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在碳排放交易领域的首批试点省市之一,深圳上个月抢在其他试点地区之前公布了运营细节,并于6月18日率先开锣交易。此举揭开了中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序幕,也意味着国内碳交易市场开始从务虚进入务实阶段。
自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批准北京、上海、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以来,各地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交易前的准备工作,希望拔得头筹。深圳的胜出,使此轮竞争落下了帷幕,同时也拉开了下一轮竞赛的大幕:谁将最终抢占全国性的交易平台?
特区速度
在7个试点省市中,深圳是总排放规模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计划单列市。它率先正式启动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刘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深圳成为中国首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所的地区,将受到外界的密切关注。”
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每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较2005年减少40%~4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曾表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是低成本实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重要手段。
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据悉,紧随深圳之后,另外6个试点省市也将在今年年底前相继启动碳排放的交易。
刘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深圳之所以能率先启动交易,与它的特区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早在去年11月,该市就出台并正式实施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这是中国首部规范碳排放交易的地方法规,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6月16日举行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揭幕仪式上,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说,目前已完成了635家控排企业及200栋建筑物的配额分配和开户工作,此外也有个人投资者和十余家机构开立了账户。
已开户的635家企业涉及电力、制造、电子等26个行业。2010年,它们的碳排放总量是3173万吨,占深圳碳排放量的38%。由于深圳没有钢铁、水泥等大型排放源,单位企业的碳排放量小,因此需要将较多数量的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深圳已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后期,工业能耗增长的速度降低,建筑能耗上升,正在成为能耗重点领域。因此,第一批试点对象还包括200座大型公共建筑。
陈海鸥还表示,近期还会考虑将交通运输业纳入交易机制,并将最终覆盖所有消耗石油、煤炭、天然气以及电力的主要企业。
配额障碍
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中国碳交易试点时间为2013年至2015年,其中2013年为起步试点交易阶段,2015年进行总结评价和完善。之后,这一举措将向其他省市推广,并最终形成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到2015年,碳排放交易计划将达到中国碳排放总量的约7%。“十三五”期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
碳交易的本质,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假如企业获得的碳排放配额是2万吨二氧化碳/年,A企业实际排了2.2万吨/年,则政府就要对其多排的0.2万吨进行罚款;而B企业一年的碳排放量为1.8万吨,则其剩余的0.2万吨配额,可以作为商品在碳交易市场上出售。
当然,交易价格一定会比相关罚金要便宜。交易的前提是,企业的碳排放量必须经过第三方机构的核查。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黄杰夫说,碳市场归根到底是金融市场,设计这样的市场,需要符合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在欧洲,碳排放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化的交易。以伦敦金融城为例,除了股票、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外,还有不少专门从事碳排放交易的公司。
事实上,在发改委下发7省市碳交易试点通知前,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以自愿减排为主的碳交易试验。
北京环境交易所在2009年就设立了自愿减排标准,但直到2011年3月才完成了第一笔交易。三年来,真正的碳交易量约300万吨,虽然在全国各环境交易所中排名第一,但这一交易量还不到欧洲气候交易所一天的交易量。
刘宇说,原因是碳买卖在中国市场仍处于萌芽状态,国内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知之甚少,鲜有企业能从中获得收益。
此次国家层面的试点,刘宇说,主要就是探索建立强制性的碳交易市场、国家层面的统一的碳交易办法和标准。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7省市推进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最大障碍,是配额标准的设定。
据这位人士介绍,事实上,在试点工作前期北京、上海的交易体系建设一直都比较快,就是因为配额分配耽搁了时间,让深圳走到了前面。
尽管目前,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基本以免费为主,但这直接关系到日后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现实利益,因此各试点省市在一关键环节上都是慎之又慎。
据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介绍,为确保配额分配公平,深圳市的主要措施有三点:第一,市公证处全程参与;第二,专门做了配额分配的电子化系统,既提高效率,又可避免权力寻租行为;第三,企业参与,自己在电子系统上计算预测值,系统自动生成配额,企业认同后签字。
这位负责人还透露,初始的配额分配会较为灵活,如果需要的话,将按照一家公司的收入增长情况以及所能纳入的总配额每年做出调整。
欧洲教训
目前乐观估计,在7省市交易试点的基础之上,2016年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平台将建立。
分析师认为,如果中国的试点计划最终催生一个全国性的交易体系,那么它可以与其他交易体系相连接,推动世界其他地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碳排放价格。
这些计划如果失败,会对建立全球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希望造成打击,尤其是会打击已批准类似机制的四个经济体所抱的希望。这四个经济体分别是:澳大利亚、韩国、美国加州和加拿大魁北克省。
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UETS)仍处于“冬眠”期。这家创立于2005年的碳交易机构,在最初几年曾实现了碳交易的爆炸式增长,但2009年后受欧债危机的拖累,碳交易价格一跌再跌。
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企业出价购买排放许可权,交易价格由市场供需所决定,由此自我调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经济学家当时普遍赞赏这套交易计划,称其为减少有害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市场干预暴露出该体系重大设计缺陷:由政府部门来规定未来几年内,欧洲工业可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完全没有考虑其间的经济走势,抑或碳配额的市场需求变化。
当前,欧洲的碳交易价格仅为2008年最高点(40美元/吨)的十分之一,市场预计2020年之前不会显著回升。但不少业内人士仍看好中国的碳交易试点。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跟国际市场没什么关联。”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廖振良说,“我们主要不是基于国际压力来做这件事,而是基于自己的节能减排压力。”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相信价格不能反映全部问题,“欧洲整个体系与机制的运行还是流畅的,国内市场需要从业者把我们的体系设计得更好。”
但多数专家也承认,要建立一个真正的碳交易市场并形成全国规模并非易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数据、排放配额分配办法以及价格机制形成等环节存在诸多挑战。
不过,对此7个试点省市似乎都充满信心。北京明确表示,将依托北京环境交易所打造国家碳交易中心市场。深圳市也提出,在初步建成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后,最终成为辐射影响全国的碳交易体系。湖北省也声称,湖北碳交易中心的远期定位为国家级碳交易市场,并要打造国际碳金融中心。
谁最终会成为真正的全国性碳交易平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这将是一个更为激烈的博弈过程。
这位专家同时也指出,多方竞争本来是好事,但也应该限制地方碳交易平台的数量。“现在碳交易所如雨后春笋,各地都在画地为牢,搞地方保护主义。日后,这很可能将成为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的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