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41岁,因腹部包块3余年,于2002年1月15日入院,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01年12月25日。3年前无意中下腹部摸到包块,约鸡蛋大,活动好,不痛,未在意。1年前在当地医院B超提示“子宫肌瘤”,近1年腹部包块增长加快如足月妊娠,仍不痛,伴腹坠胀不适,食欲下降,较前消瘦,但不明显,时感尿频,大便干结。既往身体健康。22岁结婚,孕3产3,末次妊娠15年前,产后在当地行腹式女扎术。查体:T36.3℃,BP13.5/11kPa,一般情况尚可,惟腹部膨隆,可触及如足月妊实性大包块,上界达剑突下3横指,周边轮廓较清,下腹两侧较空虚,无触痛,叩诊为浊音。妇科检查:外阴及阴道正常,宫颈光滑,位置正常。子宫触诊不清,腹腔内触及约8个月胎儿大小巨大肿物,附件触诊不清。CT检查示:中下腹部至盆腔见大小约23.2cm×15.6cm×25.5cm的软组织肿块,边界较清,其内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坏死及斑点状钙化影,其下缘与子宫相连。提示:下腹部软组织巨大肿物。
入院诊断:巨大卵巢肿瘤。于2002年1月17日在連续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盆腹腔巨大肿物约26cm×24cm×14cm大小,形态不规则,高低不平,外观似肌瘤组织,前壁组织呈囊性,色黄,表面满布粗细不等血管,瘤体蒂部起始于右侧圆韧带,距子宫角约4cm,瘤蒂粗大约8cm,其内血管数十根,迂曲增粗,瘤体前壁见粘连带连于膀胱腹膜反折处,亦粗大,血管丰富,约4cm,子宫正常大小,位于肿瘤后方,双侧附件正常。原结扎瘢痕位于输卵管壶腹部,行右侧圆韧带肌瘤剥除术及粘连带松解术,离体标本重5080g,术中术野暴露较好,瘤蒂血管多,出血稍多,约300ml,输血200 ml,术后10天痊愈出院。病理诊断:镜下见瘤组织由肌纤维组成,见局部组织坏死,伴炎细胞浸润。
讨 论
圆韧带肌瘤较少见,而巨大圆韧带肌瘤重达5080g,实属罕见。圆韧带附着在子宫前面的左、右两侧角,正好在输卵管进入子宫体部的前下方,在无妊娠时圆韧带的直径为3~5mm,由直接与子宫相连的平滑肌和一些结缔组织组成。此肌瘤之所以能长到如此之大,一是患者来自贫困边远山区,无条件就医;二是肌瘤虽发自圆韧带,而蒂粗大,约8cm,血管丰富;另外粘连了膀胱腹膜反折处,又建立新的血液联系,使肿瘤血管丰富,又促进肌瘤的生长。本例因肌瘤过大,且生长快,又无腹痛,且为罕见病例,因而误诊为巨大卵巢肿瘤。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1987,12
入院诊断:巨大卵巢肿瘤。于2002年1月17日在連续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盆腹腔巨大肿物约26cm×24cm×14cm大小,形态不规则,高低不平,外观似肌瘤组织,前壁组织呈囊性,色黄,表面满布粗细不等血管,瘤体蒂部起始于右侧圆韧带,距子宫角约4cm,瘤蒂粗大约8cm,其内血管数十根,迂曲增粗,瘤体前壁见粘连带连于膀胱腹膜反折处,亦粗大,血管丰富,约4cm,子宫正常大小,位于肿瘤后方,双侧附件正常。原结扎瘢痕位于输卵管壶腹部,行右侧圆韧带肌瘤剥除术及粘连带松解术,离体标本重5080g,术中术野暴露较好,瘤蒂血管多,出血稍多,约300ml,输血200 ml,术后10天痊愈出院。病理诊断:镜下见瘤组织由肌纤维组成,见局部组织坏死,伴炎细胞浸润。
讨 论
圆韧带肌瘤较少见,而巨大圆韧带肌瘤重达5080g,实属罕见。圆韧带附着在子宫前面的左、右两侧角,正好在输卵管进入子宫体部的前下方,在无妊娠时圆韧带的直径为3~5mm,由直接与子宫相连的平滑肌和一些结缔组织组成。此肌瘤之所以能长到如此之大,一是患者来自贫困边远山区,无条件就医;二是肌瘤虽发自圆韧带,而蒂粗大,约8cm,血管丰富;另外粘连了膀胱腹膜反折处,又建立新的血液联系,使肿瘤血管丰富,又促进肌瘤的生长。本例因肌瘤过大,且生长快,又无腹痛,且为罕见病例,因而误诊为巨大卵巢肿瘤。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19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