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梭在上海的街头巷尾,你一定对古巷中斑驳的墙皮上贴着的月份牌印象深刻。画面虽然老旧,但画中身着旗袍,摆着时髦动作的民国女人,似乎穿越七十年时空,席卷而来,鼻尖的空气中都嗅有微微的胭脂香。
在摄影术没有出现之前,表现女子的温婉形象,除了诗词歌赋就是笔墨丹青。然而,诗词所描绘的妙龄女子,也可以通过几笔墨色线条,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在画轴中,涂上色彩,颇为雅致。这就是代表近现代中国女性时尚时髦的月份牌。
上海有个月份牌
月份牌兴起于上海。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上海开埠通商,国外涌来一大批西洋百货急需宣传。面对印有西方历史文化题材的广告宣传画,中国老百姓似乎视而不见。而后,诸多品牌公司雇佣中国画家,将中国传统年画、农历、广告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商家印制,免费赠送,称作月份牌。有了月历的加持,且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这种广告自然快速进驻家家户户的墙面上。
在没有电视,报纸版面极小,而杂志种类有限的时代,人们的商业广告意识从来不缺。跨国公司,为应对竞争对手的打击,不惜高价聘请国内著名的广告画师,为上海人的墙壁上贡献一份精美的“壁画”。联合利华、黑人牙膏、雀巢等在今天都颇为常见的日用品品牌及其logo,当时就被印在了月份牌的四周,而画在中央的是中国的传统美人。得体的旗袍,精致的妆容,以及华丽的背景,频频出现在大街小巷与民户家中,却又百看不厌。
月份牌的出现记录了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文明不断撞击、融合与变异的痕迹。它的存留不仅记录了跨国公司如何在中国进行经济宣传,还是中国20世纪中美平面设计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种形式。
“东方巴黎”的擦笔水彩师
近现代的上海被称作“东方巴黎”,摩登生活、咖啡馆文化等时尚元素的熏陶使得画家创作的月份牌广告画成为自己的一种代言。近现代的上海滩上活跃了一大批以画月份牌谋生的画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郑曼陀、杭稚英、陈咏青等人,而月份牌画独有的“擦笔水彩”技巧是从郑曼陀开始的。
虽然是画中的女子,但是作为当时的国民偶像,日复一日地挂在家家户户的墙皮上,她的一言一行都被无数人所注视着。因此,画师很重要,画中的角儿,自然也很重要。杭州人郑曼陀独辟蹊径,能够将挂历上的美人画得皮肤吹弹可破,人物呼之欲出,因而名声大噪。令世人惊奇的还有他手中的工具与画法,无人知晓画中女人丰满圆润、色彩鲜艳明亮的线条与色彩,如何得来。
世人挤破了脑袋也无法从郑曼陀那整洁如新的客厅中探得一丝信息,直到一个英气逼人、才思敏捷的年轻人出现。他叫杭稚英,一身白西装白皮鞋,时髦而大牌的罗莱克斯相机挂在脖子上,常被人称作“弄堂里的梅兰芳”。这个帅气的年轻人,头脑如油亮的发丝般灵光,一眼便将桌子上发着紫光的炭精粉玻璃瓶子探了个虚实。滑滑亮亮的紫色炭精粉保证了画稿色调偏冷,女子脸上淡雅悠然的神态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即便再上水彩画颜色,冷暖相宜的画面也不因两种材质不同的颜料相互作用,而显得又脏又暗。
无意间的一瞥,奠定了杭稚英在上海月份牌场上的地位。21岁,他自立门户,租建改造了一座大宅子,三进三出的院落风格,一半属于中式,一半属于西式。这与他后来的月份牌气质极为吻合。如果说郑曼陀画中的女人,别具柔和妩媚,眼神灵动有光,有“眼睛会跟人跑”的效果。杭稚英的月份牌则兼顾了时尚与传统。各式新潮元素频频与传统旗袍结合,领口的宽窄、袖子的长短、方格碎花还是蔓藤团花,均时尚雅致,月份牌中女人身上的旗袍竟成了时尚流行的风向标。
