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2~68(42.3±12.7)岁;根据Sanders分型,Ⅲ型23例,Ⅳ型1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改变情况,并于术后12个月时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0(14.5±2.0)个月。切口长度4.0~5.5(4.7±0.4)cm。1例切口浅表感染,2例切口延迟愈合,腓肠神经损伤1例,随访无钢板外露、松动,无骨折复位丢失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14~28(15.4±4.7)d,骨折愈合时间8~14(9.8±1.9)周。B?hler角由术前的(9.81±14.28)°恢复至术后3 d的(26.35±11.04)°、术后12个月的(25.96±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sane角由术前的(122.54±16.79)°恢复至术后3 d的(120.85±11.88)°、术后12个月的(120.62±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ryland评分由术前的12.66±4.10提高至术后12个月的92.20±7.82,其中优32例,良2例,可1例。结论 :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切口小,软组织损伤程度低,并可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是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是最基本的公式,是推导其它三角函数公式的基础.中学教材中利用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圆证明了这组三角函数公式,本文给出这组公式的另外两种证明方法.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来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这部分考察力度有所加大,我们可以
文[1]研究了如下的题目:题目已知z,y,z∈R’,x+y+z=1,求证:1/√x+8/√y+27/√z≥14√14.并给出了初等证明(利用基本不等式),且对以上问题加以推广: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基本理论之一.它不但是命题考查的重点,而且也是电解质溶液理论学习的基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对速率与平衡中的
电视台的主持人,靠一张嘴吃饭,能说会道是起码的,但是,在话筒前面的,都是能说会道的,所以还要看谁的表达更有个性。有人说,主持人“会说”,节目只是温吞水;主持人“敢说”,节目才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