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 要:放射诊断目前已应用于医学多个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乳腺增生作为妇女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也将利用放射诊断阐述发病机理,做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放射诊断 乳腺增生 作用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的一种发生在乳腺部位的疾病,又称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乳腺增生疾病表现为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主要是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等上表现出异常,因此又叫做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放射诊断现已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在医学诊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放射诊断应用范围的扩大,将会有更多需要它的地方[1]。乳腺增生就利用了放射诊断,乳腺增生是妇女疾病中常见而且多发的疾病,就目前发病现状来看,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发病者多是25~45岁的年轻女性。一般病人会有乳房胀痛、刺痛感觉,与月经周期有关。
1、临床病理变化
乳腺增生主要包含乳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纤维性增生等[2]。
乳腺增生最常见的类型就是乳腺小叶增生,主要发病现象乳腺阵痛,乳房胀痛,月经后症状减轻,乳房上有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的肿块。该类型的患者多是纤维和乳腺小叶管泡增生,卵巢功能低的24~26岁的女性。且乳腺小叶增生可引发硬化性腺病,主要是呈瘤状的管泡扩张到小叶,使其组织增生扩展至腺叶里,实现与小叶的融合[3]。囊性增生病因多是卵巢功能失调,导管腔呈囊状,主要症状是疼痛少,当感觉乳房胀时才会有疼痛,乳房边界光滑、正常,而乳房会有肿块,该类型患者多是以25~40的女性。纤维性增生则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倾向于对称性发病,病状腺体减少、乳腺小叶萎缩、整个乳腺或结节变硬,此类型患者一般是30岁之前的女性[4]。20~50岁的女性小叶腺管以发生萎缩,质地变硬,且这种病可移动,触及结节。
2、影像表现
妇科的乳腺增生伴随成分的不同,会造成患者影像上的差别。利用X射线对患者乳腺摄影的结果中,乳房影像呈现出有限的片状,表现出一定的弥漫性,并具有一些绒毛状的阴影。在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外上象限的扩散,在密度上呈现不均匀表现,无明显界限[5]。影像中的少数肿块,呈现出致密的阴影状态。有并发钙化现象,钙化点扩散,并呈现出平滑的轮廓。小乳管囊出现扩展时,乳腺X射线呈现出椭圆形或者圆形的阴影,并具有大小不同的表现。
腺体具有比较光滑锋利的边缘线,受到一定的局限,散射中会出现囊壁钙化现象。囊肿密集时,会对乳腺进行挤压,进而形成囊肿,或者出现球形的弯曲阴影边缘缺陷,可以利用CT检测[6]。
乳腺患者的CT检测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腺体致密。对于女性月经前的疼痛必须进行特别注意,并进行鉴别。纤维性增生CT表现为病变区为局限致密影,边界不清,易被认为是腺体的一部分,一种极少看到的是乳腺纤维化,整个乳房呈现均匀密集的质量,根据简单的CT检查,很难做出诊断。乳房输乳管或腺泡沫增加,小叶变形扩张,也有纤维组织增生明显。CT表现出乳腺增生块的不规则形状或密度增加,病灶边界不清楚,一些密度阴影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融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密度区域,少数可以形成一个类似的大规模的影子7]。小输乳管高度扩张成囊泡肿胀,其特点是多个扩散分布板密度增加和混合囊状低密度区的存在。乳腺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囊肿的直径大于1厘米时,存在孤立的低密度区,经常呈现为球形,具有光滑的边界[8]。
3、诊断及鉴别诊断
乳腺增生影像诊断与临床密切相关,应与患者的年龄、出生教育历史、症状、体征和月经的历史,患者可以有单增生,也可以出现多增生。增生患者多为30 ~ 40岁,病变多发生在双侧,其临床症状与月经有关,经前乳房肿胀,和乳房肿块更明显。X线的特点是致密的乳房局限性或弥漫性斑片状,圆形或影子,密度并不多甚至,边界不清楚。结合钙分布比较分散。
钼靶x线表现出的局限性腺体增生,应与乳腺浸润性癌腺增生进行鉴别,没有腺体周围的皮肤和脂肪层的变化,同时没有明显的腺体纠集,周围不存在明显的分叶以及毛刺。乳腺增生多表现为双侧性,对于合并钙化来说,一般集中在乳腺的周围,呈现出区域分布或者聚集分布的特点。
囊性增生,一般在双侧发病,具有比较低的病状密度,在聚集时多呈现出弧形的压迹。在发生合并钙化时,则呈现为线样或者弧形,纤维瘤具有比较大的密度,可以成分叶状融合,其合并钙化时,多表现为粗大颗粒状。CT影像可以有少部分呈现出局部性的肿块样阴影,具有轻度的强化,与乳腺的纤维瘤差别不明显,难以区别。乳腺癌的局部性增生,必须要和浸润性的乳腺癌加以区别。局部增生多表现为钙化分散,而浸润性乳腺癌则出现血晕增加、皮肤增厚或者毛刺等恶性的症状。局限性增生的强化程度要比癌瘤强化的程度低,多表现为双侧性。而囊性的增生容易发生癌变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苏里亚,孙长坤,张征.B超及钼靶X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11:1471-1472.
[2]孙庆颖.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与中医体质、多普勒及钼靶影像学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3]李晓达.X线摄影、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3.
