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图像采集与地面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石油测井中,井下环境恶劣,而地面上设备繁多,往往给测井带来不便。通过可见光摄像头可以清楚地了解井下环境,地面上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也可以减少电缆数量,简化地面环境。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SR-WIFI232的无线传输模块,编写上位机通讯软件,实现井下图像采集与地面无线传输。
  关键词:摄像头;无线通讯;Wi-Fi
  成像测井是传统的测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见光成像测井已经发展进入现代测井的前沿技术之列。对于井上情况,地面设备相对复杂,给现场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可以简化现场环境,提高测井效率。物联网是当今中国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设备联网是物联网的主要核心。将先进的技术引入传统的行业中可以带来很多便利。
  1 硬件介绍及电路设计
  深井作业都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因此对井下的系统要求较高。井下传输系统使用广泛应用的EILog-06测井系统[1],并且采用具有高抗干扰能力以及高扩展能力的CAN总线作为通讯网络,可以挂载多个带有CAN接口的仪器。井上部分添加无线传输单元,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与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1 井下图像采集与传输简介
  井下图像采集使用耐高温并且高集成度的CMOS型串口摄像头,本身拥有各种信号和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可选择多种像素实现数字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逻辑控制,图像具有多种分辨率。因为井下采光困难,所以采用低耗的发光二极管组作为光源,前端照明的方式,使照明均匀。
  井下采用内嵌CAN控制器的ADSP-21992高速芯片进行数据核心处理[2]。高性能的DSP内核以及嵌入式混合信号外围的集成,使ADSP-21992芯片表现出优越的数据处理能力。并且由于CAN总线搭载EILog-06测井平台的遥传短节,采集节点灵活性提高,兼有CAN总线的纠错能力,使得系统可靠性得到保证。
  1.2 无线模块介绍
  Wi-Fi是当前最为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传输速度非常快。Wi-Fi最主要的优势是不需要布线,并且由于发射信号功率低于100mw,所以相对也是最安全健康的。
  当前市场存在多种成熟的Wi-Fi产品,因此根据需求选取一款名为USR-WIFI232-X[3]的Wi-Fi模块。工作模式有透明传输和协议传输两种模式,网络协议支持TCP/UDP。
  由于WI-FI模块要求3.3V供电,因此采用SPX1117M3-3.3 DC/DC降压电源模块电路,复位模块采用MAX6899芯片,实现按键模块复位与恢复出厂设置。电压转换电路设计如图所示。
  2 软件设计
  2.1 通信协议与流程
  摄像头具有上电休眠功能,工作时需要先向摄像头发唤醒命令,结束工作后发休眠命令。通信协议格式为:0XAA+Addr+Lenth+Comm+Data+Sum
  包长=命令码字节数+数据区字节+校验和字节;
  校验和=命令码+数据长度;
  上位机软件设计使用·Net平台中的winform进行开发。可以用来创建Windows平台下的 Windows应用程序和网络应用程序,也可以用来创建网络服务。USR-WIFI模块支持TCP/UDP网络协议,使用Web方式网络侧的接口,可以作为Server服务器或者是Client客户端。工作时一般让WI-FI模块工作在客户端模式,计算在处于服务器模式,这样便于同时控制多种仪器。
  服务器软件设计中,采用多线程与委托方式与WI-FI模块进行交互。这样做可以把占据时间长的程序中的任务放到后台去处理,并通过委托将方法当作另一个方法的参数来进行传递,这种将方法动态地赋给参数的做法,可以使得程序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设计中还引入哈希表来存放WI-FI模块地址,可以在多个模块同时工作时方便管理。
  上位机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 实验结果
  串口摄像头选用200W像素,通过计算机内的客户端向下发送拍照命令后,大约3s之后就可以接收到拍摄的照片。如图3所示,可以清楚地看到套管内的图像。
  3 结束语
  介绍了井下可见光图像采集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USR-WIFI模块的无线传输设备,并且编写上位机控制与通讯软件。通过直观的图像给石油测井过程提供巨大的帮助。无线传输系统也让地面上复杂的环境变的简洁,可以有效提高测井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家田,陈宝,严正国.测井电子信息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家田,王金成,等.基于CAN总线的井下视频信号采集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3,12:15-17.
