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承载着语文教学的主流,不管是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还是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学模式,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它既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和情感领悟,又是对作文教学进行的铺垫。因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不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式,不再是对书本知识的机械回答和复述,而是师生更活跃、更民主、更有魅力的互动,是知识的承载、情感的共鸣。因此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品”和“悟”,这可是阅读教学的精髓所在。所谓“品”,即品词、品句、品段,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所谓“悟”,即是感知、领悟、理解、体验的结合,悟出文本的内涵,悟出文本的滋味,悟出心中的“哈姆雷特”,悟出人生意义,它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
一、品读
品读,应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抓住重点词句、语段,深入研读,读中深思,读中品味,读中感悟,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升华思想,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进一步地陶冶情感。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我先组织学生读思讨论:“到底花生米是否增加?” 让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自陈述理由。然后我相机诱导,让学生反复品读上文。从上文的“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再从这个句子本身来看,可把“好像”去掉让学生读一读,“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显然,如果去掉“好像”,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那么,加上“好像”呢,意思是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像没有增加似的。在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这一点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探究:增加了分量的花生米都可以“数得清”颗数,可见平时没有客人时是不是更少呢?从而进一步体会周总理的生活简朴。由此可见,让学生在品读、鉴赏中展开探究性阅读,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还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冷静分析,综合判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了作者对总理无比热爱、崇敬的情感,引发了与作者情感的强烈共鸣。同时,从中我们也悟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精妙,让我们也懂得自己在说写中也要恰当地运用词句。这就是品词的一种方法——省词。
省词在品词中大量地运用,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然而换词也是一种妙招,例如:《鸟的天堂》中描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在这里把“堆”换成了“挤”或“拥”和原句相比,细加品味和思考,就能感受出原句中叶子的多、密,仿佛站在树下都有密不透风的感觉。例如:《泊船瓜舟》中“春风又绿江岸”是神来之笔。它妙就妙在那个“绿”字,但如若把“绿”字换成“染”“吹”等字,就不能让孩子感受到那富有动態又有色彩的画面了。
二.感悟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这就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是那种“自然灵气,不思而至的思维睿智”。事实上,人们进行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活动主要凭借的往往还是感悟。因而敏锐的感悟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牛鼻子”。 悟什么呢?笔者这么多年的感受是:
1、悟遣词造句之妙
字、词、句是构成语言,表情达意的基本材料,遣词造句是构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生成、发展语言的“活力细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那些有点睛意义的字词,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如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名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学生在读中生疑:“异”是意思?我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请他们再读感悟。一生说:“异”就是他人的,别的。我没有到此为止,继续引导学生作深层次感悟: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异客,称所在地为异乡呢?你从这个词感爱到了什么?经过再读,讨论,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人孤单寂寞,还感悟到“异”字用在这的妙处。至此,我再紧追一步,让学生看看这首诗中,还有哪些字用得巧妙。这样,将训练巧妙地融入感悟中。
2、悟布局谋篇之美
每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千姿百态的,它的对称美、递进美、并列美等等,不一而足。从经验上讲,人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人问你怎么样,往往是整体感觉,这自然少不了文章的结构问题。可见,结构之于文章,是何等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感悟并掌握文章结构之美呢?直接告诉学生,未尝不可,但若想让学生真正地“悟其神,感其形”,我想最好让他们扩大阅读,在读中悟,在读中比较,这应该不失为一种“验方”。如教学《赵州桥》一文,我根据总分的结构特点,及时补充几篇结构相同的课外读物,读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几篇文章结构上的相似,结构美赫然入目。此时,让学生选择一处景物,及时进行仿写,这样,学生不仅悟到了,而且做到了,感悟就落到了实处。
3、悟“情理意味”之味
课文的情理意味是一种深刻的内涵美。打动人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永远都是这种内涵美,它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读书只要让学生与文本共呼吸,共体验,共感动,以一颗完整的心灵去感悟、去体验、去升华,方能达到一种境界。引导学生在读中渐入佳境,内化语言,感悟生命中的情理。教师可通过“导悟”,或点拨,或调侃,或质疑,或总结,将文本情境,文本经历巧妙嫁接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身同感受,让感悟伴随课文走进孩子的心灵。
当然一篇课文的讲解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怎样“悟”,多年来有很多的方法让我受益非浅。
例如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用到的两种方法。
1.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营造氛围。
在课文中作者描述到巴迪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受到了爸爸的批评,这时巴迪的心情很糟糕,但孩子不一定能理解。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联系上文——巴迪在等爸爸的时候做了什麽?。当孩子更深入地知道巴笛长时间地等待爸爸,用漂亮的字认真地誊写,受到妈妈的表扬后满怀信心地等待……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爸爸的一句话所淹没。当教师把孩子们引导到这里的时候谁都会为之伤心的。
2.换位思考
何谓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让孩子成为课文的主人公。让孩子在文中的环境里去感受当时的情况,体验主人公的心情。下面就是教师的换位引入:
师:如果你是巴笛,在七八岁就能写诗。此时你都会有什麽样的心情?
师:如果这时你又受到妈妈的极端表扬,你的心情更会怎麽样呢?
师:你做了那麽多的准备目的是什麽,心情会怎样?
师:但当爸爸的那句: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说了之后你的心情又会怎样?
