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时节,来到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后坡的山梁上,全村“三山两川”的全貌尽收眼底:宛如玉带的水泥路延伸到村组庭院,白墙黛瓦的房屋在绿树掩映下错落有致,宽敞大气的文化广场与健身游园交相辉映,新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规模初现……
在村头的健身游园,老人们坐在凉亭下悠闲地晒着太阳。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村民们无不对南阳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真情帮扶交口称赞:“扶贫工作队真心实意为我们办实事,脚踏实地帮我们解决实际困难,有这样务实为民的干部,我们对美好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
“对症下药”,发展产业助脱贫
“今年香菇行情不错,仅头茬菇就赚回了本钱,随后的二茬、三茬菇都是净赚。”来到下张组贫困户贾建设的菇棚,他正在给菇袋注水,准备催二茬菇。“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贾建设今年种植了4000袋香菇,养了5头猪,全年的收入与去年相比,收入翻番不成问题。”随行的村支书严超范说。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南阳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自驻村伊始,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雷清松和工作队员就准确把握政策,进组入户,对全村群众进行逐一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精准识别、民主评议、筛选贫困对象,严把准入关口,将先期由村级初定的贫困对象170户360人进行了3次再识别,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88人。
三里庙村地处浅山丘陵区,群众增收空间有限、致富项目少,外出务工人口占全村人口的53%。为使建档立卡贫困户早日脱贫,驻村工作队逐人逐户找准致贫“病根”,量身定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开出“良方”拔掉“穷根”。
下东组贫困户贾彦锋,全家5口人,2016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工作队的帮扶下,他家于2017年年底顺利脱贫。由贫困到脱贫,贾彦锋每每提起驻村工作队,内心都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以前,我知道自己家贫,但是无门路,一家人每天要吃要喝,我也想不出脱贫的好办法。雷书记来到村里后,他不嫌屋里脏,三天两头来家里和我拉家常,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就像亲大哥一样,真是没说的。”
精准扶贫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工作队还结合每家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对每户每人应该享受的低保、特困、危房改造、残疾补贴、到户增收等扶贫政策和项目澄清底子,把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逐项落实到户,使全村贫困户和脱贫户都有稳定的增收渠道和政策保障。如今,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
为使三里庙村得到健康、持续、长远发展,工作队结合实际,谋划全村发展蓝图,制定长、短期发展规划。结合荒坡、丘陵面积大的实际,对全村1140亩荒坡地进行坡改梯治理,新增土地750多亩,长期以猕猴桃、大樱桃等产业为主,短期以种植黄姜、香菇为辅。今年,全村发展香菇5万多袋,新种植猕猴桃260亩、黄姜1500亩,配套完善了猕猴桃基地的灌溉设施,全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标准。两年多的悉心帮扶,使三里庙村于2017年年底脱贫“摘帽”,27户、64人摆脱了贫困。
提升“颜值”,改善环境惠民生
“原先,我们村到各组的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现在你看,组组通水泥路,走着真舒服。”行走在从村部到下张组的路上,村扶贫专干张文阳满脸兴奋地说。
“我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走上水泥路。这环境一天比一天好,都是工作队为我们带来的福啊!”说起村里基础设施的变化,下东组年过七旬的老党员贾秀荣感慨万千。他说,工作队进村之前,全村都是土路,岗坡上种的红薯、玉米、小麦、芝麻等农作物一到收获季节,全靠肩扛运到家。
看到群众的出行难和各组的旧面貌,雷清松先后主持召开5次村组党员和驻村队员会议,商议村组公路及美丽乡村建设事项。工作队与西峡县交通局、农办、国土局进行协调,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先后对闫家、余家、下张、上西、下西、张北、下东等11个组进行全面“改造”,硬化道路、铺设管道、粉刷墙体、栽种花草、修建游园、安装路灯,共修建组组通环线道路22公里,栽种公路两侧行道树4500多株;协调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修建供排水管网1.8公里、整修沟渠3.7公里、游园3处、广场1处、公厕5个,粉刷墙体4.2万平方米。
“国家5A级景区——恐龙遗迹园就在三里庙村,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从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入手,使景区与村组融为一体,扮靓景区‘后花园’。”雷清松说,两年多来,工作队员虽然换了两茬,但是他们都积极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全面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
为全面实现“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工作队倡议,在原村部对面的坡地上建设集为民服务、集体活动、农家书屋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及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已进入尾声。工作队积极与西峡县委组织部、国土局、林业局进行对接,累计投入资金70多万元,新栽植苗木200多棵,铺设地砖1000平方米,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工程全部完工。
补齐“短板”,抓好党建增活力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驻村之前,村里只有两名干部,属于软弱涣散村,现在有5名村干部,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正逐步增强。”雷清松说。
驻村以来,工作队坚持以党建统领全村发展全局,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心。走访中,他们注重发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在2017年的换届选举中,协调配优配强了村班子队伍,补齐了人才短板,填充了新生力量,夯实了基层根基。同时,还明确村“两委”班子职责及分工,合力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实现“矛盾不出村、问题不过夜”。
他们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抓手,协助村“两委”修订完善村民议事规则、村级财务管理等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在贫困对象识别、村级建设规划、公共基础建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全村发展的重大事项上,严格按要求实施,确保了流程公正有序、结果公开透明,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村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党风正,民心齐。富裕起来的藕池沟组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积极开展“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争先锋先进、做好人好事”活动,“让兄弟、睦宗亲、和乡邻”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近两年来,藕池沟组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村民之间没有发生一件矛盾纠纷,全组村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2017年春节,全组206位村民欢聚在一起,拍摄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全家福”。
驻村工作队两年多来的真情付出,见证着脱贫攻坚的成效,更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三里庙村的山山岭岭,必将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的硕果。“只有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把群众当成亲人,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群眾理解,我们的付出才能为群众所认可。”雷清松深有感触地说。
