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课本中选的一篇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应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殿堂。语文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更应该把德育的教育渗透在传授的知识之中,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深邃思想的百花园。
一、 在课文的情感熏陶中展开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语文课文大都是作者用笔蘸着心血、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无不浸透着作者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感情。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对学生心灵感染和情感的熏陶,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孝顺之心,感恩之情,因此一些经典课文的感染熏陶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我在教学李密《陈情表》这篇宣扬、崇尚孝道的经典古文时,就先告诉学生古人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希望同学们通过饱含深情的诵读去感受、体悟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心,树立孝顺长辈,感恩社会的意识,并安排学生利用节日的契机给父母、长辈发一条祝福感恩的短信,真正将语文学习中的感动化为了实际的行动。
在语文选修《中外名人传记》教学时,注重利用名人们的苦难经历、伟大思想和崇高人格来感染、教育、砥砺学生,用榜样力量激励鼓舞学生奋进。在《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人——杜甫》中就用杜甫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来增强学生勇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怀。读《霍金传》时,我和学生一起探讨“行体可以毁灭,精神永远流传”这句话的真谛。我告诉学生:像霍金这样一位高度残疾、几次濒临死亡的病人,都能凭借他的顽强、执著和乐观而令世人景仰,天地震撼。而我们却拥有最大的财富——健康,还有什么理由去虚度年华,蹉跎人生,悲观厌世呢?我还建议一些缺乏自信的同学去读一读《丘吉尔传》,学习一个曾经成绩倒数、性格孤僻、自制力差的学生是如何成长为一位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一个伟大的反法西斯英雄。
二、用名言警句激励人心,疏缓受挫心理
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学生在学习、生活、考试中难免会遭受打击和挫折,许多同学不能够自我调节,以致陷入苦闷和自卑之中,这时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和心理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天早自习坚持由我或者是同学轮流写一句名言警句,引领学生在领略文学之美的同时去感受古人先贤在挫折中的豁达、淡然,让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和心灵慰藉。面对挫折,想一想屈原 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失意,读一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面对排挤,高唱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面对迷茫,坚信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们在这些散发着万丈光芒的诗词名句中徜徉,吟咏时,片刻的烦恼、苦闷也就烟消云散了,当再次面对挫折时他们也能更加地豁达,乐观和自信了。
三、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成长
现在的学生生活空间狭窄,心灵较为封闭,感情淡漠,加上被社会一些不良风气浸染,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我就有意地引导学生去观照自我内心,关注社会现实,关爱弱势群体,提高道德修养,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平时的周记训练是我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每一篇周记我都认真地阅读,用心地批改,针对性地点评,一起分享学生的快乐,共同分担他们的苦恼、感伤,周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融洽了师生关系,及时解决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难题和困惑。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祥林嫂》时,在广东佛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我专门给学生印发了有关这一事件的新闻和评论,要求学生联系对比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的看客与广东佛山的过客,针对小悦悦事件写一篇感悟式的文章。学生们带着愤怒而痛惜心情广泛查阅资料,深入思考,用心写作,写出了一篇篇既有真情实感,又有深刻思想的佳作。他们有的表达对小悦悦幼小美好生命逝去的痛心与惋惜;有的强烈谴责路人们对鲜活生命的漠视与无情;有的深刻批判中国人麻木冷漠的民族劣根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同学还反思和拷问了自己的灵魂,他说,当置身事外的我们都只是以道德之名去批判那十八位冷血的路人,而不进行自我的反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麻木的过客,小悦悦的悲剧也将一次次上演。我想当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犀利而深刻的文章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还何愁学生的写作水平、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不能够提升呢?
四、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在语文学习中,為了充分培养每位学生的参与、竞争、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我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了诗歌朗诵会,课本剧演出,读书报告会,书法比赛等一系列语文活动,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我组织学生将课本中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改编成课本剧在学校公开演出,还参加市上的中学生艺术节汇演。在整个课本剧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编剧、导演、演员等演职人员的确定都经过自主报名,竞选演讲,集体投票等环节层层筛选;在实际排练中,剧本的选择、修改,台词的推敲、完善,道具设计,服饰化妆,配乐演唱等全都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我只是在第一次合排和最后彩排时提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观看演出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高度评价,所有参与的同学都觉得演出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又增进了同学的友谊,集体的凝聚力。高二时,又排演了曹禺的经典剧目《雷雨》,再一次将语文学习活动与班集体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作为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有效地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多尝试一些引导教育学生的方法实践,一定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实效。当看到学生学习、习惯、人格、思想等方面能有改进和提升的时候,我们或许更会乐此不疲了,这便是一个语文教育者的责任之所在!
