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尚未找到增长均衡点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j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的背景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仍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期。
  现在讨论中国经济的走势,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三年以前在分析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以后,将会出现增长的放缓,进入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阶段。从过去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这样增长阶段的转换期,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2013年中国经济能够取得7.7%的增长速度是很不容易的。
  这个数字的背后(可知),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具有中长期意义的转折性变化。中国经济通常认为是投资为主、工业为主,较多依靠外需的结构。但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2012年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开始超过投资,虽然2013年有所反复,但是大的变动趋势已经确定。
  2013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过去一些年中国的外贸出口增幅经常是保持在20%以上,但是最近两三年已经是相当困难了,目前已经回落到了5%到10%的增长区间。而且这样一个调整,主要不能归因于外需的变化,而是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在下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投入增长速度也在减缓。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目前这种增长能够持续多长时间,从大的背景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仍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期,这个中高速的底在何处,现在还没有探明,或者说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还没有找到。
  从已经公布的今年前两个月的统计数据来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与此同时,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得更远一点,力争在今后一两年内能够完成增长阶段的转换,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的轨道或者状态。在高速稳定增长期常态下应该力争实现“六可”的目标,就是“六个可以”。具体来讲是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处分、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这样一个新常态应该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
  如果我们可以进入这样一个状态的话,就能够比较容易实现2020年中国政府已经确定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无论从短期的稳增长还是通过加快转型进入中高速稳定增长期,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会遇到三个方面的重要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有效的把控和化解转换过程中的财政金融风险,当前的风险其中在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和影子银行等领域。他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传导形成了一个风险传递的循环。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有效提升非贸易部门的效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产业低效率)更多地表现在以服务业为主的非贸易部门。
  第三个挑战就是如何挑战新的增长领域,并促进多种形式的创新。随着与全球技术距离的缩短,以往中国作为技术的模仿者、追赶者的角色将逐步改变。
  要应对上述挑战的关键是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了部署,当前的重点是要加以落实,应该以稳增长、促转型来倒逼改革,加快推出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改革措施,或者说是一些快变量改革的措施,对增长和转型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本文摘自于刘世锦在“两会”后“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的主题论坛的发言实录,有删节。
其他文献
在健身器材行业,提起"英克莱",人们都会树起大拇指!这也正符合了英克莱商标的形象识别寓意(英文INCALCU的涵义:是无敌、无与伦比).那么英克莱健身器这个国内较早的健身器材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涉及文化产业的部分有1000余字。在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下,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等等均明确呈现。  近两年来,文化市场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据新元文智投资公司总经理刘德良统计,20
随着我国飞机制造企业实力增强,将助推我国支线航空迅速发展。  2015年11月29日,ARJ21-700喷气式支线客机正式交付成都航空公司。民航高级经济师王疆民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一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喷气式支线客机已经完成设计、制造、实验、试飞、取证、生产和交付等全部过程,对我国支线航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支线航空受支线机场不足、缺乏区域型枢
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为此,所必要的改革,都应该放在优先地位。  改革优先顺序和短期增长风险,实际上是两个题目。我先说第一个。这个说法和过去30多年的流行说法是有关系的,因为有改变。过去有一种改革战略叫寻找突破口,寻找一两个突破口,经过若干年把所有需要突破的地方突破了,新的市场体制就建立起来。自从2010年的时候,在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里面提出,要有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对改革
世界聚焦中国“两会”。在世界经济衰退和局部地区冲突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中国动向,成为焦点理所当然。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方方面面,决定了未来中国发展将向何处去。  分析“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民生、转型、市场、生态等仍然是雷打不动的关键词。在目标确
本文在对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了经营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