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阅”兵:反恐特警部队兵人模型封绘大观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恐特警部队兵人模型封绘以特殊的形式展现了某支特警队某个时期的装备情况、执行任务的经典场景及战术形式。欣赏一幅幅包装盒上的封绘,解读封绘上的点点滴滴,也就是对这些世界著名反恐特警部队的一次“阅”兵……
  
  洛杉矶SWAT特警队
  
  现今,世界各地的很多特警部队都冠以“SWAT”的名称,其实最早提出并且使用SWAT这一名称的是美国洛杉矶市的特警队,该特警队开创了SWAT的组织形式与行动模式。
  洛杉矶SWAT特警队的前身仅仅是警局内部的一个类似志愿者组织的非正规特警队,主要由工作经验丰富、有服役经历的警员组成。这些警员大都来自警局下属的不同分局或部门,平时巡逻或执行任务时把防弹衣、枪支和工具等装备锁进警车的后备箱里,一旦有重大案件或紧急事件发生,警察局的调度部门就会用警用电台召集这些警员立即赶往现场与其他警员一同进行处置。原本以为这样做能够顺利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尽可能地减少伤亡。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警员来说,与临时抽调的陌生同事一起执行任务时默契度并不高,需要人员、训练、战术和装备等各方面专业化,因此真正的SWAT正式诞生。
  
  本文题图为1993年创作的一幅封绘,表现的是一支4人SWAT小队。图中记录了当时SWAT特警队的部分装备,虽然不及现在的专业,但在当时也算相当精良。最前面的队员手持一支没有经过任何改装的标准型M1911手枪;中间两名队员手持MP5A4冲锋枪;最后一名手持霰弹枪、头戴防毒面具的队员,左腿上挂了一支美军制式M17防毒面具包。前面3名队员均配备MP5A4冲锋枪,并在左腿上绑有可容纳3个MP5弹匣的弹匣袋,其护目镜上的红色头带现在看来似乎过于鲜艳了。
  SWAT装备的警靴也不同于普通的军靴,不仅在任何地面上都能起到防滑作用,而且行走时的声音很小。SWAT的战术背心是其标志性的装备之一,设计得十分简浩耐用。正面有数个弹匣袋可以分别容纳手枪、冲锋枪和步枪弹匣,背后还有两个较大的杂物袋,领子内部有厚实填充物,可以保护队员的颈部,右肩处还有用于长枪抵肩的肩垫。背心正反面的上半部分有“维可牢”尼龙布和几排金属搭扣,可以贴挂“POLICE”标志或额外的物品包,因此SWAT队员也被戏称为“维可牢牛仔”。另外,所有警员使用的电台上,均连接着与普通警员一样的送话器。电台一般装在对讲机袋内,固定在战术背心的左肩后方,送话器则挂在左肩前方。这种电台的送话器可以单手操作,使警员在通话时不必放下武器,但其通话时的语音会完全暴露在环境中,因此很快就被专用的喉式送话器和耳机所取代。虽然封绘中的特警队员使用的主要武器是MP5A4冲锋枪和霰弹枪,但SWAT特警队也装备并使用AR15突击步枪。特别是在著名的1997年北好莱坞事件之后,针对MP5f中锋枪对有防护目标杀伤力不足的问题,SWAT还进一步加大了AR15突击步枪作为火力支援武器的使用比例,以便更有效地应对具有防护装备的持枪罪犯。
  
  纽约警察局ESU特警队
  
  纽约的SWAT被称为ESU。与SWAT不同的是,ESU队员穿配一种兼具战术背心功能的防弹衣。队员右臂佩戴纽约警察局的臂章,左臂佩戴ESU臂章。下面的封绘中,最前面的特警队员左手持防弹盾牌,右手持格洛克手枪,并且压低身体尽量使自己隐蔽在盾牌后面,让后面的队友在自己的掩护下可以通过自己头顶上方观察、射击。他正后方的队员手持一支鲁格Mini-14自动步枪。该枪是鲁格公司在7.62mm口径M14步枪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5.56×45mm口径的轻型自动步枪。从折叠枪托和枪口消焰器判断,其具体型号为Mini-14-20GB,GB表示政府型。隐蔽在墙角处的队员手持一支短枪管的雷明顿M870霰弹枪,由于霰弹枪在近距离的火力强大,具备开门破障的功能,因此霰弹枪几乎在美国所有特警队的武器编制中都有其一席之地。队员的战术背心侧面还插着一支警用手电,与普通民用品不同的是,优质的警用手电不仅可以进行照明,在危急时还可以作为警棍击打目标。由于这4名ESU队员都没有戴头套,因此可以看到有3名队员蓄须,说明警局对警员仪表的要求与军队对士兵的要求不尽相同。
  