[4]闫焕.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5]李鹤.中药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6]王勇.彩超在化痰散瘀为主综合调理脏腑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中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7]关兴.散瘀化痰综合脏腑调理乳腺增生病辨证论治优化方案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8]赵迎春.影像学在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疗效评价中的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摘 要:放射诊断目前已应用于医学多个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乳腺增生作为妇女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也将利用放射诊断阐述发病机理,做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放射诊断 乳腺增生 作用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的一种发生在乳腺部位的疾病,又称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乳腺增生疾病表现为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主要是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等上表现出异常,因此又叫做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放射诊断现已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在医学诊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放射诊断应用范围的扩大,将会有更多需要它的地方[1]。乳腺增生就利用了放射诊断,乳腺增生是妇女疾病中常见而且多发的疾病,就目前发病现状来看,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发病者多是25~45岁的年轻女性。一般病人会有乳房胀痛、刺痛感觉,与月经周期有关。
1、临床病理变化
乳腺增生主要包含乳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纤维性增生等[2]。
乳腺增生最常见的类型就是乳腺小叶增生,主要发病现象乳腺阵痛,乳房胀痛,月经后症状减轻,乳房上有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的肿块。该类型的患者多是纤维和乳腺小叶管泡增生,卵巢功能低的24~26岁的女性。且乳腺小叶增生可引发硬化性腺病,主要是呈瘤状的管泡扩张到小叶,使其组织增生扩展至腺叶里,实现与小叶的融合[3]。囊性增生病因多是卵巢功能失调,导管腔呈囊状,主要症状是疼痛少,当感觉乳房胀时才会有疼痛,乳房边界光滑、正常,而乳房会有肿块,该类型患者多是以25~40的女性。纤维性增生则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倾向于对称性发病,病状腺体减少、乳腺小叶萎缩、整个乳腺或结节变硬,此类型患者一般是30岁之前的女性[4]。20~50岁的女性小叶腺管以发生萎缩,质地变硬,且这种病可移动,触及结节。
2、影像表现
妇科的乳腺增生伴随成分的不同,会造成患者影像上的差别。利用X射线对患者乳腺摄影的结果中,乳房影像呈现出有限的片状,表现出一定的弥漫性,并具有一些绒毛状的阴影。在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外上象限的扩散,在密度上呈现不均匀表现,无明显界限[5]。影像中的少数肿块,呈现出致密的阴影状态。有并发钙化现象,钙化点扩散,并呈现出平滑的轮廓。小乳管囊出现扩展时,乳腺X射线呈现出椭圆形或者圆形的阴影,并具有大小不同的表现。
腺体具有比较光滑锋利的边缘线,受到一定的局限,散射中会出现囊壁钙化现象。囊肿密集时,会对乳腺进行挤压,进而形成囊肿,或者出现球形的弯曲阴影边缘缺陷,可以利用CT检测[6]。
乳腺患者的CT检测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腺体致密。对于女性月经前的疼痛必须进行特别注意,并进行鉴别。纤维性增生CT表现为病变区为局限致密影,边界不清,易被认为是腺体的一部分,一种极少看到的是乳腺纤维化,整个乳房呈现均匀密集的质量,根据简单的CT检查,很难做出诊断。乳房输乳管或腺泡沫增加,小叶变形扩张,也有纤维组织增生明显。CT表现出乳腺增生块的不规则形状或密度增加,病灶边界不清楚,一些密度阴影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融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密度区域,少数可以形成一个类似的大规模的影子7]。小输乳管高度扩张成囊泡肿胀,其特点是多个扩散分布板密度增加和混合囊状低密度区的存在。乳腺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囊肿的直径大于1厘米时,存在孤立的低密度区,经常呈现为球形,具有光滑的边界[8]。
3、诊断及鉴别诊断
乳腺增生影像诊断与临床密切相关,应与患者的年龄、出生教育历史、症状、体征和月经的历史,患者可以有单增生,也可以出现多增生。增生患者多为30 ~ 40岁,病变多发生在双侧,其临床症状与月经有关,经前乳房肿胀,和乳房肿块更明显。X线的特点是致密的乳房局限性或弥漫性斑片状,圆形或影子,密度并不多甚至,边界不清楚。结合钙分布比较分散。
钼靶x线表现出的局限性腺体增生,应与乳腺浸润性癌腺增生进行鉴别,没有腺体周围的皮肤和脂肪层的变化,同时没有明显的腺体纠集,周围不存在明显的分叶以及毛刺。乳腺增生多表现为双侧性,对于合并钙化来说,一般集中在乳腺的周围,呈现出区域分布或者聚集分布的特点。
囊性增生,一般在双侧发病,具有比较低的病状密度,在聚集时多呈现出弧形的压迹。在发生合并钙化时,则呈现为线样或者弧形,纤维瘤具有比较大的密度,可以成分叶状融合,其合并钙化时,多表现为粗大颗粒状。CT影像可以有少部分呈现出局部性的肿块样阴影,具有轻度的强化,与乳腺的纤维瘤差别不明显,难以区别。乳腺癌的局部性增生,必须要和浸润性的乳腺癌加以区别。局部增生多表现为钙化分散,而浸润性乳腺癌则出现血晕增加、皮肤增厚或者毛刺等恶性的症状。局限性增生的强化程度要比癌瘤强化的程度低,多表现为双侧性。而囊性的增生容易发生癌变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苏里亚,孙长坤,张征.B超及钼靶X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11:1471-1472.
[2]孙庆颖.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与中医体质、多普勒及钼靶影像学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3]李晓达.X线摄影、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3.
[4]闫焕.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5]李鹤.中药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6]王勇.彩超在化痰散瘀为主综合调理脏腑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中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7]关兴.散瘀化痰综合脏腑调理乳腺增生病辨证论治优化方案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8]赵迎春.影像学在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疗效评价中的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