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消融术对老年室性早搏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airenxuche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导管消融术治疗对老年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患者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PVC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速度(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速度(e′)代表左室舒张功能,抽取静脉血测量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所有患者接受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重复检查心脏超声和BNP浓度,同时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明确PVC情况。

结果

共有89例接受导管消融的PVC特发性室性早博患者。6个月时手术成功81例,成功率91.0%。手术成功组术后6个月复查E/e′值(10.2±3.2)较术前(15.3±5.2)明显降低(P<0.001),术后6个月BNP浓度[(94.0±13.3) pg/L]较术前[(202.0±23.2) pg/L]明显降低(P<0.001)。手术未成功组,E/e′值[(16.3±6.3)与(15.2±5.6),P>0.05]和BNP浓度无明显变化[(223.0±26.8) pg/L与(245.0±23.9) pg/L,P>0.05]。

结论

PVC次数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室性早搏导管消融术可改善老年PVC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其他文献
(以姓氏笔画为序)rn总编辑 袁聚祥rn副总编辑 王金环 魏万林 杨 秋 张 柳 赵登秋编辑委员(含总编辑、副总编辑)毕新宇 崔刘福 邓树才 杜 昕 段蕴铀 冯 涛高竞生 耿素民 郭永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脑组织及动脉血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自体血栓栓塞组(Z组)及自体血栓栓塞+红景
神经内科以老年患者且长期卧床病人、偏瘫病人、营养不良病人和糖尿病人多,这些病人稍有护理不当,即有可能发生压疮。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和坏死,因此压疮患者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现将 2011年5 月~20013年 4月在我科就诊的患者中有压疮的病例 41 例, 对这些患者压疮形成的原因和相关预防措施以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或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时间一年、两年和治疗前进行对比,SGRQ量表总分及症状、活动、影响部分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贵州水泥厂水泥尘肺患者及接触水泥尘工人血浆中分子物质(MMS)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水泥尘肺辅助诊断的指标。方法 选取贵州某水泥厂为研究对象,将该水泥厂历年水泥尘肺患者80例作尘肺组,作业工人160名作接尘组,以该水泥厂所在地健康市民357人作对照组,采用紫外吸收法,对三组人员进行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测定,对比三组结果。结果 尘肺组、接尘组人员血浆中MMS含量较对照组人员显著下降,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医学健康知识对脑血管病患者尤为重要.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
期刊
目的探索胆道支架位置对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治疗后近期及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确诊并进行胆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的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8例,根据胆道支架置入位置分为支架位置不跨越壶腹部组(以下称未跨越组)和跨越壶腹部组(以下称跨越组),记录其基线资料及相关血清学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间短期黄疸变化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合谷穴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外科手术切除阑尾的患者7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手术时给予语言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合谷操作,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在牵拉反应中,观察组评价优良率为97.4%,对照组为59.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3%,对照组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