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理论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104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一所地方高校为例,在分析该校自主招生实践过程的基础上,梳理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招生;实践
  作者简介:谢晓庆(1976-),男,湖北恩施人,三峡大学研究生处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金晶(1963-),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省教育厅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7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委托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008-03
  自主招生是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简称。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自主招生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来选拔人才。随着自主招生院校的增多和招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内的自主招生评价机制和录取方式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那些在创新实践或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高中学子,有了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但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和议论,比如2011年社会舆论对由自主招生考试形成的所谓“北约”和“华约”联盟的质疑。到2011年,全国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逐步增多,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也在不断扩大。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也逐步从部属重点高校向地方高校延伸。2009年湖北省新增包括三峡大学在内的3所地方高校实施自主招生试点。自主招生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自主招生的理论依据
  1.大学自治
  自治,即在行政方面享有充分的独立权和自主权。大学自治起源于西方中世纪。美国学者埃里克·阿什比认为,大学自治的要素和范围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在学校管理中抵制非学术干预的自由;(2)学校自主分配经费的自由;(3)聘用教职员并决定其工作条件的自由;(4)招生的自由;(5)课程设置的自由;(6)决定考试标准与方式的自由等。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实施自主招生正是高校行使自主权的重要表现。
  2.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十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智慧、德行、身体三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的主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则更进一步指明了人的发展方向,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正是遵循这一思想而确定的。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就应当多元化,而不仅仅只把考试成绩作为录取评价的标准,要让那些有创新思维、综合素质高、有特长的考生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3.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1)语言;(2)逻辑;(3)空间;(4)肢体运作;(5)音乐;(6)人际;(7)内省;(8)自然探索;(9)生存智慧。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的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学生的智力因素,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形成正确的学生全面发展观。充分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传统的高考往往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因此,高校在选拔人才时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注重对不同人不同智能的评价,而不能搞一个标准,用一把尺子来测量。
  二、地方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重要意义
  基于我国的国情,地方高校指管理关系在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面向地方服务的高等院校。教育部201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其中地方高校2194所,占95%以上。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既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制约着全国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总体上看,地方高校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学校数量多,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
  二是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可利用资源有限,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三是地方高校大多不在省会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处于劣势,对考生的吸引力较弱,招生生源面临较大的挑战。
  正是基于以上几个特点,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更多地扶持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开展自主招生,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特色人才。地方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扩大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当前,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允许部分地方高校实行自主招生试点,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属重点大学的招生自主权明显高于地方高校。他们在自主招生时可以突破计划和分数的控制,而地方高校在这方面自主权较小。因此,让地方高校也能实现真正的自主招生,按照自身特色合理设置招生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有利于落实教育法规定的办学自主权。
  第二,有利于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与部属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根据自身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三峡大学就是根据自身水电特色鲜明的优势,提出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有利于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于不同类型、层次、培养规格的高校选拔人才的招生制度体系与机制。
  第三,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地方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将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进一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达到资源的优化。
  三、地方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实践
  三峡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水电特色鲜明、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综合性大学。2009年三峡大学开始了自主招生考试的试点。经过了三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三峡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报名政策解析
  对于申请三峡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其报名条件除了符合国家规定的宏观政策以外,主要设定了6大报考条件。报名考生符合6个条件之一,均可报名参加三峡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测试。
  (1)符合教育部规定保送生条件的高中毕业生。
  (2)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CCTV 杯“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的学生。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中阶段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须取得国家专利证书),或出版了专著,或公开发表了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论文者(限第一作者,1500字以上)。
  (4)具有文学、语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殊才能,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两篇以上(每篇不少于1000字,不含诗歌);在省级及以上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奖者。
