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是这座东方大都市最著名的景观。2010年3月28日,第四次改造后的新外滩向上海市民与中外游客重新开放。新外滩地区综合改造过程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外滩西侧的历史保护建筑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容不得些微损毁。外滩通道北段采用盾构形式穿越外滩地区,东临黄浦江防汛墙,西靠历史保护建筑群,如上海大厦、浦江饭店、俄罗斯领事馆、中国银行等,均在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南端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工程对东风饭店、曼谷银行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对施工工艺和施工精度的要求,足见上海市政府对于外滩地区历史保护建筑的重视。
通过此次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复原了外滩的整体历史风貌。外滩3号上海总工会大楼等几幢老建筑重回外滩轮廓线。同时,“情人墙”焕然一新,世博会的东风吹到了黄浦江畔,世博花墙以别样的魅力绽放出最美的笑容。处处绿地遍布的外滩金融广场、陈毅广场将成为今后节庆活动和群众性文化體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放眼望去,崭新的亲水平台和历史悠久的外滩建筑群交相呼应,共同谱写一曲新上海的世博之歌。
在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海关大楼(建国前叫江海关大楼)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与百年外滩一同成长的海关大楼,是上海滩沧桑巨变的见证。海关大楼大钟发出的悠扬的钟声,回荡在浦江上空,似乎在诉说着大楼今昔,国门沧桑。
百年历史中的四种建筑风格
上海设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神宗时期的1074年。1684年,康熙在攻占台湾后开放海禁,允许民船进行沿海南北运输,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立海关,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就设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外黄浦江边(今白渡路),旧地名称为关桥。江海关,成为中国首批正式以海关命名的机构之一。1843年11月17日,江海关正式对外开埠。1854年,在英国人阿礼国的策划下,上海道台吴健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组成江海关关税管理委员会,江海关行政管理权丧失,并自1859年起正式形成外籍税务司制度,遂推广到全国海关,半殖民地性质海关形成。中国的关税主权自此落于外国列强手中,江海关也沦为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把持海关事务的“洋关”。1949年以前,江海关的历任总税务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关长)除了两个中国人外,其余都是外国人。
近代以来,在上海汉口路外滩同一处地块上,先后四次建造过不同风格的关署。前两次是中式的,后两次是西式的。
上海正式对外开埠以后,进出境关税征收只是在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面建造了一个简易盘验所,并没有建筑关署。1846 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在北门外面头坝地方建筑了一所关署,称为新关或北关。它是辕门式中式房屋,包括三大进,每一进五楼五底。两边廊屋很多,还有头门、辕门、建竖旗杆。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起义军在劫掠海关关银的同时,将江海关关署捣毁。1857年,上海道台吴健彰在原关署旧址上修建了一所中国衙门式关署,又称古庙式关署。在外滩众多的西洋建筑中,这座关署特立独行,特别引人注目。
1868 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江海关全由外国人管理。1891年,因衙门式的江海关关署简陋不堪,上海道台聂缉和江海关决心兴建新关署。1893年底,一座西方教堂式关署大楼竣工,外部建筑和内部设备较考究,有转栏、石狮、钟楼、避雷针、暖气和宽畅的报关大厅。实际建造费用共计8.18万两白银,其中一半由海关总税务司署筹措,另一半由上海道台筹措。英国人设计了关署,建筑物呈哥特式风格,主体高三层。
关署的钟楼高110英尺,上面安装了一套由英格兰利兹市制造的四面钟。当时欧洲城市里市政厅设置钟楼已经司空见惯,但在上海还是第一次引进,因此人人都感到十分新鲜。又因为施工商是来自浦东的杨斯盛,他是泥水匠出身,所以上海的中外文报刊也都认为这是一项让中国人脸上十分有光的工程。正好这年冬天上海天气非常寒冷,人们对有暖气的海关更是津津乐道,认为十分神奇。1894年1月25日,上海《申报》对新落成的海关作了详细的报道,在赞美它采用自鸣钟、暖水汀、百叶窗、避雷针等诸多新设备、新技术的同时,也提到它底层楼梯两旁的石狮,指出这里因为是一处中国的衙署,才这么布置的。这在今天看来,一栋新建筑的落成能够引起中外媒体如此多的关注,这似乎与它本身具有的“国际性”不无关系,欧洲工业国最新设备和技术的大量采用,是造成海关建筑具有国际性的一大原因。
