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赤水河流域、在黔北高原,说起邹开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书记”
三年前的仲冬时节,我应邀去贵州考察。几位曾经在贵州工作过的老领导听说我要去贵州,纷纷建议我去茅台看看,并一定要我见一个人,一个已经退居二线10多年的老人——邹开良。他们说,胡锦涛主席有几次和他们见面说到茅台时,还直夸邹开良同志的人品和工作作风。
老领导们的一致建议,让我不禁有些好奇:这位邹开良该是位有着怎样传奇的老人?
一踏上黔北高原赤水河畔的茅台镇,那令人神往、令人陶醉的茅台酒的醇香便扑面而来。享誉海内外的国酒之都,养育出无数神奇的茅台人。这片神奇的热土,也铸造了国酒心、国酒魂,国酒精神、国酒品格。
在无数神奇的茅台人中,邹开良无疑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邹开良1998年从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任上退下来之后,至今已有10多年。茅台人至今忘不了邹开良和他开创性的历史贡献。在赤水河流域、在黔北高原,说起邹开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书记”。
力主改革
邹开良出生在黔北,是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1973 年,贵州省委把他从黔北仁怀县副县长的岗位上调到茅台酒厂做副厂长。此时的茅台酒厂还是个手工作坊式的小企业,生产落后,亏损多年。邹开良从一个不懂酒的行政干部做起,一步步成长起来。5年后,邹开良担任党委副书记和第一副厂长,这一年茅台酒厂的年产量跃过1000 吨,一举甩掉了连续16 年亏损的帽子。
1985年5 月,在茅台工作了12年的邹开良出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此时的国营茅台酒厂依旧固守着刻板的计划经济—国家计委制定分配计划,销售则由各地糖酒公司进行专卖。邹开良面对全国各地逐渐兴起的国企改革试点工作,意识到这一体制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几次给上级部门打报告,要求茅台厂能够提留超产产品的一部分或者少部分,进入市场自行销售,但均被驳回。
正在邹开良万分苦恼之际,一天,海军副司令周仁杰代表中央到茅台酒厂视察,对茅台酒赞不绝口,询问厂里在发展方面有什么困难?邹开良提出:“我们不要钱,我们要政策。”他把厂里想提留超产部分的30%,自行销售,所得利润用于茅台酒厂滚动发展这一想法作了汇报。周仁杰当即表态向国务院汇报。不久中央批准了邹开良的想法。茅台酒厂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借此势头,邹开良又向省政府汇报,要求超产部分全部留给企业,自主销售,所得收入用于滚动发展茅台。贵州省政府很快同意了茅台酒厂的方案。
1991 年,茅台酒年产量突破了2000 吨大关,利税首次超过了亿 元。邹开良仍不满足于现状。1992年,邹开良考察了德国西门子公司,认识股份制改造是一个未来的方向,希望茅台酒能在香港上市,于是将这一想法报请上级单位。但有关部门认为,茅台是世界名酒,怕有闪失,要求步子放缓一点。
直到2001年8月,贵州茅台股票才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若茅台早在1992年就上市,现在又该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啊!”邹开良时常为此感叹。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茅台酒厂发展历程上的转折时期,也是市场经济初现端倪的承前启后的时期。邹开良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项改革,在当时的环境下,引发了不少争议。面对怀疑和争议,邹开良坦然处之,回答说:“若不成功,乌纱帽随时取走。”邹开良以那个年代特有的决心和信心,为茅台酒厂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的茅台人回过头去看,当初那些似乎超前的想法,都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人才战略
上世纪80年代的茅台酒厂地处大山深处,远离大城市,条件艰苦,在人才储备上无法依靠外部输送。为了培养本土人才,邹开良将一批年轻人送到大专院校读书深造,并为他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待遇:工资奖金照拿,每年享受8000至2万元不等的学费资助,还有其他生活补助。这在人们工资普遍不足百元的1983至1985年,无疑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但这种螺旋式的培养人才的方法后来被证明效果极佳。它不仅为茅台集团的发展提供了一大批年富力强、能挑重担的中青年干部,而且为日后的扩张准备了骨干力量。这其中就有今天的茅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股份公司董事长袁仁国。
袁仁国18岁那年,以知青身份进入茅台酒厂做学徒工。邹书记看出这个聪明好学的小伙子是个人才,将这个普通工人选拔送到贵州工学院脱产读书,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养。袁仁国先是在车间观察了一年,后又调到供销科当科员,随后又调到厂办当副主任、党委秘书、三车间党支书兼主任。敢想敢干又有闯劲的袁仁国没有辜负老书记的希望,在每个工作岗位上干得都很出色。很快,袁仁国被任命为厂长助理、副厂长,后来还担任了上市公司贵州茅台的董事长。
为留住当时厂里的技术一号人物——季克良,邹开良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七,气温已经降至零下10多摄氏度。邹开良借着出差上海的机会,专程赶到江苏南通农村,分别给季克良的生父母和养父母拜年,进门时,他已被冻得说不出话来。多年后,成为茅台集团董事长、中国白酒行业泰斗的季克良说,当时他被老书记邹开良的诚意深深感动,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国酒文化
