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与“兴趣体育”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1
  
  摘 要 通过论述“快乐体育”与“兴趣体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确立快乐体育与兴趣体育在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证实了快乐体育与兴趣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 兴趣体育
  一、体育教学“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是以体育课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双边活动,通过身体活动与活动的紧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尊定基础,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与个人发展需求发展,从兴趣入手,以青少年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和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性,使青少年能自主地、欢乐地从事体育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兴趣作为实现教学目的与任务的手段,而且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和丰富的感情作为目的,因此,能激发青少年发展体育与智力,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善美的人格,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快乐体育”是从生理社会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与整体效应的,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我国社会的改革,青少年体育运动的认识,以及参与状态的变化,并在吸取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它的含义决不能简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它不单纯是快活的意思。虽然“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获得的价值在于身体练习的本身。在于从事体育练习过程中产生的快乐与喜悦的情感体验。所以,“快乐体育”在形式上是以快乐地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对青少年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体育教育和智能教育使青少年能够在学习阶段中认识体育、热爱体育,真正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使体育成为它们行动的一部分,并能够持之以恒、伴随终生。
  二、“快乐体育”与“兴趣体育”
  所谓“兴趣体育”是指从全面育人与终身体育出发,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的一种思想,它强调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积极地去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培养体育兴趣,主动积极地走向终生体育。对此我们给“快乐体育”所下定义,不难看出这两个不同概念实质上反映着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兴趣体育”是“快乐体育的”内核。“快乐体育”是“兴趣体育”的外壳,二者的指导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之所以在中学体育教改中分别以“快乐体育”、“兴趣体育”为主题,是为了遵循青少年的认识规律和生理特点,强调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不让他们带着负担去苦学,使学生情绪愉快、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而不是牵强附会搞另一套。
  快乐体育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整个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的,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某些僵死、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的变革。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神情严肃,不容置疑,学生唯唯诺诺,言听是从。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孩子们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孩子们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综合上所述,“快乐体育”与“兴趣体育”的目的,是以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学生的兴趣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的体育学生动机建立了自愿的要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练习中的乐趣作为追求的目地;并以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意志、适宜的学习方法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体育学生和炼身行为。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欢乐愉悦、和谐的气氛,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培养活泼愉快顽强拼搏、主动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1  摘 要 篮球裁判员是场上的执法者,是推动篮球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判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队员的发挥及整个比赛进程。通过对篮球裁判临场执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力求为提髙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篮球裁判员 临场执法 影响因素  一、内在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教学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论正被广泛的采纳,尤其在目前的中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关注中学学生心理特征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如何改善消极的心理上,更应该关注他们个性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2    摘 要 本文从身体素质、思维能力、注意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四个方面,研究了优秀定向越野运动员的特征,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发和思考,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定向越野运动员,推动我国定向越野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定向越野 运动员 特征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2    摘 要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健康”,因此,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未来的人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此,浅述了一下在体育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依赖心理 逆反心理 激趣法 温暖
2005年5月31至6月9日,四川省戏剧编、导、演研修班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在成都举办.这次培训班,是我省文化系统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对广西师范大学羽毛球校队女子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近几年很多高校的体育学院或体育系都设定了羽毛球专业方向,羽毛球项目也成为了大学生运动会必不可少的项目。羽毛球项目是一项对专业技术动作、身体素质及心理调控能力要求很高的体育项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2  摘 要 过度训练直接影响运动员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何防治过度训练已经成为体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利用生化指标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进行检测与评定,可以及时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合理地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避免疲劳过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 生化 指标 过度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1    摘 要 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里活动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兴趣导向性,兴趣可以转化为将来从事某种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巨大动力。所以在小学生的足球教学中,注重小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让小学生保持持久的足球热情是我国青少年足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Anshel等编制的运动员临场应激应付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初步测试了新疆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临场应激评价方式,结果表明:新疆青少年射击运动员通常将临场应激源评价为挑战和威胁,在不同的临场应激情境下,运动水平和性别对他们有不同的影响。建议: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个性加强修养;形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找出篮球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原因并对调节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找到调节不同阶段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措施及方法,排除其心理障碍,达到最理想的比赛效果,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 篮球 运动 心理素质 培养  一、心理素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