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火车、爱拍火车、爱铁路摄影,90后的北京小伙王嵬,打小就是个火车迷。
15岁开始,7年来,王嵬已行走了20多万公里,拍摄中国几十条铁路线的风光和运行的各型火车,共计25万张照片,除港澳台,他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个省份,拍下20多万张有关铁路、火车的照片。
蒸汽时代——内燃时代——电力时代——动车时代,王嵬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了四个时期的火车转变,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王嵬说他会把火车一直拍下去,直到实现他的终极理想——让人们从他照片里的铁路美景开始,来关注中国的铁路文化。
童年的火车情结,让他用相机将消失的火车定格
为什么你愿意费这么大的劲儿去拍火车?很多人曾这么问王嵬。
这个时候王嵬会淡淡一笑,给大家描述他童年记忆中最美妙的画面:清晨朝霞映照下,一辆蒸汽机车,热辣辣地喷射出像棉花糖一样的汽雾,低沉的轰隆声像喘着粗气……小时候,王嵬家住在北京北站附近的京包铁路旁,只要听到火车的轰鸣声,他就马上搬出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双手托腮开始数:一、二、三、四……虽然他从没有数清楚过,但仍乐此不疲。
那时的王嵬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画画,常常会带着纸笔去车站对着火车写生。火车站、穿城铁路、北京城里,只要有火车经过的地方,王嵬就让爸爸领着他去看,把呼啸而过的火车画在纸上,他研究火车的车型、运动原理,关注铁路的历史和建设,成了一名“火车迷”。
伴随着美好童年的回忆,火车情结在王嵬心里埋下了种子。年纪稍长一点,王嵬发现美术与摄影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更容易上手,于是便转为利用相机拍摄火车。
至今仍让王嵬颇有感触的是2008年的夏天,京包铁路大同——包头段即将改造路线、全线取缔蒸汽机车。当时的王嵬就有一个心愿:抓紧记录即将消失的东西!再不拍下来就再也看不到了!那也许是他拍火车系列中第一部完整的作品,当他对着火车按下快门时,那种感觉真是爽极了。如今,当王嵬重翻相册,那些曾经鲜活的记忆,如今只能从照片中凭吊:“有很多曾经美好的事物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不能不说这是遗憾,所以我用照片记录下这些历史。”
读书时,每到暑假,王嵬背着背包买张火车票就出发。“没有特定的终点,想到哪里就在哪里下车。”王嵬说,北京周边拍的话一般就待一两天,如果去山西、内蒙古的话有可能一周至半个月。更远的地方,如新疆喀什、西藏拉萨、云南河口,一走就是46天。特别是从嘉峪关去乌鲁木齐的路上,他自称为最“折腾”的一次。因为订不到火车票,只能躺在火车的硬座下面,睡在冰凉的地板上。目的地的站与站之间因为没有通车,等一趟火车至少需要四个小时。为了找到最佳的拍摄地点,他沿着青藏铁路暴走,在烈日下整整走了30公里,花了10个多小时,住在铁路两边的居尽都佩服他的毅力。
早起、跋涉、攀爬、寻找制高点、等候,这些都是必须的
按王嵬的话说,“基本上现在中国运行的机车型号都拍全了”。浓烟滚滚的火车穿梭在红叶之间,穿梭在青山绿水,穿梭在皑皑白雪中,看到了这些图片,自然开始惊叹这个90后的坚持。
每次拍摄前,王嵬都会提前做好两三天内的拍摄计划,因为火车与火车的类别和颜色不同,方向也不同,适合拍摄的光线以及背景也不同,所以王嵬要计划哪趟客车或货车,红皮车或绿皮车,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时间在某个机位向某个方向俯拍或仰拍,并选择顺光或者逆光。
为了拍到火车行驶在铁路上的各种角度,王嵬时常背着相机出现在山顶、楼上、树上、公路桥还有河床里,山间的荆棘常给他的身上留下伤口。王嵬说:“几乎所有的火车都是需要抓拍的,而且要在合适的场景和光线下等到合适的列车,还要用合适的角度和摄影手法去表现列车的美。”
至于选择拍摄地,王嵬除了靠3D地图外,常常自己“探路”——搭上一列车,沿途记公里标,观察路过的风景,然后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到达拍摄地,“有慢速列车的地方就根据时刻利用慢车,有公路的地方就尽量利用汽车。如果这个地方什么交通方式都不通,就只能走路。”为了等待最好的光线,计算火车经过的时间,王嵬常常在等待中度过。
去年,王嵬和同伴前往海南三亚,拍摄海南西环线。这条铁路线沿着南海而建,铁路一边是大海,另一边是青山,美景让王嵬着迷了很久,唯一的拍摄难题是经过的火车少,“白天只有中午和下午两趟车,其余都在光线不好的晚上。”
为了赶上火车经过,王嵬一早赶到拍摄点,举着伞在大太阳底下死守,但从早上10点等到晚上7点,俩人连火车的影儿都没看到,“下山后才知道,因为大雾导致火车在琼州海峡船渡过程中晚点。”
王嵬不甘心,天天上山等,5天后的中午12点,远处的火车冒着烟“哐哧、哐哧”地驶来,王嵬和同伴激动地在山上握拳高呼“Yes”,拍到了梦寐以求的沿海铁路。
为了拍摄火车,王嵬走了很多路,吃过很多苦,“我享受那种披荆斩棘拍照片的过程,拍出好照片更有一种成就感。”