  [3]济南有人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嵌入式模组使用说明USR-WIFI-X[Z].
其他文献
摘 要:压紧板是压滤机上的重要部件,其传统的设计方法过于安全。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压滤机压紧板进行结构优化研究。对压紧板进行参数化建模,根据工况施加约束和载荷,得到压紧板的应力云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压紧板进行结构优化。经对比,压紧板优化后的结构满足工程要求,节省了大量工程材料。  关键词:压紧板;ANSYS;参数化建模;结构优化  压紧板是压滤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压紧压滤机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电瓶观光车启动系统设计与实现为载体,对《电机及拖动基础》直流电动机的启动项目化教学单元进行了设计,使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合理地完成机电产品中电机拖动部分的设计与实现任务,并掌握该项目中各环节所涉及的知识点,从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电机拖动;项目化教学;教学单元  1 教学目标  1.1 能力目标  ⑴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直流电动机;⑵能够根据系统
期刊
摘 要:南京电大实行“一体两翼”,即“两块校牌,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新形势下,如何以加快推进南京开放大学和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两翼”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凝炼、打造办学特色,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迫切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南京电大;一体两翼;转型发展  目前,南京广播电视大学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实行“一体两翼”,即“两块校牌,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年初,南京开放大学以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
期刊
摘 要:当今这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计算机网络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网络故障极为普遍。本文对常见的网络故障进行了分类和排查方法的介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故障;排查  1 物理类故障  1.1 线路故障  线路故障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约占发生故障的70%。线路故障通常包括线路损坏及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  排查方法:判断网线好坏通过通断来判断即可。如果线路稍长,或者网
期刊
摘 要:本文从Photoshop、Flash的实例出发,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有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Photoshop;Flash;实例;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特别在Photoshop和Flash这类艺术软件教学中,操作技能尤为突出。就目前在这块内容教学的情景创设中,不外乎这样情形:通过与实例的对比、找茬或实例的直接展示
期刊
摘 要:交通运输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活动的基本构件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道路阻塞已经成为常见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建设和运行效率。本文则基于网络复杂性理论方面分析交通网络阻塞传播特性,并给予相关合理消除交通拥堵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复杂性;交通网络阻塞;传播特性;拓扑  1 城市交通复杂性与网络疾病相关概述  交通
期刊
摘 要:随着综合承载技术的引入,中国联通提出了本地承载与传送网目标结构,综合承载传送网承载以基站回传业务、集团客户业务为主的电信级业务。本文针对综合承载技术在山东联通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对各厂家业务承载方案对比,与RNC对接方案等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分组;综合承载传送网;RNC/BSC  1 引言  山东联通在2012年开始分组承载传送网的建设,2013年基本完成核心
期刊
摘 要: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步伐,本文分析了在“三网融合”下的广电网络的现状以及所要面临的挑战。在科技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广电网络的发展之路要融合到新媒体时代,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快网络的发展从而推动“三网融合”新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三网融合;广电网络  随着数字化科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0年一月
期刊
摘 要:针对机车车辆线路动应力试验,基于疲劳强度评定和疲劳寿命预测理论,开发出了一套试验数据处理软件。运用雨流计数法的循环计数算法,满足了线路动应力实验对海量数据进行计数的需求;介绍了软件的基本结构和数据处理流程。软件已在多次线路动应力实验数据处理中得到应用,计算结果可靠。  关键词:动应力实验;疲劳强度;雨流计数法  1 引言  随着列车营运速度的不断提高,在营运过程中,机车车辆关键零部件的疲劳
期刊
摘 要: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以及“十五”计划提出的实现“两化”的要求:即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节目传输交换网络化,是广电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中对新闻制播一体化网络的构建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  关键词:新闻直播;一体化;网络;构建  在电视领域中采用数字技术,可使信号质量在节目录制、节目制作、信号传输和播出等各个环节得到保证,解决了模拟技术固有的噪声积累、信号衰减等难题。我台适应广电行业未来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