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我国地铁工程建设中主要采用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国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变迁及发生这些变迁的原因。同时,对我国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提出了科学而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模式变迁;模式选择
1 地铁工程建设中主要采用的管理模式
1.1 指挥部模式
所谓的指挥部模式,就是指投资、建设和管理全部由政府部门负责。从项目管理人员的招聘,到所要建设的地铁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投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和经营开发,都由政府直接负责,进行全面的管理。而地铁指挥部主要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解决在工程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矛盾,遇到的各种难题。地铁总公司则直接归政府领导,并且要与指挥部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地铁的建设、运营、综合开发等比较具体的工作。很明显,这种模式比较积极的一面在于便于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比较消极的一面在于不利于调动项目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
1.2 建设集团模式
所谓的建设集团模式,就是指通过专业化的地铁建设集团,对地铁工程项目的投资、运营等工作实施一体化的管理。虽然是独资公司,但是出资的仍然是政府,因此,其授权也是由政府部门给予批准。很显然,这种模式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政府的约束和限制,集团的自主力还受到很大的限制,该模式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管理和运作过于统一,非常不利于地铁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尤其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建立。
1.3 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
所谓的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就是不再由政府进行投资,而是有了专门的投资公司来组建成一个项目公司,然后将地铁工程的建设权委托给建设公司,总承包商便是该建设公司,所有的地铁建设工作便由总承包商来负责;而将地铁工程的运营权委托给运营公司,该公司作为运营总承包商,要对地铁的运营管理工作负责。
该模式是基于运营与投资、建设相分离的思想,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铁工程项目管理的市场化,有利于管理的专业化。但该模式下,建设公司和运营公司是两个独立的公司,各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对对方的工作不加干涉,其弊端就是建设时很难周密地考虑到运营时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多条线路建设时,就很容易出现建设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不同线路之间设备的兼容性比较差,各种设施之间相互连通不够顺畅等问题的出现。
1.4 项目公司模式
所谓的的项目公司模式,就是工程资金来源比较多样化,不再是单独由哪一方投资,而是联合性的投资。这种联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参与了联合投资,另一种是政府不参与投资,完全由社会投资者联合。然后由这些投资单位再专门设立项目公司,对所有的项目工作进行全程负责。
该模式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地铁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融资主体由一元化转变成了多元化,而且社会投资的比例也相对较大,控股权也往往掌握在社会投资者手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目前我国地铁工程中采用此种模式的还比较少,许多环节还待进一步的完善。
2 我国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变迁及其产生的原因
2.1 管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较早兴建地铁的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2001年以前采用的都是“指挥部模式”。此后才陆续采用了“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和“项目公司模式”。上海与北京大同小异,在起初的地铁项目在一、两条线的建设时期,也采用的“指挥部模式”。而后,随着地铁的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地铁网络,到了本世纪初,上海地铁全面实施了地铁投资、建设、运营、监管的“四分开”结构改革,从而使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变成了“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在这种模式进行了几年后,上海市政府将运营公司并入申通公司,从而使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转变为“建设集团模式”。
总之,我国的地铁建设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从指挥部模式开始,随着地铁工程项目的增加,再逐渐向其他模式转变,并且逐步形成了以建设集团模式为主要形式的管理模式。近几年,由于“项目公司模式”的投资多元化的优势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该模式开始逐渐被采用。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地铁建设市场的成熟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多元化投资的项目公司模式势必成为未来地铁建设管理模式的主流。
2.2 管理模式变迁的主要原因
管理模式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投资结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在建设初期,一元化的投资结构比较适合地铁单线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这种一元化的投资结构非常便于操作,在这个时期如果采用多元化投资,因为环节太多反而不利于操作。因此,直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城市在地铁建设初期仍然采用的是指挥部模式。而当地铁形成了网络后,通过政府财政的单一融资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而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恰恰可以解决大量的项目建设所需要资金的融资困难问题。
