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淮安或故乡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x713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月的淮安之行的收获之一是得到了苏宁的《平民之城》。这是一本让我们觉得陌生的书。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曾经反复表述过这样的意思,即一座城、一方土地与一个人的关系,人与城、人与土地因这种关系而互相说明,互为符号,比如雨果之于巴黎,狄更斯之于伦敦,博尔赫斯之于布宜诺斯艾里斯,保罗·奥斯特之于纽约,老舍之于北京,汪曾祺之于高邮,陆文夫之于苏州,王安忆之于上海——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苏宁之于淮安?因为,即以《平民之城》这一本书而言,它确实让我们认识了淮安,更确切地说,是理解、感受到了淮安,因为,淮安在苏宁的笔下不是以静态的知识的方式呈现的,而是以故事、细节、风景、人物、味道与温度呈现出来的。每一个陌生人来到淮安,都会被许多介绍包围,为许多线路所限制,它们是景点的淮安,宏大建筑的淮安,是昔日名人荟萃、今日成就辉煌的淮安,但是苏宁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日常的淮安,是高楼背后、荒草细流、平头百姓的淮安,是有人情味与烟火气的淮安。我们以为后一种的淮安更真实,更有力量。有关日常生活的理论表明,日常生活以其连续性和韧性,以及对生命与文化的巨大包含而成为历史的主体,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伟人,不是每一天都有非常事件,但日常生活却是每天的,日常生活可以没有伟人,伟人却不可以没有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作为感知与书写的对象,看上去疏离了宏大叙事与正史,但却深入到了历史与生活的深处,与其肌肤相亲,血脉相通。所以,我们在苏宁的作品里熟悉了淮安的土地、植物、流水与气候,熟悉了那里的街道与乡村小径,知道了那里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在那方水土上生活着的普通人。我们十分欣赏书中那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没有什么大起伏大波澜,乡里乡亲,一日三餐,鸡鸣垄土,鱼跃池塘,市声乡风,婚嫁喜丧,在绵绵的叙述里是淮安人对乡土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是将清汤做出至味的耐心与精细,是守着日常的琐碎将日子过得结结实实的坚韧与平和。苏宁对淮安的蒲菜写得十分细致,是不是她以为这种植物与这道菜可以说明她对淮安的体认?
  当然,我们不是说苏宁就成为淮安的符号与文化代言,有一点让人奇怪的是苏宁并不是淮安人。一个外乡人,不远千里,来到淮安,一往情深地书写淮安,这是什么精神?故乡为什么会是故乡,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根,一个人的精神源泉与文化身份,所以,对故乡的书写与对他乡的书写是不同的,对故乡的书写是生活的书写,而他乡的书写只能是过客的书写,外在的、观光的书写,虽然这种书写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游记。但苏宁作为一个异乡者来到淮安,却写出了这种至情至性的文字,体察之深、表达之细让人感动。如此说来,人与城、人与土地的关系是奇妙的,故乡也可以作另一种解释,人与城、人与土地是一种契合,一种相互的呼唤与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吸引与认同,于是,故乡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衣胞之地,而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总在漂泊?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总处在无家可归的感觉中?可以说,他们一生都未曾拥有自己的故乡。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宁是幸福的,淮安不只是她的人生驿站,几可说是她的故乡。因此,虽说苏宁写了淮安,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诗意的淮安,但要存感激的却是苏宁,因为淮安给了她精神的皈依与心灵的慰藉,果真如此,那是值得苏宁以一生去感恩、以一生去回报的。
  文章写到这里,才想到苏宁会说些什么,原来我们强作解人的正是缠绕在苏宁心中的问题,她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多久,才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将它唤做故乡?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你我将回到哪里安顿生命繁华落尽的那些时光?”
