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女性朋友平日忙于工作和家庭,很少关注重视自身乳房保健,对乳腺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出现乳房疼痛或发现包块,就有些紧张,尤其是看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或朋友得了乳腺癌,更是担忧乳腺癌哪一天会不会也找到自己的头上?
女性朋友自身掌握和了解关于乳腺的保健知识,对于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本刊请到了武警总医院乳腺科特聘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乳腺疾病知名教授黄汉源和武警总医院乳腺科徐红主任,给读者朋友们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好乳腺的保健预防。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乳腺
我们人类的女祖先曾经用乳汁养育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母乳仍然是养育婴儿的最佳食品,这是全世界的共识。人刚出生时乳腺只是一个小的雏形,一直要休眠十二、三年,女孩子等到青春期来临时,随着卵巢的成熟,乳腺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发育。当女性分娩后,在激素(催乳素)的作用下,乳腺小泡从血液中撷取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并将这些物质奇迹般地转化或乳汁,来行使它养育人类的神圣使命。
乳腺会得哪些疾病呢
乳腺的生理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是人体非常容易发生良性增生和恶变的一个器官,常见的乳腺疾病有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
乳腺增生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乳腺增生包括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增生结节等,在育龄女性中有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存在。黄汉源教授介绍,造成乳腺增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有两个因素是大家都比较认同的:
一是内分泌紊乱如果女性体内卵巢分泌的激素量不太正常,就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内分泌紊乱的表现还有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不是很准确等等。而现在的食品和化妆品中,有不少添加了激素,也会对女性的内分泌造成影响。
二是精神因素上海曾做过研究,在高度紧张的职业中,如公安、教师,女性乳腺问题的发现率会较高。精神紧张一方面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另一方面乳腺长期因紧张而收缩,会影响淋巴回流,增加患乳腺疾病的危险。
很多人心中有一个疑问,乳腺增生需要治疗吗?会与乳腺癌挂钩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黄汉源教授观点
观点(一):做好定期检查。大多增生无需治疗
被查出乳腺增生的女性不要过于担心,80%女性有乳腺增生,但其中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女性在月经前常常会感到乳房胀痛,如果这时做B超,则易被诊断为乳腺增生。所以说,女性做乳腺检查,最好在月经结束后第五天比较准确。
观点(二):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
单纯的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的70%,它的恶变率是零,伴有上皮增生又有异型的会有一些恶变占1%~2%,轻度异型恶变率2%~4%,上皮细胞呈重度异型的恶变就会高了,是75%~100%。
观点(三):无需治疗并不等于听之任之
检查出有乳腺增生的女性要注意自己饮食、心态的调整,正确穿着内衣,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定期检查。
乳腺癌可以早发现早处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预防疾病也是一个道理,那‘么能不能预先知道是否患有乳腺癌呢?有什么征兆吗?
徐红主任指出乳腺癌的8点特征:
①乳头或乳晕处出现表皮糜烂、湿疹样改变;
②两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回缩,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③乳房有肿块、乳头异常分泌物,尤其是血性分泌物;
④乳房缩小,乳头位置回缩;
⑤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有时可感到腋窝内有物体挤压感;
⑥乳房显著增大、红肿,变化进展较快;
⑦不明原因的骨痛、腰痛、腹胀、上腹气块、贫血和消瘦等。
⑧乳房局部溃疡或疼痛。常呈间歇性且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罗列乳腺癌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乳腺癌是不会遗传的。实际上乳腺癌约有10%来自遗传。
误区二:乳腺癌患者在治愈之后,就不必担心再次患病了。虽然早期乳腺癌在治愈五年后进人稳定期,复发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新发乳腺癌。
误区三:绝经之后就不会患乳腺癌了。妇女在绝经后仍有患乳腺癌的可能。
误区四:男性不会得乳腺癌。其实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能发生乳腺癌,男性也有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也可能癌变。
误区五:生育子女和人工哺乳的女性不利于预防乳腺癌。实际上生育和哺乳,会促进乳房的自我调节,增强乳房的免疫能力。
让人警醒的几组数字
3%~5%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虽较西方为低,但近年来增长迅速,并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
1.5倍 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
13岁与55岁 少女月经初潮提前以及更年期推后使得女性一生中有更多的时间被雌性激素控制,这也是乳腺癌高发的众多原因之一。研究显示,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5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80%如果坚持少脂多纤维的饮食习惯,并每天坚持20分钟以上的运动,80%的乳腺癌都可以避免。
可学可做的乳腺自查
检查的时间一般应在月经后3~10天内,此时乳腺组织最松软,病变易被检出,徐红主任介绍的检查方法如下:
1、采取仰卧位,用右手掌和手指的掌面轻按左乳房,从乳晕,外上,外下,内上象限逐区触摸,再用左手同法检查右边乳房,尤其要注意乳房深部的肿块,切不可用手指抓捏乳旁;
2、裸露上身站立,面对大镜子,双手叉腰或两手在颈后交叉,看乳房皮肤及乳头有无内陷,回缩,抬高,看乳头、乳晕的表皮有无脱屑、潮红、糜烂,两侧乳房是否大小一致;
3、挤压乳房,看乳头是否有血性液或褐色、暗红色、淡黄色液流出;
4、这样的自我检查最好1~3个月进行一次。
预防乳腺癌的九点措施
乳腺的“一生”几乎完全受激素控制。从生长发育、分泌乳汁、良性增生到癌变都与激素这个“魔杖”的点拨有关。而激素又是由内分泌决定的。所以保持内分泌的平衡是预防乳腺癌的根本所在。黄教授和徐主任提醒女性朋友们,不管生活和工作力有多大,一定要努力使自己倒下几条:
1、保持平和乐观的心境。情绪不稳定、忧伤、工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是使内分泌失衡的重要因素;
2、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至关重要;
3、婴儿出生后开奶越早越好;哺乳时间应大于八个月,可以使断奶后乳腺退化较好;
4、起居有时,不可昼夜颠倒,扰乱和破坏“生物钟”,引发内分泌失调;
5、配戴胸罩要合适,不宜过紧,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回流,影响新陈代谢;
6、积极治疗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并学会自查乳腺;
7、女性成年后即使乳腺没有任何不适,均应到大医院的乳腺专科进行一次临床检查,建立档案,以便日后做对照备用;
8、20~35岁的妇女,每年进行一次临床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B超乳腺扫描或钼钯X线乳腺摄片;钼钯X线机是目前专门筛查乳腺癌最权威的仪器,是女性乳腺的保护神;
9、35岁以上的妇女,每年进行一次钼钯X线乳腺摄影检查和B超乳腺扫描检查,因为45~55岁是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年龄。
黄教授的二点特别提示
吃什么很重要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正常的生活方式等都会使女性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乳腺发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和含激素的食物,少饮酒,少喝咖啡;别乱用保健品。保健品虽可暂时延长女性的青春和月经期,但它会打破人体正常的内环境,使雌激素分泌过剩,易导致乳腺癌发生。丰胸精油等可能含有过多雌激素的东西,也不要随意乱用。
家庭和谐很重要黄教授总结自己一辈子从事乳腺疾病的经验还发现,家庭不和睦、性生活不和谐,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说明乳癌与精神因素有关系。总之,疾病以预防为主,乳腺保健的钥匙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健康生活是每一位女性的追求,相信女性朋友们能够做好!
女性朋友自身掌握和了解关于乳腺的保健知识,对于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本刊请到了武警总医院乳腺科特聘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乳腺疾病知名教授黄汉源和武警总医院乳腺科徐红主任,给读者朋友们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好乳腺的保健预防。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乳腺
我们人类的女祖先曾经用乳汁养育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母乳仍然是养育婴儿的最佳食品,这是全世界的共识。人刚出生时乳腺只是一个小的雏形,一直要休眠十二、三年,女孩子等到青春期来临时,随着卵巢的成熟,乳腺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发育。当女性分娩后,在激素(催乳素)的作用下,乳腺小泡从血液中撷取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并将这些物质奇迹般地转化或乳汁,来行使它养育人类的神圣使命。
乳腺会得哪些疾病呢
乳腺的生理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是人体非常容易发生良性增生和恶变的一个器官,常见的乳腺疾病有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
乳腺增生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乳腺增生包括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增生结节等,在育龄女性中有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存在。黄汉源教授介绍,造成乳腺增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有两个因素是大家都比较认同的:
一是内分泌紊乱如果女性体内卵巢分泌的激素量不太正常,就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内分泌紊乱的表现还有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不是很准确等等。而现在的食品和化妆品中,有不少添加了激素,也会对女性的内分泌造成影响。
二是精神因素上海曾做过研究,在高度紧张的职业中,如公安、教师,女性乳腺问题的发现率会较高。精神紧张一方面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另一方面乳腺长期因紧张而收缩,会影响淋巴回流,增加患乳腺疾病的危险。
很多人心中有一个疑问,乳腺增生需要治疗吗?会与乳腺癌挂钩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黄汉源教授观点
观点(一):做好定期检查。大多增生无需治疗
被查出乳腺增生的女性不要过于担心,80%女性有乳腺增生,但其中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女性在月经前常常会感到乳房胀痛,如果这时做B超,则易被诊断为乳腺增生。所以说,女性做乳腺检查,最好在月经结束后第五天比较准确。
观点(二):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
单纯的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的70%,它的恶变率是零,伴有上皮增生又有异型的会有一些恶变占1%~2%,轻度异型恶变率2%~4%,上皮细胞呈重度异型的恶变就会高了,是75%~100%。
观点(三):无需治疗并不等于听之任之
检查出有乳腺增生的女性要注意自己饮食、心态的调整,正确穿着内衣,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定期检查。
乳腺癌可以早发现早处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预防疾病也是一个道理,那‘么能不能预先知道是否患有乳腺癌呢?有什么征兆吗?
