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英国文豪狄更斯诞生200周年纪念,世界各地皆有庆祝活动,书店也在减价销售他的小说,然而我实在提不起兴趣买,不禁扪心自问原因何在? 为什么我还是不想读狄更斯?
日前偶尔看到英国《金融时报》Christopher Caldwell的一篇文章,意见相同,并且认为狄更斯在外国的地位远比本国高,在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小说代表英国,美国人尤其如此想。众所周知,19世纪的美国曾有狄更斯热,他的小说在英国报章连载,美国读者甚至跑到码头去等着看轮船运来的报纸,迫不急待地看小说人物的命运,追问“小耐儿还活着吗?”我不禁又想到晚清林琴南翻译的《孝女耐儿传》(原名是“The Old Curiosity Shop”), 他也是感动至极,还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序文, 将狄更斯的文笔与曹雪芹和太史公相提并论,认为《红楼梦》叙人间富贵,人情冷暖,但“终竟雅多俗寡”,而狄更斯则能“扫荡名士美人之局,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又说“叙家常平淡之事最难着笔”,而狄更斯“则专意为家常之言,而又专写下等社会家常之事”,实在是小说大师。
林氏对《孝女耐儿传》颇情有独钟,我曾在多年前写的博士论文中提到,林把这本“煽情”(sentimental) 小说赋以道德意义,耐儿成了儒家孝道的典范。在此篇序文中林氏特别点出狄更斯文笔的妙处,用的是旁敲侧击的手法:读者以为“耐儿之奇孝,谓死时必有一番死决悲怆之言,如余所译《茶花女》之日记”,然而“狄更斯则不写耐儿,专写耐儿之大父凄恋耐儿之状”,足见大文豪的用心良苦。
读过此小说的读者当会知道,耐儿的祖父是一个赌徒,不听孙女的劝告,耐儿的死是他间接导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也是一个赌徒,可能与此心有戚戚焉,不过这位俄国大师专注的是一种内心的罪恶,而非言情或孝道。
狄更斯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有影响,据学者研究,1862年狄更斯曾接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访问,陀氏还引了一段他的话,大意是说:狄氏小说中的好人都是他自己想作的榜样,而坏人则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恶魔。这个说法似乎用在陀氏自己身上更为恰当。我在网上查到一篇宏文,文中提到陀氏在1867年就借了法文版的《The Old Curiosity Shop》来读,甚至把《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又译《苦海孤雏》;林译《块肉余生述》)看了数遍之多!这篇论文特别分析狄氏的小说《Our Mutual Friend》 (《我们共同的朋友》)对陀氏的《罪与罚》和《白痴》的影响,不仅是犯罪心理的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正面人物的典型——前者的John Harmon和后者的Myshkin王子都是同类的圣洁人物,饶有洞见。此文提醒我们,陀氏不仅深入人性的黑暗面,而且更向往人性善良的一面,两位大师都是基督徒,虽然英国国教和俄国的希腊正教在仪式上大不相同。鲁迅指出陀氏“坚韧”的受难精神,可说把正面和负面都顾到了,但他没有看到陀氏小说中的天真纯洁的人物, 如《白痴》中的Myshkin王子和《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阿留夏;罪犯和圣徒乃人性两极,也可以是一个角色的双重性格或两个对等人物,所造人性谁也比不上陀翁描写得更深入。
对我个人而言,狄更斯小说的社会性反而显得突出,他从中产阶级的角度描写中下阶层的人物,入木三分,但他的视野还是脱离不了中产阶级,而且相当保守。当时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市人口遽增,工人和穷人大量涌入,问题严重,他虽同情穷人,但并不主张革命,只望有钱人多一点恻隐之心和正义感而已,当然也不够客观,比不上巴尔扎克。倒是他对充斥于伦敦街头巷尾的“鸡鸣狗盗”之徒的描绘十分生动,难怪《Oliver Twist》 (林译《贼史》,又译《雾都孤儿》) 最受欢迎,改编的电影不下五六部。
我少时受电影影响,最喜欢看他的《双城记》,和所有读者一样,只记得小说开头的那一段話:“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有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 这段话现在读来有点夸张,稍嫌肉麻;反而是第二段更有趣,而且颇富幽默感:“在英国有一个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个面貌平庸的王后;在法国有一个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个面貌平庸的王后……” 故意重复, 讽刺的意味也更浓。继续读下去,故事的主角Sydney Carton出现了,他到巴黎,被卷入法国大革命,为他仰慕的女子牺牲。也许当年我看的好莱坞影片中饰演此角的英国演员罗纳德?考尔曼(Ronald Colman)气质高贵,演得太精彩了,连带使我感动仰慕不已;现在思之,却觉得小说和影片中的“意识形态”都相当保守,对这场大革命的看法全是负面的,集中在断头台杀人的“大恐怖”,显然反映了狄更斯的保守心态,和另一个英国名人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差不多。
我个人印象较深的狄更斯小说是Dombey and Son(林译《董贝父子》),也是为了当年研究林琴南而读的,先看林的译本,然后进入原著,发现这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小说。故事描写的是一个资本家和他的公司,内中对于铁路交通——特别是火车煤烟——带来的冲击和伦敦的都市演变描写得甚为生动。我在英文论文中写到:这是狄更斯后期的首部成熟作品,认真关注社会问题,进一步反映了狄更斯因物质生活改善而感到的矛盾心理。当然小说中也有一个人情的主线,和一个孝女,感情与道德合而为一,当故事结尾父女重逢,女儿对原来冷酷的父亲说:“自今而后,永不再别”的时候,林琴南禁不住加上一句感言:“畏庐书至此,哭已三次矣”, 大有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之意。■
