  [4] 赵锋,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业家,2014(4).
其他文献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何去何从,甚是值得学界和相关从业工作者的省思。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就业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作为就业群体中,具备较高学识素质的大学生就业,更是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量。不过当前时期,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换挡转型的深入推进,并且高
摘 要:伴随着城市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各个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由于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汽车造成的尾气污染问题依然严峻,这已经成为各个城市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有效降低机动车尾气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环境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主要就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 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
摘 要:拟建建筑场地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双水片区人民路与钟山大道交汇处。该文分析了其工程地质条件,对其基础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其场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相关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场地 基础方案 适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066-01  拟建建筑场地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双水片区人民路与钟山大道
简要介绍了研制舰船多武器平台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由来和作用,重点分析了建立舰船多武器平台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几项集成技术,最后对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文在对生物电信号的测量中,分析得出:对于被测信号,只需确定其高频成份的及低频成份,即可方便快速估算出所需带宽的方法.
摘 要:本课题废弃延续近百年的酸、碱冶炼工艺,对现行钨冶炼体系进行革命性变革,创造了新一代“铵盐不变体系白钨闭路冶炼工艺”,并解决了工艺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创造了国内外全新的无酸碱闭路循环白钨冶炼工艺体系,实现我国白钨高效绿色冶炼的目标。同时采用不同等级的白钨取代黑钨作为生产原料来制备超细晶钨基硬质合金棒料。在深入剖析相关原理的基础上,调整或优化、改进钨产品深加工生产工艺及工装设备,对杂质元素进
1996年11月,电气化局一处三段担起了北京站电气化改造任务。一处人在工程质量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高标准严要求,决心把一个真正的精品工程奉献给首都和全国人民。三段建立了创优
基于连续时间描述,在考虑订单的最早生产时间和到期时间的基础上,建立了单生产线序贯多目的批处理过程的短期调度数学模型,模型表达为一个混合整数规划(MILP)问题。该模型不但能优化订单,减少了模型的整数变量。求解使用了分支定界法(BAB),实例计算表明了该模型的适用的生产时间,而且还能最小化订单生产的提前完成时间和拖延时间。本文将预先排引序入到模型中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