徐红主任指出乳腺癌的8点特征:
①乳头或乳晕处出现表皮糜烂、湿疹样改变;
②两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回缩,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③乳房有肿块、乳头异常分泌物,尤其是血性分泌物;
④乳房缩小,乳头位置回缩;
⑤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有时可感到腋窝内有物体挤压感;
⑥乳房显著增大、红肿,变化进展较快;
⑦不明原因的骨痛、腰痛、腹胀、上腹气块、贫血和消瘦等。
⑧乳房局部溃疡或疼痛。常呈间歇性且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罗列乳腺癌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乳腺癌是不会遗传的。实际上乳腺癌约有10%来自遗传。
误区二:乳腺癌患者在治愈之后,就不必担心再次患病了。虽然早期乳腺癌在治愈五年后进人稳定期,复发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新发乳腺癌。
误区三:绝经之后就不会患乳腺癌了。妇女在绝经后仍有患乳腺癌的可能。
误区四:男性不会得乳腺癌。其实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能发生乳腺癌,男性也有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也可能癌变。
误区五:生育子女和人工哺乳的女性不利于预防乳腺癌。实际上生育和哺乳,会促进乳房的自我调节,增强乳房的免疫能力。
让人警醒的几组数字
3%~5%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虽较西方为低,但近年来增长迅速,并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
1.5倍 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
13岁与55岁 少女月经初潮提前以及更年期推后使得女性一生中有更多的时间被雌性激素控制,这也是乳腺癌高发的众多原因之一。研究显示,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5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80%如果坚持少脂多纤维的饮食习惯,并每天坚持20分钟以上的运动,80%的乳腺癌都可以避免。
可学可做的乳腺自查
检查的时间一般应在月经后3~10天内,此时乳腺组织最松软,病变易被检出,徐红主任介绍的检查方法如下:
1、采取仰卧位,用右手掌和手指的掌面轻按左乳房,从乳晕,外上,外下,内上象限逐区触摸,再用左手同法检查右边乳房,尤其要注意乳房深部的肿块,切不可用手指抓捏乳旁;
2、裸露上身站立,面对大镜子,双手叉腰或两手在颈后交叉,看乳房皮肤及乳头有无内陷,回缩,抬高,看乳头、乳晕的表皮有无脱屑、潮红、糜烂,两侧乳房是否大小一致;
3、挤压乳房,看乳头是否有血性液或褐色、暗红色、淡黄色液流出;
4、这样的自我检查最好1~3个月进行一次。
预防乳腺癌的九点措施
乳腺的“一生”几乎完全受激素控制。从生长发育、分泌乳汁、良性增生到癌变都与激素这个“魔杖”的点拨有关。而激素又是由内分泌决定的。所以保持内分泌的平衡是预防乳腺癌的根本所在。黄教授和徐主任提醒女性朋友们,不管生活和工作力有多大,一定要努力使自己倒下几条:
1、保持平和乐观的心境。情绪不稳定、忧伤、工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是使内分泌失衡的重要因素;
2、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至关重要;
3、婴儿出生后开奶越早越好;哺乳时间应大于八个月,可以使断奶后乳腺退化较好;
4、起居有时,不可昼夜颠倒,扰乱和破坏“生物钟”,引发内分泌失调;
5、配戴胸罩要合适,不宜过紧,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回流,影响新陈代谢;
6、积极治疗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并学会自查乳腺;
7、女性成年后即使乳腺没有任何不适,均应到大医院的乳腺专科进行一次临床检查,建立档案,以便日后做对照备用;
8、20~35岁的妇女,每年进行一次临床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B超乳腺扫描或钼钯X线乳腺摄片;钼钯X线机是目前专门筛查乳腺癌最权威的仪器,是女性乳腺的保护神;
9、35岁以上的妇女,每年进行一次钼钯X线乳腺摄影检查和B超乳腺扫描检查,因为45~55岁是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年龄。
黄教授的二点特别提示
吃什么很重要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正常的生活方式等都会使女性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乳腺发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和含激素的食物,少饮酒,少喝咖啡;别乱用保健品。保健品虽可暂时延长女性的青春和月经期,但它会打破人体正常的内环境,使雌激素分泌过剩,易导致乳腺癌发生。丰胸精油等可能含有过多雌激素的东西,也不要随意乱用。
家庭和谐很重要黄教授总结自己一辈子从事乳腺疾病的经验还发现,家庭不和睦、性生活不和谐,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说明乳癌与精神因素有关系。总之,疾病以预防为主,乳腺保健的钥匙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健康生活是每一位女性的追求,相信女性朋友们能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