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特征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x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源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过程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理论内容和体系建构方面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理论宗旨和工作方法上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在把握时代特征与创新理论方面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关键词:经典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性;科学性;群众性;开放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群众性与开放性的理论品质。
  一、实践性: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题研究体现实践性
  经典马克思主义十分强调实践性。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家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构建概念,他对此评论道:“它那玄妙的自我深化在门外汉看来正像脱离现实的活动一样稀奇古怪;它被当作一个魔术师,若有其事地念着咒语,因为谁也不懂它在念什么。”①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新情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强有力的回答。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实践,战争与革命时代的主题是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则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新时代呼吁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时代为理论建构前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大局势大趋势的宏观把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独有的气派、风格与特色。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课题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思考起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本土具体情况具体问题的深刻洞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课题以“怎样坚持”“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策略、行动战略的科学总结与理论前瞻。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体现实践性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当时历史条件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探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过程中,马克思关注工人阶级生存状况,将研究理论运用指导工人运动,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现实问题,解释实践的过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摸索的过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2014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调研时,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③并列提出。同年12月,他在江苏调研考察时又将这一提法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思想。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⑤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直至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说法,重新解释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科学性:理论内容与体系构建的内在彰显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理论内容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际上指的是正确性,即它是对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的,他们的研究以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涵新历史方位、新战略部署以及新目标。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历史方位作了新判断。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⑦该论断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长达30多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更加富裕生活的情况下,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十九大报告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及时把握历史规律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清醒与担当。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战略部署作了调整。党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对此作了新调整: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细化和调整,体现了党对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和规律的把握。除此以外,在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上还有两处改变,一是在过去所提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添加“美丽”。“美丽”一词的增加既是对我国近几年在社会主义建设等实践中的生态环境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代化内容的丰富与发展。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国”是习近平同志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和人民愿望做出的新判断。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及时调整理论内容,科学客观地反映现实。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理论体系的严整性
  经典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批判地吸收了同时代的优秀理论成果,它立足于全人类的解放,从实践中产生又着眼于指导实践,从内容上和实践过程看都具有严整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理论体系的严整性。它的严整性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从思想基础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继承、丰富并发展了前人的科学理论体系,不断突破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形成新观点、新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并创新了理论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严整性。第二,在内容构架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浑然一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上,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当代回答。⑧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在时间上坚持历史、现实和未来三维的统一,在研究对象上坚持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者的统一,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坚持了“是什么”和“怎么办”两者的统一。为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涵盖了时间、主体与客体三方面的统一性。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纲领和方法体现了严整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纲领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方法一以贯之,它明确了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规定了总布局、总战略,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党建等目标,勾勒了较为宏伟的前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它在思想基础、基本内容、实践纲领和方法中坚持了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严整性。
