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原始美——我的泥塑创作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ny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雕塑创作过程中,我发现雕塑经过后期复制加工后无法完全复原泥塑形体的完整性.以我最近创作的肖像雕塑《孙中山像》为例,在泥塑中我试图表现孙中山先生胸怀天下的气概,通过不同光滑度的表面肌理来刻画出具有历史时代感的人物服饰,通过细微的雕刻塑造出孙中山先生自信、若有所思的神情.但从铸铜成品来看,这些细节表现得不够理想.铜像的光洁质感、色彩与泥塑的视觉效果相差甚远.这并非个案,我每次看着精心完成的泥塑即将进入翻模阶段都有深深的不舍与遗憾.为何目前大家所说的雕塑一般都是指硬质材料的雕塑,而被雕塑家亲手创作出来的,具有最完美形态的泥塑却常常淹没在创作过程中了呢?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中国画的水墨人物写生,是中国人物画的一门重要课程.画家通过水墨人物写生,锻炼对人物的笔墨造型能力,挖掘和表现人物内在精神,水墨人物写生不是画像,是借所要表现人物的基本
期刊
2月8日,浙江省台州市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台州市召开,浙江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骆献跃,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台州市文联的有关领导:卢红菊、丁琦娅、林月辉等出席会议。会议
2月13日,地处中俄边境的新疆哈巴河县人民政府与新疆油画学会共建的“油画创作基地签约仪式”暨“新疆油画学会哈巴河县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新疆哈巴河县举行。中共啥巴河县
当水墨画坛喋喋不休地谈论“笔墨”“非笔墨”之时,云门张岩作为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根植传统水墨的笔墨精神,以“古”入“今”,以“变”求“不变”,大胆机智地诉求于“传统
期刊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和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它就像一本不断更新的名著,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和阅读.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是城市文明发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3月17日,由纽约梅隆银行、佳士得拍卖行、彭博社、《经济学家》杂志鼎力赞助支持的安迪·沃霍尔亚洲巡回大展在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启动,展览以编年的形式完整展示了沃霍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