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镇的规划中,道路交通问题是重点。本文从现代城镇道路交通规划的理念入手,对城镇总体规划中的道路问题进行探讨,揭示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现存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总体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道路交通问题是城镇的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把道路交通问题解决好,那么城镇的规划也就无从谈起。
二、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理念
1、城市交通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里机动车数量激增,城市交通的压力愈来愈大,城市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拥堵也使生活其中的市民饱受折磨,成为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2、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根据城市道路在道路系统的级别和功能,还有沿线建筑物的性质等因素,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结合交通现状逐步完善道路网也就是完善城市主道路、次干路及支路系统,促使道路网的各类道路平均密度指标均能达到合理的水平,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出行的需求。
3、优化道路交叉口设计,提高路网的整体效率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各种级别和功能道路相交的节点,交叉口促使交通完成从线到网的拓展,在交通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大部分城市交通的拥挤和堵塞是交叉口通行不畅造成的,因此在规划中做好交叉口的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
在规划时,要做好交叉口的渠化设计,结合考虑各相交道路的性质,相应地、合理地拓宽道路红线,同时增加进口道和出口道的车道数,达到减少干扰,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最终提升路网的整体效率。
4、结合规划区地形,实施场地和道路设计
规划区的地形对交通规划中有一定的作用,根据地形特征,结合已建设施并做好衔接,有利于建设的开展,以地形和原有交通设施为基础,以服从总规划的设计和交通安全为原则,做好场地处理和道路设计,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5、结合城市主要建筑的分布合理布置交通设施
随着市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私家车愈来愈多,“停车难”成为了交通规划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人群车辆较为集中的学校、饭店、商场、大型超市、医院、银行及政府机关等门前停车与通行的矛盾特别突出,充分利用利用绿地,地下室和先进的立体停车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不良交通状况。
三、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现存主要问题
1、车辆的迅速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不协调
一直以来我国过于注重社会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本应该与其协调发展的道路交通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滞后于车辆的发展,进而凸显出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以致交通拥堵的问题成为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矛盾所在。
2、结构不完善、交通流分布不均
我国许多城市的现状路网系统没有合理的层次,往往只有两个等级:要么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混行其中的“主要道路”,要么是机动车无法行驶,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愿行走的、道路条件很差的支路。比如洪泽县老城区道路系统是“主干路—支路”体系,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严格的方格网。洪泽县老城区受历史洪淮路(洪泽—淮阴)影响,形成老城区内二横(东风路、北京路)三竖(人民路、大庆路、沿湖大堤)的基本格局,但南北方向人民路、大庆路没有形成畅通的主干路,使得沿湖大堤不得不承担起南北干路的作用,加之与相关的路网系统不健全,致使机动车过分依赖沿湖大堤,交通负荷极不均衡。近几年新建的洪三公路,才有效缓解沿湖大堤的通行压力,保护了这条千年古堤。
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建设被城市规划所忽视
这些年来,三块板道路断面布置是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专有车道的设计和建设不够重视,这也就造成了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各类车辆相互干扰而影响整个交通的畅通。与此同时由于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城市想要通过拓宽现阶段的道路和加大路网密度,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法已经不太现实。所以,只有加大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利用率,才能有效避免城市道路交叉口因各类车辆干扰而影响城市交通通畅程度的情况发生。
4、道路建设对人居环境的破坏
由于道路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拆掉现状道路两边的房屋,而往往这些需要拆迁的房屋是城市的风貌或者文物古迹;另外需要拆迁的有些居民区是体现城市建筑特色或者城市环境风格的重要保护区;同时道路建设往往是通过减小道路绿岛、人行岛或者非机动车道来增加机动车道宽度。这样便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5、自行车道路建设不力
我国道路建设习惯把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合并建设,形成三块板、四块板的道路断面形式,这也是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推广的结果。虽然在路段上实现了分流,但干道良好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吸引了大量从短距离到中长距离的自行车交通,又汇聚到交叉口上。实践证明同一道路断面上的多路板分流措施并不彻底,而应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划分交通层次,规划建设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四、道路交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的发展是政府、社会、企业相互协商、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城镇总体规划作为政府干预手段存在,代表的是政府立场,必须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宏观调控;其次,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城镇环境和政策环境来提高城镇运作效率,吸引各种经济要素,提高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城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但在城镇建设主体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若不建立起共同的游戏规则和保障体系,期望总体规划实现对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要准确预见城镇的发展趋势也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正是小城镇总体规划必须进行滚动调校、建立动态运作机制的根本原因。