1925年,因原教堂式关署变得狭小不堪,根据江海关监督朱有济的报告,总税务司批拨430万两白银,拆除旧房,在原址重建新关署。江海关大厦建筑设计单位为公和洋行,设计师是威尔逊,英国新金记祥号建筑公司签约承建。1925年12月15日,江海关大厦奠基,1927年12月19日正式落成,至今仍在使用。整幢大楼占地10.2亩,总面积为315000平方英尺。楼内合计有392个房间。它是继汇丰银行大厦之后的又一座钢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主楼共有9层,高度约120英尺,加上塔楼,总高度约260英尺,是当时上海外滩最高的建筑物。1989年它被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海关大厦在建筑风格上,呈西方古代晚期折中主义的风格。它外墙用花岗岩贴面,建筑分东西两部分:东部沿中山东路高7层,连塔楼共11层;西部直到四川中路,高5层。3至6层是一个整体。大楼7层檐口之上四角建有造型简洁的小塔楼,簇拥着8层之上的中央方形尖塔。正立面沿外滩朝东。下部是由4根希腊多立克式立柱组成的柱廊。据说此处所用柱子,是我国最标准的多立克柱式。底层使用了古希腊柱式并构成回廊,有古典主义精神。从3至6层,线条强调垂直直线,具有哥特复兴式精神;而上面又有一个强烈的水平檐部,檐下还有齿饰,又有文艺复兴精神;顶上层层内收的钟塔,又似简化了的巴洛克风格,形成典型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虽然建筑装饰已经简化,但江海关大厦更加注重体量的大效果,建筑整体造型更加典雅端庄,堪称上海外滩近代建筑群中最美的折中主义作品。
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大钟
上海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1893年竣工的教堂式江海关大楼上,安装了一座海关大钟。
为何在大楼上安装大钟,目前有三种说法。其一,1893年建造的海关大楼是当时外滩最高建筑物,由吴淞口驶入黄浦江的外国轮船,在很远处就看到了海关大楼并听到了钟声,很快将进港靠泊办理船舶入境海关手续和装卸进出口货物,起到航标和灯塔作用。其二,高耸的海关大楼和悠扬的钟声,给城市带来生活立体感节奏和旅游景致的点缀。其三,海关大楼安装大钟有其历史原因和海关自身业务工作的需要。从19世纪开始,海关学习西方国家海关以天数计算船舶吨税的办法,超过夜里12点钟就另加1天。由于进出口船舶来自世界各地,船舶自备时钟误差很大,经常引起争议,为了统一报时,皆以海关钟楼敲点为准,1893年建成的江海关大楼已安装大钟,此后建成的粤海关、潮海关、江汉关等大楼也都安装大钟。
1925年,江海关建造新大楼时,税务司和海关监督决心建造一只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大钟。1927年,海关大钟与大楼同时建成。海关大钟由英国一家公司花了两年时间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在当时,大钟不仅在中国最大,而且在亚洲名列第一、世界第三。
钟楼的四面墙壁,就是东西南北四个钟面。钟面是由100多块大小不一的乳白玻璃拼凑而成。这种玻璃是特制的,当时只有德国等极少数国家才能研制。每个钟面的直径长达5.1米多,钟面上紫铜制成的分针长3.17米,重49公斤;时针长2.3 米,重37.5公斤。
钟楼分机芯房、铜钟座、旗杆台三层。机芯房是大钟的心脏部分,成百上千个齿轮互相咬合,比手指还要粗的钢丝绳代替了普通钟表中精细的钢丝。钢丝绳下面连着三个巨大的钟摆,一个敲正点,一个负责走时,另一个负责报刻,最大的一个钟摆重达2吨多。
钟楼的发声部位悬挂着五口大小各异的铜钟铃,其中最大的一个钟铃约有10吨重,与它配套的钟锤足有135公斤重,每到整点,洪亮的报时声音,可以连续振荡 10余秒钟。
1927年8月,大钟从伦敦运到上海。大钟的所有零部件装在六个大箱内,每只重6.25吨,把6吨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9米高的钟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吊装时,外滩马路上的行人都停下脚步,好奇地眺望着。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从此,雄浑悠扬的钟声每天都在黄浦江的上空回荡。它不仅报时,还有报刻的功能。每隔l5分钟,便奏响《威斯敏斯特》。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旅居上海的英国侨民顿时为之感动得潸然泪下。他们寻到了像在英伦故土的感觉,一样可以枕着同样的钟声入眠。
但是在英国侨民听来天籁般动听的钟声背后,却是中国海关主权拱手出让的耻辱历史。1948年,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唐克蕃写道:“江海关的大钟的摆,/从剥夺和阴谋的两极间,/计算每一秒钟的财富,……/沉默的人民都饱含愤怒,/少数人的契约是最可耻的历史,/我们第一个新的时间就将命令/他们与他们间最简单短促的死。”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30日,上海市军管会派军代表接管江海关,从此江海关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1950年2月16 日,江海关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1966年5月,红卫兵闯入海关大楼,扬言欲砸钟楼。一些头脑清醒的海关干部勇敢地站出来,制止这些过激行为。上海市政府决定必须进行“改装”。