15岁开始,7年来,王嵬已行走了20多万公里,拍摄中国几十条铁路线的风光和运行的各型火车,共计25万张照片,除港澳台,他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个省份,拍下20多万张有关铁路、火车的照片。
蒸汽时代——内燃时代——电力时代——动车时代,王嵬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了四个时期的火车转变,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王嵬说他会把火车一直拍下去,直到实现他的终极理想——让人们从他照片里的铁路美景开始,来关注中国的铁路文化。
童年的火车情结,让他用相机将消失的火车定格
为什么你愿意费这么大的劲儿去拍火车?很多人曾这么问王嵬。
这个时候王嵬会淡淡一笑,给大家描述他童年记忆中最美妙的画面:清晨朝霞映照下,一辆蒸汽机车,热辣辣地喷射出像棉花糖一样的汽雾,低沉的轰隆声像喘着粗气……小时候,王嵬家住在北京北站附近的京包铁路旁,只要听到火车的轰鸣声,他就马上搬出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双手托腮开始数:一、二、三、四……虽然他从没有数清楚过,但仍乐此不疲。
那时的王嵬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画画,常常会带着纸笔去车站对着火车写生。火车站、穿城铁路、北京城里,只要有火车经过的地方,王嵬就让爸爸领着他去看,把呼啸而过的火车画在纸上,他研究火车的车型、运动原理,关注铁路的历史和建设,成了一名“火车迷”。
伴随着美好童年的回忆,火车情结在王嵬心里埋下了种子。年纪稍长一点,王嵬发现美术与摄影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更容易上手,于是便转为利用相机拍摄火车。
至今仍让王嵬颇有感触的是2008年的夏天,京包铁路大同——包头段即将改造路线、全线取缔蒸汽机车。当时的王嵬就有一个心愿:抓紧记录即将消失的东西!再不拍下来就再也看不到了!那也许是他拍火车系列中第一部完整的作品,当他对着火车按下快门时,那种感觉真是爽极了。如今,当王嵬重翻相册,那些曾经鲜活的记忆,如今只能从照片中凭吊:“有很多曾经美好的事物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不能不说这是遗憾,所以我用照片记录下这些历史。”
读书时,每到暑假,王嵬背着背包买张火车票就出发。“没有特定的终点,想到哪里就在哪里下车。”王嵬说,北京周边拍的话一般就待一两天,如果去山西、内蒙古的话有可能一周至半个月。更远的地方,如新疆喀什、西藏拉萨、云南河口,一走就是46天。特别是从嘉峪关去乌鲁木齐的路上,他自称为最“折腾”的一次。因为订不到火车票,只能躺在火车的硬座下面,睡在冰凉的地板上。目的地的站与站之间因为没有通车,等一趟火车至少需要四个小时。为了找到最佳的拍摄地点,他沿着青藏铁路暴走,在烈日下整整走了30公里,花了10个多小时,住在铁路两边的居尽都佩服他的毅力。
早起、跋涉、攀爬、寻找制高点、等候,这些都是必须的
按王嵬的话说,“基本上现在中国运行的机车型号都拍全了”。浓烟滚滚的火车穿梭在红叶之间,穿梭在青山绿水,穿梭在皑皑白雪中,看到了这些图片,自然开始惊叹这个90后的坚持。
每次拍摄前,王嵬都会提前做好两三天内的拍摄计划,因为火车与火车的类别和颜色不同,方向也不同,适合拍摄的光线以及背景也不同,所以王嵬要计划哪趟客车或货车,红皮车或绿皮车,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时间在某个机位向某个方向俯拍或仰拍,并选择顺光或者逆光。
为了拍到火车行驶在铁路上的各种角度,王嵬时常背着相机出现在山顶、楼上、树上、公路桥还有河床里,山间的荆棘常给他的身上留下伤口。王嵬说:“几乎所有的火车都是需要抓拍的,而且要在合适的场景和光线下等到合适的列车,还要用合适的角度和摄影手法去表现列车的美。”
至于选择拍摄地,王嵬除了靠3D地图外,常常自己“探路”——搭上一列车,沿途记公里标,观察路过的风景,然后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到达拍摄地,“有慢速列车的地方就根据时刻利用慢车,有公路的地方就尽量利用汽车。如果这个地方什么交通方式都不通,就只能走路。”为了等待最好的光线,计算火车经过的时间,王嵬常常在等待中度过。
去年,王嵬和同伴前往海南三亚,拍摄海南西环线。这条铁路线沿着南海而建,铁路一边是大海,另一边是青山,美景让王嵬着迷了很久,唯一的拍摄难题是经过的火车少,“白天只有中午和下午两趟车,其余都在光线不好的晚上。”
为了赶上火车经过,王嵬一早赶到拍摄点,举着伞在大太阳底下死守,但从早上10点等到晚上7点,俩人连火车的影儿都没看到,“下山后才知道,因为大雾导致火车在琼州海峡船渡过程中晚点。”
王嵬不甘心,天天上山等,5天后的中午12点,远处的火车冒着烟“哐哧、哐哧”地驶来,王嵬和同伴激动地在山上握拳高呼“Yes”,拍到了梦寐以求的沿海铁路。
为了拍摄火车,王嵬走了很多路,吃过很多苦,“我享受那种披荆斩棘拍照片的过程,拍出好照片更有一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