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河北倾斜、应变潮汐因子异常指标研究
河北倾斜、应变潮汐因子异常指标研究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摘 要】
:
采用两日调和分析和两日滑动的月调和分析方法对河北5个台站43个测向的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变化分析,分别应用全日波和半日波滤波器求出平均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并选取2002-2008年华北ML5.0以上地震,通过对异常幅度、异常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研究,得出河北倾斜、应变潮汐因子异常指标。
【作 者】
:
马栋
陈建国
【机 构】
:
河北省地震局
【出 处】
:
国际地震动态
【发表日期】
:
2009年04期
【关键词】
:
潮汐因子
异常指标
河北
应变
异常持续时间
调和分析
变化分析
观测资料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两日调和分析和两日滑动的月调和分析方法对河北5个台站43个测向的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变化分析,分别应用全日波和半日波滤波器求出平均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并选取2002-2008年华北ML5.0以上地震,通过对异常幅度、异常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研究,得出河北倾斜、应变潮汐因子异常指标。
其他文献
2006年7月26日定远4.2级地震及应急对策
2006年7月26日安徽定远发生的4.2级地震是在我国华东地区出现地震活动性、地下水、地形变等多项异常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一次“显著地震”。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的有关参数和烈
期刊
定远地震
应急行动
Dingyuan earthquake
emergency action
海底光缆的地震影响分析
根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6日20时26分和34分,在南海海域发生7.2、6.7级地震。受强烈地震影响,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中断,造成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
期刊
海底光缆
地震影响
断层错动
抗震措施
submarine cable
earthquake effect
fault movement
counter
地球热平衡机制与地壳运动及地震预报的探讨
震前温度异常升高表明了地球内部热能在震区集聚的事实,这是理解判断地震成因和发震机制的关键所在。根据地壳中存在局部热能集聚和岩层突然大幅升温的事实,推断火山喷发与地震
期刊
地震预报
地壳运动
平衡机制
地球内部
火山喷发过程
岩浆房
温度异常
发震机制
印尼苏门答腊地区发生里氏6.3级地震
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区发生里氏6.3级地震,目前死亡人数已达82人,还有数百人受伤,当地数百所房屋和建筑物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期刊
苏门答腊
地震
印尼
印度尼西亚
死亡人数
建筑物
中文版《新地震观测实践手册》即将出版
《新地震学观测实践手册》(New Manual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ory Practice),是IASPEI委托以德国彼特保曼教授为主席的国际工作组完成的,英文版于2002年正式出版。目前,已在全
期刊
地震观测
手册
出版
中文
仪器安装
数据获取
数据分析
科研人员
北京平原区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震效应
1资料与方法收集了研究区近10年来998个场地钻探数据和500组土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工程地质分区;然后统计得到研究区常见土类剪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期刊
工程地质条件
地震效应
平原区
等效线性化方法
北京
工程地质分区
力学分析模型
地震反应分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简介与征稿启事
期刊
恭贺谢毓寿教授九十寿辰
2007年3月20日是我国著名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谢毓寿教授九十寿辰。谢老1944年开始投身地震工作,是我国在解放前就开始从事地震学研究的少
期刊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震学家
地球物理学家
地震工作
解放前
多维激励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
大量震害表明,地震动除有3个方向的平动分量外,还有绕3个轴的转动分量。以往对曲线梁桥这种不规则结构的抗震分析主要集中在平动分量上,随着地震动转动分量理论的进步,有必要在大
期刊
曲线梁桥
地震反应分析
转动分量
激励
多维
抗震分析
不规则结构
地震动
对今后开展我国中长期强震预测研究的建议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Ms8.0地震,让中国的地震地质学者颇感惭愧。因为自唐山地震以来的近30多年,地震地质学者在努力强调通过对断裂带1万年至几万年地质构造时期的活动去认识强震的发生,弥补历史地震记录时间尺度的不足。但已有的历史地震活动图像对思维的惯性影响,仍使地震地质学者未能摆脱这种思维定式的束缚。
期刊
强震预测
中长期
地震地质
中国四川
地震活动图
唐山地震
地质构造
时间尺度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