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活火山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能想到这是一座活火山?维阿利亚火山海拔不到3000米,从远处望去,除了被近处浓绿的森林遮住的地方,它有三分之二都被皑皑的白雪所覆盖。
  望着窗外近乎完美的圆锥形火山,我傻了眼。
  一股白色的小烟儿从覆盖着积雪的火山顶端飘出来,看起来像一小朵云彩,在蔚蓝的天空下匿可爱的。
  “这就是我们要爬的维阿利亚火山?”我问旁边刚结识的旅伴,一个瑞士姑娘。她埋头看看自己的旅游指南,又看看火山,斩钉截铁的点了点头。
  也许是大学学地理的缘故,我对火山、冰川之类—直抱有特殊的感情,攀登一座活火山—直是我的心愿。中国没有活跃的火山,这次来到智利,我特地跑到普岗,因为这里有一条有名的攀火山之旅路线——攀登当地的维阿利亚火山。
  但是,为什么没人告诉我,这座火山还是“雪山”呢!
  
  穿越雪山
  
  想攀登维阿利亚火山,必须在清晨就出发,因为每天从中午开始,就会刮风,寒冷是—方面,更主要的是,火山口冒出大量毒气,下午的风会让毒气飘散得更快,那时就根本无法在山上停留了。攀登雪山更不是件有趣的事儿,这里不像爬泰山、华山那样,移步换景,处处都有风光。在雪山上,不论是抬头还是低头,往往只有两个颜色——蓝的天和白的雪,前方之字形的路,仿佛—直通到天空。脚下全是松软的火山灰,细细的铅灰色粉土,每踏上一步脚都会激起—片烟尘。与山脚下葱郁的森林不同,火山山体上几乎没有什么植物,只是偶尔在避风的地方,有。一两棵坚毅的小草作为植物部队的先锋,悄悄绽放。带领我的向导是一个胖乎乎的智利姑娘,年纪不大,却有丰富的登山经验。她走在前面带路,但是不时回头提醒我注意脚下。时值圣诞节,在南美洲,应该算是初夏了但是随着向上攀登纵使穿上冲峰衣和抓绒,依然能感觉到山风寒冷。远远望去,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不久,山上的白雪在晨曦中闪闪发亮,远处的山丘平原都笼罩着一层淡青色。原本以为,在雪中登山会很滑,其实不然。雪地已经被前面的人踩出一条—人宽的小径,这条小径是“之”字形迂回向上,这样虽然增加了路程,但是大大减小了上升的速度。在雪地里跋涉了3个多小时,依然看不到尽头。我气越喘越粗,速度却越来越慢,用双脚丈量雪山,真的是很自不量力的行为。
  
  直击火山口
  
  攀登雪山的路途越发艰难。这一地区火山密集,能看到数座其他火山,都是圆锥形的山体,顶部覆盖着积雪。抬头望上看,由于角度问题,在半山腰上反而看不到火山口,只有一片平坦而光滑的雪坡,几乎看不到起伏。因为失去了参照物,感觉前方好像是一片白色的平地。但是一步步走着,膝盖关节传来的压力告诉你,你是在与地心引力做斗争。
  突然,前方的景象变了,不再是单一的白雪,而是在雪地上露出东一块西一块的黑色山体——终于到达终点了!虽然素不相识,但是已经登顶的人冲我欢呼,而他们脚下的黑色山体,是被火山的热度烘烤而雪融露出的。我迫不及待地冲向前方,看到了“心仪已久”的火山口!
  火山口,是一个巨大的近圆形凹陷,火山口四周的雪很薄,而且上面落着一些黑色的火山尘埃。火山口内壁则完全没有积雪,颜色是深浅不一的肉色,有点像烧过的蜂窝煤残渣的颜色。我走到火山口边,伸着脖子往里看,还没等看清楚,一阵强烈的热气突然扑面而来。火山口冒出来的毒气没有颜色,但是无比呛人,我几乎瞬间窒息,咳嗽得眼泪都出来了,而且不敢吸气——吸入的气体也完全是毒气。
  向导把我拉离风口,在上风口会好得多。我大口喘气,过了半天才平息下来。也有人试探着往火山口内张望,不过必须都十二万分的小心。在火山口没停留很久,向导就招呼回去,因为火山口毕竟有毒气,不能停留太久。我有点恋恋不舍,本以为能看到红色的岩浆——但是据说只有冬季时岩浆才会比较明显。
  
