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产品是否有竞争力,主要由设计与制造决定,设计好的产品价值是固定的,而如何制造则会影响产品的成本、质量和交货期。笔者通过生产管理实践以及对现代生产管理的探索,提出企业生产管理提升的一些思路,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
生产管理;提升;质量;成本;交货期
管理,简单来讲就是管人与理事,生产管理就是通过对生产活动中人、物料、设备、设施、能源、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完成产品的如期实现。
生产管理的目标有:完成订单任务,包括完成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等要求;控制制造成本,包括降低物耗、能耗,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库存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提升生产系统的制造能力。
下面就企业生产管理中人与组织、设备、技术与信息、计划、库存、生产控制等内容提出一些管理提升的思路。
1 人与组织
生产管理中人的管理主要是对操作工、基层管理人员以及生产团队的管理。
1.1 提高劳动积极性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键,人的潜能是激发出来的,激励的方法优于强制。
1.2工资呈上升趋势,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应科学定岗定员,杜绝人浮于事,广泛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1.3灌输精益生产的思想、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是提高产品质量、劳动技能、劳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1.4改善工作环境、有效的劳动保护、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更能促进员工持续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1.5建立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保证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这也要求组织要有吸引力。
1.6组织的建设要以完成组织任务为目标,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进行员工认同感教育,加深组织与员工的沟通,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对员工进行管理。精简、高效、优质、士气、协作是判定这个团体是否优秀的标准。
1.7制度是组织活动的依据与保障,科学全面的制度化建设是管理思想的体现,也是生产管理有效实施的保证。
2 设备
设备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包括从规划、购买、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的管理。
2.1设备在购置前要经过科学的评价,满足生产工艺、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维护经济的要求。
2.2设备相关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
2.3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制订设备故障的应急措施,要形成制度,并加强监督,延长设备的正常使用期限。
2.4避免”不坏不修,坏了再修”的思想,进行预防维修,采用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根据设备状态进行维修,防患未然,减少设备的故障。
2.5适时地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引入连续程度高、加工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数控化、高精度的设备,从而促进产品质量改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 技术与信息
生产技术是将企业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技术,生产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和竞争能力,因此生产技术可以说是企业资源的核心。
3.1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吸收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新工艺,如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优的工艺。
3.2现有工艺永远不是最好的,合理运用工业工程、TOC理论等科学方法对现有的工艺技术及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发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及约束因素,在此基础上解除约束瓶颈,进行工艺改进,保证生产系统的合理、柔性、高效、可靠和经济。
3.3产品配方(构成)决定产品的成本、质量,生产中应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生产,配方同时也是BOM表和消耗定额制定的依据。
3.4加强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收集生产中的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物料消耗水平、劳动效率等数据,通过分析,找出问题提升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5劳动定额和消耗定额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投入产出,应该依据收集的行业数据和企业内部的数据、工艺、设备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制定与修改,通过对定额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出现所在并解决。
3.6当今,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很多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都借助于信息技术,如:MRP、ERP、CAPP、APS、MES、CIMS等,企业应根据实际,开展信息化工作,运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及思想于生产活动中。
4 生产计划
计划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生产计划是对生产活动中生产要素的调度,是生产活动的指导,是对生产订单的具体排程。计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生产订单的完成情况,更关系着生产成本。
4.1计划制订者一定要对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资源和需求有相当的了解与构想,科学地做出满足需求的资源调配计划。
4.2订单是企业的生命,订单是生产的第一个看板,依据定单来进行生产排程是以市场为导向战略的具体实施, 生产排程的指导原则就是优质、高效、经济、适时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完成定单。
4.3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企业生产的最后一个看板,是完成订单的物料需求,与库存管理关系密切。
5 库存
库存是指企业用于生产或销售的储备物资,主要形态表现为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和消耗品。
5.1库存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定单的如期完成,这里面包括对库存物资质量、数量、交货时间的要求。
5.2库存管理的另一个原则是严格按照定单及BOM按质按量、准时组织原辅材料,避免资金占用造成的浪费。
5.3运用ABC法对原辅材料进行分类,对A、B类物资采用定量控制法,对B、C类物资采用定期控制法来管理库存。
5.4另外还有一些管理思想可以借鉴,如JIT生产方式追求的零库存管理,高低点法等。
6 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是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对物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过程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进行控制。
6.1在生产中应及时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配资源使生产进度符合计划排程,确保产品的如期交货。
6.2产品质量是做出来的,做到流程制度化、工作标准化、作业简单化、工具防呆化即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又可以降低成本。
6.3质量事故的预防重于事故后解决,因此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很重要,应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如TQC、6Sigma等,确保产品的质量。
6.4生产过程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过程,精益生产、准时生产、合理调配、5W1H检讨法都是降低成本的一些方法。
6.5单耗和劳动定额的完成情况直接反应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单耗和劳动定额的控制实际也是对生产成本的一种控制。
6.6安全文明生产是生产型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管理环节,安全生产的意识要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心灵深处,引入6S管理是对现场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提升。
7 结束语
质量、成本、交货期是生产管理的永恒主题,优秀的生产管理者,应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提升本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1]潘家轺.现代生产管理学.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建林.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理念、理论与模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美)马斯洛 著 马良诚 译.人本管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产品是否有竞争力,主要由设计与制造决定,设计好的产品价值是固定的,而如何制造则会影响产品的成本、质量和交货期。笔者通过生产管理实践以及对现代生产管理的探索,提出企业生产管理提升的一些思路,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