2、实事求是地确定城镇化水平
小城镇的发展优势、资源状况各不相同,从小城镇具体情况看有共性的地方,如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保障体系不健全、产业化进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等等不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效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国的资源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占用方面,相当于当今的发达国家。因此,应该实事求是地研究城镇化战略,确定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地的实际相适应。
3、发展思维方式从“大”到“高”的转型
在规划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小城镇与全国部分城市在建设上作“大”文章一样,在规划工作刚刚启动时,发展思路表现出过度的“激情与雄心”,希望规划要有“大气魄、大手笔”,要充分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要落实超标的道路、广场、设施等等。但应该注意的是粗放式的城市建设平面蔓延与扩张是难以为继的,过度侵占耕地同时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应该步入理性轨道,采取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高密度、高效益”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城市建设思维方式迈出从“大”到高”转型的第一步。规划方案应表现为“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
五、结束语
因此,对现有城镇道路设施的改建,要因地制宜,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充分发挥和挖掘原有设施的潜在能力,这就要贯彻“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原则。而在城镇的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对道路交通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对道路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贯彻“以近期为主,考虑到远期发展的需要,遠近期结合,分期修建”的原则,要从整体规划的角度上考虑道路的设计。避免城市交通的常见问题,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田玉国 .基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研究 .天津大学 .2013年3月,第2期,16-18.
[2]周荣沾.城市道路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6-7.[3]李中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湖南大学.2013年10月,第9期,20-22.
【关键词】总体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道路交通问题是城镇的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把道路交通问题解决好,那么城镇的规划也就无从谈起。
二、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理念
1、城市交通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里机动车数量激增,城市交通的压力愈来愈大,城市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拥堵也使生活其中的市民饱受折磨,成为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2、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根据城市道路在道路系统的级别和功能,还有沿线建筑物的性质等因素,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结合交通现状逐步完善道路网也就是完善城市主道路、次干路及支路系统,促使道路网的各类道路平均密度指标均能达到合理的水平,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出行的需求。
3、优化道路交叉口设计,提高路网的整体效率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各种级别和功能道路相交的节点,交叉口促使交通完成从线到网的拓展,在交通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大部分城市交通的拥挤和堵塞是交叉口通行不畅造成的,因此在规划中做好交叉口的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
在规划时,要做好交叉口的渠化设计,结合考虑各相交道路的性质,相应地、合理地拓宽道路红线,同时增加进口道和出口道的车道数,达到减少干扰,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最终提升路网的整体效率。
4、结合规划区地形,实施场地和道路设计
规划区的地形对交通规划中有一定的作用,根据地形特征,结合已建设施并做好衔接,有利于建设的开展,以地形和原有交通设施为基础,以服从总规划的设计和交通安全为原则,做好场地处理和道路设计,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5、结合城市主要建筑的分布合理布置交通设施
随着市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私家车愈来愈多,“停车难”成为了交通规划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人群车辆较为集中的学校、饭店、商场、大型超市、医院、银行及政府机关等门前停车与通行的矛盾特别突出,充分利用利用绿地,地下室和先进的立体停车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不良交通状况。
三、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现存主要问题
1、车辆的迅速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不协调
一直以来我国过于注重社会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本应该与其协调发展的道路交通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滞后于车辆的发展,进而凸显出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以致交通拥堵的问题成为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矛盾所在。