一、 在课文的情感熏陶中展开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语文课文大都是作者用笔蘸着心血、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无不浸透着作者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感情。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对学生心灵感染和情感的熏陶,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孝顺之心,感恩之情,因此一些经典课文的感染熏陶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我在教学李密《陈情表》这篇宣扬、崇尚孝道的经典古文时,就先告诉学生古人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希望同学们通过饱含深情的诵读去感受、体悟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心,树立孝顺长辈,感恩社会的意识,并安排学生利用节日的契机给父母、长辈发一条祝福感恩的短信,真正将语文学习中的感动化为了实际的行动。
在语文选修《中外名人传记》教学时,注重利用名人们的苦难经历、伟大思想和崇高人格来感染、教育、砥砺学生,用榜样力量激励鼓舞学生奋进。在《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人——杜甫》中就用杜甫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来增强学生勇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怀。读《霍金传》时,我和学生一起探讨“行体可以毁灭,精神永远流传”这句话的真谛。我告诉学生:像霍金这样一位高度残疾、几次濒临死亡的病人,都能凭借他的顽强、执著和乐观而令世人景仰,天地震撼。而我们却拥有最大的财富——健康,还有什么理由去虚度年华,蹉跎人生,悲观厌世呢?我还建议一些缺乏自信的同学去读一读《丘吉尔传》,学习一个曾经成绩倒数、性格孤僻、自制力差的学生是如何成长为一位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一个伟大的反法西斯英雄。
二、用名言警句激励人心,疏缓受挫心理
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学生在学习、生活、考试中难免会遭受打击和挫折,许多同学不能够自我调节,以致陷入苦闷和自卑之中,这时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和心理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天早自习坚持由我或者是同学轮流写一句名言警句,引领学生在领略文学之美的同时去感受古人先贤在挫折中的豁达、淡然,让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和心灵慰藉。面对挫折,想一想屈原 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失意,读一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面对排挤,高唱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面对迷茫,坚信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们在这些散发着万丈光芒的诗词名句中徜徉,吟咏时,片刻的烦恼、苦闷也就烟消云散了,当再次面对挫折时他们也能更加地豁达,乐观和自信了。
三、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成长
现在的学生生活空间狭窄,心灵较为封闭,感情淡漠,加上被社会一些不良风气浸染,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我就有意地引导学生去观照自我内心,关注社会现实,关爱弱势群体,提高道德修养,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平时的周记训练是我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每一篇周记我都认真地阅读,用心地批改,针对性地点评,一起分享学生的快乐,共同分担他们的苦恼、感伤,周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融洽了师生关系,及时解决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难题和困惑。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祥林嫂》时,在广东佛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我专门给学生印发了有关这一事件的新闻和评论,要求学生联系对比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的看客与广东佛山的过客,针对小悦悦事件写一篇感悟式的文章。学生们带着愤怒而痛惜心情广泛查阅资料,深入思考,用心写作,写出了一篇篇既有真情实感,又有深刻思想的佳作。他们有的表达对小悦悦幼小美好生命逝去的痛心与惋惜;有的强烈谴责路人们对鲜活生命的漠视与无情;有的深刻批判中国人麻木冷漠的民族劣根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同学还反思和拷问了自己的灵魂,他说,当置身事外的我们都只是以道德之名去批判那十八位冷血的路人,而不进行自我的反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麻木的过客,小悦悦的悲剧也将一次次上演。我想当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犀利而深刻的文章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还何愁学生的写作水平、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不能够提升呢?
四、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在语文学习中,為了充分培养每位学生的参与、竞争、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我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了诗歌朗诵会,课本剧演出,读书报告会,书法比赛等一系列语文活动,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我组织学生将课本中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改编成课本剧在学校公开演出,还参加市上的中学生艺术节汇演。在整个课本剧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编剧、导演、演员等演职人员的确定都经过自主报名,竞选演讲,集体投票等环节层层筛选;在实际排练中,剧本的选择、修改,台词的推敲、完善,道具设计,服饰化妆,配乐演唱等全都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我只是在第一次合排和最后彩排时提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观看演出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高度评价,所有参与的同学都觉得演出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又增进了同学的友谊,集体的凝聚力。高二时,又排演了曹禺的经典剧目《雷雨》,再一次将语文学习活动与班集体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作为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有效地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多尝试一些引导教育学生的方法实践,一定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实效。当看到学生学习、习惯、人格、思想等方面能有改进和提升的时候,我们或许更会乐此不疲了,这便是一个语文教育者的责任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