杭稚英画室迅速在广告界走红,国外最时尚的装扮时常被融入到中国女性的时装上。最求新求异的莫过于那些摩登女郎了,中国那时还没人骑摩托车,杭稚英就从国外画报上翻画下来,一个旗袍美女,煞有介事地手扶车把,粲然一笑,背景配上河南路桥、苏州河边上新盖的河滨大楼。打高尔夫球在上世纪30年代,还是一般上海人闻所未闻的,杭稚英先生就愣把高尔夫画到了苏州园林背景中,完全不绘大草地。也就是这样,以十分独特的方式向国人介绍了高尔夫这样的西方时尚运动,让大家开了眼界。即便是声名鹊起,杭稚英对于新信息的吸收也从未止步,因此获得了一大批“粉丝”。上海名媛佳丽纷纷效仿,外地女性也趋之若鹜,照着月份牌上装扮自己,连发型也不放过。东北曾经流传过一个风俗,嫁女儿要将月份牌美女画放入嫁妆压箱底,放得越多越时髦。
原本免费派送的月份牌广告变成了发布时尚信息的媒介,商家、大众喜欢得不得了。画室的生意蒸蒸日上,创作月份牌的流程也日益完善。从创作设计到画稿制作,从勾稿到擦笔上色,从人物到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合作无间,相当于如今的流水线,也可被称为当时的“创意工作室”。杭稚英画室成立之后,大部分月份牌都是杭稚英起草稿,李慕白画人物,金雪尘画背景,最后由杭稚英统筹画面。
说到这,不得不提及李慕白,是杭稚英招收的学员之一。他不仅悟性极高,且勤奋刻苦,杭稚英很看重这个学员,甚至将他送去深造,最终学成归来成为稚英画室的中坚力量。其擦笔画能将炭精粉擦出像水彩渗化的极为柔和的调子来。另一学徒金雪尘,唐诗宋词皆通,具有诗人的气质,这在月份牌画家中是一股清流。从小喜爱诗情画意,源自儿时与母亲夜行水乡,对夜间万物置身于烟水苍茫的景象印象深刻,认为“月夜静谧而又色彩丰富,像诗像梦”。
金雪尘与李慕白,一个精通补景,一个善于画人,二人合作亲密无间。抗战时期,稚英画室因不接日本人的工作而债台高垒。战后,是李慕白和金雪尘带领稚英画室员工用了三年,日夜不停地画像将债务填补回来。后杭稚英因病故去,二人依旧经营画室,养活主人的一家人,所画作品署的是画室主人的名。或许之前众人对杭稚英特别偏爱李慕白与金雪尘,心中似乎有一丝不解与疑惑,看到后面却又释然了。如果说杭稚英先生以凛然正气抵挡厄运,而李、金二人便是这正气的延续者。
一张月份牌,便是一段爱情故事
在杭稚英的大量画作中,《西湖泛舟图》实在是堪称杰作,因为他的确把女性的灵动雅美之妙画绝了。月份牌上的女人,长相清丽、素雅稳重、泛舟于湖中,眉眼发梢都流露出温温的暖意。遍寻女子芳踪,原来女子名为王罗绥,是杭稚英的妻子。“她便是他美丽的妻,因为爱,而给了他无数灵感”。王罗绥也因为那些画,留下了民国女子的倩影。每一张月份牌,便是一段爱情故事。这些倩影,曾遍布街头,如今留在古巷街影中,人去了,灵魂却留下。后人的月份牌作品之所以只能望其项背,不仅是因为杭稚英的画道出了女子的美学本质,而且它还赋予了月份牌爱情故事的灵魂。如今见到杭稚英与王罗绥的合照,内心便会涌起一份悸动。那个烫着卷儿的及肩短发,穿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子,就是从月份牌画中走下来的模样,与长衫男子并肩而站,成了世间最配的佳人。
除此之外,月份牌中人物的原型,大多出自于街头小摊卖的明星画片。明星们胭脂水粉,俏笑容颜,在这之前,把明星搬上月份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杭稚英画室绘制的《影星陈云裳》,右上方有陈云裳亲手书写的广告词“用阴丹士林色布裁制各种服装可以增加美丽”出现,标志着女明星不再认为自己的形象上月份牌是一种不光彩的事。
月份牌是特定时期下的经济产物,几经波折,最后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在今天,虽然我们只有在极少数的场合中才能一睹月份牌的风采,可是已经点缀着时代色彩的上海产品,以及它们所透现的柔美、时尚和艺术之气,正在大街小巷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前所未有的上海,等待人们的再次寻访。
