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季万物萌生,正是调养身体五脏的大好时机,而春天历来是肝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一些慢性肝病,在春季的复发率比平时要高出10%以上。如果患者感觉容易疲累、食欲减退,应迅速到肝病专科就诊;而慢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脂肪肝患者,则应注意护肝养肝。
肝脏素有“人体化工厂”之称。传统医学认为,春属木通于肝,肝的生理特性也就像春天的树木那样生发条达,若能在春季这个时机好好调养肝脏,则可提高抵抗能力。肝脏也是人体主要的解毒代谢器官,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保护好肝脏就能延年益寿,因此,中医有“春宜养肝”之说。
春季养肝,首先应要了解肝脏的特性。《内经》认为“肝主升发阳气,性喜条达,主疏泄,恶抑郁”,养肝应使肝气顺应自然。中医的子午流注认为:肝胆在23时至次日凌晨3时最兴奋,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胆在此刻发挥其解毒作用达到最高峰,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所谓“静卧血归肝”就是这个道理。安排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是护肝的关键。
在食疗方面,因为“肝主青色”,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在春季食用一些天然原味的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
清明时节,许多人都外出踏青,可以趁机品尝新鲜的野菜,都是益肝良品。“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
此外,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此时若适时保养脾胃消化功能,常食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或食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药对肝病的辅助治疗也大有裨益。如果肝经湿热,可以取夏枯草、鸡骨草、田基黄任一款水煎代饮。此外,春寒料峭,如果能少量饮酒,取其“行气走窜”之效,可以有助于肝中阳气的升发。
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五脏与精神魂魄意相对应。五脏之中,肝主魂,是管理、推动、转化人的精神和情绪。如果说人体是一支部队,肝为将军之官。老百姓常说:“万病气上来”、“怒伤肝”,临床上已被广泛证实,癌症和一些肿瘤的发病原因,与无法疏泄心中的郁闷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对春季里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头痛、目眩、便秘者,可取鲜菠菜及根100克,开水烫3分钟,捞起用麻油拌食,每日食两次。视力模糊、两目干涩者:取鲜菠菜、羊肝各500克,水烧沸后放入羊肝,稍滚再下菠菜,并加入适量盐、麻油、味精,此汤具有养肝明目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肌体对钙的吸收,故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菠菜不宜与豆腐等含钙量较多的食品混合做菜,如菠菜煮豆腐,因为草酸与钙反应生成草酸钙,草酸钙会影响人的肾功能,可形成结晶物潴留于泌尿道,引起结石。生地天冬猪肝汤:略带药材特有甘、涩气味,但不失清润可口,具养肝舒肝的功效。同时也适宜肝血不足、肝气郁结、视物不清、心烦失眠、口干口苦、毛发不泽或白发早衰等。在《御药院方》中载有“万寿地黄丸”一方,其组成为生地、天冬、菊花、枳壳,功效为“和颜色、利血脉、调百节、黑发坚齿、逐风散气,愈百疾”。本汤是此方去枳壳加除皮,煲猪肝、瘦肉而成。肝血不足,失于滋养,可使人视物不清、虚烦不眠;肝气郁结、肝经有热,可令人胸胁闷痛,口干口苦等。治宜养肝、护肝、清肝,使肝血得补,肝气得舒,肝热得清,则气血和畅舒适而身健颐容。汤中生地、天冬,性味甘、寒、清润,既能滋阴养血,又能清热凉血,与猪肝、瘦肉同用,则滋养肝血,柔肝润燥而健体养颜;鲜菊花性味甘、苦、寒,气味清香,有清肝明目、平抑肝阴的作用,为益肝美容佳品;陈皮理气健胃,利于气和疏畅和胃肠吸收。合而为汤,共奏养肝血、舒肝气、清肝热之效。
材料:生地50克、天冬25克、鲜菊花10朵、陈皮1个、猪肝和猪瘦肉各150克。生地、天冬、鲜菊花、陈皮洗净,稍用清水浸泡;猪肝、猪瘦肉洗净,切成薄片状,用酱油、生油、食盐腌15分钟。先把生地、天冬、陈皮放入锅中,加入清水500毫升(约5碗水量),文火煲滚30分钟后,再放入猪肝、猪瘦肉、菊花瓣,滚至猪瘦肉熟,调入少量食盐和生油便可。猪肝、猪瘦肉捞起拌酱油佐餐用,此量可供2~3人用。