  一路滑下山
  
  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是这在维阿利亚火山并不适用。下山的时候,我们不用走了,而是靠一个特制的薄薄的滑板,坐在上面,人直接从山坡上滑下去。小时喜爱玩滑梯的人一定高兴了,因为火山锥体上没有什么障碍,所以根本无所谓路线,只要往下地下一坐,就可以“哧溜”—下子滑下去。减速也很简单,只要往后躺倒在山坡上就成。
  往下滑的时候,我看到晶莹剔透的雪花在身边翻卷起来,柔软得如同冰淇淋一样。不由得童心大发,直接低头张嘴,雪片就直接灌入口中——味道不错,如果再加点炼乳就完美无瑕了。吃力攀登了5个小时的火山,坐着向下滑,居然半个小时就回到了山脚下。
  维阿利亚火山在上世纪80年代还大规模喷发过一次,上次爆发平息之后,人们又回到这里,重建了小镇。生活在火山脚下虽然有危险,但是火山灰养分丰富,格外适合种植蔬菜水果。再者,这座火山真的可爱,在它不“发怒”的时候,蹬蹬山,滑滑雪,大家可以尽情都很享受它的恩惠。回望维阿利亚,又一朵白色的烟云从山顶冒出来,仿佛在向我道别,可爱而又威严的维阿利亚,我会记得你,想念你。
其他文献
这里的车实在太过于惊艳,不仅品牌足够贵气,车款也相当罕见,稍加留意还会发现某某限量款,抑或是某位名人度身定制的专属座驾……这也造就当地的一种风格——豪车文化。  阳光、沙滩,令人神往的天水一线间……地中海海岸边似乎总是被上天所眷顾,拥有人世间罕有的仙境般景致。然而似乎对于某些地方而言,自然风光早就不是上天唯一的恩赐了,这就是摩纳哥公国。沿街的中世纪风格皇宫、建筑:全球闻名的娱乐场、极尽奢华的顶级酒
期刊
朋友要离开上海了,于是一起吃饭,快分手时,他拿出一包东西塞给我,一打无立刻愣住一一里面是一堆各种品牌的避孕套,还有几个是装在Agnes-b的小纸盒里,我说你这是什么意思,他说他最近迷上了危险的无套环保性爱,所以用不着这些东西了,让我留着自己用,我说这套子怎么不环保了,他说用完了总不知道丢到哪里,冲进马桶怕堵了下水管,扔到垃圾里又觉得有被垃圾工翻到的可能,于是干脆就不用了。最后,他又问了一个很专业的
期刊
在他的行事中,没有破釜沉舟,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假如我手上有100元,我可能只赌20元,我一定会预留的。”沈南鹏说。  与绝大多数风投业同行不同,沈南鹏是一个天生厌恶风险的人,对于冒险,沈南鹏如此阐述,“假如我手上有100元,我可能只赌20元,我一定会预留。”沈南鹏注定是一个“投资赌场”上的另类。    天生保守者    对于自己完全不掌控的事情,沈南鹏抱有天生的警觉,这从携程的创业团队便可窥一
期刊
为什么会有“三亩田”?“那是因为贪欲和虚荣。”孙云毫不避讳。  十一年前,一位做旅游的朋友把孙云引向杭州郊区的大清谷,在一片山水农田之间,一座废弃的学校,日日与山野对话,与田园相融。  演出空间设计专业出身,做过杭州最火爆的酒吧,刚刚转投室内设计不久,那时候的孙云还不是如今杭州顶尖设计师,也没有为浙江富商设计过住所。看到天地之间这一处残垣,竟然眼睛一亮,“要拥有这里”的想法,几乎和从前收藏各种古董
期刊
白岩松是语言高手。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的头号新闻评论员和主持人,语言在他口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他甚至被称为最打动人心的官方发言人。这次,他走出电视,不谈珠玉,只谈他的生活、人格、理想和激情。  1    从密云高速下来的路上,白岩松迷路了。  相比郊区来说,白岩松对市区的路更熟悉。作为北京居民,他在这个城市已经居住了27年。1985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他从内蒙古海拉尔来到北京广播学院报到,
期刊
关于裸捐,除了陈光标不断号召提倡外,在社会上似乎响应并不多。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曾经来中国请一些企业家吃饭,我也有去,当时听两位先生讲话,有几点印象深刻。  比尔·盖茨强调捐款和慈善不应该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比如我们每天能吃到肉,不能为了帮助别人,自己不吃肉,就吃剩菜,这没有人性。作为正常人来说,是在自己正常生活下同时帮助别人。在公益慈善中,多数不应该是舍己助人,而应该是护己,保护自己正常的生活、工作
期刊
“我的生活就是奔波于不同的城市,李程,36岁,拥有一间投资公司,主攻机械电子领域。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南宁,项目遍布全国,让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与时间赛跑的生活固然充实,也渐渐让他心生倦意。居所位于上海,现代都市固然繁华便利,却也喧嚣浮躁。他渐渐更想放慢节奏,静下心来,享受沿途的风景。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南京近郊的漂水。  李程的妻子在漂水长大。这里距离南京主城区42公里,拥有宁杭高速、
期刊
本钢5号高炉是上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高炉,有效容积2000m<3>,为料车上料钟式高炉,配有地得式外燃热风炉,投产之初,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尚称先进。该炉第一代于1972年1月9日投产,1976年7月和1979年3月各中修一次,1981年7月大修,第一代寿命含2次中修共计9年6个月。第二代于1981年9月至1987年4月,共生产5年7个月(1984年10月中修一次)。第三代19疑87年6月至1990年5月,共生产2年11个月。第四代1990年7月至2001年7月,共生产10年10个月,这
理查德·布兰森,英国维珍帝国的创始人,能给他的岛上之家挑出一个比“英属维尔京群岛”还要合适的名字吗?坐在珊瑚礁环绕的蓝绿色海水中,尼克岛招待着每一个人,无论是谁:从音乐天后玛丽亚‘凯莉还有珍妮‘杰克逊到互联网大亨拉里·佩奇等等。  你以为这座私人海岛要耗费天价吧?其实耗费的只是一丝远见而已。理查德以不到18万英镑的价格便将此天堂小岛收入囊中,因为他20年前就买下了。  当时,岛上只有一棵棕榈树,如
期刊
徐小平曾是知名的人生导师,50岁时突然转身投资领域,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这位天使很独特,他在金钱之上看重人性。如果给他的投资加多一项功利的标签,那就是经验也很重要。  徐小平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他欣赏雷军,同时又明确说明,他不会成为雷军式的投资人。从新东方转入投资界的徐小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科班出身,因此,他说自己一直是个靠直觉活着的人。    “他们的傻和爱”    尽管“杀熟不杀生”是投资界的
期刊