  以《平民之城》开始,苏宁开始给我们无尽的回答。
其他文献
接触到张宗刚的文字是从他的文学鉴赏开始的。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写作品鉴赏了,是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学术论文,看不出学问?其实,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非常注重鉴赏,许多重要的文学评论著作都是鉴赏,或者以鉴赏作为所论的基础,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老一辈的文学研究工作者特别是古典文学工作者对文学鉴赏都很重视,并且投入大量的精力,如余冠英、萧涤非、付庚生、程千帆、霍松林,以及徐中玉、袁行霈、叶嘉莹等。相比较而
期刊
中国官场历来是只“大染缸”,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一进入官场,就会变了一个样不仅古代如此,近代如此,现代也还是如此倘若不信,诸君请看。  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曾描述了这样一种人,并称之为“两面人”:他们和颜悦色,满面谦恭,令人颇觉可爱可亲;然而,在脑后“浩然巾”里面却藏着另一副嘴脸,令人感到可憎可怖。  “两面人”在小说里是虚构的,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例如,在党政领导机关党风
期刊
其实,要说服刑人员的犯罪给家庭带来伤害的话,那么,其中受伤最重最深的,往往是其子女,尤其是尚未成年的子女。因为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最差,他们的思想、心灵还很稚嫩还很脆弱。  有鉴于此,笔者在采访时总是格外小心,总是避免刺伤那些幼嫩的心。  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需要与他人的交往,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服刑人员的子女也不例外。但是,他们却常常被归入另册。现在,虽然服刑人员子女被歧视的现象已经大有改观
期刊
所谓身份歧视,是指居于优势地位的人不能平等地对待不如己者,是强势者或自以为强势者对弱势者的轻视,是在权势、财富、文化等方面居于优势的人面对不如自己的人时呈现出的个体优越感。它与平等意识、平权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在现实生活中,由这种身份差异引发的歧视现象比比皆是,诸如城里人歧视乡下人、本地人歧视外地人、富人歧视穷人,以及某些素质不高的外国人歧视中国人;如被指为“名声欠佳”的河南人在京、沪、粤等地受到的
期刊
女人的命运是什么?是生来做奴仆,为男人生儿育女、洗衣做饭,还是被打造成玩物,供男人享受容貌、使用身体?无论哪一种都是对女性个体身份的漠视和人格尊严的践踏,但自古以来男权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定位似乎仅限于此,而且在男性话语场中的女性往往会不自觉地以一种惯常的、习俗化了的方式接受这样的定位,把这种角色理解为女性天然的职责所在,并从中体验一种天经地义的幸福和满足感  如果说近年来女性的个体意识有所觉醒、抗
期刊
一启蒙思想资源质疑    启蒙思潮是确凿无疑的舶来品,那么,由此引发的发生在古老中国大地上的启蒙运动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西方启蒙精神的烙印只是中国人在面对外来传统时,总喜欢并且也善于从自身传统文化中挖掘相对应的内容,以心安理得地享有占用外来资源,何况以传统文化中之固有精神来唤醒民众施以启蒙又可免去“挟洋自重”之嫌,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处在非主流文化层面的各种非儒学派诚然给“理”中心论的正统
期刊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谁能判定?只有时间!  啊!历史无情!  ——题记    1    1978年12月22日。成都机场。  候机室里笼罩着一片哀怨气氛,男女乘客们都失却了耐性:上手表弦,来回走动,再不就是眼巴巴瞧着停机坪上那架银灰色客机。民航局长的娘老子早不知给骂过多少遍了;可不顶用。虽然起飞时间已过去了二三个小时了,那架客机仍丝毫没有起飞的意思。  决不是因为天
期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一带发生了8级大地震,历史在此定格。  一个黑色的日子,一个让人泪如雨下、刻骨铭心的日子。  猝然不及,中国,我的祖国伟岸多姿的躯体上被撕裂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中华民族面临着、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我们的总书记吹响了攻坚战的集结号:抗震救灾,全国紧急行动起来,投入战斗!  我们的总理火速赶往四川灾区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  长达300多公里的地下断层带
期刊
序歌    豌豆花开紫幽幽,紫幽幽,正好空闲为诸君讲则《花子街》发发科(发笑)。长江万里长又宽,肚里抱着千艘巨舶万条船。鹅黄江水向东流,长工的苦楚诉不完,正月初一哭哭泣泣腊月三十夜,还有两麻袋、三大车、四足囤、五座仓、六张柜、七八五十六只煤炭箩。  长江北岸顺走二十、转弯摸角三十里,碧油油良田望不到边,昼心里(中午)晒得油花冒,日头落山就变成湿漉漉夜潮田(优质土地),双脚踩踩踏踏软绵绵,舌头尖儿舔
期刊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我们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二十军,奉命移防安徽省宿县地区休整。由于补充的新兵较多,在修整中除军事训练外,还进行了“诉苦挖根”教育,主要使大家了解,我们穷人为什么受苦受难,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因地主坏人有蒋政权的支持和撑腰,蒋政权是他们的黑后台,要想翻身做主人,就必须消灭蒋政权,消灭蒋政权就要打过长江去,解放江南人民。解决了新战士为谁打仗的思想,同时也解决了老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