钟面的中心部分从4只圆圈玻璃图案变成了“金黄色的向日葵”,报刻的《威斯敏斯特》乐曲改为《东方红》,钟锤钟铃停止使用,改为电子打点和奏乐。钟铃端每边置放12只扩音器,四面共放48只扩音器,按时向全市播放。1986年10月,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经批准,决定将海关钟楼恢复原状,又从国外进口了相同的玻璃。沪东造船厂特地赶制了大钟里面的铁框架,专供拼装一块块玻璃之用,钟面恢复原状,机械打点也恢复,“文革”中使用的电子打点终止,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1997年上半年,陆续有些华侨和旅游者,出于爱国主义感情,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海关大钟停放《威斯敏斯特》乐曲。上海海关按上级有关部门通知,从1997年6月30日零时起,停奏海关大钟报时《威斯敏斯特》乐曲,海关大钟照常机械运转,钟声仍准点响起,但无乐曲伴奏。2003年5月1日起,海关大钟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
海关大楼前的赫德铜像
海关大楼前的赫德铜像,可以说是上海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铜像。其之所以著名,并不在于铜像本身,而是由于赫德本人在中国的地位。
赫德获得清廷赐予的一品顶戴,他是唯一获此荣衔的外国人。
赫德1835年2月20日出生于英國北爱尔兰亚马郡。1853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女王大学。1854年春,赫德由大学保送进入英国外交部,同年6月启程来华。1855年2月,赫德就以二等助理身份实际负责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的工作,迅速成长为一个“中国通”。
1863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回英国养病。清政府又接受英国人的建议,将在广州海关任副税务司的赫德调来继任税务司。赫德在中国任总税务司,时间长达48年之久。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赫德不仅在中国海关内部建立起总税务司的绝对统治,而且他还将自己的活动深入到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以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赫德同时又得到了清政府的信任,清政府同外国的谈判交涉,几乎都要邀请赫德作为顾问。甚至到后来清政府对封疆大吏如总督、巡抚等的任命,有时也要咨询和采纳他的意见。不可否认的是,赫德的确为中国海关的创立以及海关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赫德的在华活动,也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的邮政、文教事业的进步。最终,赫德获得清政府赐予的一品顶戴。
1908年4月13日,在中国工作生活54年之久的赫德离开中国。虽然清政府还为他保留着海关总税务司的职位,而他也一再表示,只要身体许可,不久后他将再来北京。但许多人都知道,73岁的赫德也许再也回不来了。1911年9月20日,赫德在英国白金汉郡病逝,被清政府追授为太子太保。他是唯一的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获此荣衔的外国人。
赫德去世后,英国驻沪领事馆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决定为他立像纪念。1914年5月23日,铜像在九江路外滩的海关大楼前举行揭幕仪式。铜像底座为四级台阶,台阶之上是长方形的基座,靠北的座基上镌一健步行走的男子,南面的石碑为一女子站在岩石上双手高举红灯望大海。东面和西面的石碑上则刻赫德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其中写道:“前清太子太保尚书衔总税务司英男爵赫君德,字鹭宾,生于道光己未,卒于宣统辛亥,享遐龄者七十七年,综关榷者四十八载,创办全国邮政,建设沿海灯楼,资矜式于邦人,备咨询于政府,诚悫谦忍,智果明通,立中华不朽之功,膺世界非常之誉,爰铸铜像,以资不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日本人对上海的纪念碑、铜像,雕塑等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将拆除得来的铜材用于制作军火武器。赫德铜像也于1942年被日本人熔化做成子弹。最后,只有赫德铜像的基座嵌石被保留了下来,现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
海关大楼从1857年建立之后经历了两次重建,从表面上看只是建筑体量和建筑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却反映了上海建筑走出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众的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中国近代开放城市的公共建筑从民族性走向国际性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人类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的物质载体,包括海关在内的外滩历史建筑均具有非常典型的国际性。这些形成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优秀建筑,反映了当时世界设计、施工和审美的一流水准,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可以发现它们的文化价值已经远超过它们的使用价值,成为上海这座国际性城市中一份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