  (5)在高中阶段获得地(市)级及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或在德智体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受到地(市)级及以上表彰者。
  (6)三峡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和重点中学推荐的综合素质好、德智体全面发展、平均成绩在中学年级排名居前的优秀毕业生。
  对于这6大报考条件,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我们可以将以上条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硬条件”,这类条件,有比较明确的评价和判断标准,可以量化。比如,第1、2、3、4、5条这几个条件就属于“硬条件”。另一类称之为“软条件”,这类条件比较宏观,不太容易量化比较,招考学校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大,比如,第6个条件就大致属于这一类。从三峡大学设置的这几个条件看,基本符合还处在试点阶段的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从国家实行自主招生的初衷来看,是要实现“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也就是说既可以采取便于量化的“硬条件”,也可以采取学校自己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的“软条件”。当然,在条件的设定上应当允许和鼓励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除了以上分类类型,我们还可以把6个条件分为智力方面的“创新性条件”和品德方面的“素质性条件”。比如,第1、2、3、4条中参加各种竞赛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发明创造,创作的形式获得各种奖励,都属于智力方面的创新。而第5、6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综合素质评价则更多的属于品德素质方面。从目前招生实践看,“硬条件”和“创新性”条件比较受地方高校的青睐,而“软条件”和各种荣誉称号则显得较为普通,在自主招生选拔中缺乏有效的说服力。
  2.三峡大学2009—2011年自主招生情况分析
  三峡大学2009年开始进行自主招生考试,招生计划控制在当年招生计划的5%以内,文理兼收。2009年报名人数为394人,而到2011年则猛增至2374,增幅达502%。显示出地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巨大潜力。
  
   从图1,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三峡大学2009年-2011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报名情况变化明显。
  根据学校招生办统计分析,三峡大学自主招生报名情况呈现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报名人数急剧增长。2009年由于是学校首次取得自主招生试点的资格,许多考生并不了解相关信息,加之作为地方高校的地域劣势,导致生源情况不是太理想,当年仅有394人报考。但随着学校招生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考生了解招生信息渠道的扩展,特别是三峡大学作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高的综合性大学,对广大考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导致2011年出现了井喷现象,报考人数猛增至2374人。二是生源来源日益多样化。2009年自主招生考试报名的考生中,三峡大学所在地——宜昌市的生源占全部报名人数的比例为57.6%,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报考者是本地考生,这种现象显现出生源来源过于单一,不利于学校对于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到2011年,虽然报名人数中本地考生的绝对数量仍然占很大比例,但占全部报名人数的比例已经下降到42.5%,显示出生源单一的状况有所改观。但与此同时,从图2,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生源素质仍然是制约地方高校自主招生良性发展的一个瓶颈。从三峡大学来看,2009年自主招生考试报名的考生中,具有“创新性的硬条件”的考生,仅占报名总数的29.1%。近七成的考生都是以符合品德方面获得各种荣誉或学校推荐的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条件来报考的。到2011年,这种状况仍然没有较大的变化。除了三峡大学,其他地方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具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一方面,地方高校如果能够突出自身特色,加大宣传力度,扩展招生信息渠道,自主招生考试在地方高校有着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面对当前自主招生考试群雄逐鹿的复杂局面,地方高校在生源的选择上仍然处于不利境地,如何有效地提高生源质量仍然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3.三峡大学在自主招生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1)大力开展招生宣传。在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后,三峡大学努力克服地域劣势,加大宣传力度,依靠多种媒介,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比如通过采取“由近及远”策略,首先吸引学校所在地宜昌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源报考,奠定基础,然后产生辐射效应;通过在省级示范中学设立优质生源基地,为自主招生迅速推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举办全省中学校长论坛,主动与中学建立互信共赢机制,宣传学校自主招生政策,鼓励校长积极推荐生源。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2)实行招考分离,确保自主招生的规范运行。为保证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学校实行招考分离制度。学校招生办负责自主招生的宣传、报名及后期的录取工作。学校教务处负责考生的笔试、面试等环节的命题、测试工作。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确保自主招生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
  (3)积极挖掘“怪才”、“偏才”,探索特色化培养模式。三峡大学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大胆试验,于2009年录取了“湖北最牛作文考生”周海洋。对于这个高考作文满分,而总分仅370分的“偏才”,社会各界有着极大的争议。学校主动与周海洋联系,并多次与教育主管部门沟通,最终通过专科批次录取了这个“偏才”。学校对周海洋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他配备了5位导师,大部分都是古代汉语、文学、历史方面的专家。同时,在专业学习方面,周海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例如古代文史、古代语言、古代历史等课程。学校还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采取对话式教学,让周海洋在和导师的交流中激发思想、增长见识。这些培养措施以前是没有的,通过实行自主招生,学校正在努力探索特色化培养模式。
  四、地方高校完善自主招生工作的途径
  对于地方高校来讲,虽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也应该看到,地方高校也具有重点高校所没有的优势。只要地方高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认真分析自主招生形势,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采取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能够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1)实施市场细分策略。在实施自主招生过程中,地方高校不能和重点高校去争夺主体市场,而应该在差别化战略的指导下,采取市场细分策略。首先,在招生宣传方式上,地方高校应当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展示学校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增加对考生的吸引力。其次,在招生地域上,重点高校主要考虑大城市,考虑重点中学,而地方高校则可以考虑以点带面,由近及远,即先在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占领市场,然后再向其他地区进行辐射。同时,在招生考试方式上,可以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测试方式,尽量与重点高校形成差别,在细分市场上展现自己的特色。
  (2)确定个性化的人才选拔标准。人才的选拔标准是与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重点大学主要是培养顶尖的高素质人才,入学门槛也相对偏高。因此,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其人才选拔标准非常高,缺少个性化的录取理念和措施,许多有特长的考生被重点高校拒之门外。而地方高校主要是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和工作基层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应当确立个性化的选才标准和测试形式,做到各取所需、各扬其长。
  (3)建立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完成了自主招生录取工作,并不是工作的结束。特别要重视录取后的学生的培养,建立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录取考生的全面的分析,收集学生各种相关的历史数据,做到对学生客观的评价,建立一份动态的档案。对于“偏才”、“怪才”就不能采取一般的、大众化的培养模式。要从学校办学特色、资源情况、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形成自己独特的培养风格。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将逐步试行自主招生,不断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在地方高校中实行自主招生,将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201012/113595.html.