春季养肝还应重视精神调养。在早春季节生活不要过分劳累,精神上要保持愉快,遇到情绪不舒畅时,切勿暴怒伤肝。此外,由于春困乏力,人们会感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此时切勿采取久眠多卧的方法。因为久睡会造成新陈代谢迟缓,气血循环不畅,筋骨僵硬。
肝脏素有“人体化工厂”之称。传统医学认为,春属木通于肝,肝的生理特性也就像春天的树木那样生发条达,若能在春季这个时机好好调养肝脏,则可提高抵抗能力。肝脏也是人体主要的解毒代谢器官,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保护好肝脏就能延年益寿,因此,中医有“春宜养肝”之说。
春季养肝,首先应要了解肝脏的特性。《内经》认为“肝主升发阳气,性喜条达,主疏泄,恶抑郁”,养肝应使肝气顺应自然。中医的子午流注认为:肝胆在23时至次日凌晨3时最兴奋,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胆在此刻发挥其解毒作用达到最高峰,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所谓“静卧血归肝”就是这个道理。安排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是护肝的关键。
在食疗方面,因为“肝主青色”,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在春季食用一些天然原味的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
清明时节,许多人都外出踏青,可以趁机品尝新鲜的野菜,都是益肝良品。“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
此外,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此时若适时保养脾胃消化功能,常食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或食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药对肝病的辅助治疗也大有裨益。如果肝经湿热,可以取夏枯草、鸡骨草、田基黄任一款水煎代饮。此外,春寒料峭,如果能少量饮酒,取其“行气走窜”之效,可以有助于肝中阳气的升发。
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五脏与精神魂魄意相对应。五脏之中,肝主魂,是管理、推动、转化人的精神和情绪。如果说人体是一支部队,肝为将军之官。老百姓常说:“万病气上来”、“怒伤肝”,临床上已被广泛证实,癌症和一些肿瘤的发病原因,与无法疏泄心中的郁闷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对春季里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头痛、目眩、便秘者,可取鲜菠菜及根100克,开水烫3分钟,捞起用麻油拌食,每日食两次。视力模糊、两目干涩者:取鲜菠菜、羊肝各500克,水烧沸后放入羊肝,稍滚再下菠菜,并加入适量盐、麻油、味精,此汤具有养肝明目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肌体对钙的吸收,故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菠菜不宜与豆腐等含钙量较多的食品混合做菜,如菠菜煮豆腐,因为草酸与钙反应生成草酸钙,草酸钙会影响人的肾功能,可形成结晶物潴留于泌尿道,引起结石。生地天冬猪肝汤:略带药材特有甘、涩气味,但不失清润可口,具养肝舒肝的功效。同时也适宜肝血不足、肝气郁结、视物不清、心烦失眠、口干口苦、毛发不泽或白发早衰等。在《御药院方》中载有“万寿地黄丸”一方,其组成为生地、天冬、菊花、枳壳,功效为“和颜色、利血脉、调百节、黑发坚齿、逐风散气,愈百疾”。本汤是此方去枳壳加除皮,煲猪肝、瘦肉而成。肝血不足,失于滋养,可使人视物不清、虚烦不眠;肝气郁结、肝经有热,可令人胸胁闷痛,口干口苦等。治宜养肝、护肝、清肝,使肝血得补,肝气得舒,肝热得清,则气血和畅舒适而身健颐容。汤中生地、天冬,性味甘、寒、清润,既能滋阴养血,又能清热凉血,与猪肝、瘦肉同用,则滋养肝血,柔肝润燥而健体养颜;鲜菊花性味甘、苦、寒,气味清香,有清肝明目、平抑肝阴的作用,为益肝美容佳品;陈皮理气健胃,利于气和疏畅和胃肠吸收。合而为汤,共奏养肝血、舒肝气、清肝热之效。
材料:生地50克、天冬25克、鲜菊花10朵、陈皮1个、猪肝和猪瘦肉各150克。生地、天冬、鲜菊花、陈皮洗净,稍用清水浸泡;猪肝、猪瘦肉洗净,切成薄片状,用酱油、生油、食盐腌15分钟。先把生地、天冬、陈皮放入锅中,加入清水500毫升(约5碗水量),文火煲滚30分钟后,再放入猪肝、猪瘦肉、菊花瓣,滚至猪瘦肉熟,调入少量食盐和生油便可。猪肝、猪瘦肉捞起拌酱油佐餐用,此量可供2~3人用。
春季养肝还应重视精神调养。在早春季节生活不要过分劳累,精神上要保持愉快,遇到情绪不舒畅时,切勿暴怒伤肝。此外,由于春困乏力,人们会感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此时切勿采取久眠多卧的方法。因为久睡会造成新陈代谢迟缓,气血循环不畅,筋骨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