在村头的健身游园,老人们坐在凉亭下悠闲地晒着太阳。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村民们无不对南阳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真情帮扶交口称赞:“扶贫工作队真心实意为我们办实事,脚踏实地帮我们解决实际困难,有这样务实为民的干部,我们对美好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
“对症下药”,发展产业助脱贫
“今年香菇行情不错,仅头茬菇就赚回了本钱,随后的二茬、三茬菇都是净赚。”来到下张组贫困户贾建设的菇棚,他正在给菇袋注水,准备催二茬菇。“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贾建设今年种植了4000袋香菇,养了5头猪,全年的收入与去年相比,收入翻番不成问题。”随行的村支书严超范说。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南阳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自驻村伊始,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雷清松和工作队员就准确把握政策,进组入户,对全村群众进行逐一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精准识别、民主评议、筛选贫困对象,严把准入关口,将先期由村级初定的贫困对象170户360人进行了3次再识别,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88人。
三里庙村地处浅山丘陵区,群众增收空间有限、致富项目少,外出务工人口占全村人口的53%。为使建档立卡贫困户早日脱贫,驻村工作队逐人逐户找准致贫“病根”,量身定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开出“良方”拔掉“穷根”。
下东组贫困户贾彦锋,全家5口人,2016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工作队的帮扶下,他家于2017年年底顺利脱贫。由贫困到脱贫,贾彦锋每每提起驻村工作队,内心都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以前,我知道自己家贫,但是无门路,一家人每天要吃要喝,我也想不出脱贫的好办法。雷书记来到村里后,他不嫌屋里脏,三天两头来家里和我拉家常,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就像亲大哥一样,真是没说的。”
精准扶贫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工作队还结合每家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对每户每人应该享受的低保、特困、危房改造、残疾补贴、到户增收等扶贫政策和项目澄清底子,把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逐项落实到户,使全村贫困户和脱贫户都有稳定的增收渠道和政策保障。如今,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
为使三里庙村得到健康、持续、长远发展,工作队结合实际,谋划全村发展蓝图,制定长、短期发展规划。结合荒坡、丘陵面积大的实际,对全村1140亩荒坡地进行坡改梯治理,新增土地750多亩,长期以猕猴桃、大樱桃等产业为主,短期以种植黄姜、香菇为辅。今年,全村发展香菇5万多袋,新种植猕猴桃260亩、黄姜1500亩,配套完善了猕猴桃基地的灌溉设施,全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标准。两年多的悉心帮扶,使三里庙村于2017年年底脱贫“摘帽”,27户、64人摆脱了贫困。
提升“颜值”,改善环境惠民生
“原先,我们村到各组的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现在你看,组组通水泥路,走着真舒服。”行走在从村部到下张组的路上,村扶贫专干张文阳满脸兴奋地说。
“我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走上水泥路。这环境一天比一天好,都是工作队为我们带来的福啊!”说起村里基础设施的变化,下东组年过七旬的老党员贾秀荣感慨万千。他说,工作队进村之前,全村都是土路,岗坡上种的红薯、玉米、小麦、芝麻等农作物一到收获季节,全靠肩扛运到家。
看到群众的出行难和各组的旧面貌,雷清松先后主持召开5次村组党员和驻村队员会议,商议村组公路及美丽乡村建设事项。工作队与西峡县交通局、农办、国土局进行协调,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先后对闫家、余家、下张、上西、下西、张北、下东等11个组进行全面“改造”,硬化道路、铺设管道、粉刷墙体、栽种花草、修建游园、安装路灯,共修建组组通环线道路22公里,栽种公路两侧行道树4500多株;协调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修建供排水管网1.8公里、整修沟渠3.7公里、游园3处、广场1处、公厕5个,粉刷墙体4.2万平方米。
“国家5A级景区——恐龙遗迹园就在三里庙村,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从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入手,使景区与村组融为一体,扮靓景区‘后花园’。”雷清松说,两年多来,工作队员虽然换了两茬,但是他们都积极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全面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
为全面实现“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工作队倡议,在原村部对面的坡地上建设集为民服务、集体活动、农家书屋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及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已进入尾声。工作队积极与西峡县委组织部、国土局、林业局进行对接,累计投入资金70多万元,新栽植苗木200多棵,铺设地砖1000平方米,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工程全部完工。
补齐“短板”,抓好党建增活力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驻村之前,村里只有两名干部,属于软弱涣散村,现在有5名村干部,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正逐步增强。”雷清松说。
驻村以来,工作队坚持以党建统领全村发展全局,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心。走访中,他们注重发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在2017年的换届选举中,协调配优配强了村班子队伍,补齐了人才短板,填充了新生力量,夯实了基层根基。同时,还明确村“两委”班子职责及分工,合力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实现“矛盾不出村、问题不过夜”。
他们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抓手,协助村“两委”修订完善村民议事规则、村级财务管理等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在贫困对象识别、村级建设规划、公共基础建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全村发展的重大事项上,严格按要求实施,确保了流程公正有序、结果公开透明,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村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党风正,民心齐。富裕起来的藕池沟组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积极开展“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争先锋先进、做好人好事”活动,“让兄弟、睦宗亲、和乡邻”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近两年来,藕池沟组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村民之间没有发生一件矛盾纠纷,全组村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2017年春节,全组206位村民欢聚在一起,拍摄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全家福”。
驻村工作队两年多来的真情付出,见证着脱贫攻坚的成效,更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三里庙村的山山岭岭,必将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的硕果。“只有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把群众当成亲人,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群眾理解,我们的付出才能为群众所认可。”雷清松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