(作者系学者、作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日前偶尔看到英国《金融时报》Christopher Caldwell的一篇文章,意见相同,并且认为狄更斯在外国的地位远比本国高,在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小说代表英国,美国人尤其如此想。众所周知,19世纪的美国曾有狄更斯热,他的小说在英国报章连载,美国读者甚至跑到码头去等着看轮船运来的报纸,迫不急待地看小说人物的命运,追问“小耐儿还活着吗?”我不禁又想到晚清林琴南翻译的《孝女耐儿传》(原名是“The Old Curiosity Shop”), 他也是感动至极,还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序文, 将狄更斯的文笔与曹雪芹和太史公相提并论,认为《红楼梦》叙人间富贵,人情冷暖,但“终竟雅多俗寡”,而狄更斯则能“扫荡名士美人之局,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又说“叙家常平淡之事最难着笔”,而狄更斯“则专意为家常之言,而又专写下等社会家常之事”,实在是小说大师。
林氏对《孝女耐儿传》颇情有独钟,我曾在多年前写的博士论文中提到,林把这本“煽情”(sentimental) 小说赋以道德意义,耐儿成了儒家孝道的典范。在此篇序文中林氏特别点出狄更斯文笔的妙处,用的是旁敲侧击的手法:读者以为“耐儿之奇孝,谓死时必有一番死决悲怆之言,如余所译《茶花女》之日记”,然而“狄更斯则不写耐儿,专写耐儿之大父凄恋耐儿之状”,足见大文豪的用心良苦。
读过此小说的读者当会知道,耐儿的祖父是一个赌徒,不听孙女的劝告,耐儿的死是他间接导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也是一个赌徒,可能与此心有戚戚焉,不过这位俄国大师专注的是一种内心的罪恶,而非言情或孝道。
狄更斯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有影响,据学者研究,1862年狄更斯曾接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访问,陀氏还引了一段他的话,大意是说:狄氏小说中的好人都是他自己想作的榜样,而坏人则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恶魔。这个说法似乎用在陀氏自己身上更为恰当。我在网上查到一篇宏文,文中提到陀氏在1867年就借了法文版的《The Old Curiosity Shop》来读,甚至把《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又译《苦海孤雏》;林译《块肉余生述》)看了数遍之多!这篇论文特别分析狄氏的小说《Our Mutual Friend》 (《我们共同的朋友》)对陀氏的《罪与罚》和《白痴》的影响,不仅是犯罪心理的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正面人物的典型——前者的John Harmon和后者的Myshkin王子都是同类的圣洁人物,饶有洞见。此文提醒我们,陀氏不仅深入人性的黑暗面,而且更向往人性善良的一面,两位大师都是基督徒,虽然英国国教和俄国的希腊正教在仪式上大不相同。鲁迅指出陀氏“坚韧”的受难精神,可说把正面和负面都顾到了,但他没有看到陀氏小说中的天真纯洁的人物, 如《白痴》中的Myshkin王子和《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阿留夏;罪犯和圣徒乃人性两极,也可以是一个角色的双重性格或两个对等人物,所造人性谁也比不上陀翁描写得更深入。
对我个人而言,狄更斯小说的社会性反而显得突出,他从中产阶级的角度描写中下阶层的人物,入木三分,但他的视野还是脱离不了中产阶级,而且相当保守。当时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市人口遽增,工人和穷人大量涌入,问题严重,他虽同情穷人,但并不主张革命,只望有钱人多一点恻隐之心和正义感而已,当然也不够客观,比不上巴尔扎克。倒是他对充斥于伦敦街头巷尾的“鸡鸣狗盗”之徒的描绘十分生动,难怪《Oliver Twist》 (林译《贼史》,又译《雾都孤儿》) 最受欢迎,改编的电影不下五六部。
我少时受电影影响,最喜欢看他的《双城记》,和所有读者一样,只记得小说开头的那一段話:“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有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 这段话现在读来有点夸张,稍嫌肉麻;反而是第二段更有趣,而且颇富幽默感:“在英国有一个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个面貌平庸的王后;在法国有一个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个面貌平庸的王后……” 故意重复, 讽刺的意味也更浓。继续读下去,故事的主角Sydney Carton出现了,他到巴黎,被卷入法国大革命,为他仰慕的女子牺牲。也许当年我看的好莱坞影片中饰演此角的英国演员罗纳德?考尔曼(Ronald Colman)气质高贵,演得太精彩了,连带使我感动仰慕不已;现在思之,却觉得小说和影片中的“意识形态”都相当保守,对这场大革命的看法全是负面的,集中在断头台杀人的“大恐怖”,显然反映了狄更斯的保守心态,和另一个英国名人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差不多。
我个人印象较深的狄更斯小说是Dombey and Son(林译《董贝父子》),也是为了当年研究林琴南而读的,先看林的译本,然后进入原著,发现这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小说。故事描写的是一个资本家和他的公司,内中对于铁路交通——特别是火车煤烟——带来的冲击和伦敦的都市演变描写得甚为生动。我在英文论文中写到:这是狄更斯后期的首部成熟作品,认真关注社会问题,进一步反映了狄更斯因物质生活改善而感到的矛盾心理。当然小说中也有一个人情的主线,和一个孝女,感情与道德合而为一,当故事结尾父女重逢,女儿对原来冷酷的父亲说:“自今而后,永不再别”的时候,林琴南禁不住加上一句感言:“畏庐书至此,哭已三次矣”, 大有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之意。■
(作者系学者、作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