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力水平低下一直是困扰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结构设置、教材的选择及建设、培养学生听力技能以及适当、合理地导入英美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使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适应国家英语教学改革和中医药发展趋势的新要求。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英语听力 教学效果
一、教学现状及原因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高等中医院校英语师资不足,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精通医学英语的教师极少,人员构成不合理,结果造成了专业教学与英语教学脱节。在教学模式上受多方面条件限制,大部分中医院校只开设了精读和听力两门课程,对英语这一学科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尤以英语听力教学为甚。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及学生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理解,又要培养锻炼相关听力技能,还要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因此学生在听力训练或考试中往往顾此失彼,无法迅速、准确地理解整段对话或短文材料的内容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久而久之,学生慢慢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最后形成英语听力教学毫无效果的难堪局面。
笔者根据在本校执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认为影响中医药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主要在学生方面,体现有语言知识性障碍因素、情绪心理因素;除此之外,还有院校教学重心偏差的因素。
1.语言知识性障碍。语言知识性障碍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以及与英语相关联的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学生在听力训练或考试时只有很短的反应时间,可能平时认识熟悉的单词却反应不过来。这也跟学生的语感有关,因为记单词往往是单个记忆,对其语言环境并不了解。 另外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连读、爆破、弱化等特殊语音现象都难以把握,在听力过程中即使读音听得很清楚,但仍然无法理解听力内容。
2.心理因素障碍。心理因素一般指兴趣、注意力、意志等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研究中,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长期以来,中医药专业学生在思想上不太重视英语的学习,不愿意花精力去关注英语的学习。虽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对学好英语有一定认识,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和决心,但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毅力较差,缺乏脚踏实地的拼博精神。
3.院校教学重心的偏差。中医药院校大多更强调专业教育, 对英语教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人较少,不能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师资配备方面,由于教师少,课时多,教师整日忙于教学,科研压力较大,无过多的时间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法及进行业务进修。个别教师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紧迫感,未能做到既爱护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所有这一切造成了目前英语听力教与学质量都不高的现状。
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对策
1.课程设置。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考虑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还要考虑就中医院校的专业特点而言,英语这门课程在学校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应依据《课程要求》,从调整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入手,适当压缩基础性课程的学时和比例,增加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主要为中医英语和医学英语等)选修课程,构建符合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展第二课堂,做到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更好地衔接,同时为那些英语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2.教材的选择与建设。大学生入学前习惯于高中的学习模式做大量习题而缺乏真正地道的语言输入,入学后在接受听力训练时,大都表现为不习惯,听不进去。因此教师在选材时就应选一些可听性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新颖有趣并最好与他们专业性质相关的材料。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听力水平和不同听力训练阶段的需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材料,设计难易结合的问题,让学生能始终保持听力练习中的兴趣,不致失去信心。
3.培养听力技能。听力技能的缺乏也会导致学生在听音过程和答题过程中不能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最大限度地理解听力内容。教师应努力寻找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听力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传授一些速记技巧,并合理使用音视频。要求学生在平时积累词汇量和用法之外,进行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训练。精听要从简单的材料过渡到较难的材料,泛听则可建议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并符合自己水平的材料开始,随着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加大难度。同时要求学生对照听力原文,反复朗读不能听出的部分,直到能够完全听出来为止。坚持两种形式相结合,切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4.教学过程中合理导入英美文化。对学生进行目的语的知识文化导入,可以防止学生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直接把中国文化迁移到听力中,造成理解偏差。交际文化导入包括举止方式、谈话禁忌、称呼差异等等。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肩负着培养国际化、外向型中医药人才的重任,听力课则成为一门不可忽视的课程。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并针对影响学生听力提高的各种因素选择并深化教材,引导学生克服焦虑恐惧心理并逐步掌握各种有效的技能和方法,坚持不懈地进行听力训练,努力改善目前听力教与学的现状,共同提高听力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
编辑/杨帆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英语听力 教学效果
一、教学现状及原因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高等中医院校英语师资不足,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精通医学英语的教师极少,人员构成不合理,结果造成了专业教学与英语教学脱节。在教学模式上受多方面条件限制,大部分中医院校只开设了精读和听力两门课程,对英语这一学科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尤以英语听力教学为甚。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及学生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理解,又要培养锻炼相关听力技能,还要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因此学生在听力训练或考试中往往顾此失彼,无法迅速、准确地理解整段对话或短文材料的内容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久而久之,学生慢慢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最后形成英语听力教学毫无效果的难堪局面。
笔者根据在本校执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认为影响中医药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主要在学生方面,体现有语言知识性障碍因素、情绪心理因素;除此之外,还有院校教学重心偏差的因素。
1.语言知识性障碍。语言知识性障碍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以及与英语相关联的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学生在听力训练或考试时只有很短的反应时间,可能平时认识熟悉的单词却反应不过来。这也跟学生的语感有关,因为记单词往往是单个记忆,对其语言环境并不了解。 另外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连读、爆破、弱化等特殊语音现象都难以把握,在听力过程中即使读音听得很清楚,但仍然无法理解听力内容。
2.心理因素障碍。心理因素一般指兴趣、注意力、意志等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研究中,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长期以来,中医药专业学生在思想上不太重视英语的学习,不愿意花精力去关注英语的学习。虽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对学好英语有一定认识,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和决心,但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毅力较差,缺乏脚踏实地的拼博精神。
3.院校教学重心的偏差。中医药院校大多更强调专业教育, 对英语教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人较少,不能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师资配备方面,由于教师少,课时多,教师整日忙于教学,科研压力较大,无过多的时间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法及进行业务进修。个别教师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紧迫感,未能做到既爱护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所有这一切造成了目前英语听力教与学质量都不高的现状。
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对策
1.课程设置。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考虑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还要考虑就中医院校的专业特点而言,英语这门课程在学校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应依据《课程要求》,从调整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入手,适当压缩基础性课程的学时和比例,增加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主要为中医英语和医学英语等)选修课程,构建符合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展第二课堂,做到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更好地衔接,同时为那些英语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2.教材的选择与建设。大学生入学前习惯于高中的学习模式做大量习题而缺乏真正地道的语言输入,入学后在接受听力训练时,大都表现为不习惯,听不进去。因此教师在选材时就应选一些可听性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新颖有趣并最好与他们专业性质相关的材料。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听力水平和不同听力训练阶段的需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材料,设计难易结合的问题,让学生能始终保持听力练习中的兴趣,不致失去信心。
3.培养听力技能。听力技能的缺乏也会导致学生在听音过程和答题过程中不能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最大限度地理解听力内容。教师应努力寻找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听力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传授一些速记技巧,并合理使用音视频。要求学生在平时积累词汇量和用法之外,进行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训练。精听要从简单的材料过渡到较难的材料,泛听则可建议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并符合自己水平的材料开始,随着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加大难度。同时要求学生对照听力原文,反复朗读不能听出的部分,直到能够完全听出来为止。坚持两种形式相结合,切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4.教学过程中合理导入英美文化。对学生进行目的语的知识文化导入,可以防止学生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直接把中国文化迁移到听力中,造成理解偏差。交际文化导入包括举止方式、谈话禁忌、称呼差异等等。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肩负着培养国际化、外向型中医药人才的重任,听力课则成为一门不可忽视的课程。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并针对影响学生听力提高的各种因素选择并深化教材,引导学生克服焦虑恐惧心理并逐步掌握各种有效的技能和方法,坚持不懈地进行听力训练,努力改善目前听力教与学的现状,共同提高听力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