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模式对紫云英-双季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微生物能够灵敏、准确地反映土壤质量变化,可综合反映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状况。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模式对水稻(Oryza sativa L.)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以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双季稻种植模式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田(对照,RTO)4种土壤耕作处理,于2017年和2018年系统分析了不同土壤耕作处理对双季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熵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各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熵均表现为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均于齐穗期达到最大值;2个年份早、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各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平均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17.2-822.4、276.9-616.8 mg·kg-1和286.8-792.0、281.1-617.8 mg·kg-1;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平均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8.6-64.5、33.1-50.6 mg·kg-1和37.8-64.6、33.2-50.6 mg·kg-1;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CT>RT>NT>RTO。早、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CT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和微生物熵均显著高于NT处理(P<0.05)。秸秆还田处理(CT、RT和NT)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熵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CT和RT处理早稻和晚稻产量均显著高于RTO处理(P<0.05)。总的来说,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南方双季稻区稻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土壤翻耕、旋耕和秸秆还田模式对于增加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微生物熵和水稻产量的效果为最佳。
其他文献
为有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一种集保护、控制、状态监测、测量、计量、负荷预估及优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双CPU(中央处理器)结构柔性综合管控终端,将其嵌入
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出现的经济金融化趋势,使用2005年至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资金来源和使用的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全行业
本文以佛光寺东大殿现存彩画为研究对象,应用拉曼光谱、FT-IR、XRD、SEM-EDX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彩画制作材料及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东大殿彩画主要以铅丹、朱砂、石
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研究主体(会计科研人员、会计教育工作者和会计实务人员)为完成会计研究目标(立项课题、征文课题和会计实践提出的问题),对会计研究对象(客体)进行认识、加工、整
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具有节能、环保和寿命长等显着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10WLED驱动电路设计,仅供参考。
应用虚拟原型技术开发了一种液压伺服系统。该系统由液压伺服系统物理原型、液压伺服系统虚拟原型、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以及同步仿真系统组成。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在计算机
选取广西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阐述广西推进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的意义,分析了广东、江西等国内各地发展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广
中越民族国家的建立,使原本居住于同一区域的有历史渊源的边民群体由于国界线的明确划分而归属于不同的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两国边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
针对高碳钢SWRH82B钢绞线拉丝材笔尖断裂及网碳超标缺陷,研究了180 mm&#215;180 mm断面高碳钢SWRH82B方坯中心碳偏析产生机理,分析了钢水过热度、拉速、末端电磁搅拌、二冷强
通过阐述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在癫痫病症治疗中的效果、镇痛效果以及其他部分的应用分析精二药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