教师一步步地引导让孩子走进了课文,拉进了读者和主人公、作者的距离。这样就把作者情、读者情以及文中人物情融为一体。当然这两种方法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
总之,“品”“悟”的阅读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创新。但这种教学形式更是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发挥更大的潜力。这样的教学是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更高融合。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阅读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参考》
一、品读
品读,应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抓住重点词句、语段,深入研读,读中深思,读中品味,读中感悟,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升华思想,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进一步地陶冶情感。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我先组织学生读思讨论:“到底花生米是否增加?” 让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自陈述理由。然后我相机诱导,让学生反复品读上文。从上文的“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再从这个句子本身来看,可把“好像”去掉让学生读一读,“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显然,如果去掉“好像”,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那么,加上“好像”呢,意思是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像没有增加似的。在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这一点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探究:增加了分量的花生米都可以“数得清”颗数,可见平时没有客人时是不是更少呢?从而进一步体会周总理的生活简朴。由此可见,让学生在品读、鉴赏中展开探究性阅读,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还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冷静分析,综合判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了作者对总理无比热爱、崇敬的情感,引发了与作者情感的强烈共鸣。同时,从中我们也悟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精妙,让我们也懂得自己在说写中也要恰当地运用词句。这就是品词的一种方法——省词。
省词在品词中大量地运用,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然而换词也是一种妙招,例如:《鸟的天堂》中描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在这里把“堆”换成了“挤”或“拥”和原句相比,细加品味和思考,就能感受出原句中叶子的多、密,仿佛站在树下都有密不透风的感觉。例如:《泊船瓜舟》中“春风又绿江岸”是神来之笔。它妙就妙在那个“绿”字,但如若把“绿”字换成“染”“吹”等字,就不能让孩子感受到那富有动態又有色彩的画面了。
二.感悟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这就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是那种“自然灵气,不思而至的思维睿智”。事实上,人们进行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活动主要凭借的往往还是感悟。因而敏锐的感悟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牛鼻子”。 悟什么呢?笔者这么多年的感受是:
1、悟遣词造句之妙
字、词、句是构成语言,表情达意的基本材料,遣词造句是构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生成、发展语言的“活力细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那些有点睛意义的字词,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如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名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学生在读中生疑:“异”是意思?我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请他们再读感悟。一生说:“异”就是他人的,别的。我没有到此为止,继续引导学生作深层次感悟: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异客,称所在地为异乡呢?你从这个词感爱到了什么?经过再读,讨论,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人孤单寂寞,还感悟到“异”字用在这的妙处。至此,我再紧追一步,让学生看看这首诗中,还有哪些字用得巧妙。这样,将训练巧妙地融入感悟中。
2、悟布局谋篇之美
每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千姿百态的,它的对称美、递进美、并列美等等,不一而足。从经验上讲,人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人问你怎么样,往往是整体感觉,这自然少不了文章的结构问题。可见,结构之于文章,是何等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感悟并掌握文章结构之美呢?直接告诉学生,未尝不可,但若想让学生真正地“悟其神,感其形”,我想最好让他们扩大阅读,在读中悟,在读中比较,这应该不失为一种“验方”。如教学《赵州桥》一文,我根据总分的结构特点,及时补充几篇结构相同的课外读物,读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几篇文章结构上的相似,结构美赫然入目。此时,让学生选择一处景物,及时进行仿写,这样,学生不仅悟到了,而且做到了,感悟就落到了实处。
3、悟“情理意味”之味
课文的情理意味是一种深刻的内涵美。打动人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永远都是这种内涵美,它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读书只要让学生与文本共呼吸,共体验,共感动,以一颗完整的心灵去感悟、去体验、去升华,方能达到一种境界。引导学生在读中渐入佳境,内化语言,感悟生命中的情理。教师可通过“导悟”,或点拨,或调侃,或质疑,或总结,将文本情境,文本经历巧妙嫁接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身同感受,让感悟伴随课文走进孩子的心灵。
当然一篇课文的讲解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怎样“悟”,多年来有很多的方法让我受益非浅。
例如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用到的两种方法。
1.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营造氛围。
在课文中作者描述到巴迪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受到了爸爸的批评,这时巴迪的心情很糟糕,但孩子不一定能理解。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联系上文——巴迪在等爸爸的时候做了什麽?。当孩子更深入地知道巴笛长时间地等待爸爸,用漂亮的字认真地誊写,受到妈妈的表扬后满怀信心地等待……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爸爸的一句话所淹没。当教师把孩子们引导到这里的时候谁都会为之伤心的。
2.换位思考
何谓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让孩子成为课文的主人公。让孩子在文中的环境里去感受当时的情况,体验主人公的心情。下面就是教师的换位引入:
师:如果你是巴笛,在七八岁就能写诗。此时你都会有什麽样的心情?
师:如果这时你又受到妈妈的极端表扬,你的心情更会怎麽样呢?
师:你做了那麽多的准备目的是什麽,心情会怎样?
师:但当爸爸的那句: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说了之后你的心情又会怎样?
教师一步步地引导让孩子走进了课文,拉进了读者和主人公、作者的距离。这样就把作者情、读者情以及文中人物情融为一体。当然这两种方法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
总之,“品”“悟”的阅读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创新。但这种教学形式更是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发挥更大的潜力。这样的教学是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更高融合。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阅读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