生产管理;提升;质量;成本;交货期
管理,简单来讲就是管人与理事,生产管理就是通过对生产活动中人、物料、设备、设施、能源、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完成产品的如期实现。
生产管理的目标有:完成订单任务,包括完成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等要求;控制制造成本,包括降低物耗、能耗,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库存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提升生产系统的制造能力。
下面就企业生产管理中人与组织、设备、技术与信息、计划、库存、生产控制等内容提出一些管理提升的思路。
1 人与组织
生产管理中人的管理主要是对操作工、基层管理人员以及生产团队的管理。
1.1 提高劳动积极性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键,人的潜能是激发出来的,激励的方法优于强制。
1.2工资呈上升趋势,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应科学定岗定员,杜绝人浮于事,广泛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1.3灌输精益生产的思想、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是提高产品质量、劳动技能、劳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1.4改善工作环境、有效的劳动保护、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更能促进员工持续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1.5建立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保证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这也要求组织要有吸引力。
1.6组织的建设要以完成组织任务为目标,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进行员工认同感教育,加深组织与员工的沟通,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对员工进行管理。精简、高效、优质、士气、协作是判定这个团体是否优秀的标准。
1.7制度是组织活动的依据与保障,科学全面的制度化建设是管理思想的体现,也是生产管理有效实施的保证。
2 设备
设备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包括从规划、购买、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的管理。
2.1设备在购置前要经过科学的评价,满足生产工艺、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维护经济的要求。
2.2设备相关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
2.3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制订设备故障的应急措施,要形成制度,并加强监督,延长设备的正常使用期限。
2.4避免”不坏不修,坏了再修”的思想,进行预防维修,采用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根据设备状态进行维修,防患未然,减少设备的故障。
2.5适时地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引入连续程度高、加工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数控化、高精度的设备,从而促进产品质量改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 技术与信息
生产技术是将企业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技术,生产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和竞争能力,因此生产技术可以说是企业资源的核心。
3.1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吸收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新工艺,如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优的工艺。
3.2现有工艺永远不是最好的,合理运用工业工程、TOC理论等科学方法对现有的工艺技术及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发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及约束因素,在此基础上解除约束瓶颈,进行工艺改进,保证生产系统的合理、柔性、高效、可靠和经济。
3.3产品配方(构成)决定产品的成本、质量,生产中应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生产,配方同时也是BOM表和消耗定额制定的依据。
3.4加强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收集生产中的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物料消耗水平、劳动效率等数据,通过分析,找出问题提升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5劳动定额和消耗定额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投入产出,应该依据收集的行业数据和企业内部的数据、工艺、设备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制定与修改,通过对定额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出现所在并解决。
3.6当今,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很多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都借助于信息技术,如:MRP、ERP、CAPP、APS、MES、CIMS等,企业应根据实际,开展信息化工作,运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及思想于生产活动中。
4 生产计划
计划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生产计划是对生产活动中生产要素的调度,是生产活动的指导,是对生产订单的具体排程。计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生产订单的完成情况,更关系着生产成本。
4.1计划制订者一定要对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资源和需求有相当的了解与构想,科学地做出满足需求的资源调配计划。
4.2订单是企业的生命,订单是生产的第一个看板,依据定单来进行生产排程是以市场为导向战略的具体实施, 生产排程的指导原则就是优质、高效、经济、适时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完成定单。
4.3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企业生产的最后一个看板,是完成订单的物料需求,与库存管理关系密切。
5 库存
库存是指企业用于生产或销售的储备物资,主要形态表现为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和消耗品。
5.1库存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定单的如期完成,这里面包括对库存物资质量、数量、交货时间的要求。
5.2库存管理的另一个原则是严格按照定单及BOM按质按量、准时组织原辅材料,避免资金占用造成的浪费。
5.3运用ABC法对原辅材料进行分类,对A、B类物资采用定量控制法,对B、C类物资采用定期控制法来管理库存。
5.4另外还有一些管理思想可以借鉴,如JIT生产方式追求的零库存管理,高低点法等。
6 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是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对物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过程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进行控制。
6.1在生产中应及时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配资源使生产进度符合计划排程,确保产品的如期交货。
6.2产品质量是做出来的,做到流程制度化、工作标准化、作业简单化、工具防呆化即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又可以降低成本。
6.3质量事故的预防重于事故后解决,因此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很重要,应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如TQC、6Sigma等,确保产品的质量。
6.4生产过程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过程,精益生产、准时生产、合理调配、5W1H检讨法都是降低成本的一些方法。
6.5单耗和劳动定额的完成情况直接反应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单耗和劳动定额的控制实际也是对生产成本的一种控制。
6.6安全文明生产是生产型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管理环节,安全生产的意识要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心灵深处,引入6S管理是对现场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提升。
7 结束语
质量、成本、交货期是生产管理的永恒主题,优秀的生产管理者,应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提升本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1]潘家轺.现代生产管理学.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建林.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理念、理论与模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美)马斯洛 著 马良诚 译.人本管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