编辑:黄灵[email protected]
通过此次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复原了外滩的整体历史风貌。外滩3号上海总工会大楼等几幢老建筑重回外滩轮廓线。同时,“情人墙”焕然一新,世博会的东风吹到了黄浦江畔,世博花墙以别样的魅力绽放出最美的笑容。处处绿地遍布的外滩金融广场、陈毅广场将成为今后节庆活动和群众性文化體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放眼望去,崭新的亲水平台和历史悠久的外滩建筑群交相呼应,共同谱写一曲新上海的世博之歌。
在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海关大楼(建国前叫江海关大楼)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与百年外滩一同成长的海关大楼,是上海滩沧桑巨变的见证。海关大楼大钟发出的悠扬的钟声,回荡在浦江上空,似乎在诉说着大楼今昔,国门沧桑。
百年历史中的四种建筑风格
上海设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神宗时期的1074年。1684年,康熙在攻占台湾后开放海禁,允许民船进行沿海南北运输,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立海关,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就设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外黄浦江边(今白渡路),旧地名称为关桥。江海关,成为中国首批正式以海关命名的机构之一。1843年11月17日,江海关正式对外开埠。1854年,在英国人阿礼国的策划下,上海道台吴健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组成江海关关税管理委员会,江海关行政管理权丧失,并自1859年起正式形成外籍税务司制度,遂推广到全国海关,半殖民地性质海关形成。中国的关税主权自此落于外国列强手中,江海关也沦为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把持海关事务的“洋关”。1949年以前,江海关的历任总税务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关长)除了两个中国人外,其余都是外国人。
近代以来,在上海汉口路外滩同一处地块上,先后四次建造过不同风格的关署。前两次是中式的,后两次是西式的。
上海正式对外开埠以后,进出境关税征收只是在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面建造了一个简易盘验所,并没有建筑关署。1846 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在北门外面头坝地方建筑了一所关署,称为新关或北关。它是辕门式中式房屋,包括三大进,每一进五楼五底。两边廊屋很多,还有头门、辕门、建竖旗杆。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起义军在劫掠海关关银的同时,将江海关关署捣毁。1857年,上海道台吴健彰在原关署旧址上修建了一所中国衙门式关署,又称古庙式关署。在外滩众多的西洋建筑中,这座关署特立独行,特别引人注目。
1868 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江海关全由外国人管理。1891年,因衙门式的江海关关署简陋不堪,上海道台聂缉和江海关决心兴建新关署。1893年底,一座西方教堂式关署大楼竣工,外部建筑和内部设备较考究,有转栏、石狮、钟楼、避雷针、暖气和宽畅的报关大厅。实际建造费用共计8.18万两白银,其中一半由海关总税务司署筹措,另一半由上海道台筹措。英国人设计了关署,建筑物呈哥特式风格,主体高三层。
关署的钟楼高110英尺,上面安装了一套由英格兰利兹市制造的四面钟。当时欧洲城市里市政厅设置钟楼已经司空见惯,但在上海还是第一次引进,因此人人都感到十分新鲜。又因为施工商是来自浦东的杨斯盛,他是泥水匠出身,所以上海的中外文报刊也都认为这是一项让中国人脸上十分有光的工程。正好这年冬天上海天气非常寒冷,人们对有暖气的海关更是津津乐道,认为十分神奇。1894年1月25日,上海《申报》对新落成的海关作了详细的报道,在赞美它采用自鸣钟、暖水汀、百叶窗、避雷针等诸多新设备、新技术的同时,也提到它底层楼梯两旁的石狮,指出这里因为是一处中国的衙署,才这么布置的。这在今天看来,一栋新建筑的落成能够引起中外媒体如此多的关注,这似乎与它本身具有的“国际性”不无关系,欧洲工业国最新设备和技术的大量采用,是造成海关建筑具有国际性的一大原因。
