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pan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本文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现阶段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意义,课程内容优化与教学方法改革、改革课程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等具体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9.058
  1 课程改革的意义
  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创新性研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应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一环,是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掌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与科学研究思路的重要阶段。因此,研究生课程教学设计应从研究生全面成长的角度考虑,以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为出发点,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全面成长。建立符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课程内容优化及教学方法改革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这门课程共36个课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课堂上讲授全部知识点是不可能达到的,这就需要从课程的深度和宽度两个维度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凝聚,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研究生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学习不依赖于某一本教材,而是采用模块化学习的形式,本门课程可以安排六个模块:模块一:完全信息下静态博弈分析;模块二:不完全信息系静态博弈;模块三:完全信息下动态博弈;模块四:不完全信息下动态博弈;模块五:委托代理理论;模块六: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由于研究生入学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每个模块的设置上采用核心模型内容的学习与近三年相关论文文献分析,以达到学生对所讲授模块的深度与之相关的热点前沿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与潜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教学方式在原有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做如下的改革。
  2.1 核心内容与研究文献综合讲解
  博弈论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在经济管理、国际关系、军事战略及其它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通用方法论。因此,课堂的讲解应注重学科间的大交叉、大融合的需要,将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经典模块内容的学习以老师讲解为主要形式,文献的讲解以组会形式讨论,老师评论总结为辅,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注重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引导,以帮助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科研能力。
  2.2 教學实践与交流讨论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作为经管研究生阶段必修的基础课,为了让各专业学生能对知识点真正的掌握并能够合理地运用到本专业研究领域当中,我们以3到4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篇与本课程知识点和其专业相关的代表性论文。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上来讲解该论文。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应回答以下问题:本文运用到的是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的哪部分知识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本文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与创新点是什么?以及通过这篇文章的讨论学习,哪里值得我们借鉴以及进一步的思考是什么?通过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主动去理解课程内容,达到教授知识点的深度。同时,通过实践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在激烈的讨论争辩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
  3 考核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考核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缺乏发散性思维的考核。而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分两大部分:一是理论知识点的考核,主要以知识的理解运用为主;二是实践表现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韩艳丽,任俊峰.博弈论课程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181-182.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3080)。
  作者简介:陈伟杰(1979-),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博士,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不确定性决策、风险评价。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腐败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的扼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行为对高管还是政府官员都起到了警醒的作用,一方面,不仅有利于抑制个人主义,有利于净化腐败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本文以我国2013-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模型实证研究审计质量与腐败问题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审计质量有利于提高抑制腐败
摘 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结合现实实践的认识,适当变通构建与时俱进的实践观思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实践的观点由此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本文主要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用
本文以宁夏X大学为例,聚焦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就业工作的人民性特点,通过正确处理全国高校“一盘棋”与地方“一招棋”的关系,在坚持“以人为
摘 要: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高校大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和修养大学生的主要保障,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的团结和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
摘 要:体育课程思政是建立在体育课程的基础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激发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政治价值引领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育教育模式。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剖析了体育课程思政应该从构建顶层设计,营造学校课程思政的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师;挖掘思政元素,把握体育课程的价值引领;立足学生学情,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依据高校学生发展“育人”理念,对体育文化、精神、思想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探索新的体育教学发展路径,并对体育教学渗透出的课程思政进行深度挖掘,借助新媒体技术搭建“线上体育课程思政平台”。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体育;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大數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经济管理活动方式的变化,也造成了社会对经管类本科人才能力需求的改变。本文从大数据背景下经管类统计学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着手,深入分析了在大数据时代,经管类统计学课程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以构建教学中及时反馈机制和教学后长效反馈机制搭建课程教学供需双方的沟通桥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优化改革为抓手,设计适应大数据发展要求的统计学课程开放循环教学体系的构建
IBDP是迄今为止最为流行的三大国际高中课程之一,也是被全球所认可的具有较高学业水平的大学预科项目.通过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比较IBDP化学课程与我国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