在摄影术没有出现之前,表现女子的温婉形象,除了诗词歌赋就是笔墨丹青。然而,诗词所描绘的妙龄女子,也可以通过几笔墨色线条,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在画轴中,涂上色彩,颇为雅致。这就是代表近现代中国女性时尚时髦的月份牌。
上海有个月份牌
月份牌兴起于上海。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上海开埠通商,国外涌来一大批西洋百货急需宣传。面对印有西方历史文化题材的广告宣传画,中国老百姓似乎视而不见。而后,诸多品牌公司雇佣中国画家,将中国传统年画、农历、广告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商家印制,免费赠送,称作月份牌。有了月历的加持,且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这种广告自然快速进驻家家户户的墙面上。
在没有电视,报纸版面极小,而杂志种类有限的时代,人们的商业广告意识从来不缺。跨国公司,为应对竞争对手的打击,不惜高价聘请国内著名的广告画师,为上海人的墙壁上贡献一份精美的“壁画”。联合利华、黑人牙膏、雀巢等在今天都颇为常见的日用品品牌及其logo,当时就被印在了月份牌的四周,而画在中央的是中国的传统美人。得体的旗袍,精致的妆容,以及华丽的背景,频频出现在大街小巷与民户家中,却又百看不厌。
月份牌的出现记录了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文明不断撞击、融合与变异的痕迹。它的存留不仅记录了跨国公司如何在中国进行经济宣传,还是中国20世纪中美平面设计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种形式。
“东方巴黎”的擦笔水彩师
近现代的上海被称作“东方巴黎”,摩登生活、咖啡馆文化等时尚元素的熏陶使得画家创作的月份牌广告画成为自己的一种代言。近现代的上海滩上活跃了一大批以画月份牌谋生的画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郑曼陀、杭稚英、陈咏青等人,而月份牌画独有的“擦笔水彩”技巧是从郑曼陀开始的。
虽然是画中的女子,但是作为当时的国民偶像,日复一日地挂在家家户户的墙皮上,她的一言一行都被无数人所注视着。因此,画师很重要,画中的角儿,自然也很重要。杭州人郑曼陀独辟蹊径,能够将挂历上的美人画得皮肤吹弹可破,人物呼之欲出,因而名声大噪。令世人惊奇的还有他手中的工具与画法,无人知晓画中女人丰满圆润、色彩鲜艳明亮的线条与色彩,如何得来。
世人挤破了脑袋也无法从郑曼陀那整洁如新的客厅中探得一丝信息,直到一个英气逼人、才思敏捷的年轻人出现。他叫杭稚英,一身白西装白皮鞋,时髦而大牌的罗莱克斯相机挂在脖子上,常被人称作“弄堂里的梅兰芳”。这个帅气的年轻人,头脑如油亮的发丝般灵光,一眼便将桌子上发着紫光的炭精粉玻璃瓶子探了个虚实。滑滑亮亮的紫色炭精粉保证了画稿色调偏冷,女子脸上淡雅悠然的神态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即便再上水彩画颜色,冷暖相宜的画面也不因两种材质不同的颜料相互作用,而显得又脏又暗。
无意间的一瞥,奠定了杭稚英在上海月份牌场上的地位。21岁,他自立门户,租建改造了一座大宅子,三进三出的院落风格,一半属于中式,一半属于西式。这与他后来的月份牌气质极为吻合。如果说郑曼陀画中的女人,别具柔和妩媚,眼神灵动有光,有“眼睛会跟人跑”的效果。杭稚英的月份牌则兼顾了时尚与传统。各式新潮元素频频与传统旗袍结合,领口的宽窄、袖子的长短、方格碎花还是蔓藤团花,均时尚雅致,月份牌中女人身上的旗袍竟成了时尚流行的风向标。
