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咪喹莫特是第一种可供外用的免疫调节剂,主要通过诱导α干扰素及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发挥治疗效应,现已用于治疗生殖器疣,临床试验证实其具有传统治疗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治愈率高而复发率低;局部反应轻,无全身副反应;患者可自己用药。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咪喹莫特是第一种可供外用的免疫调节剂,主要通过诱导α干扰素及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发挥治疗效应,现已用于治疗生殖器疣,临床试验证实其具有传统治疗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治愈率高而复发率低;局部反应轻,无全身副反应;患者可自己用药。
其他文献
多年来临床上和一些实验研究都提示皮肤神经对毛囊生长发育和毛发生长周期有营养和调控作用,但其机制却一直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在神经对上皮细胞间信号传导的细胞和分子等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多的进展,现就毛发生长调控的神经机制作一综述。
目前系统治疗甲真菌病的药物主要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的治疗方法为连续给药12周,而伊曲康唑则为连续给药12周,或间歇疗法,即每4周给药1周,共12~16周,目前广泛使用后者治疗甲真菌病,并称与二药的连续用药法疗效相似。
老年时免疫能力减弱,称为免疫衰老。皮肤免疫系统,包括T和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郎格罕细胞和传递免疫反应的其他细胞如角朊细胞等,功能都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减退。其中有些机理还不清楚,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新生隐球菌感染在免疫低下者中发病率高。肺泡巨噬细胞(AM)是新生隐球菌入侵机体后的最早防御屏障,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尚未阐明。早期的研究对AM吞噬新生隐球菌过程的观察仅限于数小时,不能分辨粘附的和吞入的新生隐球菌;只在和新生隐球菌接触后的数小时内测定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对于吞人新生隐球菌的AM吞噬泡溶酶体酶pH值也未加测定。该文的目的是研究大鼠AM和新生隐球菌的相互作用,观察两者在体外较长孵育期
正常人角朊细胞从基底层向角质层移行时呈有顺序的成熟形式,进程中伴有角蛋白(Ks)与套膜蛋白合成的变化.
唯一一类安全有效的系统用抗滴虫药是咪唑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甲硝唑(灭滴灵).灭滴灵耐药株只在已接受过此药治疗的患者中有过报道。灭滴灵治疗妇女滴虫病失败大多是因为未按医嘱服药或从一个未得到治疗的,通常是无症状的男性性伴处重复感染。2g顿服对那些依从性较差的病例有较好的结果。7天的疗程(400mg或500mg,每日2次)是比较好的。也可以与阿莫西林或红霉素或另一咪唑类药如替硝唑联合用药,以防止灭滴灵
系统性硬皮病作为一种结缔组织疾病,治疗棘手,预后较差。近年来国外在治疗上有一些进展。现就体外光化学疗法、γ-干扰素、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在系统性硬皮病的应用做一综述。
细胞因子、炎症过程与免疫调节之间关系密切,因此研究疱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有助于阐明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发病机理,同时测定疱液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可能有助于解释水疱的产生.
自身免疫在白癜风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患者血清中存在抗黑素细胞自身抗体,通过与黑素细胞抗原结合,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破坏黑素细胞。现已明确的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抗原分为胞浆抗原和胞膜抗原两大类,这些抗原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作用,介导了白癜风的免疫病理过程。
控制严重而顽固的炎症性皮肤病,除选用皮质类固醇为一线系统用药外,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环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