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要:当今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对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就其未来发展进行了趋势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食品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趋势探讨
1.食品检测的概况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加强食品检测技术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随着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食品检测的手段也日益多样,为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食品检测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是否具有毒素、生物性污染、重金属污染、药物残留、食品是否存在转基因等方面。食品检测覆盖的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包括食品原材料、半成品还有成品,主要是对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微量元素、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成分的检测。当前,我国形成了“国家检验机构为龙头,省级和部门食品检验机构为主体,市县检验机构为补充”的食品检测体系,以现场快速检测为辅助,以专业人员在实验室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检测为常态,食品检测可以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较全面的判定,为确保食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
2.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毒素检测
食品安全的首要要求是无毒无害,毒素是当前食品检测中重要的内容,因为含有毒素的物质一旦混入到食物中,很可能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食品毒素检测,一旦检测出毒素超标,就要严格进行处理,杜绝流入市场。目前毒素的种类较多,主要有真菌毒素、人工合成毒素。通常采用物理检测技术和化学检测技术,主要是对食品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1]。
2.2 生物性污染物检测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性污染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生物性污染物检测的范围正在不断加大,检测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食品中的有害性菌种、菌剂和菌量,主要检测的品种有:沙门氏菌、螺旋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李斯特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等,檢测方法有以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等。传统检测方法最大的弱点是检测速度较慢,以PCR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自动化仪器的应用明显加快了检测的速度[2]。
2.3 重金属污染物检测
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扩大、自然生态的恶化,食品中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机率也在不断增加,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甚至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控制环节上,对重金属检测也非常必要。我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约为20%,这些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就更需要严格对食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重点有效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2]。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限量的检测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2.4 药物残留检测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很多农作物都会喷农药、施化肥,而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这些药物的不科学合理的使用导致药品残留食品进入人体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因此,要借助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对其药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比较复杂,但我国在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进步很快,推广了酶抑制和仪器分析等技术[1]。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检测类别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激素、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喹诺酮类等,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等。
2.5 转基因食品检测
转基因食品的学术争议较大,就算是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和学者也没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的定论,因此转基因技术要大胆研究,谨慎推广。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防止国外进口转基因食品流入我国。转基因食品的主要检测方式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其检测经常会出现数据误差,可能出现无法获取准确检测结果的情况。基于此情况,目前我国开发了新式荧光检测技术,并且已经投入使用[1]。
2.6其他方面
近年来,食品掺杂掺假和非法添加问题威胁着食品安全,因此食品检测至关重要。当食品添加剂过量时,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有:色素、防腐剂、膨松剂、漂白剂、甜味剂、增味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等。当前食品添加剂广泛流行,而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中并未对此进行明确规定,因此无法对添加剂的成分进行深入检测。再加上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不完整,导致有些商家利用这一漏洞铤而走险,引发了不少食品安全事故。
3.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食品检测工作中有着较大的发展,但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全程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在食品检测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检测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先进机构的技术交流,加强技术人员培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监测和溯源系统。(2)研究人员要掌握检测领域的最新知识,积极研制新型检测仪器设备,与时俱进研发创新技术,使检测标准更加科学,提升检测效率。(3)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食品检测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更有效、规范、全面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构建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常规检测以及第三方仲裁检测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食品安全工作时刻需要食品检测技术保驾护航,所以我们更需要在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检测技术,形成更智能、更便捷、更精准、与世界接轨的食品检测标准,为保障我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媛媛.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食品科技,2020(9):147-149.
[2]李书霞.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分析.现代食品,2020(20):207-208.
作者简介:梁华萍(1987- ),女,汉,广东,本科,现职称:食品检验助理工程师.
摘要:当今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对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就其未来发展进行了趋势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食品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趋势探讨
1.食品检测的概况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加强食品检测技术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随着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食品检测的手段也日益多样,为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食品检测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是否具有毒素、生物性污染、重金属污染、药物残留、食品是否存在转基因等方面。食品检测覆盖的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包括食品原材料、半成品还有成品,主要是对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微量元素、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成分的检测。当前,我国形成了“国家检验机构为龙头,省级和部门食品检验机构为主体,市县检验机构为补充”的食品检测体系,以现场快速检测为辅助,以专业人员在实验室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检测为常态,食品检测可以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较全面的判定,为确保食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
2.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毒素检测
食品安全的首要要求是无毒无害,毒素是当前食品检测中重要的内容,因为含有毒素的物质一旦混入到食物中,很可能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食品毒素检测,一旦检测出毒素超标,就要严格进行处理,杜绝流入市场。目前毒素的种类较多,主要有真菌毒素、人工合成毒素。通常采用物理检测技术和化学检测技术,主要是对食品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1]。
2.2 生物性污染物检测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性污染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生物性污染物检测的范围正在不断加大,检测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食品中的有害性菌种、菌剂和菌量,主要检测的品种有:沙门氏菌、螺旋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李斯特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等,檢测方法有以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等。传统检测方法最大的弱点是检测速度较慢,以PCR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自动化仪器的应用明显加快了检测的速度[2]。
2.3 重金属污染物检测
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扩大、自然生态的恶化,食品中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机率也在不断增加,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甚至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控制环节上,对重金属检测也非常必要。我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约为20%,这些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就更需要严格对食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重点有效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2]。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限量的检测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2.4 药物残留检测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很多农作物都会喷农药、施化肥,而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这些药物的不科学合理的使用导致药品残留食品进入人体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因此,要借助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对其药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比较复杂,但我国在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进步很快,推广了酶抑制和仪器分析等技术[1]。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检测类别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激素、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喹诺酮类等,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等。
2.5 转基因食品检测
转基因食品的学术争议较大,就算是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和学者也没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的定论,因此转基因技术要大胆研究,谨慎推广。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防止国外进口转基因食品流入我国。转基因食品的主要检测方式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其检测经常会出现数据误差,可能出现无法获取准确检测结果的情况。基于此情况,目前我国开发了新式荧光检测技术,并且已经投入使用[1]。
2.6其他方面
近年来,食品掺杂掺假和非法添加问题威胁着食品安全,因此食品检测至关重要。当食品添加剂过量时,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有:色素、防腐剂、膨松剂、漂白剂、甜味剂、增味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等。当前食品添加剂广泛流行,而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中并未对此进行明确规定,因此无法对添加剂的成分进行深入检测。再加上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不完整,导致有些商家利用这一漏洞铤而走险,引发了不少食品安全事故。
3.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食品检测工作中有着较大的发展,但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全程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在食品检测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检测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先进机构的技术交流,加强技术人员培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监测和溯源系统。(2)研究人员要掌握检测领域的最新知识,积极研制新型检测仪器设备,与时俱进研发创新技术,使检测标准更加科学,提升检测效率。(3)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食品检测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更有效、规范、全面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构建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常规检测以及第三方仲裁检测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食品安全工作时刻需要食品检测技术保驾护航,所以我们更需要在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检测技术,形成更智能、更便捷、更精准、与世界接轨的食品检测标准,为保障我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媛媛.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食品科技,2020(9):147-149.
[2]李书霞.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分析.现代食品,2020(20):207-208.
作者简介:梁华萍(1987- ),女,汉,广东,本科,现职称:食品检验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