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月的淮安之行的收获之一是得到了苏宁的《平民之城》。这是一本让我们觉得陌生的书。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曾经反复表述过这样的意思,即一座城、一方土地与一个人的关系,人与城、人与土地因这种关系而互相说明,互为符号,比如雨果之于巴黎,狄更斯之于伦敦,博尔赫斯之于布宜诺斯艾里斯,保罗·奥斯特之于纽约,老舍之于北京,汪曾祺之于高邮,陆文夫之于苏州,王安忆之于上海——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苏宁之于淮安?因为,即以《平民之城》这一本书而言,它确实让我们认识了淮安,更确切地说,是理解、感受到了淮安,因为,淮安在苏宁的笔下不是以静态的知识的方式呈现的,而是以故事、细节、风景、人物、味道与温度呈现出来的。每一个陌生人来到淮安,都会被许多介绍包围,为许多线路所限制,它们是景点的淮安,宏大建筑的淮安,是昔日名人荟萃、今日成就辉煌的淮安,但是苏宁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日常的淮安,是高楼背后、荒草细流、平头百姓的淮安,是有人情味与烟火气的淮安。我们以为后一种的淮安更真实,更有力量。有关日常生活的理论表明,日常生活以其连续性和韧性,以及对生命与文化的巨大包含而成为历史的主体,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伟人,不是每一天都有非常事件,但日常生活却是每天的,日常生活可以没有伟人,伟人却不可以没有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作为感知与书写的对象,看上去疏离了宏大叙事与正史,但却深入到了历史与生活的深处,与其肌肤相亲,血脉相通。所以,我们在苏宁的作品里熟悉了淮安的土地、植物、流水与气候,熟悉了那里的街道与乡村小径,知道了那里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在那方水土上生活着的普通人。我们十分欣赏书中那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没有什么大起伏大波澜,乡里乡亲,一日三餐,鸡鸣垄土,鱼跃池塘,市声乡风,婚嫁喜丧,在绵绵的叙述里是淮安人对乡土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是将清汤做出至味的耐心与精细,是守着日常的琐碎将日子过得结结实实的坚韧与平和。苏宁对淮安的蒲菜写得十分细致,是不是她以为这种植物与这道菜可以说明她对淮安的体认?
当然,我们不是说苏宁就成为淮安的符号与文化代言,有一点让人奇怪的是苏宁并不是淮安人。一个外乡人,不远千里,来到淮安,一往情深地书写淮安,这是什么精神?故乡为什么会是故乡,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根,一个人的精神源泉与文化身份,所以,对故乡的书写与对他乡的书写是不同的,对故乡的书写是生活的书写,而他乡的书写只能是过客的书写,外在的、观光的书写,虽然这种书写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游记。但苏宁作为一个异乡者来到淮安,却写出了这种至情至性的文字,体察之深、表达之细让人感动。如此说来,人与城、人与土地的关系是奇妙的,故乡也可以作另一种解释,人与城、人与土地是一种契合,一种相互的呼唤与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吸引与认同,于是,故乡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衣胞之地,而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总在漂泊?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总处在无家可归的感觉中?可以说,他们一生都未曾拥有自己的故乡。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宁是幸福的,淮安不只是她的人生驿站,几可说是她的故乡。因此,虽说苏宁写了淮安,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诗意的淮安,但要存感激的却是苏宁,因为淮安给了她精神的皈依与心灵的慰藉,果真如此,那是值得苏宁以一生去感恩、以一生去回报的。
文章写到这里,才想到苏宁会说些什么,原来我们强作解人的正是缠绕在苏宁心中的问题,她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多久,才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将它唤做故乡?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你我将回到哪里安顿生命繁华落尽的那些时光?”
以《平民之城》开始,苏宁开始给我们无尽的回答。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曾经反复表述过这样的意思,即一座城、一方土地与一个人的关系,人与城、人与土地因这种关系而互相说明,互为符号,比如雨果之于巴黎,狄更斯之于伦敦,博尔赫斯之于布宜诺斯艾里斯,保罗·奥斯特之于纽约,老舍之于北京,汪曾祺之于高邮,陆文夫之于苏州,王安忆之于上海——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苏宁之于淮安?因为,即以《平民之城》这一本书而言,它确实让我们认识了淮安,更确切地说,是理解、感受到了淮安,因为,淮安在苏宁的笔下不是以静态的知识的方式呈现的,而是以故事、细节、风景、人物、味道与温度呈现出来的。每一个陌生人来到淮安,都会被许多介绍包围,为许多线路所限制,它们是景点的淮安,宏大建筑的淮安,是昔日名人荟萃、今日成就辉煌的淮安,但是苏宁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日常的淮安,是高楼背后、荒草细流、平头百姓的淮安,是有人情味与烟火气的淮安。我们以为后一种的淮安更真实,更有力量。有关日常生活的理论表明,日常生活以其连续性和韧性,以及对生命与文化的巨大包含而成为历史的主体,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伟人,不是每一天都有非常事件,但日常生活却是每天的,日常生活可以没有伟人,伟人却不可以没有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作为感知与书写的对象,看上去疏离了宏大叙事与正史,但却深入到了历史与生活的深处,与其肌肤相亲,血脉相通。所以,我们在苏宁的作品里熟悉了淮安的土地、植物、流水与气候,熟悉了那里的街道与乡村小径,知道了那里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在那方水土上生活着的普通人。我们十分欣赏书中那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没有什么大起伏大波澜,乡里乡亲,一日三餐,鸡鸣垄土,鱼跃池塘,市声乡风,婚嫁喜丧,在绵绵的叙述里是淮安人对乡土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是将清汤做出至味的耐心与精细,是守着日常的琐碎将日子过得结结实实的坚韧与平和。苏宁对淮安的蒲菜写得十分细致,是不是她以为这种植物与这道菜可以说明她对淮安的体认?
当然,我们不是说苏宁就成为淮安的符号与文化代言,有一点让人奇怪的是苏宁并不是淮安人。一个外乡人,不远千里,来到淮安,一往情深地书写淮安,这是什么精神?故乡为什么会是故乡,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根,一个人的精神源泉与文化身份,所以,对故乡的书写与对他乡的书写是不同的,对故乡的书写是生活的书写,而他乡的书写只能是过客的书写,外在的、观光的书写,虽然这种书写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游记。但苏宁作为一个异乡者来到淮安,却写出了这种至情至性的文字,体察之深、表达之细让人感动。如此说来,人与城、人与土地的关系是奇妙的,故乡也可以作另一种解释,人与城、人与土地是一种契合,一种相互的呼唤与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吸引与认同,于是,故乡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衣胞之地,而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总在漂泊?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总处在无家可归的感觉中?可以说,他们一生都未曾拥有自己的故乡。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宁是幸福的,淮安不只是她的人生驿站,几可说是她的故乡。因此,虽说苏宁写了淮安,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诗意的淮安,但要存感激的却是苏宁,因为淮安给了她精神的皈依与心灵的慰藉,果真如此,那是值得苏宁以一生去感恩、以一生去回报的。
文章写到这里,才想到苏宁会说些什么,原来我们强作解人的正是缠绕在苏宁心中的问题,她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多久,才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将它唤做故乡?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你我将回到哪里安顿生命繁华落尽的那些时光?”
以《平民之城》开始,苏宁开始给我们无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