杭稚英画室迅速在广告界走红,国外最时尚的装扮时常被融入到中国女性的时装上。最求新求异的莫过于那些摩登女郎了,中国那时还没人骑摩托车,杭稚英就从国外画报上翻画下来,一个旗袍美女,煞有介事地手扶车把,粲然一笑,背景配上河南路桥、苏州河边上新盖的河滨大楼。打高尔夫球在上世纪30年代,还是一般上海人闻所未闻的,杭稚英先生就愣把高尔夫画到了苏州园林背景中,完全不绘大草地。也就是这样,以十分独特的方式向国人介绍了高尔夫这样的西方时尚运动,让大家开了眼界。即便是声名鹊起,杭稚英对于新信息的吸收也从未止步,因此获得了一大批“粉丝”。上海名媛佳丽纷纷效仿,外地女性也趋之若鹜,照着月份牌上装扮自己,连发型也不放过。东北曾经流传过一个风俗,嫁女儿要将月份牌美女画放入嫁妆压箱底,放得越多越时髦。
原本免费派送的月份牌广告变成了发布时尚信息的媒介,商家、大众喜欢得不得了。画室的生意蒸蒸日上,创作月份牌的流程也日益完善。从创作设计到画稿制作,从勾稿到擦笔上色,从人物到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合作无间,相当于如今的流水线,也可被称为当时的“创意工作室”。杭稚英画室成立之后,大部分月份牌都是杭稚英起草稿,李慕白画人物,金雪尘画背景,最后由杭稚英统筹画面。
说到这,不得不提及李慕白,是杭稚英招收的学员之一。他不仅悟性极高,且勤奋刻苦,杭稚英很看重这个学员,甚至将他送去深造,最终学成归来成为稚英画室的中坚力量。其擦笔画能将炭精粉擦出像水彩渗化的极为柔和的调子来。另一学徒金雪尘,唐诗宋词皆通,具有诗人的气质,这在月份牌画家中是一股清流。从小喜爱诗情画意,源自儿时与母亲夜行水乡,对夜间万物置身于烟水苍茫的景象印象深刻,认为“月夜静谧而又色彩丰富,像诗像梦”。
金雪尘与李慕白,一个精通补景,一个善于画人,二人合作亲密无间。抗战时期,稚英画室因不接日本人的工作而债台高垒。战后,是李慕白和金雪尘带领稚英画室员工用了三年,日夜不停地画像将债务填补回来。后杭稚英因病故去,二人依旧经营画室,养活主人的一家人,所画作品署的是画室主人的名。或许之前众人对杭稚英特别偏爱李慕白与金雪尘,心中似乎有一丝不解与疑惑,看到后面却又释然了。如果说杭稚英先生以凛然正气抵挡厄运,而李、金二人便是这正气的延续者。
一张月份牌,便是一段爱情故事
在杭稚英的大量画作中,《西湖泛舟图》实在是堪称杰作,因为他的确把女性的灵动雅美之妙画绝了。月份牌上的女人,长相清丽、素雅稳重、泛舟于湖中,眉眼发梢都流露出温温的暖意。遍寻女子芳踪,原来女子名为王罗绥,是杭稚英的妻子。“她便是他美丽的妻,因为爱,而给了他无数灵感”。王罗绥也因为那些画,留下了民国女子的倩影。每一张月份牌,便是一段爱情故事。这些倩影,曾遍布街头,如今留在古巷街影中,人去了,灵魂却留下。后人的月份牌作品之所以只能望其项背,不仅是因为杭稚英的画道出了女子的美学本质,而且它还赋予了月份牌爱情故事的灵魂。如今见到杭稚英与王罗绥的合照,内心便会涌起一份悸动。那个烫着卷儿的及肩短发,穿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子,就是从月份牌画中走下来的模样,与长衫男子并肩而站,成了世间最配的佳人。
除此之外,月份牌中人物的原型,大多出自于街头小摊卖的明星画片。明星们胭脂水粉,俏笑容颜,在这之前,把明星搬上月份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杭稚英画室绘制的《影星陈云裳》,右上方有陈云裳亲手书写的广告词“用阴丹士林色布裁制各种服装可以增加美丽”出现,标志着女明星不再认为自己的形象上月份牌是一种不光彩的事。
月份牌是特定时期下的经济产物,几经波折,最后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在今天,虽然我们只有在极少数的场合中才能一睹月份牌的风采,可是已经点缀着时代色彩的上海产品,以及它们所透现的柔美、时尚和艺术之气,正在大街小巷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前所未有的上海,等待人们的再次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