在茅台酒发展的历程中,国酒人始终秉承着“我爱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邹开良更是视国酒如生命,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国酒茅台一定要昂首屹立于世界名酒之林。用他的话说,厂子不大名声大,任务不大责任大。茅台酒厂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是国酒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多年来,茅台酒厂领导始终注意发挥班子的群体功能,邹开良任书记时还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群体管理数学模型:10-1=0,10+0=100,意思是如果领导班子中有一个人以权谋私,整个领导班子的作用只能是0;如果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大公无私,民主管理,就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就创造出10+0=100的奇迹来。
在茅台酒厂管理辞典中,始终充满了“以质求存,以人为本,继承创新”的理念和追求。他还力排众议在茅台修建了中国第一个酒文化博物馆,在厂区修建了一座精美的苏州园林,为国酒茅台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邹开良亲自主持修建的国酒文化城又以“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
然而,对国酒如数家珍、贡献至极的邹开良,身在国酒之都中,却从不嗜酒。虽然邹开良一开口三句不离国酒,可是一日三餐却远离茅台。原因是这位国酒的掌舵人认为,如果整天沉浸在国酒中,即便是出于公关应酬的需要,都易出现误事误人的风险。因此,从政从商以来,邹开良老书记一直都坚守不嗜酒的良好习惯。这是邹开良老书记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的一贯表现。
如今,茅台酒厂从当年低矮简陋的厂房发展成为现在红墙绿瓦、高楼林立、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工厂:从一个手工作坊式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特大型的国家一级企业,可以说邹开良是率领集团领导班子奋力进取的结果。
在今日看来,茅台镇能有今天之大发展,国酒茅台能有今日之无比辉煌,原因有二。一是得益于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二是得益于邹开良的创新经营。也正因为如此,茅台人民给邹开良极大赞誉,在茅台镇大街小巷、酒厂车间、田间地头,都能听到茅台人、国酒人把邹开良比喻为茅台的邓小平!
邹开良老书记一生奉献给了茅台,成就了至今40年的国酒辉煌。他毅然决然地退居二线后,仍然关注着国酒茅台的成长,关心着国家的发展,但却从不干预、插手茅台的工作。退休后的邹开良走出笼罩在身上的耀眼光环,安于平静休闲的生活,安于晚年知性的生活,保持着茅台国酒醇厚、平和、纯正的风貌,再次为茅台人、国酒人树立了一座丰碑。
三年前的仲冬时节,我应邀去贵州考察。几位曾经在贵州工作过的老领导听说我要去贵州,纷纷建议我去茅台看看,并一定要我见一个人,一个已经退居二线10多年的老人——邹开良。他们说,胡锦涛主席有几次和他们见面说到茅台时,还直夸邹开良同志的人品和工作作风。
老领导们的一致建议,让我不禁有些好奇:这位邹开良该是位有着怎样传奇的老人?
一踏上黔北高原赤水河畔的茅台镇,那令人神往、令人陶醉的茅台酒的醇香便扑面而来。享誉海内外的国酒之都,养育出无数神奇的茅台人。这片神奇的热土,也铸造了国酒心、国酒魂,国酒精神、国酒品格。
在无数神奇的茅台人中,邹开良无疑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邹开良1998年从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任上退下来之后,至今已有10多年。茅台人至今忘不了邹开良和他开创性的历史贡献。在赤水河流域、在黔北高原,说起邹开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书记”。
力主改革
邹开良出生在黔北,是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1973 年,贵州省委把他从黔北仁怀县副县长的岗位上调到茅台酒厂做副厂长。此时的茅台酒厂还是个手工作坊式的小企业,生产落后,亏损多年。邹开良从一个不懂酒的行政干部做起,一步步成长起来。5年后,邹开良担任党委副书记和第一副厂长,这一年茅台酒厂的年产量跃过1000 吨,一举甩掉了连续16 年亏损的帽子。
1985年5 月,在茅台工作了12年的邹开良出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此时的国营茅台酒厂依旧固守着刻板的计划经济—国家计委制定分配计划,销售则由各地糖酒公司进行专卖。邹开良面对全国各地逐渐兴起的国企改革试点工作,意识到这一体制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几次给上级部门打报告,要求茅台厂能够提留超产产品的一部分或者少部分,进入市场自行销售,但均被驳回。
正在邹开良万分苦恼之际,一天,海军副司令周仁杰代表中央到茅台酒厂视察,对茅台酒赞不绝口,询问厂里在发展方面有什么困难?邹开良提出:“我们不要钱,我们要政策。”他把厂里想提留超产部分的30%,自行销售,所得利润用于茅台酒厂滚动发展这一想法作了汇报。周仁杰当即表态向国务院汇报。不久中央批准了邹开良的想法。茅台酒厂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借此势头,邹开良又向省政府汇报,要求超产部分全部留给企业,自主销售,所得收入用于滚动发展茅台。贵州省政府很快同意了茅台酒厂的方案。
1991 年,茅台酒年产量突破了2000 吨大关,利税首次超过了亿 元。邹开良仍不满足于现状。1992年,邹开良考察了德国西门子公司,认识股份制改造是一个未来的方向,希望茅台酒能在香港上市,于是将这一想法报请上级单位。但有关部门认为,茅台是世界名酒,怕有闪失,要求步子放缓一点。
