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资料完整的T细胞性PTLD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患者最初表现为广泛的慢性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加强抗排斥药物后,GVHD症状好转.后出现右下眼睑肿物,伴右侧颌面部肿胀、麻木感.64排CT示:右侧筛窦、额窦占位性病变,右侧眶周及眶底占位性病变.局部肿物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示:T淋
【机 构】
:
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资料完整的T细胞性PTLD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患者最初表现为广泛的慢性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加强抗排斥药物后,GVHD症状好转.后出现右下眼睑肿物,伴右侧颌面部肿胀、麻木感.64排CT示:右侧筛窦、额窦占位性病变,右侧眶周及眶底占位性病变.局部肿物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示:T淋巴母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CHOP联合门冬酰胺酶方案化疗,肿物明显缩小,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后给予化疗结合局部放疗,评价仍为PR.诊断PTLD后14个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T细胞性PTLD治疗效果普遍很差,早期诊断及探索更有效的安全防治措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在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患者402例,分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评价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为734.51 ng/ml,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500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与c-myc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8例NHL患者骨髓及10例慢性淋巴结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PTTG及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 NHL患者骨髓中PTTG和c-myc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淋巴结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TG:0.567 7±0.270 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早期化疗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DLBCL初诊患者,采用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完全反应组(30例)、部分反应组(18例)和无反应组(8例)间的完全缓解率及每组化疗前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 完全反应组、部分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的
目的研究不同体重指数(BMI)范围的高血压患者其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方法选取2003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0例,将其按体重指数分为3组:A组BMI30;通过注射左
目的 探讨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儿化疗过程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16例HLH患儿按预后分为HLH缓解组和死亡组,收集两组患儿入院时及化疗第7、14、21、28、42天的血清标本,分别分为HLH 1~6组、HLH a~d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标本中白细胞介素(IL)-18、IL-10、IL-12、肿瘤
目的 进一步阐述原发性皮肤侵袭性亲表皮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原发性皮肤侵袭性亲表皮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进一步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中年男性患者,因四肢、躯干反复发作渗出性斑丘疹1年余就诊,经皮肤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T细胞基因重排、PET-CT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皮肤侵袭性亲表皮性C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A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增强对PAL诊治和预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PAL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肾上腺肿物.术后病理组织学均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因体质量降低就诊,为单侧病变,1例因食欲不振、腹胀就诊,为双侧病变.2例分别接受了以CHOP和R-CHOP方案为主的综合治疗,1例在诊断明确后8
目前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频发,校园安全管理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在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中的相关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处理程序等经验,并结合我国
目的 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ANKL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ANKL病情呈高度侵袭性,生存期短,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脾脏大、黄疸、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外周血及骨髓中发现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免疫表型特征为CD2+、CD7+、CD56+、CD38+、HLA-DR+,TCR重排阴性.患者短期内出现多脏器衰竭,预后差.结论 ANKL是一种较罕见的白血病,易误诊,应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RPLS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为男性,65岁,因发热4d、血常规异常、外周血涂片见大量幼稚细胞入院,骨髓穿刺检查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染色体:XY,46[20].化疗后患者突发双目失明,考虑并发RPLS,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患者双眼逐渐有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