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环境艺术教育的发展在与社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尤其在人才培养中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的建议,以期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环境艺术教育得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环境艺术教育 困惑 建议
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艺术学科,融合了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艺术和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的对象遍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从艺术层面创造出人们满意的人居环境。但在目前社会转型新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态危机和人们观念变化的影响,环境艺术教育也呈现出风格多样、内涵丰富、学科交叉性更强的特征,如何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环境艺术人才,这已成国内高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 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环境艺术本科教育,脱胎于美术院校,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隶属于“工艺美术”大类,随着经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市场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逐步显现,90年代一些工科和综合性院校也相继开设此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受到市场的青睐,专业前景十分可观。但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生源质量的下降也给高校教育体制的更新带来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除了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在文化交流中,国外文化对我国教育形成了很大冲击,环境艺术教育同样受到现代设计教育思潮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的环境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立足于民族特色,课程设置也缺乏对弘扬民族文化内容课程的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一般性的空间造型和功能至上的原则去进行教学指导,学生的作业设计倾向多是概念化、时尚化、国际化等,忽视了思想内涵在空间中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易淡化地域文化和本民族审美评判的标准,导致作品只有现代感,不能体现我国的文化韵味和地域色彩。由此可见,我们的环境艺术教育一定要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
2 环境艺术教育的困惑
2.1课程设计不合理
当前我国高校所设置的环境艺术专业,大部分是近十年来新设立的,与国外高校的相同专业比较,不仅起步晚,而且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严重的脱离现象,导致基础课不能成为专业课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比重相对偏多,使得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设计能力等得不到扎实的训练,教学能动性和活力就会下降,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还有,课程缺乏校本特色,比如以艺术院校、建筑院校、农业院校为背景的环境艺术专业,如果不能将本校的优势与特色体现出来,这样不利于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2新时期的社会需求与落后的教育体制不兼容
目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环境的意识渐渐发生转变,环境艺术学科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它不仅仅是环境艺术还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我国的教育制度相对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又加上国内经济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不同高校所处城市环境、经济水平、地域特征、观念意识都存在着不同差异。例如东部沿海城市深圳是一个经济发达、观念新颖的现代时尚都市,而身处西部的西安则是一个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厚重的古都,其教育理念与体制肯定不能一概而论。现阶段,各地区的高校环境艺术教学模式基本都趋同,尤其是在综合类和理工科大学,为了便于“统一”管理,而不顾学科教学规律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教育前景令人担忧。
2.3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无论什么学科,教学方法都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直接体现。目前国内高校在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在环境艺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用案例教学进行授课,但是很多案例并不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参与的项目,而仅是把别人的项目方案拿来展示,缺少对作品的设计背景、方案思路的了解、方案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果等方面的剖析,从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只具有模仿能力,很难会有自己独自构思的作品。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缺乏对学生书写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科学的思想和逻辑思维的培养,缺乏动手能力的训练,以及教学和现实社会脱节等问题。
2.4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环境艺术设计与平面广告设计有着很大区别,虽然都是以美术基础为基本,但前者的表现形式更倾向于三维空间,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方式等。目前,国内许多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太注重外在表现性式,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应有的想象力,导致创造的作品没有新意,没有内涵。严重偏离了环境艺术教育的路线,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样也反映出教师的创新教学思路与组织教学、引导与激发学生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
3 新时期环境艺术教育的建议
3.1新时期要有新的教育观念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着,只有不断去除陈旧的教育体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制度,我国的教育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用开阔的人文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论探讨环境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求。环境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设计出满足人类审美以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作品,这也是环境艺术教育的原动力。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在设计中多注入人性化因素,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够符合时代需求,也是人类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时代发展了,人居环境的质量提高了,环境艺术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变革。
3.2要顺应时代发展,建立适合本土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
环境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没有文理课界限,打破传统的分类标准,统一文化课和艺术素质要求的标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该种人才的培养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恰到好处的教育手段,根据所处的环境要求、社会环境、地域环境以及办学条件,打造具有本土特色,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人才的教育体系。
3.3建设实践性教学模块结构
通过将基础造型能力和工艺制作、材料技术进行结合,对设计课题和施工工艺技术应用实行综合性训练:要十分注重知识的先进性和技术上的应用能力培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要运用良好的整合能力来设计课程,建立起不仅相互关联与衔接,而且又能明确地区别技术成份。通过设置针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训练课程和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探索“产学研”互通的途径与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应对市场需求与变化的实际应用能力。
3.4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环境艺术教育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环境艺术教育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环境艺术教育的目的。在环境艺术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学生本位”的环境艺术教育实践 ,实行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人文、科技课程的整合作用,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关联,与现代新学科、文化、地域、历史、生活沟通起来。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境艺术教学,还需要调整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效并快速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最终能培养出有较高理论素养又具备实际设计能力的未来设计师。
4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新时期环境艺术教育要及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重构设计教育体系,建立与学科相应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专业教师也需要实施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对环境艺术大学生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汤常鸣. 儒家文化对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价值[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李楠. 对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 艺术评论,2011(07).
