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的缸炉烧饼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hu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到了北京不吃全聚德烤鴨就不算到过北京一样,如果到了我的家乡河北平山县不吃缸炉烧饼,那就不能说到过平山。
   说起河北平山,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是说起西柏坡,恐怕用如雷贯耳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而这个大名鼎鼎的西柏坡,其实就是平山县的一个小村庄。
   从18岁家乡参军,一转眼已经过了25年。二十余年间,家乡的很多东西都如过眼烟云,并没有在我心中留下多少印象。倒是这缸炉烧饼,总如儿时那样亲切。以至于每次回老家都会大吃一番,甚至有亲戚朋友回去,都会委托他们带回来几个尝尝鲜。
   面食里叫烧饼的并不少,无非是放了油盐,和好面后上面沾上芝麻,用锅烙得金黄。但缸炉烧饼却有它的独特之处。
   一是形状是长方形。据我了解,各地的烧饼样式不少,但大部分是圆的,仅有这缸炉烧饼偏偏做成了方形。原因当然不得而知,但这一变,便从形状上与其他的烧饼分开了。
   二是有细分类,大致可分为:普通、油酥、牛肉罩等。
   三是制作方式不同。大部分烧饼都是用锅烙,而缸炉烧饼却是像烤红薯一样,做好后放在一个铁筒中烘烤。
   刚出炉的烧饼,表面焦黄,中间有一个山包样的大鼓,上面粘着白白的芝麻,咬一口,酥中带脆,满口清香;油酥烧饼,更是酥软可口,不用手接着,一口咬下去,余下的可能都掉到地下了;至于牛肉罩,是在烧饼的表面放一层细如肉松的牛肉粒,一口下去,不仅香气四溢,而且烤牛肉的香味久久不散,晚上连牙都舍不得刷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赶集,总是跟在家长后面缠着要去,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买,只是为了两分钱一个的烧饼,但因为家里条件实在不好,就是这样的要求一年也只能实现有限的几次。于是,又求了父母在家里做,面和油都不错,但就是做不出那个味道。
   那时,姥爷还在。每年年底,姥爷都会来家里看看,对于他带来的其他东西我一概不问,只是找他书包里的那几个缸炉烧饼。
   后来,缸炉烧饼又长到五分一个、一角一个、两角一个,现在,已经是一元一个了。但我对于缸炉烧饼的情结,不仅没有减退,反而越来越浓重了。
   四个角的缸炉烧饼就像是一座城,一座建在我心中的城,一座没有城门的城。不论走到哪里我总也无法走出它,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走出它。
   (选自《散文百家》)
  【赏析】
   这是一篇介绍家乡小吃的短文。作者首先把家乡的缸炉烧饼与北京名吃全聚德烤鸭相提并论,无形中提高了缸炉烧饼的地位;然后从形状、类别、制作方式三个方面介绍缸炉烧饼的独特之处;紧接着从色香味等方面介绍刚出炉的缸炉烧饼,突出了其清香酥脆的特点,令人垂涎欲滴。而贯串全文的是作者的感情,作者对缸炉烧饼的极度喜爱之情。这使得本文有别于一般的说明文,成为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
其他文献
余惠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在电子仪器和电视制作方面的知识,会在森严壁垒的监狱内施展。出于他诚实的改造表现并拥有专业技术特长,政府为他创造了一个认罪、悔罪、赎罪的机会,使他的特长又有了一展才华的可能。  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期间,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电视制作熟悉的特长,在监狱民警关心和支持下,连续策划了几部电视新闻片,展现了监狱内迎世博的特殊画面和故事,受到了广大服刑人员的欢迎。    从上海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