管理模式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二就是组织管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起初的单线建设时期,一体化的组织结构能很好地控制成本,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为项目前期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后期运营成本的过高等问题,能够有效地协调和解决管理接口、工程技术接口等接口问题。而改革后的“四分开”组织结构因为其专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能力,也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这种“四分开”组织结构同样可以应用于单线建设时期。而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多,不同线路之间的各种各样的接口问题也越来越多,众所周知,部门多、环节多解决问题时就比较麻烦,因此,这个时期一體化的组织结构就比“四分开”的组织结构更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的,“四分开”的组织结构不仅会加剧接口问题的累积,而且还会导致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到了网络后期,各种问题越来越少,基本上处于常规的运营状态,在这个时期采用“四分开”组织结构恰好可以将竞争机制一并引入,能够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使投资、建设、运营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3 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不同地铁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3.1 单线建设时期
单线建设时期是地铁工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工程目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尚不完善,相比较而言,这个时期也比较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手段,所以在这个时期,采用指挥部模式或者是建设集团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合适。
3.2 网络建设时期
网络前期就是指地铁建设进入到了大规模的建设阶段。比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少数城市的地铁工程建设都已经开始进入网络化快速发展时期。像这样的城市中的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就应该采取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引入竞争,笔者认为,这个时期应该采用建设集团模式或项目公司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合适。
网络后期的主要管理工作就是对现有地铁设施进行相应的更新、完善和维护工作,必要时还要进行路网优化。因此,在这个时期政府投资与否已经不再重要,而且,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使得地铁工程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也逐渐走向成熟,建设的相关标准也逐渐统一起来,因此,笔者认为,这个时期应该采用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或者是项目公司模式比较合适。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地铁投融资的多元化发展,在地铁建设的某个阶段,具体采用哪种建设管理模式,还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除了考虑地铁工程本身的经济属性影响外,还应综合考虑当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当地市场的融资状况。
参考文献
[1] 邹冰.地铁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
[2] 吴贤国,丁烈云等.我国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0(07).
【关键词】 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模式变迁;模式选择
1 地铁工程建设中主要采用的管理模式
1.1 指挥部模式
所谓的指挥部模式,就是指投资、建设和管理全部由政府部门负责。从项目管理人员的招聘,到所要建设的地铁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投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和经营开发,都由政府直接负责,进行全面的管理。而地铁指挥部主要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解决在工程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矛盾,遇到的各种难题。地铁总公司则直接归政府领导,并且要与指挥部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地铁的建设、运营、综合开发等比较具体的工作。很明显,这种模式比较积极的一面在于便于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比较消极的一面在于不利于调动项目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
1.2 建设集团模式
所谓的建设集团模式,就是指通过专业化的地铁建设集团,对地铁工程项目的投资、运营等工作实施一体化的管理。虽然是独资公司,但是出资的仍然是政府,因此,其授权也是由政府部门给予批准。很显然,这种模式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政府的约束和限制,集团的自主力还受到很大的限制,该模式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管理和运作过于统一,非常不利于地铁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尤其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建立。
1.3 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
所谓的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就是不再由政府进行投资,而是有了专门的投资公司来组建成一个项目公司,然后将地铁工程的建设权委托给建设公司,总承包商便是该建设公司,所有的地铁建设工作便由总承包商来负责;而将地铁工程的运营权委托给运营公司,该公司作为运营总承包商,要对地铁的运营管理工作负责。
该模式是基于运营与投资、建设相分离的思想,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铁工程项目管理的市场化,有利于管理的专业化。但该模式下,建设公司和运营公司是两个独立的公司,各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对对方的工作不加干涉,其弊端就是建设时很难周密地考虑到运营时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多条线路建设时,就很容易出现建设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不同线路之间设备的兼容性比较差,各种设施之间相互连通不够顺畅等问题的出现。
1.4 项目公司模式
所谓的的项目公司模式,就是工程资金来源比较多样化,不再是单独由哪一方投资,而是联合性的投资。这种联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参与了联合投资,另一种是政府不参与投资,完全由社会投资者联合。然后由这些投资单位再专门设立项目公司,对所有的项目工作进行全程负责。