2、结构不完善、交通流分布不均
我国许多城市的现状路网系统没有合理的层次,往往只有两个等级:要么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混行其中的“主要道路”,要么是机动车无法行驶,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愿行走的、道路条件很差的支路。比如洪泽县老城区道路系统是“主干路—支路”体系,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严格的方格网。洪泽县老城区受历史洪淮路(洪泽—淮阴)影响,形成老城区内二横(东风路、北京路)三竖(人民路、大庆路、沿湖大堤)的基本格局,但南北方向人民路、大庆路没有形成畅通的主干路,使得沿湖大堤不得不承担起南北干路的作用,加之与相关的路网系统不健全,致使机动车过分依赖沿湖大堤,交通负荷极不均衡。近几年新建的洪三公路,才有效缓解沿湖大堤的通行压力,保护了这条千年古堤。
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建设被城市规划所忽视
这些年来,三块板道路断面布置是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专有车道的设计和建设不够重视,这也就造成了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各类车辆相互干扰而影响整个交通的畅通。与此同时由于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城市想要通过拓宽现阶段的道路和加大路网密度,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法已经不太现实。所以,只有加大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利用率,才能有效避免城市道路交叉口因各类车辆干扰而影响城市交通通畅程度的情况发生。
4、道路建设对人居环境的破坏
由于道路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拆掉现状道路两边的房屋,而往往这些需要拆迁的房屋是城市的风貌或者文物古迹;另外需要拆迁的有些居民区是体现城市建筑特色或者城市环境风格的重要保护区;同时道路建设往往是通过减小道路绿岛、人行岛或者非机动车道来增加机动车道宽度。这样便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5、自行车道路建设不力
我国道路建设习惯把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合并建设,形成三块板、四块板的道路断面形式,这也是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推广的结果。虽然在路段上实现了分流,但干道良好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吸引了大量从短距离到中长距离的自行车交通,又汇聚到交叉口上。实践证明同一道路断面上的多路板分流措施并不彻底,而应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划分交通层次,规划建设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四、道路交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的发展是政府、社会、企业相互协商、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城镇总体规划作为政府干预手段存在,代表的是政府立场,必须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宏观调控;其次,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城镇环境和政策环境来提高城镇运作效率,吸引各种经济要素,提高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城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但在城镇建设主体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若不建立起共同的游戏规则和保障体系,期望总体规划实现对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要准确预见城镇的发展趋势也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正是小城镇总体规划必须进行滚动调校、建立动态运作机制的根本原因。
2、实事求是地确定城镇化水平
小城镇的发展优势、资源状况各不相同,从小城镇具体情况看有共性的地方,如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保障体系不健全、产业化进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等等不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效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国的资源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占用方面,相当于当今的发达国家。因此,应该实事求是地研究城镇化战略,确定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地的实际相适应。
3、发展思维方式从“大”到“高”的转型
在规划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小城镇与全国部分城市在建设上作“大”文章一样,在规划工作刚刚启动时,发展思路表现出过度的“激情与雄心”,希望规划要有“大气魄、大手笔”,要充分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要落实超标的道路、广场、设施等等。但应该注意的是粗放式的城市建设平面蔓延与扩张是难以为继的,过度侵占耕地同时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应该步入理性轨道,采取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高密度、高效益”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城市建设思维方式迈出从“大”到高”转型的第一步。规划方案应表现为“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
五、结束语
因此,对现有城镇道路设施的改建,要因地制宜,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充分发挥和挖掘原有设施的潜在能力,这就要贯彻“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原则。而在城镇的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对道路交通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对道路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贯彻“以近期为主,考虑到远期发展的需要,遠近期结合,分期修建”的原则,要从整体规划的角度上考虑道路的设计。避免城市交通的常见问题,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田玉国 .基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研究 .天津大学 .2013年3月,第2期,16-18.
[2]周荣沾.城市道路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6-7.[3]李中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湖南大学.2013年10月,第9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