  
  英国SAS特别空勤团
  
  在全球反恐特种部队之中,要数英国的SAS资历最老。其成立于二战初期,曾经在北非和欧洲大陆的敌占区进行过数十次破坏和侦察活动,拥有十分丰富的特种作战经验。
  1970年代,当时的爱尔兰共和军在北爱尔兰到处兴风作浪,SAS有针对性地成立了反恐部门,执行反恐任务。
  SAS队员英勇善战,令不少恐怖分子闻风丧胆。1975年12月6日,4名爱尔兰共和军成员被追捕,走投无路,闯进一栋公寓,劫持了一对夫妇作为人质与警方对峙。这就是著名的“贝尔康比街合围事件”。在与当地警方相持了36小时之后,恐怖分子从广播中听到了SAS已经介入该事件并准备采取行动的消息,他们便立即做出决定——投降。SAS凭借自身的过硬素质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解决了这一事件,堪称反恐作战史上一段佳话。
  本页上侧的封绘表现的是一支SAS4人小队正在通过被破坏的房门进入建筑物时的场景。队员全部身穿黑色诺梅克斯防火战斗服,防弹背心外面套着战术背心。SF10防毒面具不仅可以隔绝催泪气体,其视窗还可以换装深色镜片,保护队员的双限不受闪光震撼弹影响。队员们的腰后挂着防毒面具包,右腿上绑着勃朗宁手枪套,左腿上的弹药携行具可以携带两个手枪弹匣和数个MP5冲锋枪弹匣。腰带上还挂着L85步枪的多功能刺刀和警用手电。最右侧手持霰弹枪的队员是破门手,背着破障用的铁锤。左起第二名队员佩带着垂降装备,该装备通过固定双腿、腰部和肩部几个受力点,保证队员能够以正确的姿势进行垂降。目前,垂降加闪光震撼弹已经成为各国特警队突入建筑物时屡试不爽的战术手段。
  
  香港SDU特警队
  
  香港SDU特警队被香港市民亲切地称为飞虎队。
  前一页中表现SDU的封绘看起来十分眼熟,事实上这套SDU的模型与SAS模型基本一样,只不过更换了包装,并且在模型中加入了两顶防弹头盔和一个防弹盾牌等,这也更好地说明了SDU“师承”SAS。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模型是香港回归前的产品,因此封绘上的SDU标志上还保留着“ROYAL”(皇家)的字样。
  虽然对SDU与SAS的师徒名分早有定论,但有一方面,作为师傅的SAS也不得不甘拜下风:SDU在银幕内外除恶扬善、大显身手的战斗功绩最丰厚!飞虎队一直在银幕内外忠实地履行着惩奸除 恶、维护治安的使命。在《飞虎》、《飞虎雄师》等大量警匪片中,塑造了飞虎队卓有魅力的英雄形象。SDU特警队这一形象对于香港电影,就像现实中的SDU特警队对于香港一样不可或缺。
  
  德国边防警察第9大队(GSG9)
  
  
  1972年9月5日凌晨,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几名“黑九月”成员潜入奥运村内以色列代表团的驻地,在杀害了首先发现他们的教练和试图进行反抗的领队之后,又劫持了9名以色列运动员作为人质,要求交换256名巴勒斯坦囚犯。当时,临危受命的联邦德国警备队还不完全具备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能力,营救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恐怖分子杀害了全部人质,另有两名德国警察殉职。奥运会甚至为此停赛一天以示哀悼。此次惨案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恐怖分子竟敢公然在以和平、友谊为主旨的奥运期间制造恐怖事件,使得世人在悲愤的同时更加担忧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这次行动的失败使得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国内应对紧急事件的特殊武装力量的组建。
  德国政府痛定思痛,下决心组建反恐特种部队,GSG9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本页的GSG9封绘中就是正在准备行动的一组GSG9队员。与前面介绍过的几支特警队不同的是,这组GSG9队员中有一名狙击手。当然,图中狙击手所处的位置只是画家在绘画创作时构图的需要,在现实中狙击手一般会选择隐蔽的制高点,充分发挥远程打击和远程观察能力。其余3名GSG9队员身穿军绿色作战服和重型防弹衣,防弹衣的肩部贴有德文“POLIZE”(警察)字样的白色标识条。所有队员都没有穿战术背心,只在外腰带两侧携带了P7手枪和双联装手枪弹匣包,中间手持贝内利霰弹枪的破门手还在防弹衣的下摆加装了护裆板。前方的3名队员头戴黑色头套和内置无线耳机的GSG9专用头盔,警用电台位于背后左肩处的对讲机包中。从鞋侧面的纵向条纹判断,他们脚上穿的是阿迪达斯公司为GSG9特制的警靴。该鞋看起来更像运动鞋,但穿着轻便舒适,深受队员们的欢迎。最右侧的队员一手持P7手枪,另一手持闪光震撼弹准备掷入建筑物内;他旁边的破门手将枪对准了门口;蹲姿据枪的队员则蓄势待发准备在第一时间突入建筑物内,整幅画面显得极具动感。在画面中出现的武器,除了一支贝内利霰弹枪以外,P7手枪、MP5/MPSSD冲锋枪和狙击手使用的PSG-1狙击步枪,都是德国HK公司的产品。
  
  编辑 黄 俊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类院校,目的是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过硬的职业技术本领的人才。很多外经贸专业的学生往往只重视专业课,忽略基础课,同时又缺少相应的专业英语背景,因而不能很好地与世界接轨便成为这类学生首要欠缺的能力。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逐步探讨和完善ESP教学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外经贸人才 培养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中,
随着教育的改革,新形势下的课题教学迫切要求新时代的教师改变以往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必须打造高校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作为一种语言,英语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地教,机械地学。语言虽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更主要的是通过练习达到应用的目的。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