该模式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地铁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融资主体由一元化转变成了多元化,而且社会投资的比例也相对较大,控股权也往往掌握在社会投资者手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目前我国地铁工程中采用此种模式的还比较少,许多环节还待进一步的完善。
2 我国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变迁及其产生的原因
2.1 管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较早兴建地铁的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2001年以前采用的都是“指挥部模式”。此后才陆续采用了“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和“项目公司模式”。上海与北京大同小异,在起初的地铁项目在一、两条线的建设时期,也采用的“指挥部模式”。而后,随着地铁的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地铁网络,到了本世纪初,上海地铁全面实施了地铁投资、建设、运营、监管的“四分开”结构改革,从而使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变成了“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在这种模式进行了几年后,上海市政府将运营公司并入申通公司,从而使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转变为“建设集团模式”。
总之,我国的地铁建设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从指挥部模式开始,随着地铁工程项目的增加,再逐渐向其他模式转变,并且逐步形成了以建设集团模式为主要形式的管理模式。近几年,由于“项目公司模式”的投资多元化的优势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该模式开始逐渐被采用。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地铁建设市场的成熟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多元化投资的项目公司模式势必成为未来地铁建设管理模式的主流。
2.2 管理模式变迁的主要原因
管理模式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投资结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在建设初期,一元化的投资结构比较适合地铁单线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这种一元化的投资结构非常便于操作,在这个时期如果采用多元化投资,因为环节太多反而不利于操作。因此,直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城市在地铁建设初期仍然采用的是指挥部模式。而当地铁形成了网络后,通过政府财政的单一融资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而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恰恰可以解决大量的项目建设所需要资金的融资困难问题。
管理模式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二就是组织管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起初的单线建设时期,一体化的组织结构能很好地控制成本,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为项目前期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后期运营成本的过高等问题,能够有效地协调和解决管理接口、工程技术接口等接口问题。而改革后的“四分开”组织结构因为其专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能力,也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这种“四分开”组织结构同样可以应用于单线建设时期。而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多,不同线路之间的各种各样的接口问题也越来越多,众所周知,部门多、环节多解决问题时就比较麻烦,因此,这个时期一體化的组织结构就比“四分开”的组织结构更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的,“四分开”的组织结构不仅会加剧接口问题的累积,而且还会导致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到了网络后期,各种问题越来越少,基本上处于常规的运营状态,在这个时期采用“四分开”组织结构恰好可以将竞争机制一并引入,能够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使投资、建设、运营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3 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不同地铁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3.1 单线建设时期
单线建设时期是地铁工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工程目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尚不完善,相比较而言,这个时期也比较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手段,所以在这个时期,采用指挥部模式或者是建设集团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合适。
3.2 网络建设时期
网络前期就是指地铁建设进入到了大规模的建设阶段。比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少数城市的地铁工程建设都已经开始进入网络化快速发展时期。像这样的城市中的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就应该采取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引入竞争,笔者认为,这个时期应该采用建设集团模式或项目公司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合适。
网络后期的主要管理工作就是对现有地铁设施进行相应的更新、完善和维护工作,必要时还要进行路网优化。因此,在这个时期政府投资与否已经不再重要,而且,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使得地铁工程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也逐渐走向成熟,建设的相关标准也逐渐统一起来,因此,笔者认为,这个时期应该采用建设运营二合一模式或者是项目公司模式比较合适。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地铁投融资的多元化发展,在地铁建设的某个阶段,具体采用哪种建设管理模式,还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除了考虑地铁工程本身的经济属性影响外,还应综合考虑当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当地市场的融资状况。
参考文献
[1] 邹冰.地铁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
[2] 吴贤国,丁烈云等.我国地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