1925年,因原教堂式关署变得狭小不堪,根据江海关监督朱有济的报告,总税务司批拨430万两白银,拆除旧房,在原址重建新关署。江海关大厦建筑设计单位为公和洋行,设计师是威尔逊,英国新金记祥号建筑公司签约承建。1925年12月15日,江海关大厦奠基,1927年12月19日正式落成,至今仍在使用。整幢大楼占地10.2亩,总面积为315000平方英尺。楼内合计有392个房间。它是继汇丰银行大厦之后的又一座钢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主楼共有9层,高度约120英尺,加上塔楼,总高度约260英尺,是当时上海外滩最高的建筑物。1989年它被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海关大厦在建筑风格上,呈西方古代晚期折中主义的风格。它外墙用花岗岩贴面,建筑分东西两部分:东部沿中山东路高7层,连塔楼共11层;西部直到四川中路,高5层。3至6层是一个整体。大楼7层檐口之上四角建有造型简洁的小塔楼,簇拥着8层之上的中央方形尖塔。正立面沿外滩朝东。下部是由4根希腊多立克式立柱组成的柱廊。据说此处所用柱子,是我国最标准的多立克柱式。底层使用了古希腊柱式并构成回廊,有古典主义精神。从3至6层,线条强调垂直直线,具有哥特复兴式精神;而上面又有一个强烈的水平檐部,檐下还有齿饰,又有文艺复兴精神;顶上层层内收的钟塔,又似简化了的巴洛克风格,形成典型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虽然建筑装饰已经简化,但江海关大厦更加注重体量的大效果,建筑整体造型更加典雅端庄,堪称上海外滩近代建筑群中最美的折中主义作品。
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大钟
上海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1893年竣工的教堂式江海关大楼上,安装了一座海关大钟。
为何在大楼上安装大钟,目前有三种说法。其一,1893年建造的海关大楼是当时外滩最高建筑物,由吴淞口驶入黄浦江的外国轮船,在很远处就看到了海关大楼并听到了钟声,很快将进港靠泊办理船舶入境海关手续和装卸进出口货物,起到航标和灯塔作用。其二,高耸的海关大楼和悠扬的钟声,给城市带来生活立体感节奏和旅游景致的点缀。其三,海关大楼安装大钟有其历史原因和海关自身业务工作的需要。从19世纪开始,海关学习西方国家海关以天数计算船舶吨税的办法,超过夜里12点钟就另加1天。由于进出口船舶来自世界各地,船舶自备时钟误差很大,经常引起争议,为了统一报时,皆以海关钟楼敲点为准,1893年建成的江海关大楼已安装大钟,此后建成的粤海关、潮海关、江汉关等大楼也都安装大钟。
1925年,江海关建造新大楼时,税务司和海关监督决心建造一只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大钟。1927年,海关大钟与大楼同时建成。海关大钟由英国一家公司花了两年时间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在当时,大钟不仅在中国最大,而且在亚洲名列第一、世界第三。
钟楼的四面墙壁,就是东西南北四个钟面。钟面是由100多块大小不一的乳白玻璃拼凑而成。这种玻璃是特制的,当时只有德国等极少数国家才能研制。每个钟面的直径长达5.1米多,钟面上紫铜制成的分针长3.17米,重49公斤;时针长2.3 米,重37.5公斤。
钟楼分机芯房、铜钟座、旗杆台三层。机芯房是大钟的心脏部分,成百上千个齿轮互相咬合,比手指还要粗的钢丝绳代替了普通钟表中精细的钢丝。钢丝绳下面连着三个巨大的钟摆,一个敲正点,一个负责走时,另一个负责报刻,最大的一个钟摆重达2吨多。
钟楼的发声部位悬挂着五口大小各异的铜钟铃,其中最大的一个钟铃约有10吨重,与它配套的钟锤足有135公斤重,每到整点,洪亮的报时声音,可以连续振荡 10余秒钟。
1927年8月,大钟从伦敦运到上海。大钟的所有零部件装在六个大箱内,每只重6.25吨,把6吨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9米高的钟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吊装时,外滩马路上的行人都停下脚步,好奇地眺望着。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从此,雄浑悠扬的钟声每天都在黄浦江的上空回荡。它不仅报时,还有报刻的功能。每隔l5分钟,便奏响《威斯敏斯特》。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旅居上海的英国侨民顿时为之感动得潸然泪下。他们寻到了像在英伦故土的感觉,一样可以枕着同样的钟声入眠。
但是在英国侨民听来天籁般动听的钟声背后,却是中国海关主权拱手出让的耻辱历史。1948年,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唐克蕃写道:“江海关的大钟的摆,/从剥夺和阴谋的两极间,/计算每一秒钟的财富,……/沉默的人民都饱含愤怒,/少数人的契约是最可耻的历史,/我们第一个新的时间就将命令/他们与他们间最简单短促的死。”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30日,上海市军管会派军代表接管江海关,从此江海关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1950年2月16 日,江海关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1966年5月,红卫兵闯入海关大楼,扬言欲砸钟楼。一些头脑清醒的海关干部勇敢地站出来,制止这些过激行为。上海市政府决定必须进行“改装”。钟面的中心部分从4只圆圈玻璃图案变成了“金黄色的向日葵”,报刻的《威斯敏斯特》乐曲改为《东方红》,钟锤钟铃停止使用,改为电子打点和奏乐。钟铃端每边置放12只扩音器,四面共放48只扩音器,按时向全市播放。1986年10月,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经批准,决定将海关钟楼恢复原状,又从国外进口了相同的玻璃。沪东造船厂特地赶制了大钟里面的铁框架,专供拼装一块块玻璃之用,钟面恢复原状,机械打点也恢复,“文革”中使用的电子打点终止,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1997年上半年,陆续有些华侨和旅游者,出于爱国主义感情,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海关大钟停放《威斯敏斯特》乐曲。上海海关按上级有关部门通知,从1997年6月30日零时起,停奏海关大钟报时《威斯敏斯特》乐曲,海关大钟照常机械运转,钟声仍准点响起,但无乐曲伴奏。2003年5月1日起,海关大钟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
