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就不能正真实现。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
一、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每个学期初、放假时,我们都会进行好书推荐指导,一般我们会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注意下面几点:
1、选择思想健康的书籍。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受年龄、阅历所限,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他们阅读为标准。让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选择趣味性书籍。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海底世界的趣闻,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强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有趣的课外读物。
3、考虑学生的差异。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爱好要进行了解,要有的放矢介绍。
二、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应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跟进的心理,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
在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要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时朗读所教的课文外,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每日饭后保证40分钟的阅读时间。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布置学生阅读。
三、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1、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我们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渗透阅读方法、要领的教学。这样的课内阅读如果延伸到课外阅读上,阅读效率提高不再是空谈了。
2、指导各种形式“读”书法
因为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习得语感,语感的获得就是读、读、读。叶圣陶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御文字。”这学期在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方法讲座、交流会上,我们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下面几种读法。
诵读
诵读即有声之读,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对于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会体味到的,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而非教师的讲授灌输中接受的,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
粗读浏览与精读细研、快读与慢读,齐头并进
浩瀚的知识海洋展现于我们眼前,若想每一本书也不放过,步步为营,就会葬身于汪洋大海;若对每一本书只想走马观花,也可能一无所获。所以必须把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才能撷取丰硕的果实。
略读是针对快速浏览信息,可以是书目、文章标题,也可以是文章内容,主要是对有用的信息筛选。速度可达到500字/分钟。在略读时,可以略去一些材料不读,如果感到自己已经抓住了内容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把半个段落或一段的四分之三略去不读。略读还是精读课文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略读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增加阅读的数量,扩大视野,增广见闻,提高阅读效率。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略读一种,也成就他读书的佳话。
精读则是针对当确定了重要的信息后,对精词、妙句、好段的揣摩、鉴赏,速度应是200字/分钟。精读的要义可以用“咬文嚼字、字字见血”来概括,要求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深入钻下去,把它搞懂;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它给予社会时代的影响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作品所用的艺术手法欣赏并运用等。精读要弄清文义,推敲琢磨精华部分。
3、学会做笔记。
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经常笔不离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手迹。他在书上有大量圈画和批注。所以,他在各个领域取得成绩斐然。我们在第一学期研究课题就要求学生读到好的文章,摘录有关的好词佳句,经典段落、重要的观点、材料、典故、数据等。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为此我们举办了读书笔记展评、心得征文、手抄报、读书卡比赛,来强化阅读成果,教会学生做阅读方法。阅读笔记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
(1)、卡片式(读书卡)
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
(2)、摘评式
在摘抄过程中注评,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可通过此方法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3)、剪贴式
主要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文章又确有保存价值,采用此法。
4、读思结合法
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把阅读和思索结合起来的方法就叫做读思结合读书法。学习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也是这样,具体说,有下述三个步骤:
(1)阅目录思考内容。读一本书,先浏览目录,记住篇章节标题。然后根据标题划出书的结构,想象出全书的内容,边读边与自己所设想的内容进行对比,思考自己同该书作者的异同。
(2)正读加反思。正读是指要正确地理解书的原义,实事求是,不拔高作者的思想,也不贬低作者的观点。反思就是读后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这样写会收到什么效果,如果让我这样写,我会怎样构思等。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反思中收获读书心得,在反思中积累阅读素材。
(3)读中质疑。“学贵有疑”,读书亦如此。读书有“疑”,方能有“悟”,这是读书明理的一大法门。读书多动笔,可以标示重点段落,可以记下疑难问题以便请教求证。。读完全书后,再将自己的观点同书中观点对照进行思考,或者折服深信不疑,或者提出质疑予以修正。这样或许能超越读物本身,发表某种见解或新的看法,或探索某一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方法使用不是单一方法的运用,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还有,一种方法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单靠一两次的训练是不能奏效的。因此,教师需引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实现阅读有效性。
一、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每个学期初、放假时,我们都会进行好书推荐指导,一般我们会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注意下面几点:
1、选择思想健康的书籍。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受年龄、阅历所限,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他们阅读为标准。让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选择趣味性书籍。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海底世界的趣闻,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强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有趣的课外读物。
3、考虑学生的差异。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爱好要进行了解,要有的放矢介绍。
二、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应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跟进的心理,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
在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要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时朗读所教的课文外,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每日饭后保证40分钟的阅读时间。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布置学生阅读。
三、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1、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我们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渗透阅读方法、要领的教学。这样的课内阅读如果延伸到课外阅读上,阅读效率提高不再是空谈了。
2、指导各种形式“读”书法
因为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习得语感,语感的获得就是读、读、读。叶圣陶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御文字。”这学期在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方法讲座、交流会上,我们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下面几种读法。
诵读
诵读即有声之读,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对于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会体味到的,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而非教师的讲授灌输中接受的,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
粗读浏览与精读细研、快读与慢读,齐头并进
浩瀚的知识海洋展现于我们眼前,若想每一本书也不放过,步步为营,就会葬身于汪洋大海;若对每一本书只想走马观花,也可能一无所获。所以必须把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才能撷取丰硕的果实。
略读是针对快速浏览信息,可以是书目、文章标题,也可以是文章内容,主要是对有用的信息筛选。速度可达到500字/分钟。在略读时,可以略去一些材料不读,如果感到自己已经抓住了内容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把半个段落或一段的四分之三略去不读。略读还是精读课文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略读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增加阅读的数量,扩大视野,增广见闻,提高阅读效率。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略读一种,也成就他读书的佳话。
精读则是针对当确定了重要的信息后,对精词、妙句、好段的揣摩、鉴赏,速度应是200字/分钟。精读的要义可以用“咬文嚼字、字字见血”来概括,要求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深入钻下去,把它搞懂;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它给予社会时代的影响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作品所用的艺术手法欣赏并运用等。精读要弄清文义,推敲琢磨精华部分。
3、学会做笔记。
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经常笔不离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手迹。他在书上有大量圈画和批注。所以,他在各个领域取得成绩斐然。我们在第一学期研究课题就要求学生读到好的文章,摘录有关的好词佳句,经典段落、重要的观点、材料、典故、数据等。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为此我们举办了读书笔记展评、心得征文、手抄报、读书卡比赛,来强化阅读成果,教会学生做阅读方法。阅读笔记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
(1)、卡片式(读书卡)
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
(2)、摘评式
在摘抄过程中注评,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可通过此方法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3)、剪贴式
主要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文章又确有保存价值,采用此法。
4、读思结合法
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把阅读和思索结合起来的方法就叫做读思结合读书法。学习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也是这样,具体说,有下述三个步骤:
(1)阅目录思考内容。读一本书,先浏览目录,记住篇章节标题。然后根据标题划出书的结构,想象出全书的内容,边读边与自己所设想的内容进行对比,思考自己同该书作者的异同。
(2)正读加反思。正读是指要正确地理解书的原义,实事求是,不拔高作者的思想,也不贬低作者的观点。反思就是读后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这样写会收到什么效果,如果让我这样写,我会怎样构思等。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反思中收获读书心得,在反思中积累阅读素材。
(3)读中质疑。“学贵有疑”,读书亦如此。读书有“疑”,方能有“悟”,这是读书明理的一大法门。读书多动笔,可以标示重点段落,可以记下疑难问题以便请教求证。。读完全书后,再将自己的观点同书中观点对照进行思考,或者折服深信不疑,或者提出质疑予以修正。这样或许能超越读物本身,发表某种见解或新的看法,或探索某一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方法使用不是单一方法的运用,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还有,一种方法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单靠一两次的训练是不能奏效的。因此,教师需引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实现阅读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