直到2001年8月,贵州茅台股票才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若茅台早在1992年就上市,现在又该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啊!”邹开良时常为此感叹。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茅台酒厂发展历程上的转折时期,也是市场经济初现端倪的承前启后的时期。邹开良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项改革,在当时的环境下,引发了不少争议。面对怀疑和争议,邹开良坦然处之,回答说:“若不成功,乌纱帽随时取走。”邹开良以那个年代特有的决心和信心,为茅台酒厂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的茅台人回过头去看,当初那些似乎超前的想法,都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人才战略
上世纪80年代的茅台酒厂地处大山深处,远离大城市,条件艰苦,在人才储备上无法依靠外部输送。为了培养本土人才,邹开良将一批年轻人送到大专院校读书深造,并为他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待遇:工资奖金照拿,每年享受8000至2万元不等的学费资助,还有其他生活补助。这在人们工资普遍不足百元的1983至1985年,无疑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但这种螺旋式的培养人才的方法后来被证明效果极佳。它不仅为茅台集团的发展提供了一大批年富力强、能挑重担的中青年干部,而且为日后的扩张准备了骨干力量。这其中就有今天的茅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股份公司董事长袁仁国。
袁仁国18岁那年,以知青身份进入茅台酒厂做学徒工。邹书记看出这个聪明好学的小伙子是个人才,将这个普通工人选拔送到贵州工学院脱产读书,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养。袁仁国先是在车间观察了一年,后又调到供销科当科员,随后又调到厂办当副主任、党委秘书、三车间党支书兼主任。敢想敢干又有闯劲的袁仁国没有辜负老书记的希望,在每个工作岗位上干得都很出色。很快,袁仁国被任命为厂长助理、副厂长,后来还担任了上市公司贵州茅台的董事长。
为留住当时厂里的技术一号人物——季克良,邹开良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七,气温已经降至零下10多摄氏度。邹开良借着出差上海的机会,专程赶到江苏南通农村,分别给季克良的生父母和养父母拜年,进门时,他已被冻得说不出话来。多年后,成为茅台集团董事长、中国白酒行业泰斗的季克良说,当时他被老书记邹开良的诚意深深感动,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国酒文化
在茅台酒发展的历程中,国酒人始终秉承着“我爱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邹开良更是视国酒如生命,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国酒茅台一定要昂首屹立于世界名酒之林。用他的话说,厂子不大名声大,任务不大责任大。茅台酒厂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是国酒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多年来,茅台酒厂领导始终注意发挥班子的群体功能,邹开良任书记时还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群体管理数学模型:10-1=0,10+0=100,意思是如果领导班子中有一个人以权谋私,整个领导班子的作用只能是0;如果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大公无私,民主管理,就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就创造出10+0=100的奇迹来。
在茅台酒厂管理辞典中,始终充满了“以质求存,以人为本,继承创新”的理念和追求。他还力排众议在茅台修建了中国第一个酒文化博物馆,在厂区修建了一座精美的苏州园林,为国酒茅台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邹开良亲自主持修建的国酒文化城又以“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
然而,对国酒如数家珍、贡献至极的邹开良,身在国酒之都中,却从不嗜酒。虽然邹开良一开口三句不离国酒,可是一日三餐却远离茅台。原因是这位国酒的掌舵人认为,如果整天沉浸在国酒中,即便是出于公关应酬的需要,都易出现误事误人的风险。因此,从政从商以来,邹开良老书记一直都坚守不嗜酒的良好习惯。这是邹开良老书记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的一贯表现。
如今,茅台酒厂从当年低矮简陋的厂房发展成为现在红墙绿瓦、高楼林立、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工厂:从一个手工作坊式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特大型的国家一级企业,可以说邹开良是率领集团领导班子奋力进取的结果。
在今日看来,茅台镇能有今天之大发展,国酒茅台能有今日之无比辉煌,原因有二。一是得益于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二是得益于邹开良的创新经营。也正因为如此,茅台人民给邹开良极大赞誉,在茅台镇大街小巷、酒厂车间、田间地头,都能听到茅台人、国酒人把邹开良比喻为茅台的邓小平!
邹开良老书记一生奉献给了茅台,成就了至今40年的国酒辉煌。他毅然决然地退居二线后,仍然关注着国酒茅台的成长,关心着国家的发展,但却从不干预、插手茅台的工作。退休后的邹开良走出笼罩在身上的耀眼光环,安于平静休闲的生活,安于晚年知性的生活,保持着茅台国酒醇厚、平和、纯正的风貌,再次为茅台人、国酒人树立了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