海关大楼前的赫德铜像
海关大楼前的赫德铜像,可以说是上海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铜像。其之所以著名,并不在于铜像本身,而是由于赫德本人在中国的地位。
赫德获得清廷赐予的一品顶戴,他是唯一获此荣衔的外国人。
赫德1835年2月20日出生于英國北爱尔兰亚马郡。1853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女王大学。1854年春,赫德由大学保送进入英国外交部,同年6月启程来华。1855年2月,赫德就以二等助理身份实际负责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的工作,迅速成长为一个“中国通”。
1863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回英国养病。清政府又接受英国人的建议,将在广州海关任副税务司的赫德调来继任税务司。赫德在中国任总税务司,时间长达48年之久。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赫德不仅在中国海关内部建立起总税务司的绝对统治,而且他还将自己的活动深入到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以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赫德同时又得到了清政府的信任,清政府同外国的谈判交涉,几乎都要邀请赫德作为顾问。甚至到后来清政府对封疆大吏如总督、巡抚等的任命,有时也要咨询和采纳他的意见。不可否认的是,赫德的确为中国海关的创立以及海关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赫德的在华活动,也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的邮政、文教事业的进步。最终,赫德获得清政府赐予的一品顶戴。
1908年4月13日,在中国工作生活54年之久的赫德离开中国。虽然清政府还为他保留着海关总税务司的职位,而他也一再表示,只要身体许可,不久后他将再来北京。但许多人都知道,73岁的赫德也许再也回不来了。1911年9月20日,赫德在英国白金汉郡病逝,被清政府追授为太子太保。他是唯一的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获此荣衔的外国人。
赫德去世后,英国驻沪领事馆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决定为他立像纪念。1914年5月23日,铜像在九江路外滩的海关大楼前举行揭幕仪式。铜像底座为四级台阶,台阶之上是长方形的基座,靠北的座基上镌一健步行走的男子,南面的石碑为一女子站在岩石上双手高举红灯望大海。东面和西面的石碑上则刻赫德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其中写道:“前清太子太保尚书衔总税务司英男爵赫君德,字鹭宾,生于道光己未,卒于宣统辛亥,享遐龄者七十七年,综关榷者四十八载,创办全国邮政,建设沿海灯楼,资矜式于邦人,备咨询于政府,诚悫谦忍,智果明通,立中华不朽之功,膺世界非常之誉,爰铸铜像,以资不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日本人对上海的纪念碑、铜像,雕塑等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将拆除得来的铜材用于制作军火武器。赫德铜像也于1942年被日本人熔化做成子弹。最后,只有赫德铜像的基座嵌石被保留了下来,现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
海关大楼从1857年建立之后经历了两次重建,从表面上看只是建筑体量和建筑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却反映了上海建筑走出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众的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中国近代开放城市的公共建筑从民族性走向国际性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人类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的物质载体,包括海关在内的外滩历史建筑均具有非常典型的国际性。这些形成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优秀建筑,反映了当时世界设计、施工和审美的一流水准,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可以发现它们的文化价值已经远超过它们的使用价值,成为上海这座国际性城市中一份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
编辑:黄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