  [2]郑若玲.自主招生公平问题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6).
  [3]徐晓军.关于高校自主招生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0).
  [4]梁斌.对高校自主招生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
  [5]刘进.历史与嬗变:中国高校自主招生10年[J].现代大学教育,2011,(1).
  [6]何静.教育公平视野下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规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1,(2).
  [7]招生快讯[EB/OL].http://zsxx.e21.cn/e21html/.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大学作为企业的战略工具,对企业推动和实施其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作为著名的国有重要骨干电网企业,在对国内外经济和行业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南方电网中长期发展战略。南方电网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对企业大学的建设提出了需求。在对企业大学建设基本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南方电网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的特色进行了提炼,并提出了建设具有南方电网特色的企业
期刊
摘要:内燃机是工程机械的最主要动力源,是装备的心脏。针对工程兵学院非机械装备专业学员开设“内燃机”课程是必要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克服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式上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  关键词:内燃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高立(1984-),女,河南洛阳人,解放军理工大学机械装备系,讲师。(江苏南京210007)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围绕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表现的证据和职业能力判断方法三个环节,对国内外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为我国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能力评价;能力标准;能力证据;判断方法  作者简介:李福东(1982-),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心培训部,讲师;曾旭华(1968-),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心培训部,副教授。(湖南长沙
期刊
摘要:南方电网中长期发展战略是指导公司未来5至10年发展的最高纲领性文件,目前,深入学习南方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公司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推动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我们开展了宣贯研究,拟出学习宣贯的关键环节并一一加以落实。   关键词:南方电网;中长期发展战略;宣贯研究;战略管理  作者简介:徐永刚(1972-),男,贵州镇宁人,贵州电网公司培训与评价中心纪委书记,高级政工师;冉红兵(1965
期刊
摘要:“锅炉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点,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在“锅炉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课件内容突出实时性和实效性,表现形式丰富,形成了一套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多媒体;锅炉原理;现代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梁钦锋(1978-),男,广西柳州
期刊
摘要:法国工程师职衔认证体系在保证和提高法国的工程师教育质量、引导工程师教育发展方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际,学习和借鉴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制订并实施的工程师职衔认证体系及其认证过程、认证标准和认证特色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认证及其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国;工程师教育;认证  作者简介:杨佩青(1967-),女,上海人,中
期刊
摘要: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绝大多数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注重应用性的尚在探索中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探索中的高等教育类型。文中初步探讨了地方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訾琨(1946-),男,山东淄博人,广东白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彭鹏峰(1984-),
期刊
摘要:對贵州电网公司现有兼职内训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贵州电网公司对内训师的需求,提出了内训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流程问题,旨在为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贵州电网公司内训师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训师;胜任力模型;培训流程;师资库建设;制度  作者简介:罗青中(1962-),男,贵州遵义人,贵州电网公司培训与评价中心,高级工程师;马雨涛(1970-),女,河南巩义人,贵州电网公司培训与评价中心岗
期刊
摘要:通过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各专业开设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与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课程学习态度与方法、对课程教学方式手段的满意度、考核机制的认同度等方面分析了调查结果,同时为下一步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电路课程;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杨青(1976-),女,瑶族,广西桂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许川佩(1970
期刊
摘要:根据湖南城市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结合该专业定位和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研究,探索更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王永红(1978-),男,湖南茶陵人,湖南城市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何建新(1974-),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