  三、群众性:理论宗旨与工作方法的价值指向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经典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学说,它有明确的群众性立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体现在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共产党的党性以及为人类解放谋利益的坚定立场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了群众立场。它始终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它围绕怎么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怎么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开展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各个领域出发关注民生。例如,它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调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目标,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方面有重大的引导作用。它为新时代我国民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宏观目标和总体部署。⑨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念,始终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初心,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群众立场,始终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群众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⑩他们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反对英雄史观。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看来,“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灵魂是“以人民为中心”,他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强调党和国家要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的语言表现方式十分贴近群众。例如他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阐述中国梦,深入浅出的语言道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多个场合,习近平常常用“点穴位”的大实话、“接地气”的大白话、“拉家常”的心里话为领导干部宣讲政策,给青年学生指点迷津、同人民群众谈心交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群众性。
  四、开放性:时代把握与理论创新的客观要求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马克思恩格斯不排斥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并善于将积极部分转化为自己理论的一部分。其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探索新问题,为理论注入新血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它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坚持面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态度,深入研究并正确回答了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如何将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具体的国家建设和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个开放的理论,它既吸收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又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优秀成果,着眼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的解决,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第502页。
  ③习近平:《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 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新华网2014年11月3日。
  ④习近平:《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
  ⑤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
  ⑥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
  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19-122页。
  ⑧顾海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视界与当代意蕴》,人民论坛网2017年10月28日。
  ⑨郑功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民生事业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31日。
  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第320页。
  ?张智,刘建军:《习近平的群众风格语言及其对宣传思想工作话语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立足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来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这一新的重大判断和历史性论断,坚持了运用矛盾分析法看待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为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新方略提供了基本依据。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解读  科学研究新时代主要矛盾理论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摘 要:绘画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视觉文化之一,当它发展到16世纪时,其造型技艺已臻完善。画家可以用画笔描绘出客观世界的各种物质属性,形体、质感、色彩和空间透视等。摄影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伴随着工业文明而到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摄影技术的直接性和科学性实现了比画家的绘画更真实的视觉形象的新的可能性,但也正是这用直接性和科学性掩盖了其艺术价值,从而使摄影在最初只能以模仿绘画来争取自己的艺
期刊
摘 要:中国的戏曲表演几千年来都是闻名于世界的,戏曲是民族的精髓,是先人留人的艺术瑰宝,而演员是舞台艺术形象创造性的表现者,体现者。文化艺术的修养是舞台表演效果的基础。在中国戏曲理论中遵循戏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还强调着和谐统一,将“中和之美”的效果发挥到极致。不管是流传下来的传统戏曲,还是新型创造的现代化作品,都强调着创造力,那是源于对作品灵魂的把握。  关键词:戏曲;演员;创造力;素养  戏曲演
期刊
一、引言  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没有了灵魂的社会工作就缺乏着专业性和助人性。但是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实务又面临着多种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如是否告诉癌症晚期的病人实情,如何接受做过许多错事的青少年罪犯的问题。伦理困境绝不是特殊问题,它是我们作为社工在执行活动过程中每天都要遇到的要处理的问题。  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大背景下,社工是可以忠实于本职,还是忠实于项目,这也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伦理困境
期刊
摘 要:现实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对现实生活以及自然做出的描绘和体现,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现实主义油画亦是如此,它是用绘画的手法展现艺术家们的所见所闻。它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这些艺术家认识世界,展现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现实主义油画自西方国家传承而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不断发展,早已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特点与内涵,可见环境对于其发展也是至关重要。  关键词: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特征;精神内涵  当人
期刊
摘 要:民族声乐若要发扬光大,必然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其他音乐艺术的可取之处。本着价值传承的根本目的,民族声乐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对民族声乐价值性艺术的维持和传承。以探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为主线,对国内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  关键词:音乐艺术;民族声乐;创作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以传承本真为主  (一)破除作品题材的限制性特征  中国是文明礼
期刊
摘 要:尼采的核心思想是强力意志论,而强力意志论的核心在于肯定生命、肯定人生,本文简单阐述了尼采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财富迅速增长的过程中所忽略的关于人的问题,以及强力意志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同时阐述了尼采和叔本华思想的异同之处,通过上述阐述来分析尼采权力意志论的现实意义,如何指导人生产、生活进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权力意志论;现实意义  尼采于1844年出生于德国牧师家庭,自幼内向聪慧,早
期刊
摘 要:工笔画作为中国画中一个重要的绘画表现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工笔画有其独特的用笔和着色方法,中国画家以墨线勾勒再以多种颜色平涂或渲染,这就是工笔画表现的绘画语言—笔墨和色彩。笔墨是中国画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中国画追求“意”的表现的基础和根本条件,而色彩则是工笔画中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工笔画中的色彩可以赋予作品丰富、深厚、多元的表现特征。  关键词:工笔画;语言;笔墨;色彩;创作  一、工
期刊
在书法美学范畴里,“正”与“奇”这一对概念,最为重要而不可忽视。正与奇,始出于《老子道德经》十六章,其中说:“以正治邦,以奇治兵”。“正”指“正中、平正、不偏不斜”,“奇”为异,是不群之谓。作为兵家的代表作,《孙子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又说:“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正”原义是指“正道”,是指顺应事物发展自然“无为而治”,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期刊
通过考察和学习,我们对山东聊城具有地域特色的当地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进行认真的梳理,以木板年画、泥塑作为民间艺术传承和教育的试验,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加强了对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东昌木版年画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的艺术奇葩,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生产已有近300年历史。东昌木版年画具有年画、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构图简洁,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