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应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新鲜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效益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4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改变教学模式,给学生创建轻松愉快、自主思考、交流共享的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有不同的精彩创造。
一、改变呈现的方式
案例:教学“一个两位数乘11有什么规律”一课,在第一个班级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计算24×11、35×11、57×11等算式,再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学生通过计算很难发现规律,这时我便把方法教给学生,可学生兴趣不高,最后只有少数学生能根据规律写出得数,虽然这样计算很方便,但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到这种方法的简捷性。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想:“即使是老师把方法交给学生,也要让学生感兴趣,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于是,课堂上我让学生出题来考老师,即让学生随便说一道两位数乘11的算式,我很快说出答案,再让学生计算验证。我回答第一题时,学生发出惊叹声,当我很快说出第二题的答案时,学生竟然给我鼓起掌来。我想:“学生对我崇拜的同时,肯定也想掌握这种方法,这时便是教给学生方法最好的时候。”于是我教给学生“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用这一规律尝试计算一些算式,使学生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方便,教学效果比第一个班级好。
感悟:比较两个班级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不禁感慨:“原来对一些问题的呈现方式做些小改变,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但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教学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一起探究知识。
二、改变讲练的顺序
案例:学习“按比例分配”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题:“食品店用奶糖和巧克力配制一种礼品糖,每盒中奶糖和巧克力的质量比是5∶3。如果有奶糖和巧克力各60千克,奶糖用完时,巧克力还剩多少千克?再有多少千克奶糖,就可以把巧克力全部用完?”这道题中的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我怕学生理解有困难,不禁有提醒的冲动,但还是克制住自己,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生1:第一问我们求出巧克力还剩24千克,第二问是求“用完24千克巧克力,奶糖需要多少千克”,用24÷3×5=40(千克)求解就可以了。
生2:其实,还可以换种思路。先算出巧克力用60千克,奶糖用了60÷3×5=100(千克),那么100-60=40(千克),即还需要有40千克奶糖。
生3:我可以更快地得出结果,即列式为5∶3=( )∶24,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就可以知道还需要40千克奶糖。
……
感悟:让学生解决一些稍难的题目时,教师总是不放心学生,总要提醒了再让学生做。其实,虽不是所有学生都很聪明,但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是活跃的,作为教师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不能把学生的优秀仅停留在作业本上,而应该把学生的优秀最大化。
三、改变师生的角色
案例:学生作业中有这样一题:“六年级女生人数与六年级总人数的比是60∶125,把比改写成后项是100的比。”把125改写成100,对于一般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批改时发现全班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在学生交流时,我就说了一句话:“很多同学都做对,那能证明你的答案是自己的想法吗?”
生1: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5得到12∶25,再把前项和后项同时乘4,就可以得到48∶100了。
生2:我们四年级时学过8×125=1000,所以我是把60∶12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8得到480∶1000,再把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10就可以得到48∶100了。
……
感悟:如果教师说“这题有5种方法可以解决”,学生不会因为有这么多种解法而认真去学习掌握,甚至感觉方法太多,产生畏难情绪,即使教师讲的多么生动,效果也未必好。课堂上,教师应把学习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上述教学中,学生通过交流补充,不仅出现了多种方法,而且有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算法的优化。当然,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方法,但学生通过交流,肯定能从这些方法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舞台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唱出一台好戏。
(责编 杜 华)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效益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4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改变教学模式,给学生创建轻松愉快、自主思考、交流共享的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有不同的精彩创造。
一、改变呈现的方式
案例:教学“一个两位数乘11有什么规律”一课,在第一个班级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计算24×11、35×11、57×11等算式,再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学生通过计算很难发现规律,这时我便把方法教给学生,可学生兴趣不高,最后只有少数学生能根据规律写出得数,虽然这样计算很方便,但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到这种方法的简捷性。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想:“即使是老师把方法交给学生,也要让学生感兴趣,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于是,课堂上我让学生出题来考老师,即让学生随便说一道两位数乘11的算式,我很快说出答案,再让学生计算验证。我回答第一题时,学生发出惊叹声,当我很快说出第二题的答案时,学生竟然给我鼓起掌来。我想:“学生对我崇拜的同时,肯定也想掌握这种方法,这时便是教给学生方法最好的时候。”于是我教给学生“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用这一规律尝试计算一些算式,使学生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方便,教学效果比第一个班级好。
感悟:比较两个班级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不禁感慨:“原来对一些问题的呈现方式做些小改变,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但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教学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一起探究知识。
二、改变讲练的顺序
案例:学习“按比例分配”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题:“食品店用奶糖和巧克力配制一种礼品糖,每盒中奶糖和巧克力的质量比是5∶3。如果有奶糖和巧克力各60千克,奶糖用完时,巧克力还剩多少千克?再有多少千克奶糖,就可以把巧克力全部用完?”这道题中的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我怕学生理解有困难,不禁有提醒的冲动,但还是克制住自己,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生1:第一问我们求出巧克力还剩24千克,第二问是求“用完24千克巧克力,奶糖需要多少千克”,用24÷3×5=40(千克)求解就可以了。
生2:其实,还可以换种思路。先算出巧克力用60千克,奶糖用了60÷3×5=100(千克),那么100-60=40(千克),即还需要有40千克奶糖。
生3:我可以更快地得出结果,即列式为5∶3=( )∶24,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就可以知道还需要40千克奶糖。
……
感悟:让学生解决一些稍难的题目时,教师总是不放心学生,总要提醒了再让学生做。其实,虽不是所有学生都很聪明,但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是活跃的,作为教师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不能把学生的优秀仅停留在作业本上,而应该把学生的优秀最大化。
三、改变师生的角色
案例:学生作业中有这样一题:“六年级女生人数与六年级总人数的比是60∶125,把比改写成后项是100的比。”把125改写成100,对于一般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批改时发现全班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在学生交流时,我就说了一句话:“很多同学都做对,那能证明你的答案是自己的想法吗?”
生1: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5得到12∶25,再把前项和后项同时乘4,就可以得到48∶100了。
生2:我们四年级时学过8×125=1000,所以我是把60∶12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8得到480∶1000,再把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10就可以得到48∶100了。
……
感悟:如果教师说“这题有5种方法可以解决”,学生不会因为有这么多种解法而认真去学习掌握,甚至感觉方法太多,产生畏难情绪,即使教师讲的多么生动,效果也未必好。课堂上,教师应把学习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上述教学中,学生通过交流补充,不仅出现了多种方法,而且有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算法的优化。当然,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方法,但学生通过交流,肯定能从这些方法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舞台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唱出一台好戏。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