[3]李沙. 透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C].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9:273-274.
【关键词】环境艺术教育 困惑 建议
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艺术学科,融合了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艺术和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的对象遍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从艺术层面创造出人们满意的人居环境。但在目前社会转型新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态危机和人们观念变化的影响,环境艺术教育也呈现出风格多样、内涵丰富、学科交叉性更强的特征,如何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环境艺术人才,这已成国内高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 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环境艺术本科教育,脱胎于美术院校,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隶属于“工艺美术”大类,随着经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市场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逐步显现,90年代一些工科和综合性院校也相继开设此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受到市场的青睐,专业前景十分可观。但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生源质量的下降也给高校教育体制的更新带来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除了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在文化交流中,国外文化对我国教育形成了很大冲击,环境艺术教育同样受到现代设计教育思潮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的环境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立足于民族特色,课程设置也缺乏对弘扬民族文化内容课程的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一般性的空间造型和功能至上的原则去进行教学指导,学生的作业设计倾向多是概念化、时尚化、国际化等,忽视了思想内涵在空间中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易淡化地域文化和本民族审美评判的标准,导致作品只有现代感,不能体现我国的文化韵味和地域色彩。由此可见,我们的环境艺术教育一定要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
2 环境艺术教育的困惑
2.1课程设计不合理
当前我国高校所设置的环境艺术专业,大部分是近十年来新设立的,与国外高校的相同专业比较,不仅起步晚,而且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严重的脱离现象,导致基础课不能成为专业课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比重相对偏多,使得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设计能力等得不到扎实的训练,教学能动性和活力就会下降,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还有,课程缺乏校本特色,比如以艺术院校、建筑院校、农业院校为背景的环境艺术专业,如果不能将本校的优势与特色体现出来,这样不利于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2新时期的社会需求与落后的教育体制不兼容
目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环境的意识渐渐发生转变,环境艺术学科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它不仅仅是环境艺术还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我国的教育制度相对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又加上国内经济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不同高校所处城市环境、经济水平、地域特征、观念意识都存在着不同差异。例如东部沿海城市深圳是一个经济发达、观念新颖的现代时尚都市,而身处西部的西安则是一个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厚重的古都,其教育理念与体制肯定不能一概而论。现阶段,各地区的高校环境艺术教学模式基本都趋同,尤其是在综合类和理工科大学,为了便于“统一”管理,而不顾学科教学规律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教育前景令人担忧。
2.3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无论什么学科,教学方法都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直接体现。目前国内高校在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在环境艺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用案例教学进行授课,但是很多案例并不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参与的项目,而仅是把别人的项目方案拿来展示,缺少对作品的设计背景、方案思路的了解、方案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果等方面的剖析,从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只具有模仿能力,很难会有自己独自构思的作品。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缺乏对学生书写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科学的思想和逻辑思维的培养,缺乏动手能力的训练,以及教学和现实社会脱节等问题。
2.4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环境艺术设计与平面广告设计有着很大区别,虽然都是以美术基础为基本,但前者的表现形式更倾向于三维空间,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方式等。目前,国内许多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太注重外在表现性式,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应有的想象力,导致创造的作品没有新意,没有内涵。严重偏离了环境艺术教育的路线,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样也反映出教师的创新教学思路与组织教学、引导与激发学生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
3 新时期环境艺术教育的建议
3.1新时期要有新的教育观念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着,只有不断去除陈旧的教育体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制度,我国的教育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用开阔的人文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论探讨环境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求。环境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设计出满足人类审美以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作品,这也是环境艺术教育的原动力。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在设计中多注入人性化因素,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够符合时代需求,也是人类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时代发展了,人居环境的质量提高了,环境艺术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变革。
3.2要顺应时代发展,建立适合本土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
环境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没有文理课界限,打破传统的分类标准,统一文化课和艺术素质要求的标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该种人才的培养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恰到好处的教育手段,根据所处的环境要求、社会环境、地域环境以及办学条件,打造具有本土特色,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人才的教育体系。
3.3建设实践性教学模块结构
通过将基础造型能力和工艺制作、材料技术进行结合,对设计课题和施工工艺技术应用实行综合性训练:要十分注重知识的先进性和技术上的应用能力培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要运用良好的整合能力来设计课程,建立起不仅相互关联与衔接,而且又能明确地区别技术成份。通过设置针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训练课程和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探索“产学研”互通的途径与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应对市场需求与变化的实际应用能力。
3.4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环境艺术教育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环境艺术教育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环境艺术教育的目的。在环境艺术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学生本位”的环境艺术教育实践 ,实行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人文、科技课程的整合作用,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关联,与现代新学科、文化、地域、历史、生活沟通起来。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境艺术教学,还需要调整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效并快速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最终能培养出有较高理论素养又具备实际设计能力的未来设计师。
4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新时期环境艺术教育要及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重构设计教育体系,建立与学科相应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专业教师也需要实施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对环境艺术大学生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汤常鸣. 儒家文化对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价值[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李楠. 对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 艺术评论,2011(07).
[3]李沙. 透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C].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9: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